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2013,(Z1):127-127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2013,(Z1):130-130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而治疗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6.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可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能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下肢骨骨折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旷床资料。通过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早期进行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给予气压治疗等预防护理措施。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术前DVT风险评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306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深静脉血栓,46例患者出现踝部轻度肿胀,1例出院后4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再次入院,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满意,并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试验组术后服桃红四物汤。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90%、试验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空气压力波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汤口服联合空气压力波,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2周时的血凝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变化及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1周、2周时血凝四项及D-二聚体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观察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空气压力波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具有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彦霞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9,24(5):967-968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对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穿弹力袜等预防措施.结果: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7%.结论:该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或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任选80例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降低患者的肺栓塞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加强针对深静脉血栓的宣教、治疗、护理等相应措施.结果在实施预防护理过程中,4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有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结论:通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分析198例老年髋部手术后1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防治的资料。结果:1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有伴发老年性疾病,外伤及手术创伤过大,长时间肢体制动,未积极预防,本组采用综合治疗后,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明显。结论:早预防、早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老年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发生率5.26%,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加强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观察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避免和消除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及溶栓治疗过程的并发症。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1例患者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实施健康教育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前后的药物、肢体锻炼及辅助器械等各项护理措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术后心率、血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活动护理,有助于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总结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16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主要使用抗凝、溶栓、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及下腔静脉滤网置入的联合治疗方法,并加强早期的预防及护理。结果:随访半年,全部患者患肢症状明显改善,彩色多普勒示患侧深静脉血流显著改善。结论:抗凝、溶栓、导管直接溶栓治疗及下腔静脉滤网置入的联和治疗方法,且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资料源自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33%相较于对照组20.00%低,护理满意度评分(94.5±2.1)分相较于对照组(81.8±2.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明显,也可以获得极佳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两组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90.00%、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2.50%、30.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时,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其实施干预护理,以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观察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结果:38例患者术后均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