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丝郁金中的生物碱和倍半萜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的块根称为黄丝郁金,是常用中药郁金的来源之一。为了研究黄丝郁金的利胆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法对姜黄干燥块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报道从中分离得到的1个喹啉类生物碱2-(2′-methyl-1′-propenyl)-4,6-dimethyl-7-hydroxyquinoline (1),7个没药烷型倍半萜2,5-dihydroxybisabola-3,10-diene (2), 4,5-dihydroxybisabola-2,10-diene (3), turmeronol A (4), bisacurone (5), bisacurone A (6), bisacurone B (7)和bisacurone C (8),以及dehydrozingerone (9)和zingerone (10)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6~8为首次从姜黄中分得,化合物9~10为首次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Hong B  Li WJ  Zhao CJ 《药学学报》2012,47(6):764-768
为研究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通过硅胶、凝胶LH-20、反相开口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从氯仿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吲哚类生物碱和1个吖啶酮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萝芙碱B(1)、山德维辛碱(2)、萝尼生(3)和7-羟基-吖啶酮(4)。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属于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4是吖啶酮类生物碱,为首次从萝芙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本文对化合物4这一新类型的生物碱做了生物活性研究,以发掘萝芙木除降压以外其他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根茎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丁香色原酮(1)、7-O-β-D-葡萄糖基-去甲丁香色原酮(2)、鸡纳酸(3)、2-羟基-3-甲基葸醌(4)和3,8-二羟基-1-甲氧基-2-甲氧基亚甲基-9,10-葸醌(5).结论 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15-4-2发酵液中的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活性跟踪,采用柱层析等方法对白刺链霉菌15-4-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分析对活性成分进行结构解析。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N-(2-羟基-1-(4-甲氧基苯基)乙基)乙酰胺(1)、2-(4-甲氧基苯基)-2-(丙胺基)乙醇(2)、cytoxazone(3)、对羟基苯甲酸(4)、(2S,3R)-3-羟基-2-甲基丁酸(5)、对甲基苯酚(6)和1,4-二甲氧基苯(7)。结论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4、5和6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其中,1、3、4和5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纵条矶海葵中的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进行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包括HPLC在内的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多种波谱学方法,主要是MS、1H-NMR、13C-NMR和2DNMR,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纵条矶海葵的甲醇提取物水溶性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个吲哚生物碱成分:tryp-toline(1),1-甲基四氢-β-咔啉(1-methyltetrahydro-β-carboline,2)和β-吲哚乙胺(tryptamine,3);以及1个嘌呤生物碱成分:2-甲基亚氨基-3-甲基-6-甲基氨基-9氢-嘌呤(2-methylimino-3-methyl-6-methylamino-9H-purine,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纵条矶海葵科中获得;吲哚、嘌呤类是该种海葵中生物碱成分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猫爪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猫爪草中的化学成分,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猫爪草块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结构分别确定为棕榈酸(1),β-谷甾醇(2),γ-酮-δ-戊内酯(3),尿苷(4),5-羟甲基-糠醛(5),3,4-二羟基苯醛(6),呋喃果糖(7),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4),(5),(6)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Stapf.)的化学成分,采用DPPH法考察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IR、NMR、ESI-MS等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O-(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3,4,10-trihydroxy-2-(hydroxymethyl)-9-methoxy-6-oxo-2,3,4,4 a,6,10 b-hexahydropyrano[3,2-c]isochromen-8-yl 4-hydroxy-3,5-dimethoxy benzoate,1]、(-)-岩白菜素[(-)-bergenin,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表儿茶素[(-)-epicatechin,4]。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3、4为首次从走马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3):4724-4726
目的:研究香茶菜属植物冬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 GEL-CHP 20P、Sephadex LH-20柱和重结晶技术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ζ-甲基-5α-羊毛甾烷-25-酮(1)、Maoyecrystal F(2)、瘿花香茶菜甲素(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二十七酸(6)、冬凌草甲素(7)、冬凌草乙素(8)。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化合物6为首次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冬凌草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红背叶中酚酸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红背叶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MCI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从红背叶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酸类成分,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7-O-β-(6’-O-香草酰基)-葡萄糖苷(1)、没食子酸(2)、没食子酸乙酯(3)、丁香酸(4)、丁香酸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葡萄糖苷(6)、3,4-二甲氧基苯酚-1-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7)和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苷(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8为首次从山麻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巴戟天抗衰老活性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波谱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巴戟天活性部位中分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2-羟甲基蒽醌(1)、1-羟基-6-羟甲基蒽醌(2)、1-羟基-7-羟甲基蒽醌(3)、3-羟基-1,2-二甲氧基蒽醌(4)、2-羟基-3-甲基蒽醌(5)、2-甲氧甲酰基蒽醌(6)、1,2-二羟基-3-甲基蒽醌(7)。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种分离得到,首次提供化合物2的核磁数据。  相似文献   

11.
马蓝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马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靛玉红(1)、色胺酮(2)、1H-吲哚-3-羧酸(3)、4(3H)-喹唑酮(4)、2-氨基苯甲酸(5);两个黄酮类化合物: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6)、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7);两个单萜类成分:(-)-loliolide (8)、(+)-isololiolide (9)。结论 化合物5、7、8、9为首次从马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9为首次在马蓝属中分离得到的单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粗分离和硅胶柱色谱纯化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手段,从罂粟科植物小果博落回的根中除得到部分已报道的苯菲啶型生物碱外,又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深入的波谱分析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1-氧代-2,22(30)-何帕二烯-29-羧酸(1)、3-氧代-12-齐墩果烯-30-羧酸(2)、3α-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3)、3β-羟基-12-齐墩果烯-30-羧酸(4)、阿魏酸(5)、阿魏酸-4-O-β-D-葡萄糖苷(6)、3-O-阿魏酰奎尼酸(7)和3-O-阿魏酰奎尼酸甲酯(8)。其中1为新的何帕烷型三萜类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潜在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本文采用特异的体外靶向xbp1高通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药物筛选模型,对小果博落回所含主要成分进行了xbp1转录激活作用评价。实验结果首次阐明了二氢型苯菲啶生物碱类化合物,即二氢血根碱(9)和二氢白屈菜红碱(10),具有一定的xbp1转录激活作用,其作用强度分别为空载体对照组的1.76倍和1.77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的化学成分,并采用DPPH和ABTS法考察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猴耳环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猴耳环的枝叶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1)、protocatechuic acid methy ester(2)、(2R,3R)-7,8,3',4'-tetrahydroxydihydroflavonol(3)、(2R,3S)-5,7,3'-tri-Omethyl-(-)-epicatechin(4)、木犀草素(luteolin,5)、槲皮素(quercetin,6)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7)。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猴耳环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山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山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20柱色谱、重结晶,并经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山莓的化学成分,用UV、IR、EI-MS、ES-MS及NMR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莓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1~6,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Homofukinolide(4)、Bakkenolide-B(5)、Bakkenolide-D(6);从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7~10,分别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芹菜素(8)、木樨草素(9)、山莓素(10)。结论化合物4、5、6、7、8、9首次从山莓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小花鬼针草中酚酸类成分及其抑制组胺释放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Willd.)全株的化学成分,寻找抑制组织胺释放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抑制组织胺释放实验探讨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6种酚酸类化合物,分别是奎尼酸(1)、咖啡酸(2)、2,3,4-三羟基异戊酸-2(3)、原儿茶酸(4)、对羟基桂皮酸(5)、3,5-二[1-O-(5-咖啡酰)喹宁酸基]-4-咖啡酰喹宁酸(6)。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尖杉的化学成分,以期分离得到具有活性的新天然产物。方法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三尖杉,萃取得到乙酸乙酯层,并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制备HPLC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等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羟基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1)、罗汉松甾酮(makisterone A,2)、7,8-二氢-20羟基蜕皮激素(7,8-dihydro-20-hydroxyecdysone,3)、5,4'-二羟基-7-甲氧基-8-O-β-D-葡萄糖黄酮苷(5,4'-dihydroxy-7-methoxy-8-O-β-D-glucosyl-flavone,4)、5-O-β-D-葡萄糖芹黄素(apigenin-5-O-β-D-glucoside,5)、3-O-β-L-鼠李糖槲皮素(quercetin-3-O-β-Lrhamnopyranosid,6)。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尖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海洋真菌96F197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对海洋真菌代谢产物中抗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癌活性评价。方法用硅胶、SephedaxHL-20、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体外抗癌活性。结果从真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两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iridicatol(1)、sclerotiamide(2)、22E-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3)、22E-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化合物3和4在50μg·mL-1的质量浓度下可以明显地抑制HepG2、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NCI-H460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化合物3和4有明显的体外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发现芸香科小芸香木属植物M.hirsutumOliv.有较好的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因而以抗结核杆菌活性为导向,从该植物茎皮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咔唑生物碱和一种油酸γ-内酯衍生物,研究了它们的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该植物茎皮干燥粉碎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物经多种色谱法分离,得到6个咔唑生物碱,分别为美味草素(2)、lansine(3)、3-甲基咔唑(4)、甲基咔唑-3-羧酸酯(5)、3-甲酰基咔唑(6)和3-甲酰基-6-甲氧基咔唑(7),还分得一油酸γ-内酯衍生物(-)-Z-9-十八碳烯-4-交酯,拟名为micromolide(1)。其中化合物2为一新的咔唑生物碱,结构为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半夏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半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苯丙氨酸-酪氨酸)[cyclo-(Phe-Tyr),1]、环-(亮氨酸-酪氨酸)[cyclo-(Leu-Tyr),2]、尿嘧啶脱氧核苷(2′-deoxyuridine,3)、(+)异落叶松脂醇9-O-β-D-葡萄糖苷[(+)isolaricires-inol9-O-β-D-glucopyranoside,4]、(+)异落叶松脂醇[(+)isolariciresinol,5]、尿嘧啶(uracil,6)、没食子酸(gallic acid,7)、尿苷(uridine,8)、腺苷(adenosine,9)、环-(缬氨酸-酪氨酸)[cyclo-(Val-Tyr),10]。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半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10为首次从半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秋葵(Hibiscus trionum Linn.)化学成分,为进一步阐明其活性成分,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重结晶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小秋葵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即咖啡酸(caffeic acid,1)、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2)、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methoxyl-4-hydroxybenzoic acid,3)、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4)、苯甲酸(benzoic acid,5)、丁二酸(succinic acid,6)、腺苷(adenosine,7)。结论化合物1、3、4、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小秋葵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