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外反搏是一种循环机械辅助装置,利用在心舒期间压迫肢体的方法,提高主动脉的舒张压,达到增加冠状动脉灌流量的目的。对手它的疗效,国外报导尚不一致。根据我们以前的动物实验工作,观察到体外反搏能改善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状况。为了进一步探讨体外反搏对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价值,本文初步小结28例冠心病患者应用体外反搏的治疗效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体外反搏(简称外反搏)是一种循环辅助装置,目前国内外用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外反搏工作原理:在病人四肢及臂部各套上特制的气囊,利用患者心电作讯号触发气囊充排气。当心脏舒张时,气囊迅速充气,先近端后远端地序贯加压四肢及臂部,使血流返回主动脉,致舒张压增高,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当心脏于舒张末期,气囊迅速  相似文献   

3.
体外反搏是一种辅助循环装置,将四肢裹以气囊袋,利用心电作为触发信号,在心室舒张期充气加压(先远端后近端序贯式),迫使血液反流回主动脉,使舒张压增高,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内血压差;当心脏转入收缩期之前,气囊排气,外压力迅速解除,肢体血管开放,收纳从主动脉流出的血液,使收缩压下降,以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比了双腔和单腔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对肾脏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的影响,发现双腔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未引起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不良变化。对比肾动脉去神经前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结果发现,反搏时产生的脉动会对血管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从而降低肾血管局部的阻力。这是气囊反搏使肾脏血流量增加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体外反搏对狗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8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狗作实验。用四肢气囊进行体外反搏,充气压力为200~220毫米汞柱。体外反搏1小时后,左室舒张末期压比反搏前下降(P<0.05);主动脉收缩压升高(P<0.05),舒张压明显升高(P<0.01);心排出量和冠状动咏外周灌注压显著增加(P≈0.01,P<0.001);心脏指数和心室功率显著增加(P<0.05,P<0.01).实验结果提示体外反搏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狗,能增强其心脏功能和改善血液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植入术(IABP)的可行性及对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17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床旁植入主动脉反搏气囊,并通过超声精确定位,以减少对肾动脉的影响.记录气囊反搏前后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肾功能.结果:主动脉气囊反搏植入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14例在IABP及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后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12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24~72小时成功撤除IABP.结论:床旁超声定位方法有以下优点:①节省时间,无放射线;②定位准确,有效避免反搏气囊对肾动脉血流的影响;③床旁IABP植入安全易行,迅速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循环支持;④为PTCA支架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双囊式主动脉内气囊(DIAB)反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体外模拟和动物实验证实,同体积的双囊式主动脉内气囊(DIAB)较单囊式的气囊(SIAB)在反搏时冠脉血流量提高30%,明显地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参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搏效果。其结果与计算机的仿真优化相吻合,进而验证了仿真优化的理论与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艳春  黄金波  杨旭 《吉林医学》2008,29(23):2280-2281
主动脉球瞧反搏(IABP):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装有气囊的导管,使气囊部分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远端连接反搏仪。当心脏舒张期气艇冲气,收缩期气囊排气(球囊内气体为CO2和氦气),从而起到辅助心脏克服暂时的困难,使被抑制或缺血的心肌重新恢复功能,其工作原理将动脉收缩压力波的相应延迟到舒张期,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体外反搏器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是在治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疾病基础上的发展。本文在11只狗上观察了体外反搏对颈总动脉血流量和脑血管的影响,并对2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疾病,进行了体外反搏疗效的初步观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反搏使狗的颈总动脉血流量增加75%以上,外局阻力减少,脑血管造影显示,颅内血管侧支、吻合支开放明显增加。临床观察结果,10/12例脑动脉硬化患者,头痛、眩晕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大脑记忆功能和反应速度得到提高,部分脑阻抗血流图有不同程度改善;5/8例帕金森氏症有较大改善。体外反搏为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体外反搏,是利用循环机械辅助装置在心舒张期压迫肢体,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灌流量。实验证明,它不仅能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出量,而且在心肌耗氧量略有下降情况下,增加心室功率和心脏指数,使心脏功能获得显著改善。国内在治疗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中,也取得一定的疗效。由于颈总动脉是主动脉弓的主要分支,体外反搏能否增加颈总动脉血流量,改善脑循环?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道。为了探索这些问题,作者观察体外反搏对狗颈总动脉血流量和脑血管的变化,并对脑动脉硬化症和帕金森氏症患者,进行了初步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反搏治疗的护理体会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刘艳秋,任力元关键词体外反搏;护理体外反搏是一种非创伤性辅助循环的治疗方法,即在病人的双下肢和臀部分别包上特制气囊,再以病人心电图的R波作触发信号,触发气囊充排气。我院自1992年10月至1993年10月共有12...  相似文献   

11.
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达30%~90%,单纯的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率仅为10%~1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是经皮将气囊导管沿导丝从股动脉送至降主动脉上部,体外连接主动脉球囊反搏机,通过升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来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 体外反搏装置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等方而,疗效确切肯定。本文就体外反搏治疗的基本知识、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介绍。一、概述通过一种仪器,以心电R波同步触发,于心室舒张期,用机械方法(气囊充气加压等)驱使周围大动脉血液返流,借以捉高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内舒张压,以达到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的目的,谓之反搏。这种仪器叫反搏装置。早在1962年Moulopoulos氏首先设计用带气囊的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方法,将气囊送至左锁骨下动脉和胸主动脉交界处,用心电R波触发,于舒张期(即主动脉瓣关闭后)充气,再于收缩期前(即主动脉瓣开放前)排气,以提高主动脉根部舒张压,抢救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取得明显疗效。这种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6年使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IB型体外反搏装置。通过9年来的临床应用和观察,现将我们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但临床上确实可靠的方法不多,多数采用扩张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为主,常常达不到理想效果。而经过体外反搏辅助治疗后,可达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病人四取及臀部套上气囊袋,在心脏舒张早期,气囊充气由肢体远端向近心端挤压动脉,压迫使血流返回…  相似文献   

14.
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装置,当心脏舒张期时,以机械的方法通过心电R波同步触发,使包裹四肢及臀部的气囊充气,驱使远端动脉序贯式反流,由远端至近端,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方法.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血流灌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降低主动脉收缩压,减轻左心室射血阻抗增加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从而使心排血量增加达到治疗目的.目的 讨论体外反搏护理.方法 配合体外反搏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体外反搏配合度,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反搏前后有效肾血浆流量的观察上海纺三医院同位素室秦志奎上海纺三医院内科赵关林体外反搏是在心脏舒张期向肢体施加正压,把肢体动除脉内的血液驱向心脏,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因而增加心脏作功和心输出量,同时由于肢体受压,使内脏得到的血沈供应相对增加,本文试通...  相似文献   

17.
吴藤清 《吉林医学》2013,34(16):3282-3283
<正>IABP全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是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排气,起到辅助心脏的作用。应用IABP多为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而该病急性期及使用IABP期间需要绝对卧床休  相似文献   

18.
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心脏病的目的是降低心脏做功,增加冠脉流量。为了分析心舒期内血液受主动脉内气囊阻挡而产生折反波回到主动脉根部的时间,压强变化,作者借用流体力学中水击的原理进行分析讨论,并应用MATHCAD5.0版本进行计算、作图。企求对临床有关心脏病的治疗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是一种以左心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1958年Harken首次提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概念,1967年Kantrowitz首次在临床应用并获得成功[1].它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盈,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从而降低氧耗,增加心排量,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救治重症心脏病患者的"必备武器",同时心脏手术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也为重症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2].但IABP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不可忽视,Cohen等[3]分析1119例患者应用1174次IABP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11%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栓塞、肢体缺血、全身感染及球囊破裂等.因此,IABP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有效的措施之一。其作用原理是:将附有可充气的气囊导管插至胸主动脉,用患者心电图的QRS波触发反搏,使气囊在收缩期排气,以降低主动脉的收缩压和心脏的后负荷,舒张期气囊充气使主动脉舒张压明显提高,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提高心肌供氧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IABP术最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伴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扩张术的术前准备。1996~1997年,我们对6例患者施行了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