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中医专家张学文教授从医55年来,临床用药有深厚造诣,尤善用苦参。清热燥湿药苦参是临床常用的外用药,在妇、外科洗浴剂、膏剂中应用广泛。考证古书,苦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心腹气结,疝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因其味苦性寒,后世多从清火燥湿驱邪立论。《本草正义》明确指出苦参的性味特点:“大苦大寒,退热降泄,荡涤湿火,其功效与黄芩、黄连、龙胆草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此外,部分古书也记载了苦参的补益、安神作用,《名义别论》谓其“养肝胆气,…  相似文献   

2.
<正> 1.何谓祛湿剂?其立法依据是什么? 答: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及宣散湿邪等作用,以治疗湿邪为病的方剂,统称祛湿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又说:“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所谓“湿上甚而热……以汗为故而止”,即湿邪盛于上部而有热,治以苦味温性之药,佐以甘辛之品,以发汗解表方法恢复其常态而止。“十剂”又云“燥可祛湿”,“通可祛滞”,“宣可祛壅”。本章方剂的立法,即本着这些原则而作为依据的。也属于后世八法中广义的消法范畴。 2.湿邪有何特性?对其基本治法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正> 近代温病学家多认为“寒凉治温”始于河间,非也。其实孙思邈在《千金方》早已有:“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酢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是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酢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如此救火不以水也,必不可得脱免也。苦参、青葙、葶苈之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的精辟论述。《内经》虽有“热者寒之”之论,但终未有清热解毒之用;《伤寒论》虽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治热痢,但终未把清热解毒理论系统化。孙氏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了除热解毒,用苦寒之品。并在实践中把清热解毒方药灵活地运用到急性热病,痈疽恶肿,湿毒蕴肠,脓疮瘾疹,温疫中毒,风  相似文献   

4.
苦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尿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后世对苦参的认识,大多从味苦性寒,清火燥湿驱邪立论。如《名医别论》谓其“利九窍除伏热肠澼,……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幂,平胃气,令人嗜食。”《本草正义》更为明确地指出苦参的性味特点是“大苦大寒,退热降泄,荡涤湿火,  相似文献   

5.
上品:黄连     
内容:味苦寒。主热气,除热在气分者。目痛,伤泪出,明目,除湿热在上之病。肠,腹痛下痢,除湿热在中之病。妇人阴中肿痛。除湿热在下之病。久服,令人不忘。苦入心能补心也。 苦味属火,其性皆热,此固常理。黄连至苦,而反至寒,则得火之味,与水之性者也,故能除水火相乱之病。水火相乱者,湿热是也。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心属火,寒胜则火,黄连宜为泻心之药,而反能补心何也?盖苦为火之正味,乃以味补之也。  相似文献   

6.
论石膏之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秉成《本草便读》谓 :“石膏 ,退肺胃之火邪 ,清暑除烦能止渴 ;解阳明之郁热 ,祛瘟逐疫可消斑。”可说是要言就赘 ,其理甚书。历代医家喜用石膏者 ,首推仲景 ,张仲景用石膏为君 ,组成白虎汤 ,一清阳明内外之热 ,一透厥阴厥深之热。如《伤寒论》176条“伤寒 ,脉浮滑 ,此表有热 ,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按 :浮为表热 ,滑为里热 ;浮而滑是表里俱热之脉。柯颜伯注曰 :“石膏辛寒 ,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能沉内辛能走外 ,石膏擅内外之能 ,故以为君 ;知母苦润、苦以泻火 ,润以滋燥 ,故用为药 ;甘草、梗米调和于中宫 ,寒剂得之缓真寒 ,苦剂得之…  相似文献   

7.
白苔主表,黄苔主里,白苔主寒,黄若主热似为一定之理,然不尽如此。通观叶天上《临证指南医案》[1](以下引文只注本书页码),并参阅《叶氏医案存真》、《温热论》,除有“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疏散之”一句外,均未强调或明言白苦主表、主寒,而主它病者却大有例证可鉴。白苦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出现约50余例,叶氏将其简称为“舌白’”或“舌上白”,相对集中于湿、暑、疟、温热、泄泻、痢、痞诸门内。此就其主病试析如下。一、主痰湿《临证指南医案》中有白苔病案的病因病机多与痰饮湿浊有关。湿门中有白苦病案7例,多为“湿郁…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疹。全虫方具有熄风止痒、除湿解毒之功效;全蝎、皂角刺、皂荚可熄风止痒、托毒攻伐,刺蒺藜和炒槐花可疏肝凉血,威灵仙祛湿通络,苦参、白鲜皮和黄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全蝎、皂角刺、皂荚对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用之最为相宜,白鲜皮常配苦参等用于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疮疡或  相似文献   

9.
苦参     
《光明中医》2014,(10):2181-2181
味苦寒。主心腹结气,苦入心,以散热结之气。症瘕积聚,苦极则能泄。黄胆,寒能除郁热。溺有余沥,心通于小肠,心火除则小肠郁塞之气通矣。逐水,小肠通则水去。除痈肿诸疮皆属心火,心火清则痈肿自去也。补中,《内经》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即此义也。明日止泪。寒清肝火,苦除肝湿。  相似文献   

10.
藿香正气散化湿特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有内外之分,湿之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早在《内经》即提出:“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等治湿之原则,总不外苦燥和淡渗。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广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姜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功擅治湿,可适用于湿邪为患的多种病证,被历代医家尊为“....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部份     
《伤寒论》中伤寒二字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论》中的伤寒二字,作为病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伤寒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所引起的急性热病,即一切外感疾病的统称。如《素问·热论》中记载:“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难经·五十八难》也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所谓“伤寒之类也”和“伤寒有五”  相似文献   

12.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这都说明了湿病的治则不外苦燥和淡泄;李东垣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后世医家经过不断实践对上述治则有所发挥,现归纳为7法概述于...  相似文献   

13.
苦参生物硷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苦参为豆科原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传统的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片参性苦、寒”,“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历代本草亦相继记载苦参能“安五脏、平胃气,疗恶疮,利九窍,令人嗜食轻身,定志益精。”因此,苦参在民间用来防治疾患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4.
苦参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参 (SophoraflavescensAit) ,系药用豆科类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性寒味苦 ,入心、肝、胃、大肠、膀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 ,谓其“主心腹积气、症瘕积聚” ,能“安五脏 ,定志益精”。《本草经百种录》称“此以味治也 ,苦入心 ,寒入火 ,故苦参专治心经之火”。苦参的传统药理以抑菌、抗心律失常为主 ,现代药理研究有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癌、抗柯萨奇B病毒、抗生育、中枢抑制、平喘、对心功能影响作用研究及免疫药理研究等[1]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鞭毛虫病、急性菌痢、心律失常乙肝、肝…  相似文献   

15.
苦参在我国土地上分布极广,北至辽宁、河北,南至广东、云南均有分布。唐、孙思邈说:“苦参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胜於向之贵价药也”。因此,苦参在经济原则上,或医疗效用上,都是值得重视的,但是使用它的并不很多,尤其是在内科方面,更把它视为冷僻货。所以苦参的疗效,确有加以整理和发掘的必要。兹就管见,先将在内科方面的作用,初步探讨如次。其中谬误恐多,希同道指正。一、利尿、除湿作用历代药物对苦参的利尿除湿作用,亦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的“逐水”,名医别录“主小便黄赤”,金、张元素说:“能逐湿”,李时珍说:“苦参之苦寒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也”,本草求真的“治水”,本草备要的“通水”等。  相似文献   

16.
苦寒论究     
<正>《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历代医家从《内经》出发,言苦能泄能燥。病有阴阳,药有寒热,苦味之药能泄能燥,可用于湿证。是故苦温之药,如苍术,多用于寒湿证;苦寒之药,如黄连,多用于湿热证。这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  相似文献   

17.
甘温除热法是屡经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个良好的治疗法则,本法最先孕育于《内经》,后被李东垣继承发扬并且具体运用于临床。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黄芪汤下自注云:“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在《脾胃论》中又说:“经曰:劳者温之,又云温能除大热”;在《内外伤辨惑论》中也提到:“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  相似文献   

18.
<正>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语出《素问·藏气法时论》,这大概是有关“苦坚”药性的最早记载。历来于“苦坚”药性之涵义及机制认识尚存歧意,笔者不揣浅陋,想就此一谈管见。一、“苦坚”涵义“苦能坚”之说虽源于《内经》,但其涵义与后世之“苦能坚阴”却不尽相同。按《内经》五行归类相配的原则,苦味属火,而火能燥土,土燥则坚;《说文》曰:“坚,土刚也”;王冰亦云:“营性坚燥”;对苦味的燥坚之性,《内经》更有较详论述,如“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湿淫  相似文献   

19.
<正> 吴茱萸,其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经。能温中散塞、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尤擅止痛。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所记载:“吴茱萸……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医学启源》中亦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四也”。《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吴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其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而寒邪外袭,或脏腑阳虚内寒,均可使气血瘀阻,经络不畅而致发疼痛。吴茱萸正是取其温中散寒、活血行气之功而达止痛之效。据临床所得,凡因寒邪所致的收引挛缩性疼痛如胃痛、腹痛、疝痛等,均可以吴茱萸除之。且因吴茱萸又具降逆止呕、疏肝下气之功效,故能引热下行,治疗肝阳上亢,邪犯厥阴型头痛头晕症。兹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临证一得     
治泄泻首重脾阳《内经》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飱泄。乃独由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苛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由此可见诸泄无不与湿有密切关系。湿在致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据临床所见,泄泻多由饮食不节(洁)或感受寒凉,戕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