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轻型斑秃组和重型斑秃组患者血清IFNγ和IL-10水平。结果斑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型斑秃组明显高于轻型斑秃组(P均<0.01);IL-10水平在轻型斑秃组、重型斑秃组、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而IFN-γ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斑秃过程中,可能通过促进IL-10分泌,纠正Th1/Th2平衡失调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影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前、后的斑秃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水平.斑秃患者体内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 -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可能是通过调节T细胞,尤其是Th1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网络而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T细胞因子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细胞因子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比较活动期和稳定期斑秃患者血清T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斑秃患者的Th1和Th2免疫功能状况。方法107例斑秃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采用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Sandwich,ELISA)检测活动期和稳定期组斑秃患者血清的IFN-γ、IL-2、IL-4、IL-10和IL-16水平,并分析脱发严重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稳定期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血清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6水平比较,活动期组、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水平比较,稳定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活动期组显著低于稳定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脱发面积占头皮面积百分比增加,患者血清IFN-γ升高(P均<0.05),IL-2、4、10、16水平的改变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参与斑秃稳定期免疫反应,可能与诱导斑秃发病无关;IL-4和IL-10与病情活动有关;IL-2和IL-16可能与斑秃发病无关;IFN-γ可能与斑秃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影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者,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前、后的斑秃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lL-4的水平。斑秃患者体内IFN-了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4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可能是通过调节T细胞,尤其是Thl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网络而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及对血清TNF-α、TGF-β1和IL-12的影响。方法:84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芍总苷及复方甘草酸苷,局部外用倍他米松溶液,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及外用药物,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TGF-β1及IL-12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NF-α、TGF-β1及IL-1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调节血清细胞因子达到治疗斑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Th22及其细胞因子在斑秃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8例斑秃患者及38例对照的Th22细胞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细胞因子IL-22、IL-17的水平。结果:斑秃患者外周血Th22、Th17、IL-17~+IL-22~+CD4~+、IFN-γ~+IL-22~+CD4~+T及血清IL-22、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型斑秃和活动期患者高于轻型斑秃患者和稳定期患者的表达(均P0.05)。结论:Th22及其细胞因子在斑秃患者中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某些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60例玫瑰糠疹患者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6.7%。治疗前TNF-α及IL-12水平均较正常人对照者增高,治疗后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TNF-α及IL-12增高可能为玫瑰糠疹致病因素之一。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降低血清TNF-α及IL-12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白细胞介素(IL)-22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其疗效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分为治疗Ⅰ组(复方甘草酸苷+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治疗Ⅱ组(抗组胺药+外用药物治疗组),每组各15例,以12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以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价疗效,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ELISA方法检测两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22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治疗组间的PASI积分和待测分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治疗组外周血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治疗后,治疗Ⅰ组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治疗组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Ⅰ组Th17细胞、IL-22表达水平下降程度与PASI评分下降指数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影响外周血Th17、IL-22的表达可能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及IL-17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30例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患者分为治疗1组(复方甘草酸苷 + 抗组胺药 + 外用药)、治疗2组(抗组胺药 + 外用药),每组各15例,以1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IL-17的表达水平。 结果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IL-17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治疗1组Th17细胞、IL-17A表达水平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2组Th17细胞、IL-17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治疗后Th17细胞、IL-17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外周血Th17、IL17A的表达可能是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33例活动期斑秃患者、23例稳定期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18和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班秃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活动期和稳定期班秃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18和TNF-α斑秃发病的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