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与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否具有丛集性存在趋势。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并按照血尿酸水平进行分组,研究各组之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高尿酸血症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正常组与高血尿酸各组之间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组与2组、3组比较、2组与3组比较,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尿酸升高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存在具有明显相关性(OR=0.61、0.47、0.82;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与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具有丛集性存在趋势。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控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五大死因。据我国 199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 ,2 5~ 6 4岁的人群中经年龄调整后的患病率为 3.2 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患病率更高 ,达 5 %以上 ,而且还在继续上升。如果将糖耐量异常统计在内 ,则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 6 0 0 0万以上 ,居世界第 2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 95 %为 2型。糖尿病的许多潜在危险因素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相一致 ,如高血压、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等 ,而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 (或 )血脂异常 ,则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最大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并发症为非糖尿病人群的 2…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2〕。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预防和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从社区体检中心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进行血生化指标及尿蛋白与肌酐比值的测定,根据检查结果分为MAU阳性组(n=141)及MAU阴性组(n=389).结果 MAU阳性组年龄较大,男性及吸烟比例居...  相似文献   

5.
已知维生素D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人体钙离子代谢的平衡。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因此维生素D是否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颇为引人注目。一些研究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脏病等。但其致病机制和影响程度尚不十分明确。现综述了目前有关维生素D状态与心血管危险间关系的假设机制,并探讨为验证有关假设已进行的一些重要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其主要危害是急性事件发生率高,50%以上的患者其首次事件发生就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所有原因死亡的三分之一,分别超过了肿瘤、传染性疾病、意外灾害等引起的死亡数.  相似文献   

7.
背景 动物研究反映,肠道微生物对膳食卵磷脂中胆酸二等分的代谢,生成trimethylamine—N—Oxide(TMAO;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代谢物)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作者探究肠道微生物组一依赖的膳食卵磷脂TMAO水平和人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些研究表明 ,终末期肾病的病人发生冠心病 (CHD)和其他血管疾病事件危险性显著升高。然而对轻、中度肾功能减退与心血管危险之间的关系缺乏了解。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 病例资料来自心脏雌激素和孕激素替代治疗研究 (HERS)。将年龄 <80岁、确诊为CHD ,包括以前有心肌梗死、作过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 1支冠脉血管狭窄达 50 %的病人 2 761例列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近来发生过CHD事件、心功能Ⅳ级、最近应用激素治疗、甘油三酯浓度过高和不适宜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病人。病人随机接受雌激…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VTE)与动脉粥样硬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这种观念近来受到了质疑。因为与对照者比较,VTE患者发生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明显升高。我们进行一项荟萃分析来评估心血管危险因子与VTE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尿酸与心血管事件   总被引:132,自引:1,他引:132  
半个世纪以前 ,人们已经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自从 195 1年Gertler等[1] 首次提出尿酸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来 ,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2 4]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 ,从肾脏排出体外。血尿酸升高与嘌呤的过量合成和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减少有关。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过量酒精摄入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其患病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硬化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和Monekeberg’s硬化两种形式,前者主要在内膜层,形成斑块;后者则累及动脉壁全层,引起管壁僵硬度增加,弹性降低。传统观点认为动脉内膜下的粥样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注意力都集中在管腔病变。而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发现,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才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管壁病变才是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2年来,国家花很大的力量降低美国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这一全国性努力最初是受《LRC—CPPT》(Lipid Research Clinic—Coronary Primary Prevent Trial)的成功结果所推动(它首次证实降LDL降低心血管事件,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 6例 ,使用统一的表格询问和记录相关病史和检测、检查结果 ,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方法进行分层。据危险分层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治疗 ,2个月后复诊。结果  (1) 76 9%的男性患者有 2个和 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而女性只有 5 7 4% (P <0 0 5 ) ;(2 )约 6 0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和很高危 ,34 0 %为中危 ,7 5 %为低危。 (3)经过规则治疗后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下降至正常 ,收缩压从 16 3 77± 16 82mmHg下降到 134 5 6± 14 45mmHg ,舒张压从 94 5 5± 11 79mmHg下降为 81 2 0± 8 37mmHg(P <0 0 5 )。心血管危险分层很高危百分比下降 ,从 31 1%下降为 14 2 % (P <0 0 1)。低危百分比上升 ,从 7 5 %上升为 14 2 % (P <0 0 5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作者用新的统计方法,特异地评估几种危险预告模型,评估多种心血管病生物标志用于一项人群研究“Malmo Diet and Cancer Study”预告危险的能力(单独预告和综合预告)。研究始于1991年至1994年,开始测量下述生物标志:提出较早的生物标志有CRP和NT-proBNP,提出较晚的生物标志有cystatin C、Lp—PLA2、MR-pmADM和MR-proANP。随访12.8年,发生230例冠心事件和418例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5.
噻唑烷二酮类(TZDs)为一类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新药,该类药物可以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单独用药或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合用可有效控制血糖.TZDs中曲格列酮1997年在美国上市,2000年3月因对肝脏有严重损害而退出市场.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1999年上市,其有效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受到瞩目.近年来发现TZDs对心血管危险因子如血脂、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纤溶活性等有广泛的作用,是目前临床药物研究的热点,现就其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已经证实,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和随后发生血栓形成并发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此研究旨在弄清楚日本学龄儿童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294名日本Nagano县的10~13岁学龄儿童(145名男孩和149名女孩)在2000年接受体质指数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美国肾病数据系统(USRDS)资料,近年来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发生率已增长了1倍。心血管疾病(CVD)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死亡原因,其病死率约占ESRD患者的50%,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为减少CKD的心血管事件,降低ESRD患者的病死率,早期认识CVD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在CKD患者的治疗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ART细胞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住院患者155例,其中男90例,女65例.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34例和非事件组121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n=34)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n=5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事件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CTn T升高、CRP升高、NT-pro BNP升高及治疗依从性均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职业人群与心血管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3370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检查,测定血压、心电图、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应用职业紧张测试表OSI测量职业紧张评分,根据职业紧张评分将队列分为高、中、低职业紧张暴露组。结果职业紧张度高-教师组与职业紧张度中-有害作业高温工人心血管发病率明显高于职业紧张度低-营业人员,差异有显著性(P〈0.005),并且随年龄、工龄的增加,心血管发病率也增高。结论职业紧张是职业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职业紧张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在长期慢性紧张刺激下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