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氯化两面针碱对垂体腺瘤GH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氯化两面针碱作用于GH3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其作用效果:CCK-8检测各组GH3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凋亡试剂盒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H3细胞凋亡率;PI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 Bcl-2,以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B1、CDK1、p21和p27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Bcl-2、Cyclin B1和CDK1蛋白,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氯化两面针碱可抑制GH3细胞增殖,促进GH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氯化两面针碱能够抑制AKT及ERK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 氯化两面针碱有效抑制垂体腺瘤GH3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可作为有效治疗垂体腺瘤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高亲和力配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对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10-7、10-6、10-5 mol/L)曲格列酮作用于GH3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F-12培养液)和0.01%二甲亚砜(DMSO)培养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GH3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 GH3细胞周期的变化,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CyclinD1基因mRNA表达.结果:曲格列酮干预GH3细胞72 h后,可剂量依赖性抑制GH3细胞增殖,并使GH3细胞被明显阻滞于G1/S期,CyclinD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曲格列酮能明显抑制大鼠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结合PPAR-γ后导致CyclinD1 mRNA表达减少,细胞阻滞于G1期,促进肿瘤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机制和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7)特异性激动剂对培养的VSMC凋亡的影响.评价PPAR7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的鼠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OX—LDI.和PPAR7的两种激动剂—环格列酮(ciglitazone)和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孵育24h.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另外,在给予ox-LDL、cig/itazone和15d—PGJ2的同时.加入PPARγ的抑制剂PGF2α,比较未加和加入抑制剂PGF2α组之间VSMC的形态学改变、凋亡率。结果ox—LDL及ciglitazone、15d—PGJ2均可诱导VSMC凋亡,且凋亡率增加与3种物质的剂量变化有关;PGF2α能降低OX—LDL ciglitazone和15d—PGJ2诱导的VSMC凋亡率。结论PPAR7内源性的配体OX-LDL诱导VSMC凋亡的作用是通过激活PPAR7途径实现的;PPAR7内源性的配体和特异性激动剂过度激活PPAR7途径有促进细胞凋亡而导致AS斑块不稳定性增加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前胶原α1(Ⅰ)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PPARγ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对照组和15d-PGJ2处理组,TGFp对照组和15d—PGJ2处理组均给予TGF-β因子(终浓度3ng/ml)共孵育6h。15d—PGJ2处理组再用1、2、3μmol/L的PPARy激动剂15d—PGJ2作用24h。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观察分析各组间肝星状细胞PPARy、前胶原α1(Ⅰ)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5d—PGJ2能够显著上调PPARy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15d-PGJ2处理组的相对吸光度值较空白对照明显升高(P〈0.05),而TGF—β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TGF-β刺激下,TGF-β对照组前胶原α1(Ⅰ)mRNA水平均升高,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5dPGJ2处理组细胞前胶原α1(Ⅰ)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TGF-β8对照组相比,其表达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PPARy激动剂15d—PGJ2能够通过上调PPARy表达而抑制前胶原α1(Ⅰ)转录,提示PPAR7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s)相关信号通路因子在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型垂体腺瘤细胞的表达及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8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GH型垂体腺瘤患者术中切除肿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δ、CREB、ERK1/2在细胞内的表达。将原代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激动剂组(PMA)、抑制剂组(Rottlerin)、联合组(PMA+Rottlerin),各8株细胞,ELISA法检测各组GH分泌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因子及磷酸化水平,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PKCδ、CREB、ERK1/2均较多见于GH型垂体腺瘤细胞质。与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GH分泌及细胞活性升高,抑制剂组明显降低(均P<0.01),联合组GH分泌及细胞活性低于激动剂组,高于抑制剂组(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p-PKCδ、p-CREB、p-ERK1/2水平升高,抑制剂组三者水平降低(均P<0.01),联合组p-CREB、p-ERK1/2水平低于激动剂组,高于抑制剂组(均P<0.01)。 结论 PKCδ、CREB、ERK1/2在GH型垂体腺瘤细胞中存在明显高表达,激活PKCδ表达可提高p-CREB水平促进GH分泌,同时提高p-ERK1/2水平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配体活化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杂交(Western-blot)法测定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分子Fas、bcl-X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PARγ在SW480和LS174T结肠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15d-PGJ2和PGZ对两种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效应。15d-PGJ2和PGZ显著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或P<0.01),电镜显示凋亡细胞特有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PARγ激动剂诱导Fas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bcl-X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该改变与凋亡程度呈正相关。结论:PPARγ经配体活化后,通过诱导凋亡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促凋亡基因Fas抗原表达上调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XL表达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bcl 2和p5 3表达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 ,检测survivin、bcl 2、p5 3基因表达蛋白在 8例正常垂体组织及 3 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表达蛋白在正常垂体中无表达 ,3 8例垂体腺瘤中 ,2 3例表达阳性 ,占 60 5 %病理分型中PRL型、GH型、混合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2 /17、7/13、4/8三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垂体腺瘤bcl 2表达蛋白的阳性与阴性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5 /17、8/2 1。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p5 3表达蛋白的阳性和阴性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6,2 2 /2 3 ,两者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垂体腺瘤组织中的bcl 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与p5 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urvivin蛋白表达的异常而引起细胞凋亡抑制 ,在垂体腺瘤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其过度表达提示垂体腺瘤增生极度活跃 ,survivin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中bcl 2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激活在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AMP(20、40、60、80 μmol/L)分别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24 h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AMP对PPARγ的激活作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与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一样,AMP剂量依赖性地增强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同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MP在显著上调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PTEN、活化Caspase-3表达的同时下调Bcl4蛋白及Bcl-2/Bax比值;激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AMP可显著增强Caspase-3激酶活性,以上作用均可被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显著削弱.结论 AMP可能是PPARγ的天然激动剂,其通过激活PPARγ信号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舒林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激动剂和PPARγ拮抗剂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舒林酸抑制大肠肿瘤是否通过PPARγ起作用.方法:根据所加药物将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6组:舒林酸组,15-去氧-△12,14 -前列腺素J2 (15-deoxy-△12,14 -prostaglandin J2,15d-PGJ2,PPARγ激动剂) 组,GW9662(PPARγ拮抗剂) 组,舒林酸+GW9662组,15d-PGJ2+GW9662组及空白对照组,培养24和48 h后,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并收集各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结果:(1)各组结肠癌细胞增殖情况:加药24和48 h后PCNA表达的阳性率,对照组为33.2%±4.5%及25.0%±4.7%;舒林酸组为11.8%±3.7%及8.6%±1.9%;15d-PGJ2组为 11.2%±2.5%及11.4%±2.1%;GW9662组为35.3%±4.3%及26.8%±3.9%;舒林酸+GW9662组为16.5%±5.3%及12.2 %±2.4%;15d-PGJ2+GW9662组为21.0%±4.8%及21.5%±4.2%.(2)各组结肠癌细胞凋亡率:加药24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13.0%±1.0%;舒林酸组为41.0%±2.6%;15d-PGJ2组为11.5%±0.6%;GW9662组为12.4%±0.9%;舒林酸+GW9662组为33.6%±2.3%;15d-PGJ2+GW9662组为13.0%±1.0%.加药48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14.0%±3.4%;舒林酸组为95.3%±1.5%;15d-PGJ2组为31.5%±2.3%;GW9662组为13.0±1.9%;舒林酸+GW9662组为86.8%±0.4%;15d-PGJ2+GW9662组为12.9%±1.0%.结论:舒林酸与PPARγ激动剂作用相似,均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二者作用均可被PPARγ的拮抗剂所拮抗,说明舒林酸作为PPARγ配体,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检测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0、30、50、100 μmol/L)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半定量检测PPARγ、PTEN、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和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PPARγ经其配体罗格列酮激活后,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HepG2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停滞;PTEN、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被激活.TUNEL和透射电镜均可在罗格列酮组观察到凋亡细胞.结论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调节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及经其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激活后对QBC93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培养QBC939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进行干预培养,通过RT—PCR检测QBC939中PPAR—γmRNA的表达;光镜下细胞计数了解吡格列酮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技术了解吡格列酮对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QBC939中有PPAR—γmRNA表达;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出现G2/M期停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促使细胞周期G2/M期停滞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PPAR-γ有可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HOTAIR在替莫唑胺引起的垂体瘤细胞凋亡中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垂体腺瘤细胞系 HP75细胞和GH3细胞,使用替莫唑胺处理 HP75细胞和GH3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 HOTAIR的表达;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敲低内源性 HOTAIR的表达;并应用MTT法检测敲低内源性HOTAIR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内源性 HOTAIR后替莫唑胺对垂体腺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替莫唑胺能够引起垂体腺瘤HP75细胞和GH3细胞显著的凋亡,并且在此过程中HOTAIR的表达显著降低;采用RNAi技术能够显著地抑制垂体腺瘤细胞系中HOTAIR的表达;敲低HOTAIR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明显的抑制,如果同时使用替莫唑胺处理细胞,细胞的凋亡率出现显著地升高。结论敲低内源性 HOTAIR的表达能够促进替莫唑胺引起的垂体腺瘤细胞凋亡,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影响,以评价其在人乳腺癌治疗上的应用潜力. 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增殖影响与PPARγ受体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罗格列酮干预下MDA-MB-231细胞G0/G1期比例上升,而S期比例下降,呈量-效关系抑制其生长,IC50=5.2 μmol/L. PPARγ拮抗剂GW9662可部分逆转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100 μmol/L罗格列酮还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的凋亡率(18.4±3.1)%与Annexin V-FITC法检测的结果一致[(16.6±2.7)%](P>0.05). 结论:罗格列酮通过PPARγ介导,使MDA-MB-231细胞G1期阻滞而抑制其增殖,高浓度时还可诱导其发生凋亡,罗格列酮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王嵘  史继新  蒋健  刘承基  印红霞  吴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9):782-784,787,F004
目的 :研究人类垂体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p5 3、Bcl 2、Bax产物。 方法 :采用TUNEL法检测14例患者垂体腺瘤的细胞凋亡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17例垂体腺瘤的细胞增殖相关抗原 (PCNA)和凋亡相关基因p5 3、Bcl 2、Bax表达的蛋白产物。 结果 :14例垂体腺瘤中 12例检测到凋亡细胞 (85 .71% ) ,其凋亡细胞比例仅占 0 .1%~ 8.0 % ,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 ,与腺瘤细胞增殖活性关系不密切。凋亡相关基因中Bax阳性率高 (92 .31% ) ,表达强 ,p5 3有 2例阳性 ,Bcl 2仅 1例弱阳性。腺瘤细胞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 :人类垂体腺瘤中存在细胞凋亡。垂体腺瘤中Bax高表达 ,Bcl 2 /Bax比值 <1.0 ,这一细胞内的微环境有利于细胞凋亡的发生。人垂体腺瘤细胞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垂体腺瘤的凋亡活性和其他临床特征(如增殖活性、侵袭性等 )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60细胞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4、8、16μmol/LLOV处理HL 60细胞 1~ 4d后 ,MTT比色法及生长曲线测定检测细胞增殖效应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相的分布及凋亡率 ,DNA梯形带检测观察细胞的凋亡效应 ,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分析LOV对HL 60细胞caspase 3mRNA、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LOV能显著抑制HL 60细胞增殖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细胞凋亡率增加 ,有凋亡特征性的DNA梯形带出现 ;LOV能上调HL 60细胞cas pase 3蛋白表达 ,但对caspase 3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该作用呈剂量 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 LOV对HL 60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LOV能上调HL 60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 ,推测这可能是LOV抑制HL 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肌动蛋白细丝桥梁蛋白(Girdin)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无功能垂体瘤样本各2例,以及正常垂体样本1例.分别提取各样本组织蛋白,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样本中Girdin的表达水平,并用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验证.通过过表达和RNA干扰Girdin分别构建Girdin过表达和敲低的大鼠垂体瘤细胞系GH3细胞模型.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irdin过表达或敲低的GH3细胞中的Girdin和Akt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研究Girdin在垂体瘤中的功能和生物学行为.结果 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表达最高,生长激素腺瘤次之;免疫荧光实验也验证了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的高表达.过表达和RNA干扰实验分别提高和敲低了GH3细胞中Girdin的表达水平,Akt的磷酸化水平也发生同样变化.此外,Girdin的过表达能够促进GH3细胞增殖.结论 Girdin在无功能垂体瘤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Akt磷酸化水平促进垂体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在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影响胃癌细胞凋亡和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PPARγ抑制剂GW9662及尼美舒利干预,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FCM)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经GW9662作用后,尼美舒利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FCM检测结果显示GW9662能抑制尼美舒利的促细胞凋亡作用,使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结论:PPARγ途径很可能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垂体腺瘤体外培养和激素分泌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垂体生长激素 (GH)腺瘤和垂体催乳素 (PRL)腺瘤体外细胞培养及激素分泌特点。 方法 :11例垂体GH腺瘤和 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 ,检测肿瘤细胞基础激素分泌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结果 :11例垂体GH腺瘤细胞培养成功 10例 ,15例垂体PRL腺瘤细胞培养成功12例 ;贴壁后的细胞被拉长 ,呈椭圆形、梭形或多边形 ,团状或片状生长 ;培养基中GH和RPL分泌量在一周内均维持较高水平。 结论 :按本研究条件培养的垂体腺瘤细胞有良好的分泌功能 ,可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研究 ,对研究垂体腺瘤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诱导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凋亡的作用及与COX 2mRNA、bcl 2、caspase 3凋亡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 ,以初步探索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 胃癌细胞的凋亡用电子显微镜、Annexin V FITC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OX 2mRNA表达用RT PCR法检测。bcl 2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结果 吲哚美辛在浓度为 5 0 μmol/L时作用 2 4h不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作用 4 8、 72h和浓度为 10 0和 2 0 0μmol/L时作用 2 4、 4 8、 72h均可诱导凋亡 ,凋亡率分别为 6 4 8% ,8 2 0 % ;9 14 % ,12 2 7% ,15 11%和 9 95 % ,14 70 % ,19 81% ,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吲哚美辛可降低COX 2mRNA和bcl 2蛋白的表达 ,增加caspase 3蛋白的表达 ,2 0 0 μmol/L吲哚美辛作用 72h ,bcl 2和caspase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2 8± 6 5 ) %和 (31 8± 12 7) % ,对照组为 (44 6± 10 1) %和 (14 8± 6 4 )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吲哚美辛可诱导胃癌细胞SGC 790 1凋亡 ,其机制涉及bcl 2表达下调及caspase 3的激活。  相似文献   

20.
PPARγ配体对小鼠急性心肌炎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an ZY  Liu Y  Liu Y  Zhang JJ  Kishimoto C  Liu ZQ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3):2067-207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 (PPARγ)在急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 ;PPARγ配体治疗对急性心肌炎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周龄Lewis大鼠注射猪心肌球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EAM)大鼠 36只。分为正常对照、阳性对照、15d PGJ2 治疗组及比格列酮治疗组 ,每组 9只。 2 2天后大鼠麻醉状态下开胸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PARγ在炎症心肌中的表达及PPARγ配体 15d PGJ2 注射 (2 0 0 μg·kg- 1 ·d- 1 )和比格列酮口服 (10mg·kg- 1 ·d- 1 )治疗对心肌炎症程度 ,及对致敏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致心肌炎能力的影响。结果 PPARγ在炎症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强 ,主要定位在炎性浸润细胞的核和核周围区 ;15d PGJ2 和比格列酮治疗使心肌炎症得到减轻 ,心重 体重、炎症分级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免疫组化分析招募入炎性病灶内的CD4 + 、CD8+ 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 ,15d PGJ2 和比格列酮治疗明显减少病灶内炎性细胞浸润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病灶内巨噬细胞(2 2± 4、2 6± 6vs 4 5± 8,分别P <0 0 1)、CD4 + 细胞 (8± 2、10± 3vs 18± 5 ,P <0 0 1)和CD8+ 细胞 (3±1、4± 2vs 7± 2 ,分别P <0 0 1和 <0 0 5 )数目明显减少。体外实验证实PPARγ配体抑制富含T细胞的脾和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γ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