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们于1988年4月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对大溪滩乡大夫弟村、礼贤乡光辉村、石门镇周仓坞村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蛔虫感染率为70.99%(1099/1548);钩虫感染率为43.22%(669/1548),其中在钩蚴培养阳性的284例的中,美洲钩虫占10.56%(30/284)、十二指肠钩虫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人体钩虫感染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自然生态功能区划分,2018—2019年随机选择安徽省7个县(市)共计1 179例蔬菜种植人员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蔬菜种植方式及施肥情况、家庭种植农作物类型、动物饲养、卫生及劳动习惯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2检)检查钩虫感染。采用Bayesian 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种植人员钩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79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钩虫感染者46例,钩虫总体感染率为3.90%。无业/待业者、务农者、专职菜农和其他职业者钩虫感染率分别为10.07%(15/149)、5.32%(31/583)、0(0/377)和0(0/70),不同职业研究对象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7,P<0.01)。Bayesian 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人粪施肥[相对危险度(RR)=18.25,95%可信区间(CI):(4.31,77.17)]、赤脚下地劳动[RR=2....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当地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金平县作为现场调查点,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村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并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3~9岁儿童蛲虫卵结合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检查。结果 共粪检1350人,土源性线虫感染191人,总感染率为14.15%(191/1350),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30%(4/1350)、3.70%(50/1350)、13.11%(177/1350)和0.44%(6/1350);3~9岁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共检查154人,蛲虫感染5人;试管滤纸培养法共检测钩虫感染者52人,结果均为美洲钩虫;蛔虫、鞭虫和钩虫轻度感染者分别占75.00%(3/4)、88.00%(44/50)和85.88%(152/177)。5个调查村中,者米拉祜族乡顶青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22.63%),调查村之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P<0.05)。男性土源性线虫感...  相似文献   

4.
钩虫感染在我省比较严重,过去曾做过两次较小规模的调查,1958年钩虫感染率为15.2%,1978—1981年结果为25.3%,为配合全国人体寄生虫调查工作,了解我省钩虫近年来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88—1989年先后于11个县及其郊区进行了调查。 检查对象与检查方法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江西省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细则,结合江西省的具体情况,以生态区为基础,按经济条件和地理方位分层整群抽样抽取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以自然村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调查25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60名参加粪检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按国家公布的江西省贫困县名单,分别对2014年江西省重点寄生虫病抽样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类并统计和分析,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全省共调查32个县92个调查点。贫困地区土源性线虫、蛔虫和鞭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97%(466/6 690)、 2.20%(147/6 690)和2.42%(162/6 690),均高于非贫困地区的6.04%(1 022/16 916)、 0.35%(59/16 916)和0.37%(63/16 916)(P 0.01)。非贫困地区钩虫平均感染率为5.44%(920/16 916),高于贫困地区的2.71%(181/16 916)(P 0.01)。贫困和非贫困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土源性线虫、钩虫感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升高的趋势,≥70岁组最高,分别为9.54%(44/461)、 13.13%(184/1 401);蛔虫感染率贫困地区10岁组最高(3.07%, 29/946),非贫困地区20~29岁组最高(0.55%, 6/1 088);鞭虫感染率贫困地区≥70岁组最高(3.69%, 17/461),非贫困地区10~19岁组人群最高(0.60%, 9/1 491)。10、 30~39岁组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贫困地区[(4.97%(47/946)、 5.64%(44/780)]高于非贫困地区[1.10%(28/2 534)、2.73%(46/1 685)](P 0.01); 40~49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钩虫感染率非贫困地区[4.67%(140/2 999)、 7.40%(237/3 203)、 10.66%(268/2 515)、 13.13%(184/1 401)]高于贫困地区[2.70%(30/1 111)、 3.34%(40/1 199)、4.72%(43/911)、 9.54%(44/461)](P 0.01);蛔虫除20~29岁组外、鞭虫除10~19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人群蛔虫、鞭虫的感染率贫困地区均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贫困和非贫困地区女性土源性线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8.66%(290/3 348)、 6.66%(581/8 720), 3.58%(120/3 348)、 6.06%(528/8 720)和2.63%(88/3 348)、 0.42%(37/8 720),均高于男性的5.27%(176/3 342)、 5.38%(441/8 196), 1.83%(61/3 342)、 4.78%(392/8 196)和2.21%(74/3 342)、 0.32%(26/8 196)(P 0.01);贫困地区女性蛔虫感染率(2.75%, 92/3 348)高于男性(1.65%, 55/3 342)(P 0.01)。土源性线虫女性感染率贫困地区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蛔虫、鞭虫感染率贫困地区女性和男性均高于非贫困地区(P 0.01),钩虫感染率非贫困地区女性和男性均高于贫困地区(P 0.01)。非贫困地区改厕率为52.06%,低于贫困地区的61.23%(P 0.01),非贫困地区用新鲜粪便施肥的比例(36.31%)与贫困地区(3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贫困和贫困地区分别有55.20%、63.62%的人有赤脚下地习惯。结论非贫困地区钩虫和贫困地区蛔虫、钩虫、鞭虫是不同地区重点防控的虫种。40~49岁及以上人群是钩虫防治的重点对象,40~49岁以下人群是蛔虫、鞭虫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现状。方法2007-2009年对全省9个地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点,调查对象为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用Kato-Katz法(一粪一检)粪检蛔虫、钩虫和鞭虫虫卵,分别计算3种虫卵的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同时收集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并将本次调查结果与1992年和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了9地市49县(市、区)185乡(镇)610村的93 83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0.14%(9 511/93 833),与1992年和2003年的比较,分别下降了86.88%和71.84%。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32%(1 234/93 833)、7.31%(6 863/93 833)和1.73%(1 622/93 833)。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者的平均EPG分别为9 556、526和156。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为9.48%(4 385/46 246)和10.77%(5 126/47 58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1);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26,P<0.01);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感染率不同,教育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χ2=1 107,P<0.01)。结论福建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感染率仍然较高,钩虫感染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按照《广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监测调查实施方案》调查要求,2016—2019年广西百色市对调查点人群开展人体土源性线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和华支睾吸虫病的调查。每个调查点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一粪二检,镜检土源性线虫、华支睾吸虫等虫卵并计数;土源性线虫调查点加做钩蚴试管滤纸培养法并鉴定粪样中的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3~12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结果显示,百色市2016—2019年共开展人体寄生虫病调查14 524人次,感染人数为1 464人,总感染率为10.08%; 2018年感染率最高,为16.72%(508/3039), 2016年感染率最低,为6.79%(283/4 168)。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为4.96%(721/14 524),其次为钩虫3.48%(80/14 524)。男性人体寄生虫感染率为6.94%(452/14 524),女性为12.63%(1 012/14 524)(P 0.01); 13~20岁年龄组、常住地为农村、职业为农民、文化水平为文盲、田阳区的人群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1.46%(362/1 268)、29.58%(1 039/3 512)、 13.39%(641/4 787)、 19.96%(641/3 211)、 13.50%(561/4 155)。4年内共检查2 485名儿童,蛲虫感染者166例,感染率为6.68%;其中7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10.45%(23/220);男童感染率为5.83%(69/1 184),女童感染率为7.46%(97/1 301)。2016—2019年百色市人体寄生虫感染率总体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土源性线虫感染以钩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13~20岁年龄组、农村、农民、文盲、田阳区等重点人群的治疗与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省人体钩虫感染的分布,分析其易感因素。方法采用改良Kato-Katz涂片法检查;采用1∶4的个体匹配方法,选择80例钩虫感染者和320例健康的同年龄组同性别的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调查20 195人,钩虫感染3 985人,感染率19.73%,女性(21.16%)高于男性(18.21%),轻度感染者占70.44%。感染高峰年龄为成年人。以闽南感染率最高(29.05%)。回归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收入、饮用水源类型、便后洗手、喝生水和赤脚下地劳动等5个因素与钩虫感染有关(P<0.05)。结论福建省钩虫感染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地区仍居高不下,是钩虫防治重点;成年人是钩虫感染的主要人群;影响钩虫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庭人均收入、饮用水源类型、便后洗手、喝生水和赤脚下地劳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宁县龙头村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 (Kato-Katz法 )检查肠道寄生虫卵 ,钩虫卵阳性者测定血红蛋白。结果该村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 90 .97% ,共查见肠道寄生虫 5种 ,感染率分别为 :钩虫 60 .42 %、蛔虫 71 .67%、鞭虫 41 .81 %、蛲虫 0 .5 6%、长膜壳绦虫 0 .2 8% ;钩虫阳性者中平均 EPG 1 0 63 .8个 ,钩虫、蛔虫和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女性均高于男性 ;人群平均血红蛋白为 1 0 3 .8g/L。结论当地肠道寄生虫感染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0.
宠物犬犬钩虫的调查及生活史各期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um)幼虫可以感染人体,但不能发育为成虫,仅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涂片法检查钩虫卵;用"T"滤纸条培养犬钩蚴;皮肤感染和灌喂人工感染实验狗。感染后不同时间解剖狗,从狗小肠获取钩虫,镜下观察和拍照。结果厦门市30只宠物犬样本犬钩虫感染率为3.33%(1/30),蛔虫感染率为10.00%(3/30)。对犬钩虫生活史各期的形态进行观察。结论厦门市存在宠物犬犬钩虫感染,特别是农家狗的犬钩虫感染为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分析近30年来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的三间分布特点, 为今后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检索1984-2012年有关江苏省各地肠道线虫感染的文献, 整理、 分析其中的感染数据。 结果 结果 共收集文献26篇。近30年 来, 江苏省蛔虫、 鞭虫、 钩虫感染水平不断下降, 但苏北感染率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苏北、 苏中各虫种感染率2000年前下 降速度较快, 2000年后下降速度减缓; 苏南地区蛔虫感染率下降速度最快, 鞭虫感染率略有波动但相对平稳。1984-1989 年, 各年龄组人群3种肠道线虫感染率均较高, 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在20%和30%以上, 钩虫感染率以中、 老年人群较 高。1990-2000年, 儿童和青少年蛔虫感染率较高, 40~70岁人群钩虫感染较为严重, >70岁者鞭虫和蛔虫感染率较低。 2001-2012年, 钩虫感染率仍以中、 老年人群较高, 儿童仍是蛔虫感染的高发人群。结论 结论 近30年来, 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 感染水平逐年下降, 但苏北地区感染水平仍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 苏北仍是肠道线虫病防治的重点地区。儿童蛔虫感染 率和中、 老年人群钩虫感染率均较高, 提示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12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1修订版)》要求抽取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鄢陵县和禹州市作为土源性线虫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对调查点3周岁以上居民进行土源性线虫检测。同时,对3~12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373份肛拭样品中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0.3%。共检测2 991份粪样,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4.3%(128/2 991),与2004年河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率(9.5%)相比,下降了55.1%,与2010年的11.6%相比下降了63.0%。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3.7%(110/2 991)、0.3%(9/2 991)、0.1%(3/2 991)和0.2%(6/2 991),均为轻度感染。农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5%,113/2 059)最高,散居儿童(3.1%,3/98)次之。  相似文献   

13.
2007年调查显示,将乐县农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8.31%(577/2038);男、女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6.35%(269/1021)和30.29%(308/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共检出肠道线虫4种,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86%(38/2038)、23.41%(477/2038)、1.13%(23/2038)和0.10%(2/2038)。另有虫种混合感染者37人,有混合感染蛔、钩;蛔、鞭;钩、鞭;蛔、钩、鞭,其感染率分别为1.18%(24/2038)、0.05%(1/2038)、0.44%(9/2038)、0.15%(3/2038)。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0.39%(31/102)。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将是将乐县肠道线虫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河南省淮阳县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钩虫(Ancylostoma sp.)和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等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2011-2015年,在淮阳县每年收集不少于1 000人份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及其他肠道蠕虫卵,钩虫阳性粪样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虫种;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虫卵;每年随机抽取10户家庭,收集其菜地、厕所、庭院和厨房的土壤样本,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5年累计监测5 229人,发现肠道蠕虫感染者54人,总感染率为1.03%。共查出蛔虫、鞭虫、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蛲虫和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等5种肠道蠕虫,感染人数分别为13、2、9、29和1人,均为轻度感染,无多虫感染。201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0.6%(7/1 134);2013年感染率最低,为0.3%(3/1 037)(P0.05)。各年龄段中10岁组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2.8%(25/905),其次为70岁以上和30~40岁组,感染率分别为1.6%(4/256)和1.2%(8/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肛拭法检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8%(18/993)。幼托儿童和学生蛲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6%(6/366)和1.3%(13/1 005),与农民蛲虫感染率0.3%(10/3 7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机采集土壤样本200份,未发现蛔虫卵。2011-2015年河南省淮阳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兴安县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不同方位的 5 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虫卵;钩虫卵阳性者再以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蚴培养;3~ 9 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在自然水体环境采集小型野生鱼类,用压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囊蚴。 结果 共调查 1 045 人,总感染率为 4. 40%(46 / 1 045),无混合感染;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均为 4. 40%(21 / 477 和 25 / 568);华支睾吸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 0. 57%(6 / 1 045)、2. 68%(28 / 1 045)、0. 48%(5 /1 045)和 0. 67%(7 / 1 045);感染度除钩虫有 1 例中度感染外,其余均为轻度感染。 小型野生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检出率为 12%(12 / 100)。 结论 兴安县的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处于低度流行状态,钩虫是当前本地居民感染的主要虫种,需重点防控,华支睾吸虫病亦存在一定的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6.
肠道线虫病防治效果纵向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短期内有效控制钩虫、蛔虫及鞭虫等肠道线虫病流行和长期巩固其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 ]1986~ 1988年全民普查 ,对钩虫、蛔虫和鞭虫卵阳性者予以治疗。 1989~ 1992年重点人群治疗。 1993~2 0 0 0年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结果 ]阿苯达唑每年治疗两次 ,连续 3年 ,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降至 3 2 %、 37 3 %和 3 5 % ,达到短期内基本控制其流行的目的。采取重点人群治疗 ,钩虫感染率降至 0 5 %。1993~ 2 0 0 0年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 ,钩虫感染率降至 1%以下 ,感染度降至 10 /LPG以下 ,且持续 8年无回升 ,土壤中分离不到钩蚴。 [结论 ]钩虫、蛔虫及鞭虫等肠道线虫病的传播已达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地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省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要求开展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全省12个县(市、区)抽取30个农村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人数不少于250人。调查对象为农村常住人口。收集受检者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土源性线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虫卵并计数,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共调查7 572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4.9%(1 127/7 572),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8.1%(614/7 572)、 2.2%(163/7 572)、 6.3%(477/7 572)、 0.3%(21/7 572)。12个县中,贞丰县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30.8%(160/519);思南县最低,为5.2%(13/2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2.6%(472/3 756),低于女性的17.2%(655/3 816)(P 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者,以7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21.0%(111/528);职业分布中以农(牧、渔)民感染率最高,为15.8%(780/4 946);民族分布中以仡佬族人群感染率最高,为22.9%(63/275);文化程度以文盲人群感染率最高,为18.9%(214/1 133);不同年龄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贵州省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以蛔虫和钩虫为主,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女性、 70岁以上老人、农(牧、渔)民、仡佬族、文盲人群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江苏省钩虫感染率的可行性。方法 以1990-2006年江苏省钩虫感染率数据做为训练数据集, 应用SAS 9.0 软件对训练数据集进行差分平稳化处理后, 采用最小信息准则筛选参数, 构建全省钩虫病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ARIMA), 预测全省钩虫感染率。结果 初步确定全省钩虫感染率时间序列模型ARIMA (1, 2, 0), 应用该模型预测的全省钩虫病流行趋势与实际感染情况相一致, 实际感染率均落在预测值95%可信区间内; 模型预测的2007-2011年全省钩虫感染率与实际感染率基本相符, 最小预测误差仅为9.23%。 结论 构建的时间序列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和一定的防治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江西省钩虫病流行状况。方法 2014年按生态区和经济水平在江西省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钩虫感染病原学检查,应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区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结果 全省共调查21 615人,钩虫感染1 095人,感染率为5.07%,标化感染率为4.05%。不同县(市、区)钩虫感染率以南丰县最高(13.96%),感染者以轻度感染为主(95.43%),女性钩虫感染率高于男性([χ2] = 28.03,P < 0.05)。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75~岁年龄组钩虫感染率最高(14.79%)。家庭妇女为钩虫感染率最高的职业(7.55%)。不同文化程度者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5.88,P < 0.05),不同地形村居民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37,P < 0.05)。虫种以美洲钩虫为主(80.41%)。结论 江西省钩虫感染率下降趋势明显。文化程度低、女性、高年龄组为感染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菜农钩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在黎阳乡黎新、黎山、茅山三个行政村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普查人群钩虫感染率为36.1(281/779)%。选择家庭人口全部送检的户,以二项分布拟合法及G检验进行家庭聚集性现象的分析,未见该乡居民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现象,G检验结果见表1。二项分布拟合所用数据同表1,并得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