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氏治疗仪是一种理疗仪,通过组合多种化合物基体发射波长为2.5~13μm的中远红外电磁波,进行辐照后在机体内将产生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我们用吴氏治疗仪进行了辐照对创伤愈合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辐照对创伤愈合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通过给小白鼠连续灌胃十天,观察到仙鹤草能显著降低小白鼠的正常血糖及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低功率密度1mw/cm~2、10mw/cm~2和20mw/cm~2的微波全身一次照射小白鼠。电镜下见到在20mw/cm~2和10mw/cm~2组中,小白鼠心肌细胞部分肌丝松散,纵管和横管略扩大,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及空化等。甚至在1mw/cm~2组中,线粒体变化也较明显,表明低功率密度微波对小白鼠心肌确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运动对高血糖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高血糖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32例葡萄糖耐量减低(IGT)、静脉血糖偏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实验组进行太极拳有氧锻炼,对照组生活、工作如常。并观察两组的血糖、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过氧化脂(LPO)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能够降低高血糖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5.
微波对雄性小白鼠生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波(microwave)是电子工业中一的门新技术,它在工业、农业、军事、医学及通讯等方面都广泛应用。微波既可造福于人类,也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研究微波的生物学效应,对保护微波操机人员的健康,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早在50年代初,美、苏等国即开始研究微波对生物体的作用,并订出各自的微波卫生标准,至70年代,微波对生物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绞股兰对实验动物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出现高血糖危的重症患者进行血糖护理干预,分析血糖调控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出现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对照两组在ICU的停留时间、感染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CU诊治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感染率和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预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并在目标范围内调控血糖,可减少患者在ICU的时间,降低其感染率和死亡率,具备很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小白鼠研究长春新碱对活体骨髓细胞SCE的影响,研究抑制DNA复制的诱变剂,在活体条件下,诱变DNA损伤与修复方面的规律及其机制。本实验结果看不到长春新碱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也看不到长春新碱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SCE与染色体畸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资料证实,当药物(毒物)引起肝脏病变,受波及的肝细胞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而其细胞和组织化学的变化,又远比细胞一般形态学的变化早出现。因此,借助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去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前一报告中,我们已经证明,藏红花无论对动物的离体、在体或整体子宫均呈选择性兴奋作用。并认为这种作用可能与祖国医学中“破瘀生新,活血通经”以及“妇人调经”等用途有关。本文进一步探讨藏红花除兴奋子宫外,是否尚直接或间接通过激素影响性周期,从而达到调经作用。关于植物中含有性激素样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12.
用钴60γ射线对小白鼠作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钴60γ线可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62%的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有异常,其中亚二倍体占47%,超二倍体占6,9%的中期细胞染色体出现解体无法计数;84%的中期细胞染色体结构有不同类型的畸变,包括有裂隙、断裂、断片、缺失、易位、罗伯逊易位,着丝粒环、无着丝粒环双着丝粒体、解体和碎裂等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用灵芝孢籽粉和贞芪扶正颗粒对小白鼠脾脏、胸腺的重量进行比较试验,提示具有免疫功能的作用. 材料和试剂:灵芝孢籽粉由芜湖市博英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贞芪扶正颗粒(以下称贞芪)由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428.  相似文献   

14.
陈靖  徐玲 《吉林医学》2023,(2):524-52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管理模式用于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效果及对低血糖与高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82例危重症患者,按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血糖监测,观察组41例予以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低血糖、高血糖发生率、氧化应激与炎性因子指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低血糖指数、高血糖指数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是7.32%,比对照组的24.39%低,观察组的高血糖发生率是4.88%,比对照组的19.5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 d时,观察组的血清8-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7 d时,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管理模式用于危重症患者血糖中可有效控制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期强化血糖控制对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变异性(GV)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和对照组(血糖控制在8.0~10.0 mmol/L)各43例。观察2组入院第1、3、7天T细胞亚群(CD_4~+、CD_8~+及CD_4~+/CD_8~+)及空腹血糖(FPG)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GV、低血糖事件及28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V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强化组第3、7天,CD_4~+、GD_4~+/CD_8~+均较第1天显著升高(第3天t=2.42、2.06,第7天t=4.85、4.69,P<0.05),且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第3天t=2.71、2.05,第7天t=5.64、2.32,P<0.05);强化组血糖达标时间、入院第3天和第7天FPG、GV、28 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28、23.07、24.31、0.18、χ~2=5.47,P<0.05);2组入院第1天FPG、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2,0.54,P>0.05);与存活者比较,死亡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延长,入院第3天、第7天FPG、APACHEⅡ评分及GV明显升高(OR=1.705、1.889、1.924、1.436、2.01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OR=1.99,95%CI1.66~2.38,P<0.01),GV(OR=4.049,95%C 1.870~8.750,P<0.01)是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重症感染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短期强化血糖控制可有效控制感染,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糖波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在保养液中加入腺嘌呤(以下简称A)可延长血液保存期。输用含A类物质的血液,特别是大剂量时涉及到A的毒性。国际上对A及A的化合物毒性仅限于对肾脏功能影响的研究,对其它脏器损害和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导。为了临床输注安全和全面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7.
1981年12月至83年7月,以腹腔内注射法接种羊源(E:肝,肺)和人源(E′:肝)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分别感染35只昆明型雌、雄小白鼠,E感染率78.57%(11/14),E′感染率57.14%(12/21),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合计感染率65.8%(23/35),23只阳性小白鼠的棘球蚴见于肝、脾、肠壁、肠系膜、腹后壁、膈肌和(或)腹腔;其中10只出现多个生发囊和原头蚴,孕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4年至1996年共收治急性脑梗塞847例,其中血糖升高者164例,现将血糖升高者与同期血糖正常有完整记载者118例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  相似文献   

19.
氯霉素对小白鼠血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目标对腹部术后重症应激性高血糖影响。方法选择开腹部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和B组分别以(7.8-10.0)mmol/L和(4.5-8.3)mmol/L作为血糖控制目标,采用相同胰岛素干预方案,对比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生化指标、血糖控制不良反应、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 A组和B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72 h内血糖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内,A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高渗性昏迷,A组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败血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范围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机体免疫系统应激反应,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不增加术后感染发生,具有良好的术后获益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