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神病人经治疗出院后,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病人的康复效果受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直接影响。为了了解影响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原因,针对性开展精神病人的康复指导,尽可能使精神病人早日适应社会环境,恢复社会功能,作者于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出院后的康复期精神病人、病人家属、社区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外走行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0例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外走行为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症状因素是引起精神病人发生外走行为的重要原因,环境因素次之,再次为药物因素和管理因素。结论根据精神病人发生外走行为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精神病人外走发生率,进而有效保护患者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吞服异物是住院精神病人常见的异常行为,本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精神病人吞报异物的心理特征和应采取的护理对策,研究和探讨精神病人吞服异物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是精神科护理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与精神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是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笔者根据临床工作经验,概述了如何与精神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人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后,逐渐康复。在这个时期,病人的心理负担是多种多样的。尤其老年精神病人,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如果这些心理因素得不到缓解或解决,就会影响病人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及维持治疗,甚至出现消极念头及自杀行为。因此,做好老年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护理,是有效的配合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心理平衡,收到良好疗效的重要一环。我病房2002年3月~2003年2月共收治老年女精神病人17例,针对病人恢复期出现的心理特点,浅谈笔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延吉市朝鲜族市民与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看法对照研究。方法 使用精神病人社区态度量表(CAMI)研究市民与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看法、信念。结果 两组在官方看法,慈善观点无显著性差异,在社会限制与精神卫生认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市民比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病人的态度看法上比较落后,认识、理解、接受能力差。结论 以精神卫生工作者为动力,充分利用和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向社会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公众的认识,给精神病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心理康复乐园,使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精神残疾的发生与发病年龄、病程、复发次数、连续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以“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1)对426例长期住院病人进行评定并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精神残疾出现率为73.5%,发病年龄小,病程长,复发次数多,连续住院时间长的精神病人精神残疾度高。结论 加大民政系统所属精神病院医院化管理步伐,提高诊治水平,改善病房环境拓展康复措施,是减少精神残疾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专家介绍,即使是精神症状已经消失的恢复期精神病人,偶尔也会因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病情的波动。夏季炎热,体内水分及盐分丢失过多,会造成思维紊乱,很容易使患者的行为失控,出现幻觉及自杀倾向。有的精神病人在恢复期会有部分残留性幻觉存在,如觉得有人叫他去  相似文献   

9.
赵慧清 《泰山卫生》2003,27(6):47-47
作者对50名老年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病人,尤其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特别多。另外老年精神病人由于长期反复发病,精神状态多逐渐变得衰退,表现行为退缩,生活自理能力差,这些生理上的特点再加上心理上的需求增加、承受能力脆弱等构成了老年精神病人总体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管治.特别是对特困精神病人的管治.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白2005以来。我县将精神病人管治工作纳入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中。由杭州市精神卫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精卫办)、淳安县精卫办组成的专家组对全县的精神病人进行了鉴定.并筛查出393例特困精神病人。  相似文献   

11.
法国建立的地段化的精神医疗系统,不仅实现了去床位化,而且患者越来越倾向于主动接受治疗,家属不再认为家里有精神病人是一种耻辱,社会不再谈精神病色变,形成了各阶层、各机构共同合作对抗精神疾病的局面,精神病人不再孤立无援。  相似文献   

12.
郭亚丽  苑大维 《现代保健》2008,(36):139-140
藏匿药物(简称藏药)是指精神病人因拒绝治疗或畏惧药物副作用而将应服用之抗精神病药物藏匿后丢弃或另作他用的行为。在精神科住院的精神病人中,病人藏药是一种常见现象。藏药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治疗,少数病人还可以将药积累起来一次顿服而自杀。笔者深入研究精神病人藏药心理,对加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和措施,使患者尽快达到预期效果,减轻病人的家庭经济负担,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适当调整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降低精神病人住院费用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反映淮南市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精神病人个人承担住院医疗费用情况,为调整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度该市住院治疗并已结算出院的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139例精神病人住院医疗费用,采用均数和构成比等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结算方法下.精神病人个人负担的住院医疗费用比例偏高。结论建议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制定、调整、改进医疗保险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精神病人这一特困残疾人群体的实际困难,适当降低个人支付费用的比例。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上体现对精神病人的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14.
不少人对精神病人能否结婚,以及婚后能否生育的问题十分关心。其中,有些是精神病人的亲属,或者是精神病人本人。有些则是正在跟精神病人谈恋爱,并准备迈进婚姻殿堂的"准配偶",以及他们的亲属、朋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住院的医保精神病人欠费原因的分析,了解精神病人医疗费用负担情况,为完善相关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数精神病人病程长、易反复,治疗和康复的大部分时间在社区。绍兴县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十五”期间我县开展了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探索了一套以农村为特色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特点,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0月1日至2007年9越30日期间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情况。结果死亡病人共23例,死亡率为0.76%,死亡原因主要为猝死(47.83%)、躯体疾病(30.43%)、自杀(8.70%)、与治疗相关因素(13.04%)。结论住院精神病人死因涉及多个方面,要减少死亡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嫂的儿子今年25岁,半年前就开始出现精神失常,本该送到精神心理医院进行治疗的,可是张嫂一家人都认为,家里出了精神病人,是件很丢脸、很不光彩的事情。万一将儿子送到精神心理医院的事传出去,他们在外面哪里还拾得起头来?于是张嫂把儿子锁在了家里。后来,儿子的病从急性转到慢性,病情也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儿子翻越自家阳台栏杆,从十几层楼上跳了下去……  相似文献   

19.
孙丰平 《泰山卫生》2004,28(3):45-45
作者分析了住院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护理。①在病情发作时,病人可能因缺乏自知力,极少考虑今后的问题。当处于恢复期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就会困扰着病人,使病人最终感到生活的压力。这对某些病人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特别是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认为得过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帮助精神障碍者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既得到良好的医疗又可以改掉不良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力。我们对80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进行健康行为的培养训练,并设对照组80例,用NOSIE评定,结果有显著意义。有计划、有措施、有目标的进行健康行为的培养有利于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