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与葡萄糖酸锌片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疗程4周,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显著提高了患儿的食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杨静  刘欣 《光明中医》2014,29(2):343-344
目的 观察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3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予以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健胃消食片治疗,治疗阶段均为2周,然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高于对照组的66.1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联合参术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尤其值得我国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林爱弟 《新中医》2020,52(9):36-3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溶液与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厌食症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2组均口服小儿消食颗粒、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溶液,观察组加予参苓白术散联合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92%,对照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脾虚、食滞、痰浊、气滞、湿热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5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拒食、体质量减轻、便秘、间接性腹痛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4项症状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赖氨肌醇维B_(12)口服溶液、小儿消食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食欲,增加食量,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脾冲剂(薏苡仁、玉竹、麦冬、炒山药、北沙参、石斛、山楂、麦芽)治疗小儿厌食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治疗(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观察组给予滋脾冲剂治疗,4wk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症候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脾冲剂治疗小儿厌食脾阴虚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中虚积滞型小儿厌食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中虚积滞型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四君子汤临证加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中虚积滞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明显,可调节患儿胃肠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赖氨葡锌联合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科住院及门诊的厌食症患儿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赖氨葡锌联合小儿捏脊疗法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1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清蛋白及微量元素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元素锌、元素钙治疗前、后变化差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赖氨葡锌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儿童厌食症,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调中助运方对生长迟缓患儿25-羟基维生素D[25-(OH)D]、锌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身高处于第3百分位数至第10百分位数(P3~P10)的生长迟缓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调中助运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治疗,2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符合试验标准的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推拿组接受三字经流派推拿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食欲、食量、中医症状体征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疗效评估为有效的患儿,评估厌食症的复发情况。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P0.01);推拿组食量积分、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复发率为30.36%,对照组复发率为27.7 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9.
孙凤平  崔伟锋  韩雪 《新中医》2022,54(23):130-133
目的:观察补中助长方联合赖氨肌醇维B12 促进学龄前特发性矮小症(ISS) 患儿生长的疗效。方法:采用回归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142 例符合选入标准的学龄前ISS 患儿,按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赖氨肌醇维B12 口服液,观察组给予口服补中助长方联合赖氨肌醇维B12 口服液。混杂因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处理,观察并统计分析匹配后2 组患儿治疗6 个月、12 个月后身高(H)、身高增长速度(GV)、身高落后标准差(HtSDS)、体质量指数(BMI)、年龄/骨龄比值(CA/BA) 以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所得血清生长激素峰值(GH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匹配前,2 组H、CA/BA、HtSDS、GHP、IGF-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个月后,观察组H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GV、HtSDS 指标值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治疗6 个月、治疗12 个月,2 组GH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IGF-1 水平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治疗12 个月后,观察组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 组患儿均无特殊不适。结论:补中助长方联合赖氨肌醇维B12能有效促进学龄前ISS 患儿生长,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香砂健胃颗粒、外敷厌食散,同时用捏脊法推拿。对照组40例口服多酶片及赖氨葡锌颗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香砂健胃颗粒、外敷厌食散配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健脾冲剂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健脾冲剂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用适贝高颗粒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健脾冲剂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香橘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 A 观察组50例采用小儿香橘丸治疗,B 对照组40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C 对照组40例口服胃蛋白酶口服溶液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2组.结论小儿香橘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法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顺德大良中医诊所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2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12)和对照组(n=112),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小儿推拿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厌食症恢复时间、食量恢复时间、纳差症恢复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厌食症恢复时间、食量恢复时间及纳差症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 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 25%(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小儿推拿法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助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健脾助消散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健儿素颗粒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0%,两组患儿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x2=7.82,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健脾助消散能有效改善小儿厌食症患儿的厌食状况.结论:健脾助消散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联合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方法:将8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咀嚼童康片,疗程3个月治疗组40例咀嚼童康片同时口服赖氨葡锌疗程3个月两组均随访1年并观察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联合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至阳八阵穴推拿联合赖氨葡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厌食症患者1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1例,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1组同时口服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对照2组配合普通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给予至阳八阵穴推拿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血锌值、尿D-木糖吸收排泄试验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血锌值、尿D-木糖吸收排泄率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3.17%、75.61%,治疗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至阳八阵穴推拿联合赖氨葡锌能够有效地缓解小儿厌食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小儿厌食症患儿通过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展开联合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病例均来自于重庆北部宽仁医院在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厌食症的患儿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通过布拉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n=30)以此为基础,通过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摄食量评分、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指数)、血锌、铁、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用药后血锌、铁、每日摄食量、体重、身高、BM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对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0例。对照组单服用赖氨酸维B12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小儿消食颗粒,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敖小艳 《新中医》2017,49(6):96-9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00例脾失健运证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小儿厌食方治疗。2组均治疗12周。统计治疗4周、8周、12周的体质量增加、喂养、睡眠与间断性腹痛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12周的体质量增加、喂养情况、睡眠情况、间断性腹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有助于增加患儿体质量,改善患儿的食欲和睡眠情况,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  相似文献   

20.
王秀萍 《光明中医》2016,(17):2518-2520
目的从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儿推揉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进一步探讨小儿推揉疗法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效果与中成药治疗此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8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中药的同时给予推揉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观察患儿食欲、食量、体重改善的情况,来判定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显效率94.7%,对照组显效率为8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中药配合中医推揉可显著促进小儿食欲、增加食量,使患儿体重增加,病程缩短,改善小儿营养状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