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转移是进行期大肠癌常见的转移形式,并是复发死亡的主要病因,因此确立有效的肝转移治疗方法是提高大肠癌预后必须解决的课题。作者等应用T细胞增殖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为主体的免疫化疗性肝动脉灌注疗法和外科切除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取得...  相似文献   

2.
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专辑──大肠癌的化学疗法小柳泰久等在大肠癌治疗的发展历史上,无论是原发灶,还是转移灶,其治疗方法都是以手术为主。与其它消化系统肿瘤比较,化疗效果几乎尚未认可。但是,手术治疗本身自然有限,为了提高疗效,对化学疗法的期待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肝转移的动脉注射化学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常陵 《日本医学介绍》2003,24(11):520-521
肝转移在大肠癌的再发和转移形式中是发生率最高的 ,虽然外科切除是最有效的根治疗法 ,但在不能切除时 ,仍然要通过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尽管化学疗法的疗效正在逐年提高 ,但目前日本能够使用的药物 ,其有效率不过 2 0 %~ 40 %。而肝动脉内注射化学疗法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注射于肝动脉内的治疗方法 ,与全身化学疗法相比较 ,其缩小肝内转移灶的效果明显优越。因此 ,只要不是肝转移切除的适应证 ,而且又需要控制肝转移时 ,即可应用此种疗法。1 技术肝动脉注射化学疗法最重要之点在于使抗癌药物确切地分布于肝脏 ,而且能反复进行。这项技术可归纳…  相似文献   

4.
用单克隆抗体诊断大肠癌山口俊晴等大肠癌的诊断,可根据检测便中血红蛋白,其后做钡灌肠X线透视或做大肠内镜检查的常规检查顺序,大致可以完成。大肠原发灶的检查虽大致如此,但转移灶和手术后复发灶的早期诊断未必能够确定。最近以超声诊断为代表的X线CT、MRI、...  相似文献   

5.
癌转移病灶的细胞动力学和原发灶是相同的,还是转移病灶的细胞代谢快从转移机制及对抗癌剂的敏感性等关连来看,对其检索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等对大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细胞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对象和方法:3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例,分别就正常大肠粘膜、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肝转移灶进行细胞动力学分析。在癌病灶切除前5~7小时,给予溴去氧尿苷(BudR)1000mg,进行闪光标记。以流动血细胞计数获得二元变量BudR/DNA的分布,用移动相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进行期卵巢癌新疗法的尝试对进行期卵巢癌(Ⅲ、Ⅳ期)的治疗,一般是肿瘤切陈木→术后化疗→二次开腹术(SLL),首次手术如果是根治术,或者残存肿瘤未到2cm(最佳手术),50%以上的病例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是,如果是2cm以上,就会迅速恶化。在进行期卵巢癌...  相似文献   

7.
乳癌化学疗法的现状和展望专辑──乳癌肝转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荒井保明等肝转移在乳癌各种转移与复发形式中是预后因素最为不良的一种,这一结果已被众人所共识。另外,有报道对于肝转移原发灶是胃癌或大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时,应用肝动脉灌注可获得很高治疗效果,但与全...  相似文献   

8.
王娟 《日本医学介绍》1997,18(4):188-189
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王娟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癌症的历史已有20年,多数是在手术中、后腹腔化疗。近年,国内外学者把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术前化疗方面,对于进行期胃肠道恶性肿瘤进行手术前、中、后腹腔化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在切除恶性肿瘤时行彻底的淋巴结廓清术疗效得到提高。但是,肝转移成为歌得良好预后的最火障碍。因此,研究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是现阶段肿瘤医学的重要课题。转移性肝癌的诊断随着肿瘤标记(tumer marker)的发现和影象诊断技术的极大进步与普及,早期发现肝转移灶已成为可能。转移性肝癌的原发癌50~60%为大肠癌,其次为胃癌、胰癌、食道癌等。行早期治疗即发现转移(同时性)和5年以后癌症复发的报告不少。在一组62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研究中,34例肝转移为同时性(55%),28例为异时性,而67%的异时性转移是在原发癌切除后的24个月。早期发现异时性转移性肝癌的方法颇多。水本等对大肠癌肝转移进行定期CT 检查,发现大肠癌的增殖时间平均为37.6±27.8日。大肠癌切除到肝转移的间期不足2年的增殖时间(27.1±8.4日)比超过2年的增殖时间(80.2±41.5日)明显缩短。为了发现1~2cm 的肝转移灶,对进行原发癌早期治疗后的病人每1~2个月进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前化疗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术前化疗的价值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王娟,陈峻青随着胃癌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胃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期胃癌手术方式基本确定,早期胃癌手术趋于缩小,高度进行期胃癌需要合理的综合治疗[1]。目前化疗主要以辅助化疗为主,大多是在术后进行的化...  相似文献   

11.
导弹疗法     
用于进攻远距离目标的导弹的原理也可用于对癌症的治疗。转移到远隔脏器的癌灶,有不少在外科手术上是困难的,而只能依赖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化学疗法虽能集中抗癌剂于远隔癌灶,但给药呈全身扩布,这对局部癌灶很不理想。若加大给药,身体对药物副作用很难耐受。导弹疗法就是使充分浓度的抗癌剂集中于癌灶局部的给药法。作为对癌灶可能有选择性攻击的单克隆抗体早被发掘,单克隆抗体虽可集中于  相似文献   

12.
一、肝动脉注射疗法的概况肝脏尽管受双重血管支配,血供约70%来自门脉,约30%来自肝动脉,但实际上几乎所有转移灶均来自肝动脉血流,因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国家地区其抗癌药物肝动脉注射给药治疗方法已经发展起来。肝动脉注射在于能选择性地将药物作用于癌灶并使之进...  相似文献   

13.
肝脏病与饮食提到肝脏病的饮食,普通的观点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膳食。可是,从急性肝炎到肝硬化直到慢性肝功衰竭,其病变是多种多样的,把这些疾病的营养管理一概而论是不恰当的。肝脏是主管全身营养的中心器官,肝脏疾病对机体的代谢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  相似文献   

14.
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专辑──胃癌的化学疗法小西敏郎等历来胃癌等消化道实体瘤的有效化疗方案很少,不过近年来随生化调节(biochemicalmodulation,BCM)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法的展开,进行期胃癌化疗的有效病例也明显增加,不仅限于不能手术切除的...  相似文献   

15.
癌细胞不耐热,对癌灶行加温疗法后再行放疗或化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近来,使用温水、红外线、超声波、微波等加温于癌灶的疗法相当普遍,但是,由于条件所限,要对人体腔内中心部的病灶加温井非易事,因此,对位于深部的癌烂疗效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京都大学医学部阿部光幸教授研制出一种卧式旋转床,让患者横躺然后在患部上下放置对向电极板,再用8百万赫兹的高频波照射,利用细胞分子的震动摩擦对体内深部的胰、肝脏癌灶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癌的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浆膜浸润阳性的胃肠道癌即使施行治愈性根治切除,术后半数以上的病人因腹膜复发转移而死亡,是进行期胃肠道癌治疗的难点之一。Fortner等(1980)首先进行大鼠腹腔内温热化疗的动物实验[1],Koga等首次将该疗法引入临床治疗癌症的腹膜播种,尔后Fujimura等应用持续腹腔内灌注化疗(continouschemohyperthermicperitonealperfusion:CHPP)以预防胃肠道癌的腹膜播种[3]。最近温热疗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单独应用温热疗法有一定的限度,而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则有相加的抗肿瘤作用[4]。本文就温热化疗的基础理论及对胃肠道癌的疗效进行概述。1.温…  相似文献   

17.
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及化疗,但确诊时由于已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或远隔转移灶,可行手术者仅25~30%,因此多数患者需行化疗。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征性及其对化疗的反应,可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前者虽然进展迅速,但对抗癌剂反应良好;而后者用化疗治疗效果尚不理想。本文将此两型肺癌化疗的最近进展加以概述。一、小细胞肺癌由于 SCLC 多半有早期远隔转移,因此能行手术及局部放疗的病例很少,将其作为全身性疾病看待,应以化疗为主,而且自化疗应用以后已有某些治愈病例。根据198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出版的论文集中有关 SCLC 化疗的标准疗效记载,如果病变位于单侧胸腔内,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纵隔及同侧锁骨上窝,能进行一次照射的局限性病变(LD),其3年存活率为15~20%,然而超出 LD 的广泛性病变(ED),则不能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18.
最近,日本京都府立医大第一外科的高桥俊雄教授、北村和也医师等人研究出一种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这就是通过制造仅与大肠癌编胞选择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并使该抗体连接抗癌剂用来治疗癌症。他们首先将大肠癌发病后转移到肝脏的一位56岁男性患者的转移癌细胞植入鼠体内,使之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淋巴细胞;然后让增殖良好的骨髓细胞与此淋巴细胞融合,制成仅与癌细胞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A7”。“A7”对大肠癌细胞有很强的结合力,但几乎不与正常细胞结合。利用这一位质,将抗癌剂与此抗体连接研制出抗癌新药。接着,他们将此药投放于(?)  相似文献   

19.
由于癌能形成转移灶,可以理解为全身性疾病。为了抑制包括微小转移灶在内的许多转移灶,就要明确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不同点。从肿瘤血管的机能特性探求两者的不同,作为新的选择性药物释放系统而研制出来的就是癌的升压化学疗法。此系统可通过血管紧张索Ⅱ(AⅡ)的升压作用使肿瘤的血流显著增加。只要平均动脉压不超过150mmHg。这种血流量的增加,系基于肿瘤血管特性对肿瘤具有选择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原发灶而且在包括微小转移灶的所有转移灶中都存在。本文介绍的是利用大鼠皮下透明窗,实地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前,治疗骨肉瘤,只用关节离断或截肢等单纯手术方法,其5年生存率不超过10~15%。70年代由于采用阿霉素、大剂量氨甲喋呤、争光霉素和环磷酰胺及放线菌素D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等化学疗法,骨肉瘤的2~5年的生存率已提高到40~70%。80年代开始由于顺铂的应用,骨肉瘤的2年健康生存率已上升到92%惊人程度。以往骨肉瘤的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是骨肉瘤经血行远隔转移,在极早期即已开始,约半数病例,在初诊时,其肺内即存有微小转移病灶,即使完全切除原发病变,肺内转移灶仍然不断增殖,最终难免死于肺转移。而化学疗法可制止或抑制肺内转移肿瘤细胞的增殖,因而可延长病人生命。尽管如此,目前确实尚有30~50%的骨肉瘤病人最终死于肺转移。有效地提高骨肉瘤治疗成绩的关键在于如何预防和制止发生转移。为此作者提出骨髓移植兼超量化疗治疗骨肉瘤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