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性噪声性聋发病工龄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职业性噪声暴露人员的听力状况及其剂量-效应关系,为修订国家职业性噪声性聋诊断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8小时等效连续噪声暴露人员,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排除非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有效调查1001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65.1%(651/1001),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0%,30/1001)。言语频率平均听力损失≥26dB的阳性检出率在工龄<10年组为0.0%;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率在10年及以上各工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年以下噪声暴露基本不会影响作业人员的言语频率听力;在诊断是否"职业性噪声性聋"或"听力损伤"时应考虑剂量-效应关系;建议职业性噪声性聋诊断标准中增加噪声作业工龄≥5年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听力损失及其严重程度在耳科与听力学、预防医学、残疾评定与救助、职业健康、人口老龄化等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世界听力报告》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政策性文件, 融合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理念, 将听力损失分级中的正常、轻度以及中度的认定标准各降低了5 dB, 在中度与重度分类间新增了一个"中重度"等级, 并增加了对完全失聪/全聋及单侧听力损失的描述。但同时强调该分级仅供流行病学使用, 且只适用于成人。而耳科临床往往结合具体病种采用特定的疗效评价或病例筛选方案, 听力学干预越来越多地依赖言语感知测试而非纯音测听的结果;听力残疾评定标准的制定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是国际惯例, 职业性噪声性听力减退的诊断也要充分考虑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因此不宜将这一听力损失分级不加思考地推衍到耳科与听力干预、听力残疾评定及职业健康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预防噪声性聋这一普遍性问题,有必要将听功能检查法及评定噪声作用下听力下降的标准统一并规范化。为此,苏联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及职业病研究所于1965~1978年间对5,000名各种噪声职业工人进行了临床和实验性调查(采用纯音测听,部分工人采用了阈上和语言测听)。以此为基础,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R=1999-71)推荐的噪声听力下降标准评定原则(现已经由技术委员会ISO/TC43认可转变为ISO 1999-1975,我国正式译名为“声学一为听力保护对职业性噪声暴露的评价”。——编者),制定了《国家劳动安全标准:听力损失测定法》(TOCT 12.4.062-78,苏联国家标准委员会)。受噪声作用人员听力评定标准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聋(突聋)也称特发性突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 d内听力急剧下降,是耳科的一种常见急性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也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对突聋患者初始期常当作耳科急症处理,大量扩血管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和抗病毒、抗凝及高压氧治疗齐用,  相似文献   

5.
听力残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听力障碍是影响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交往和社会的发展.被认为是目前最普遍的残疾。预防聋和听力损失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项目。由于许多聋和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如先天性聋、感染性聋、药物中毒性聋和噪声性聋等.因此.1985年和1995年两次世界卫生大会都呼吁各成员国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密切合作,建立国家预防聋和听力损失计划.制定预防策略并积极实施.为在2010年前减少半数可避免的主要致聋原因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突发性聋发病率在上升并趋向年青化,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人群听力的耳科常见病。本属听力正常或基本正常者突然在短期内不明原因丧失听力,其中多数病例遗留永久性听力损失,有如突发心肌梗塞之于心脏,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已经引起耳科医师乃至一般人群的认识和重视。为了指导日常救治工作,便于学术交流和从事多中心临床研究,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在上海组织制定了“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作为全国同行在诊治突发性聋和总结交流的共同文件。  相似文献   

7.
据观察和文献记载,当噪声作用时,除听分析器外,首先受累者之一就是大脑的血流动力学。因此,在职业性聋的治疗中,对脑血流图指标的研究很有意义。作者描述职业性聋患者在噪声作用下产生的中枢性血液动力学异常不典型的并发症,并提出了消除方法。观察了56例年龄22~60岁的职业性聋患者,男性49人,女性7人。在噪声条件下工作时间为3~30年。听力测定在隔音室内进行,并用脑血流图和脑电图,观察脑血液流动。被检者按(?)BE和(?)分级(该项分级法参见本刊本期封三,附录三),职业性聋Ⅰ~Ⅱ级者12人,Ⅲ级者36人,Ⅳ级者8人。结果:56名受检者中,尽管有7名脑血流图显示不对称,但在全部导程中不对称系数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8.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指因患者暴露在噪声环境所引起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1].由于工业化加重、社会噪声增加和人口寿命延长,噪声性听力损失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在6~19岁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发病率为12.5%,在20~69岁成人中发病率为17%.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是职业病中最常见的,2 5%的美国工厂存在可导致听力损失的噪声,49%~70%的男性矿工在50~70岁时存在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全聋患者重建听力,回到有声世界的重要手段。1979年House耳科研究所开展了首例单道CI,1995年我国首次开展了多道CI。目前,国内已进行万余例CI。自从CI认可的适宜人群从最初的语后聋患者到应用于"低龄"语前聋患者以来,CI患者年龄呈现日益降低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NHL)一直是困扰耳鼻咽喉科医师的一大难题 ,因为医师面对的仅仅是一些不明原因、病理和特征性表现等的疾病病变的结果———听功能损害 ,在此条件下 ,不可能产生有针对性的病因性治疗。晚近 ,随着听力学、影像学和某些基础医学学科的迅速发展 ,在耳科领域相继发现了一些引起感音性听力损失 (或聋 )的疾病 ,或者更确切地说 ,认识到了一些过去未能认识的蜗性或 (和 )蜗后性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或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神…  相似文献   

11.
<正>噪声是一种全球性的职业和环境健康危害,是导致听力损失的最大可预防原因之一,2013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26393例,其中噪声聋681例,占报告总数的2.6%[1],而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美国,传统上嘈杂的行业(采矿,建筑,制造和运输)中有大量有关噪声暴露的信息,工人的NI-HL患病率从9.5%到34.8%不等;但在医疗保健以  相似文献   

12.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将于2005年6月初(暂定)在济南(暂定)召开全国耳科学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征稿内容包括:①耳外科:包括听力重建、面神经、侧颅底方面的研究;②耳内科:包括聋、耳鸣和眩晕方面的研究;③听力与语言康复:包括临床、助听器、人工耳蜗和言语训练方面的研究;④耳科基础:包括听觉生理、组织细胞形态培养和聋病基因研究;⑤相关内容的继续教育讲座。与会者按规定给予论文证书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凡未在全国性杂志发表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均可投稿。欢迎全国各地医院耳鼻咽喉科以及相关科室的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3.
噪声性聋(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 )又称噪声性听力损伤,是由于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为典型性病理改变的一种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聋.成年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是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世界上约5% 的人口遭受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噪声性聋是世界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200例(370耳)老年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老年人中耳蜗死区分布情况,并比较耳蜗死区与老年性患者听力损失程度、病程以及合并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老年性聋患者中有38%(76/200)存在耳蜗死区。其中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性聋患者中有45%(56/124)存在耳蜗死区,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组间耳蜗死区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听力老年人中无耳蜗死区,同老年性聋患者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聋患者中存在耳蜗死区,并且与听力损失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有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听力受损时间越长,存在耳蜗死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根据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4年间有关感觉神经性聋的500多篇文献的简略综合。这些文献多数是听力学家们在听力学杂志上的报道,涉及听觉脑干反应(ABR)测听和用镫骨肌声反射试验预测或确定感觉神经性聋、动物的噪声性聋和职业噪声的题材较多。作者侧重临床选取了其中113篇写成了本文。【儿童感觉神经性聋】感觉神经性聋的出生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聋(sudden sense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是以听力突然下降为特点的耳科急性疾病,是一种在耳鼻咽喉科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可能导致听力永久损害的疾病.虽虽然依据其发病栈点做出临床诊断不难,但对于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目前还存在争议,在治疗方案选择和临床用药上还有一些随意性。  相似文献   

17.
感音神经性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括噪声性聋、老年性聋、药物性聋、突发性聋等。感音神经性聋多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要表现,或由高频听力下降开始(Cole,1988;Mur-phy,1991)。以往人们对高频听力损失的认识比较局限,为何感音神经性聋高频听力比低频更容易受损,并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就感音神经性聋高频听力损失的原因和机理做一综述,以期为采取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劳工部于1973年在美国劳工、政府和科学等部门遴选了15名代表组成专门委员会,在9个月的时间内制定了新的噪声容许标准,见附表: 这个委员会制定的噪声标准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认清及规定职业性听力保护的资格;2.不允许工人接受超过附表限度的噪声;3.噪声如超过附表内指定的90分贝时,应加以可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县域内铁矿开采加工厂工人的听力状况,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铁矿开采加工厂中8小时等效连续噪声暴露人员,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了解语频区听力损失情况及不同性别、不同工龄工人的听力损失情况.结果 559名噪声作业人员中,非噪声性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65%(26/559).其余533人中,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55.72%(297/533),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2.44%(13/533);语频听力损失均发生于作业工龄3年以上人员;语频和高频听力损失总检出率工龄10年及以上组高于工龄10年以下组.结论 密云县域内铁矿开采加工厂工人听力一方面受到职业性噪声的损伤,同时非噪声性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亦较高.提示应加强对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的健康管理,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或暴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表现以单侧耳听力瞬间或数小时内突然下降为主,可伴有耳鸣、眩晕、耳堵塞感、恶心、呕吐等〔1〕,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药物治疗是SD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因仅对循环系统有作用,疗效不理想,现今临床常辅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2〕。本文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