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索2-甲基-5-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工艺改进方法。方法以2-甲基-5-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反应,铁粉/醋酸还原,重氮化水解反应,甲基化反应等4步反应制得2-甲基-5-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结果还原反应中,用廉价的铁粉/醋酸替代文献采用的昂贵的钯碳/氢气还原体系,收率达95%;甲基化反应中,以碳酸钾替代文献中的NaH,收率达89.1%,新合成工艺的收率由文献收率的63.21%提高到76.33%。结论本方法提出了一条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成本较低并适合放大制备的2-甲基-5-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
3,4-二甲氧基苯乙酸(1)又名高藜芦酸,可用于合成β受体阻滞药贝凡洛尔(bevantolol)和抗心律失常药维拉帕米(verapamil)等,也是合成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关键中间体[1].传统合成方法是用3,4-二甲氧基氯苄和氰化物反应得到3,4-二甲氧基苯乙腈,再经水解制得1[2,3],该路线需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另一合成路线是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硝基甲烷缩合生成3,4-二甲氧基-β-硝基苯乙烯,再经硼氢化钾还原、DMSO氧化制得[4].该路线的原料和还原试剂价格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盐酸替扎尼的合成路线.方法:以4-氯-2-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反应和环合反应得5-氯-2,1,3-苯并噻二唑,再经硝化反应、还原反应得5-氯-4氨基-2,1,3-苯并噻二唑,与N-乙酰基-2-咪唑烷酮发生缩合反应后,再经醇解反应、成盐反应等步骤制得盐酸替扎尼定.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总收率52.4%.结论:本改进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用邻氯苯甲酸和异丁胺经缩合、还原制得2-异丁胺基苄醇,再经甲基化、氯化、与2-巯基苯并咪唑缩合和氧化等6步反应制得来明拉唑,总收率28%.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盐酸普拉克索的合成工艺。方法: 对乙酰氨基环己醇经Jones试剂氧化制得对乙酰氨基环己酮,经溴素溴化后与硫脲环合得到2-氨基-6-乙酰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再经浓盐酸水解、拆分、丙酰化和还原等反应制得抗帕金森氏症药物普拉克索。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等确证。总收率达12%(以4-乙酰氨基环己醇计)。改进后的路线成本下降,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合成凡德他尼(vandetanib)并改进其合成工艺.方法 以N-Boc-4-哌啶甲醇为起始原料,经磺化、缩合、N-甲基化、硝化、还原、环合、氯化、胺化反应制得凡德他尼.结果 所得产物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等确证了结构.结论 改进后的合成路线操作简单,收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扎鲁司特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扎鲁司特,改进工艺。方法5-硝基-1H-吲哚经甲基化、付-克反应、缩合、还原和酰胺化反应制得扎鲁司特,主要对甲基化、付-克反应和还原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通过优化条件合成了扎鲁司特,总收率31.6%,目标化合物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确证。结论改进后的工艺原材料价廉易得,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我们参考文献后自行设计了超短效β-受体阻断剂——艾司洛尔的合成路线,以对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Knoevenagel反应、催化氢转移还原反应、去甲基化反应、缩合反应合成了艾司洛尔。特别是对缩合、还原、去甲基化反应作了较大的改进,避免了应用易燃易爆的金属钠和高压氢化反应,使反应安全、简化,总收率提高到30%左右。  相似文献   

9.
焦性没食子酸经碳酸二甲酯甲基化,再经Blanc氯甲基化反应制得2,3,4-三甲氧基氯苄,最后在氢氧化钠和溴化四丁铵催化下经高锰酸钾氧化得到2,3,4-三甲氧基苯甲酸,总收率约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设计合成3-(2-烷氧基-5-甲基苯基)-3-苯基丙胺类化合物,从中筛选有抗尿失禁作用而无口干等不良反应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以肉桂酸和对甲酚为起始原料,经环合、甲基化、酰胺化、还原或再经脱甲基化得目标产物。结果 共合成10个新化合物,经IR,^1H-NMR等确证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
比沙可啶 (bisacodyl,Ⅰ ) ,化学名为 4 ,4′ - (2′ -吡啶亚甲基 ) -二苯酚二乙酸酯 ,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优良缓泻药。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 ,以 2 -吡啶甲醇为原料 ,氧化制得 2 -吡啶甲醛 ,再经加成、缩合、酰化合成了比沙可啶。合成路线如下 :  改进后的工艺路线用四乙酸铅氧化 ,较文献报导的二氧化硒氧化法收率高 ,成本低 ,四乙酸铅还原为二乙酸铅 ,可再氧化为四乙酸铅后套用。用二氧化硫与 2 -吡啶甲醛加成合成 2 -吡啶 -羟基甲磺酸进行分离时 ,无须高真空蒸馏 ,损失少 ,其加成物与苯酚可直接缩合 ,简化了工艺 ,使操作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2-氯-4-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方法以香草醛为原料,经甲基化、硝化、氧化、还原、环合、氯化、胺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及结论该实验方法总收率26%,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简便、经济的合成N-金刚烷-2-基-N′-(3,7-二甲基-辛-2,6-二烯基)-乙烷-1,2-二胺(SQ109)的方法。方法以香叶醇、2-金刚烷酮为原料通过两条路线合成SQ109。第一条路线香叶醇经Mitsunobu反应、胺解反应得到香叶胺;2-金刚烷酮经亚胺化、硼氢化钠还原、催化氢化脱苄基得2-金刚烷胺。香叶胺经氯乙酰化,与2-金刚烷胺对接,再经红铝还原得到SQ109。第二条路线香叶醇首先转化成香叶基氯(12);2-金刚烷酮与乙二胺经亚胺化、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的中间产物11,11与香叶基氯12对接得到SQ109。结果与结论路线1总收率38%,路线2总收率31%。两条合成路线均使用香叶醇与2-金刚烷酮代替了价格较高的香叶胺与2-金刚烷胺,从而降低了SQ109的合成成本。第二条路线,缩短了反应步骤,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简便、经济的合成N-金刚烷-2-基-N'-(3,7-二甲基-辛-2,6-二烯基)-乙烷-1,2-二胺(SQ109)的方法.方法 以香叶醇、2-金刚烷酮为原料通过两条路线合成SQ109.第一条路线香叶醇经Mitsunobu反应、胺解反应得到香叶胺;2-金刚烷酮经亚胺化、硼氢化钠还原、催化氢化脱苄基得2-金刚烷胺.香叶胺经氯乙酰化,与2-金刚烷胺对接,再经红铝还原得到SQ109.第二条路线香叶醇首先转化成香叶基氯(12);2-金刚烷酮与乙二胺经亚胺化、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的中间产物11,11与香叶基氯12对接得到SQ109.结果与结论 路线1总收率38%,路线2总收率31%.两条合成路线均使用香叶醇与2-金刚烷酮代替了价格较高的香叶胺与2-金刚烷胺,从而降低了SQ109的合成成本.第二条路线,缩短了反应步骤,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2,3,5-三甲基氢醌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3,5-三甲基氢醌(Trimethyl hydroquinone,简称TMHQ)为合成维生素E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方法文献报道甚多,国内也有综述,目前国内生产方法系以1,2,4-三甲基苯经磺化、硝化、还原、氧化再还原制得。据最近报道,采用2,3,6-三甲基苯酚(可用间甲苯酚合成)经磺化、氧化、还原合成TMHQ,此路线收率高,步骤短、条件要求低容易上马。  相似文献   

16.
报道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重要中间体4-羟甲基-β-内酰胺(2)的新合成方法。用 Dane 盐(3)与Schiff 碱(4)加成环合法先制得4-苯乙烯基-β-内酰胺(5),再经四氧化锇-高碘酸钠氧化断裂双键,继经硼氢化钠还原而得4-羟甲基-β-内酰胺(2)。本文对环合、脱保护等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改进。总收率以 Schiff 碱计算为12%。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下,β-紫罗兰酮用Pd/C催化氢转移还原制得7,8-二氢-β-紫罗兰酮,在乙酰丙酮钴催化下用氧气进行烯丙位氧化得4-氧代-7,8-二氢-β-紫罗兰酮,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分子内S_N2氧杂螺环合反应及烯丙位氧化等反应制得茶香螺酮,总收率约4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平喘药甲磺司特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加成、水解和氯代反应得到3-甲硫基丙酰氯;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经成醚、开环及还原反应制得4-(3-乙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胺,中间体3-甲硫基丙酰氯与4-(3-乙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胺的酰化产物经对甲苯磺酸甲酯甲基化,制得目标产物甲磺司特。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等确证。简化后的合成工艺,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4.5%提高到9.97%(以对硝基苯酚计),该合成路线操作简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外有关维生素B_6(以下简称VB_6)新合成路线报道很多,其中以通过双烯加成(Diels-Alder)反应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即以噁唑类化合物(双烯物)与一亲双烯物进行双烯加成,加成产物经芳构化变为吡啶衍生物,再经数步反应即可制得VB_6,所用原料种类很多,由此构成很多条合成路线。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上列路线的特点是反应步骤短,收率高。自从1962年美国E.E.Harris等发表了由4-甲基-5-乙氧基噁唑与富马腈(或马来酸二乙酯;2,5-二氢呋喃)经三步反应得到VB_6(总收率41.5%),其后不少国家如日本、德国、荷兰、苏联、法国等也纷纷试用不同活  相似文献   

20.
光学活性18-甲基炔诺酮(又称 D-18甲),可从8,14-断甾化合物(Ⅰ)以啤酒酵母菌不对称还原,得光学活性中间体羟化物(Ⅱ),再经乙酰化、环合、催化氢化、金属锂——液氨还原、沃氏氧化和炔化制得。该路线的乙酰化、环合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