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人们早已确认维生素K(VK)是正常凝血必不可少的物质。VK 催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蛋白C 和S 谷氨酸侧链与r 羧基的终来化合。VK 缺乏时,这些蛋白质的非羧化形式释放入血液循环中,称为VK 缺乏或拮抗诱导蛋白(PIVKA)。凝血酶元因子Ⅱ的PIVKA 形式称为PIVKA Ⅱ,人们已建立  相似文献   

2.
用显色底物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1种FⅧ:C检测新技术。其基本过程是将混合试剂在Ca~(2-)活化下与因子Ⅷ反应,其生成物与显色底物作用后,测定形成的显色物质的吸光度。显色底物法测定FⅧ:C技术于1976年由Seghatchian等人首创,用于血友病血浆和供血者血浆中因子Ⅷ水平分析。由于使用显色底物进行比色分析。故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4.
评估血浆凝血酶原活性(FⅡ:CA)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ECVCSA)检测了100例献血员和400例各型肝炎的FⅡ:CA。结果FⅡ:CA正常参考范围为(85.0~131.0)%;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和肝硬化A级为(84.0~72.5)%,轻度下降;慢性肝炎中、重度和肝硬化B级为(72.4~54.6)%,中度下降;重症肝炎和肝硬化C级为(54.5~25.9)%,重度下降。当FⅡ:CA低于30%,肝病患者存活率为4.0%,而高于50%存活率为92.9%。结论在肝病中对FⅡ:CA的测定可估计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电泳分离淀粉酶同工酶(Isoamylase 简称IAm)并用碘显色.简便快速,不需特殊设备和试剂,适用一般实验室常规使用。一、试剂1.0.0125g/dl 淀粉液:称取0.1g 可溶性淀粉,溶于100ml 生理盐水中,隔水煮沸。使用时用生理盐水1∶8稀释即为0.0125g/dl,冰箱保存,可用一个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的则是用芘(Pyrene)标记胆固醇酯并掺入血清蛋白的一种测定CETP 活性的新方法。在运用荧光测定技术的经典实验中,先将含有700nmol 带有荧光的胆固醇酯的氯仿溶液蒸发于氯气之中,再将残渣溶解于0.3ml、体积比为5∶1的四氢呋喃(6g/L)和KCl 水溶液的混合液中,然后加进20ml 人或兔的血浆,在充分混匀后于当晚以一夜时间将其冻干。测试时先加入20ml 蒸馏水,再通过连续超速离心对重组的基质(与胆固醇酯有关联的脂蛋白)进行分离,然后置入浓度为5mmol/L,pH 为7.4,每升中含有0.5mmol EDTA 和0.15molNaCl 的TriS HCl 缓冲液中进行透析。通过直接测定上清液中VLDL 的荧光强度来测转移蛋白活性。通过这种Shinitzky 方法制得的基质约稳定二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法测得CETP 的活性分别为7.3±3.2%和6.7±2.03%。两者P70.5。  相似文献   

7.
一种灵敏的凝血酶原活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凝固法测定肝素辅因子Ⅱ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初,Briginshaw发现一种有别于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的肝素依赖性凝血酶抑制蛋白。1981年由Tollefsen首次将其分离提纯并命名为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cofactor Ⅱ,HC-Ⅱ)。目前,国外已应用火箭电泳及发色底物法(chromogenic peptide substrate assay,CPSA)对其检测。本文应用国产发色底物S_(2238)及酶联凝固法(enzyme-linked coagula-tion assay,ELCA)对肝素辅因子Ⅱ活性(HC-Ⅱ:a)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9.
血清钙的偶氮胂Ⅲ显色EDTA褪色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钙偶氮胂Ⅲ显色EDTA褪色测定法。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偶氮胂Ⅲ与钙络合显色,加入EDAT使 解离,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钙。结果:线性范围为0 ̄5mmol/L;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分别为1.1%和2.0%,平均回收率为100.4%,在血清胆红素高达400μmol/L、血红蛋白13g/L、甘油三酯18mmol/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该法与邻甲酚酞络合酮测定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镁偶氮胂Ⅲ显色EDTA褪色测定法。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镁离子与偶氮胂Ⅲ络合显色,加入EDTA使镁离子重新解离,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镁。结果 线性范围达2.5mmol/L;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分别为1.1%和1.8%,平均回收率为100.4%,在血清胆红素高达500μmol/L、脂肪乳剂(Intralipid)浓度达10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该法与Calmagite比色法结果相关性好(r=0.994)。结论 该法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无干扰,可用于血清镁的常规分析,更适合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镁偶氮胂Ⅲ显色EDTA褪色测定法。方法 在碱性条件下镁离子与偶氮胂Ⅲ络合显色 ,加入EDTA使镁离子重新解离 ,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镁。结果 线性范围达 2 .5mmol/L ;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分别为 1.1%和 1.8%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4 % ,在血清胆红素高达5 0 0 μmol/L、脂肪乳剂 (Intralipid)浓度达 10g/L时 ,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 ,该法与Calmagite比色法结果相关性好 (r =0 .994 )。结论 该法选择性好、简便、快速、无干扰 ,可用于血清镁的常规分析 ,更适合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以可溶性L-r-谷氨酰-羧基酰基苯(Glu-CA)作为测定血清r-GT活性的基质.此基质经r-GT作用后释放出的苯甲酸在酸性介质中与4-二甲基氨基苯甲醛(DMB)或4-二甲基氨基肉桂醛(DMC)形成有色复合物.基质液配方:每升含GluCA5mmol、甘氨酰、甘氨酸(GlyGly)75mmul、NaC1150mmol、叠氮钠11mmol,用Tris调pH至7.6(25℃).DMB 试剂:每升20%的乙醇溶液含CMB13.4mmol、草酸32.0mmol和NaC10.172mol.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使用蛋白C(PC)抗原测定和活性测定(包括溶酰活性和凝血活性)诊断了10个遗传性Ⅱ型PC缺乏家族,即PC抗原水平正常,而PC抗凝活性明显降低者。 PC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电泳法。PC溶酰活性方法为:以凝血酶-血栓调理物(T-Tm)复合物活化PC,活性PC分解呈色底物S_(2238)或S_(2365),比色测定。PC抗凝活性是采用作者建立的一种凝血时间测定法:以protac C(一种蛇毒激活物)活化样品中的PC,然后加入PTT试剂,测定凝血时间的延长与样品中APC的量呈一定比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75—0.995(n=10),可检测正常血浆1%PC活性,精确,重现性好(±12%),测定正常个体及1型PC缺乏病人,凝血时间检测与抗原测定有较好的相关性(r  相似文献   

15.
用酰胺分解显色法测定血浆异常疑血酶原。测定了54例正常人和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其均值分别为15.5ug/L 和422.6ug/L。为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对某些重要的实验因素进行了观察,其中以激活剂中巨齿蛇蛇毒(ECV)、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浓度和显色的时间最为重要。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可满足临床对异常凝血酶原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酶抗凝血酶(TAT)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凝血酶原片段 (Prothrombinfragment 1+2 ,F1+2 )与凝血酶 抗凝血酶 (Thrombin antithrombin ,TAT)已从实验研究走向临床研究。目前常用ELISA方法检测F1+2及TAT含量 ,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二项指标的临床应用相得益彰 ,各有所长 ,对检测血栓前状态及DIC诊断较准确 ,可监测抗凝、溶栓疗效 ,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含量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的重氮复盐显色测定法解放军杭州一一七医院临床实验中心(310013)张丽君,曾贤铭,陈汉美,吴其华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活性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肝癌的预后评价等具有重要价值[1]。其测定方法主要有免疫法和化学法[2,...  相似文献   

18.
胸腹水中唾液酸的3,5—二羟基甲苯显色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3,5-二羟基甲苯作为显色剂,直接测定胸水和腹水中唾液酸.平均回收率为98.1%,批内CV=2.11%,批间CV=2.43%,摩尔吸收系数ε_(569nm)=0.8947×10~4L·mol~(-1)cm~(-1).对52例非癌性胸水和43例癌性胸水中唾液酸测定的(?)±SD 分别为:240±102和537.5±260.3(mg/L);对53例非癌性腹水和56例癌性腹水中唾液酸测定的(?)±SD 分别为:231±89和522.8±219.1(mg/L).癌性胸水,腹水明显高于非癌性胸水和腹水,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一种血清(尿)木糖测定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木糖吸收试验是检查人小肠吸收功能是否良好的一个指标。其测定方法多数采用 Roe法。此法测定血中木糖时需除蛋白及葡萄糖,操作时间长,又很麻烦。我们采用 Eberts 报道的间苯三酚与木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产生红色化合物以测定血、尿中木糖。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是一种微量、灵敏、简单、迅速、干扰因素较少的木糖测定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显色测定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显色法检测血浆Ⅳ型胶原酶活性,探讨健康人群血浆中活性形式Ⅳ型胶原酶的参考区间范围.方法 以琥珀酰明胶作为酶切底物,采用TNBS显色剂对酶切产生的末端氨基显色,使用酶标仪在405 nm处测量其吸光度.通过对其显色剂用量、显色稳定性和最佳检测波长等因素进行探讨,得出测定血浆Ⅳ型胶原酶的最优分析条件,采用回收实验、精密度实验对其进行方法 学评价,并与夹心ELISA进行比较.采用该方法 检测了112名健康人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健康人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双侧95%可信区间.结果 显色法检测血浆Ⅳ型胶原酶,总测定时间<1.5 h,线性范围1.5~10.0 mg/L,最低检出限为0.965 mg/L,与ELISA法相关性良好(R~2=0.999 7,P<0.01),批内变异系数<3.564%,批间变异系数<9.821%.健康人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双侧95%的可信区间为33.38~49.80 mg/L.结论 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显色法可以应用于检测血浆中活性形式Ⅳ型胶原酶的含量,并建立了健康人血浆Ⅳ型胶原酶含量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