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组数据的符号[1],条形码技术因其条码的惟一性、准确性和管理使用的便捷性在仓储、超市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于2009年应用条形码技术在检验标本的处理中,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临床及检验科室的欢迎,同时极大  相似文献   

2.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组数据的符号[1],条形码技术因其条码的惟一性、准确性和管理使用的便捷性在仓储、超市等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于2009年应用条形码技术在检验标本的处理中,改变了原来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临床及检验科室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1949年美国N.J.Woodland申请条形码专利。条形码是一种信息代码,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它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条形码识别技术是实现医院实验室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桥梁,目前已逐渐在某些大中型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4.
条形码在病理标本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菊蓉 《上海护理》2006,6(6):52-53
条形码技术因其准确、惟一和高效而在超市、仓储等很多行业的物流管理中应用。随着我院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条形码技术也在医学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中应用多年,且效果良好,确保了检验标本的准确性,实现了标本快速分送的目的[1]。在此基础上,条形码又进一步应用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条形码信息管理对手术灭菌器械进行质量追溯的效果。方法将16857件手术灭菌器械分为实验组8356件和对照组8501件,模拟实验组有276件和对照组有288件灭菌器械不合格,实验组使用二维条形码信息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对手术灭菌不合格器械质量进行追溯。比较两组器械质量追溯花费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质量追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244.09,t=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二维条形码信息管理对手术灭菌器械进行质量追溯,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住院检验医嘱的处理中引入条形码技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形码技术是由美国学者N.J.Woodland在1949年提出来的,属于自动识别技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形码编码规则和有关技术标准,由条和空组合而成,可为先进管理体制资讯要求提供准确、及时的支持条码.  相似文献   

7.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1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从而对目标加以识别的自动识别技术[1].传统的血液管理主要采用的是条形码标准技术.但条形码标签信息储存量小,且为只读信息,不利于日常管理和跟踪维护.同时,条形码可靠性较差,在潮湿环境或受磨损的情况下,可读性大大下降,甚至产生误读或错读.针对条形码技术的缺陷,我们2012年6月起尝试在医院输血科血液管理中开发应用RFID技术,为今后该技术在输血管理领域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条形码技术在医学检验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发适合于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条形码,实现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的全程“无纸化”。方法以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使用条形码技术建立真正“无纸化”的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结果条形码技术在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使该无纸化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从检验医嘱的生成、执行、标本采集、核收、自动计费等检验前处理以及检验项目工作表自动下载、系统与仪器间双向通讯、标本检测、审核、确认、检验报告单无纸化传送等检验处理过程的全程监控,极大地为临床及患者提供了方便,彻底杜绝了检验报告单的实验室内污染,并客观地保全了标本在检验全过程的相关记录,为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检验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的必要工具,条形码的应用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条形码技术在门诊采血工作中的应用与流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新的采血流程,应用条形码技术规范科学管理门诊采血工作,提高采血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门诊医师站开立检验申请单,护士站根据申请单门诊号读取患者检验信息项目,系统自动分类、汇总生成条形码,打印条形码标签粘贴试管并采血,血样本送检验室进行样品分析。结果:通过采血流程再造,应用条形码技术管理门诊采血流程1年半,采血工作效率提高,差错减少,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设计新的采血流程,应用条形码技术管理门诊采血工作,可优化门诊采血管理,使医院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条形码是美国学者Wood Land在1949年提出来的按照预先规定的条形码编码规则和有关技术标准,由条和空组合而成。在医药系统领域中,条形码系统主要用于药品、病例、血库管理上。医院内通常在内部和单机使用。2007年8月,我院心内科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引用上海科华齐效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条形码信息检验系统处理检验医嘱,但由于取消了医生传统的手写开化验单,在实施该条形码检验系统2个月内,就出现了医生布置检验出错、护士补救不及时、标本送错检验科等现象。为此,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实验室全面自动化检验前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全面自动化检验前后 ,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报告的准确性和方便患者。方法 门诊患者在交费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相应条形码 ,实验室应用红外线扫描技术转换成两联带不干胶的条形码 ,一联贴在标本容器上 ,一联为患者取报告的回执单 ,标本采集处根据条形码上标本类别进行采集。病房患者由专人收取医生开出的检验申请单 ,根据检验项目收集标本并产生相应的条形码。门诊及病房标本统一由分析前标本处理工作站完成 (包括验收、分类、离心、运送等 )。结果 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 ,应用于标本的各个分析过程 ,降低了劳动强度 ,规范了工作流程 ,减少了工作差错 ,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条形码技术作为真实体现临床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径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条形码技术重建检验物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许多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融入了条形码技术,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原始检验过程中标本和其信息传递的低效问题。标本流动过程中的低效产生于流动环节,而环节问题不是条形码检验信息系统所能解决的,它隶属于检验物流范畴。所以必须通过重建融入条形码技术的、新的、科学化的物流系统,使检验标本流动链与信息系统相互契合才能够高效、低成本地达到运作目的。检验物流概念来自于企业物流,其目的都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作成本。企业以通用的、相对标准的、先进业务流程为核心,结合条形码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从供应链角度构建企业物流系统;而检验则以标本流程为核心,结合条形码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从标本流动链角度构建检验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包括物流的作业系统和物流的信息系统两部分。检验的物流作业系统就是标本的流动链,条形码物流系统的运作不改变其原有标本的流动链方向,只是运作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我科经过2年多的融入条形码技术的LIS运作以及不断改进检验作业系统的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套实用的现代检验物流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院分别于1989年和1995年购买美国实验仪器公司生产的MONARCHIO00型和1500型自动生化仪各一台,由于1000型已工作多年,部分机械零件开始磨损,电路感应器老化。下面将两台仪器的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小结如下:互设投试剂短缺在确信试剂船中有一定量的试剂,而仪器报试剂短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l试剂船背面条形码被试液污染而模糊。处理方法:用酒精棉球擦洗条形码或调换新的条形码。1.2试剂船检测窗BARCODES表面被试液和灰尘污染,或BARCODES识别感应器元件老化。处理方法:用擦镜纸擦洗BARCODSE表面.更换BARCO…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以其超灵敏度检测特性大大推动了超微量蛋白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在痕量病毒抗原蛋白超灵敏检测研究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传统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和新型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并阐述该技术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蓝舌病病毒(BTV)和其他病原标志蛋白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条形码技术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实验室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化学检验的条形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检验标本,替代传统的检验标本处理程序,提高效率,减少误差。[方法]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采用SQL server 2000系统数据库,用power builder8.0编制工作程序,用网卡连接数台检验仪器,与医院HIS系统无缝连接。[结果](1)建立新的检验流程:依据HIS系统的检验医嘱,确认信息的准确;将检验项目和各种组合在计算机条形码系统中分类并赋予条形码标记;检验设备自动扫描和识别条形码标签上的信息并进行检验;将检测结果传送LIS工作站。(2)样本编程和条形码扫描双设置;双硬盘设置。[结论]条形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的传递安全、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7.
1949年美国N.J.W oodland申请条形码专利。条形码是一种信息代码,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它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1]。条形码识别技术是实现医院实验室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桥梁,目前已逐渐在某些大中型医院应用[2,3]。由于生化室自动化程度高、项目多、工作量大的特点,条形码的应用更具有现实优势和普遍性,其设计原则和思路通常为实验室其他专业组所借鉴。我们以生化工作站为例,介绍一套具有我院自身特色的实验室条形码信息系统,并为生化工作站的特殊要求提供解决方案。根据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发适合于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条形码,实现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的全程“无纸化”。方法以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使用条形码技术建立了“无纸化”的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医学检验网络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从检验医嘱的生成、执行、标本采集、核收、自动计费等检验前处理以及检验项目工作表自动下载、系统与仪器间双向通讯、标本检测、审核、确认、检验报告单无纸化传送等检验处理过程的全程监控,极大地为临床及患者提供了方便,彻底杜绝了检验报告单的实验室内污染,并客观地保全了标本在检验全过程的相关记录,为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结论条形码是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检验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的必要工具,条形码的应用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检验条形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检验科室使用条形码扫描技术,实现检验工作流程的全自动化,提高临床实验室工作效率,杜绝不必要的人为差错。[方法]在临床医生工作站下医嘱时生成条形码,护士在给病人抽血时打印条形码,并将条形码贴至试管上,送至检验科,检验科室通过扫描条形码同时记费,最后将检验结果传至医生站。比较临床护理人员与检验科工作人员使用传统法与条形码LIS的标本处理时间及错误率。[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与检验科工作人员使用条形码LIS的标本处理时间及错误率均优于传统法(P<0.05)。[结论]使用检验条形码技术,实现了检验申请的标准化、检验记费的自动化、检验结果的实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失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的全流程管理方案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手术室6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2017年6月~2018年7月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情况,2017年6月~12月采用传统耗材管理为对照组(n=5145)。2018年1月~7月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的全流程管理方案为观察组(n=5253)。比较两组管理效果,应用前后医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高值耗材的收费问题、条形码粘贴不规范、信息记录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耗材可追溯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后医护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的全流程管理应用于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明显,规范高值耗材管理流程,对提升医疗安全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