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针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针刺后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和水肿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后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疼痛、水肿程度的变化.结果 经4周治疗,治疗组疼痛、水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钊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钊刺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血疗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针刺和康复训练,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刺血治疗,治疗时间2组均为6周。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1.88%,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血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电针围刺法联合活血散瘀汤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某院就诊的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行电针围刺治疗,研究组增加活血散瘀汤中药熏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后研究组SF-36及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围刺联合活血散瘀汤中药熏蒸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缓解肢体运动功能受限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物理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针刺疗法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入科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对照组治疗效果73.3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薇  王素香 《中国康复》2009,24(5):339-339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均按脑卒中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侧肩手指导进行随意主被动运动;观察组采用手法对肩、肘、手诸关节进行分解、被动、定量运动。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0%、90.0%与4.8%、28.6%,P〈0.01)。结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住院和门诊中诊断明确的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组)、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均为40例。2组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8.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并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33例急性脑卒中合并有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5例和运动组18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运动组患者配合运动疗法.结果运动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采用运动疗法能防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病情进展,并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体针、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体针、水针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分别评定疼痛、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偏瘫侧疼痛、水肿、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体针、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技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伴有肩-手综合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20例,按常规临床处理的同时,治疗组增加对偏瘫侧上肢行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下评定:疗效评定、目测类比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指数(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MB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疗效评定、VAS评分、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技术可以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恢复,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疗程28d。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综合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总共治疗5周.治疗前后均进行疗效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MBI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0 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康复单元组(n=45)和对照组(n=45)。康复单元组纳入康复单元,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训练。治疗6 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 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上肢及手功能的Brunnstrom分期、FMA评分及MBI 评分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康复单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2月以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和冷热水交替浸泡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将2000年2月以前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对比两组的QOL。结果:治疗后,针刺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单纯康复组(P<0.05),ADL能力改善也略优于单纯康复组。两组间痉挛级别分布和肌痉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针刺康复组的痛肩发生率低于单纯康复组(P<0.05),但两组间肩手综合征和足下垂或足内翻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与早期康复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47例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其临床表现 ,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 ,在并发肩 手综合征时 ,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程度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 (P <0 .0 5 ) ,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脑卒中患者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发病后更易为综合康复治疗所逆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刮痧板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症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用刮痧的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0天后比较疗效和评估变化。 结果: 两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胜治疗组 结论:刮痧治疗偏瘫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合症有效。  相似文献   

19.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将49例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5例,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改良的Ashworth方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患肢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