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20年来肺结核病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为改进肺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对1990~2009年肺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年来的文献系统分析表明初始耐药率为30.1%,获得性耐药率为65.6%,总耐药率为43.8%;初始耐多药率为8.5%,获得性耐多药率为31.7%,总耐多药率为19.3%。2000-2009年间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和总耐药率以及初始耐多药率相对于1990至1999年间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始耐药以耐SM和INH最多,耐药率为40.9%和40.8%;获得性耐药和总耐药均以耐INH最多,耐药率分别为47.0%和30.4%。在初始耐药中,耐一药和耐多药的比例分别为47.7%和26.6%,差异有显著性。在获得性耐药中,耐一药和耐多药的比例分别为26.3%和49.3%,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我国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以及总耐药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获得性耐药以耐多药为主,耐药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
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53-454
目的了解并研究广东省惠州市辖区内结核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今后惠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3~2012在惠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结核科门诊就诊的肺结核痰涂片阳性患者进行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总体耐药率为50.60%、初始耐药率为42.31%,获得性耐药率为56.85%。耐多药(MDR)率为22.09%。结论惠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更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患者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深圳市结核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WHO/IUALD)结核病耐药指南,将深圳市2005年和2009年每年3月至8月间所有新涂阳和新登记的复治涂阳的肺结核作为监测对象,对2005年802例、2009年1054例成功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2005年总耐药率18.3%,初始耐药率17.2%,获得性耐药率31.3%;总耐多药率4.7%,初始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3.25%和21.9%;2009年总耐药率17.4%,初始耐药率16%,获得性耐药率39.3%;总耐多药率3.8%,初始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3.02%和16.4%。2009年以上各耐药率、各耐多药率与2005年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2005年、2009年的获得性耐药率、获得性耐多药率均显著高于初始耐药率、初始耐多药率。结论深圳市耐药结核病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短程化疗对初始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和获得性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就诊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分析其对抗痨药物的原发耐药性、短程监督化疗的失败率和获得性耐药发生情况。结果 317例初诊患者中,检出耐药结核病为64例(20.19%);耐多药(MDR)结核病24例(7.57%)。短程化疗失败的21例(6.62%)患者中,对抗痨药物敏感组有2例(0.79%);含有利福平或异烟肼耐药的非MDR组患者分别有3例(21.43%)和1例(8.33%);24例MDR组患者有15例(62.50%)短程化疗失败。21例短程化疗失败的患者中发生获得性耐药的有8例。结论抗痨药的初始耐药与短程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结核菌对抗痨药的敏感性快速监测应作为结核患者的常规检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防止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的发生,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宜昌市结核病耐药现状及不同类型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肺结核患者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分类统计耐药情况及不同类型、不同管理方式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宜昌市肺结核总耐药率为33.4%(耐多药率为16.0%),其中:初治组肺结核耐药率18.8% (162/860),耐多药率为7.1% (61/860);复治组耐药率为46.6% (442/949),耐多药率为24.0% (61/860);初始耐药率20.1% (292/1454),耐多药率为7.1% (104/1454),获得性耐药率为87.9%(312/355),耐多药率为52.1%( 185/355).宜昌市初、复治肺结核的治愈率分别为94.2%(810/860)和90.3%( 857/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治愈率分别为72.5%(148/204)和60.8%(8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初治耐多药肺结核完全与不完全管理治愈率分别为79.3%(99/125)、64.5% (5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耐多药肺结核完全与不完全管理治愈率分别为66.7% (60/90)、47.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宜昌市初始及获得性耐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治疗失败的病例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方案.必须加强对耐多药结核(尤其是复治耐多药结核)病例的化疗管理,对于此类患者采取完全管理方式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5年某市结核病防治院住院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从地域分布、年龄、正规用药角度探讨产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收治的333例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人地域分布、年龄分布、抗痨用药史,并对全部培养阳性菌进行菌型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初始耐药率为20.85%,城市、县镇、乡村分别为20.00%、13.89%、25.67%.获得性耐药率为85.42%,城市、县镇、乡村分别为65.52%、88.24%、96.00%.<25岁、25~50岁、>50岁年龄分布MDR-TB初始耐药例数分别为4例、4例、3例,获得性耐药例数分别为3例、17例、5例.正规与不正规用药者MDR-TB耐药率分别为19.05%、28.00%.结论:某市结核病防治院住院结核病人获得性耐药率及MDR-TB获得性耐药率在地域分布上乡村>县镇>城市,在年龄分布上25~50岁组获得性MDR-TB明显增高,不正规用药者MDR-TB获得性耐药率明显增高.应加强乡镇人口治疗管理,重视对初治病人的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西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收集疑似结核患者的标本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MGIT960全自动快速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仪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送检的标本共分离到结核分枝杆菌621株,310株至少对一种药物耐药,总耐药率为49.9%,其中总耐单药率为11.6%,至少同时耐2种药物的总耐药率为38.3%。而在238株同时对多种药物耐药的菌株中,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菌株172株,耐多药率为27.7%。另外,结核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42.7%、链霉素35.4%、利福平28.5%、乙胺丁醇21.7%。结论我市结核病耐药发生率高,并且耐药性发生更趋于对多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同时耐药,特别是趋于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即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高,应引起相关卫生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3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9例涂阳患者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130例,牛分枝杆菌5例,肺结核分枝杆菌4例。130例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90例,总耐药率69.2%,总耐多药率15.4%(20/130),总多耐药率22.3%(29/130)。结论本院住院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尤其是耐多药结核患者的管理;积极开展结核病的耐药监测,提高耐药结核病的发现率;采用个体化方案积极治愈耐多药结核病,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正>1990年我国第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是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国家,结核病患者初始耐药率高,患者复治比例亦高[1]。我国的结核病疫情有高耐药率的特点,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初始耐药率为18.6%,获得性耐药率为46.5%,获得性耐多药率为17.1%[2]。卷曲霉素(capreomycin,CPM)抗结核菌作用机制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样,但产生继发耐药性少[3]。本文对85例耐多药复治病例,在住院条件下,对患者的化疗进展、检查指标进行全面临测,做前瞻性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结核病耐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核病总体耐药、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1995~2005年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95~2005年我国人群结核耐药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总耐药率为24.8%。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为20.6%,获得性耐药率为44.3%,获得性耐药率显著高于初始耐药率。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序为:初始耐药异烟肼(15.3%)>链霉素(10.6%)>利福平(8.1%)>乙胺丁醇(4.2%);获得性耐药异烟肼(35.1%)>利福平(26.1%)>链霉素(23.3%)>乙胺丁醇(11.3%)。耐多药率中,1~4种耐药率按年份均呈缓慢下降趋势。耐药率排序为:单药>2药>3药>4药,耐多药率显著高于耐单药率。结论:我国人群结核耐药趋势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属高耐药水平,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抗肺结核药物的耐药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深圳市结核分枝杆菌初治和复治耐药水平。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细菌学耐药检测指南”,对1999年~2002年深圳市的1948例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标本进行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和乙胺丁醇(EMB)耐药性测试。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35.06%,初治耐药率为34.01%,初治多重耐药率为4.97%,复治耐药率为45.51%,复治多重耐药率为12.92%。与初治耐药率比较,复治耐药率有不同程度升高,SM、INH、EMB、RFP分别升高39.91%、94.07%、44.04%、118.18%。结论:深圳市的结核分枝杆菌初治耐药率较高,经联合用药后,RFP和INH的复治耐药率升高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耐药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菏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耐药肺结核手术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临床治愈94例,治愈率为91.26%;9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8.74%,92例术后痰菌阴性,阴转率90.21%,5例持续微量排菌。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浏阳市人民医院2008~2012年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08—2012年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所有大肠埃希菌,用Phoenix-100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2901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阳性率高达39.4%。45.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2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大于70.0%。结论临床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年增强.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ICU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以采取有效防控对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云浮地区医院ICU患者中分离到的513株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结果 513株病原菌中G-杆菌304株,占59.26%:G+球菌150株,占29.24%,真菌59株,占11.50%.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嗜麦芽黄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在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到14.60%以上;4种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结论 加强ICU病房的感染管理,定期监测ICU病房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控制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总结近年来扬州地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现状,为该地区肺结核病化疗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鉴别培养基对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羟酸肼(TCH)做分枝杆菌菌型初筛鉴别,绝对浓度法检测耐药。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群分离率为94.63%(141/149),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5.37%(8/149);结核分枝杆菌群耐多药率14.18%,总耐药率49.65%。非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87.5%,总耐药率100%。结核分枝杆菌群以耐TH1321、SM、INH和RFP多见,非结核分枝杆菌高耐药与结核分枝杆菌群相似。结论本地区肺结核以结核分枝杆菌群为主,耐多药率及总耐药率高于全国水平,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较低,但临床应十分警惕。  相似文献   

16.
In 1991, the National Tuberculosis control Program (NTP) of Madagascar adopted the short treatment course and the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trategy (DOTS),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OMS/UICTMR. Development of M. tuberculosis primary resistance to the four antituberculosis drugs (streptomycin [S], rifampicine [R], isoniazid [H], ethambutol [E]) is an indicator of the NTP efficiency. We report results from a five-year survey among patients with new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cquired resistance is assessed among recurrent cases. During the first survey, carried out in 1994-1995 in four large cities,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rate to the major antituberculosis drug H and R was low, 0.25% for primary MDR and 5% for acquired MDR. No primary MDR was found in Antananarivo; on the other hand, acquired resistance rate was the highest there (22%). Because of logistical reasons, the second survey (1999-2000) was only carried out in the capital, Antananarivo. Results obtained among 789 new patients with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79 recurrents cases in 9 diagnostic centres showed low primary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of 11.1% to any drug. Primary resistance to one drug was 10.6%, mainly due to streptomycin 8.5%. MDR rates a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bserved in 1994-1995: 0.1% for primary MDR and 4% for acquired MDR.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en years after the new NTP implementation, only a few MDR strains are circulating in Antananarivo, which suggests that NTP has been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