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引导再生技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行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GBR+PRF组和GBR组,GBR组患者行口腔种植引导骨再生技术,GBR+PRF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覆盖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三个月后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并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GBR+PRF组总有效率为94.64%,GBR组总有效率为80.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个月,GBR+PRF组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均高于GBR组(P<0.05)。GBR+PR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GBR组(17.86%)(P<0.05)。结论口腔种植引导再生技术(GBR)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口腔种植疗效良好,增加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就诊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50例,50例患者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有22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有28例。50例患者全部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在患者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之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全口牙的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情况、牙齿松动情况以及出血指数。结果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之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临床附着丧失情况、探诊深度情况、牙齿松动情况以及出血指数和治疗之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型侵袭去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以及临床附着丧失在治疗之后3个月和治疗之后1个月进行比较,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丧失在治疗之后6个月和治疗之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的第一恒磨牙在治疗之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临床附着丧失与同期中切牙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中期疗效比较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比较龈上洁治术与牙周非手术治疗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40例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70)和对照组(n=70)。试验组采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单纯中重度牙周炎相较龈上洁治术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对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亦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对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正畸矫治的牙周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牙周综合治疗,即牙周常规治疗联合正畸矫治。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正畸治疗前后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牙槽骨高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58例患者均正畸矫治成功,治疗后移位牙均复位,松动牙得到固定、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龈无明显炎症。骨性牙周袋变浅,牙齿排列整齐,唇向移位前牙回收,颜面美学明显改善。正畸治疗后较治疗前牙周袋探针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牙槽骨高度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畸矫治作为治疗牙周病的重要手段,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指数,提高牙齿整洁美观性,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不同牙周状态患者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4、5(MMP-4、MMP-5),分析其与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41例活跃期及27例静止期慢性牙周炎及同期接收的30例牙周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龈沟液中MMP-4、MMP-5水平。统计分析其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相关性。结果 3组龈沟液中MMP-4、MMP-5及龈沟液体积等牙周病变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牙周炎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而活跃期组高于静止期组(P0.05)龈沟液中MMP-4、MMP-5水平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及附着丧失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4、MMP-5监测有助于了解牙周疾病发生机制,评估牙周疾病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前牙松动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及菌斑指数(PL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余姚市丈亭镇中心卫生院接诊的50例慢性牙周炎伴前牙松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模组和探讨组,每组各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5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松动度(MD),统计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I、PLI、PPD、SBI和MD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牙周指标(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水平、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 29/30)高于对照组(73.33%, 22/30), P<0.05。治疗后, 研究组IL-2、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前牙覆颌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 咀嚼功能、美观度、积极感受、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可明显缓解机体牙周炎症, 改善牙周健康并缓解牙周指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在重度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A组(n=38)予以牙周-牙髓联合治疗,B组(n=38)患者接受单纯牙周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37%,高于B组的84.21%(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松动度(MD)、龈沟出血指数(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但A组的改善幅度优于B组(P 0.05)。结论与单纯牙周治疗相比,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牙髓状况,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8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牙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及牙周组织MMP变化,分析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与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52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末次复诊时,两组患者探诊深度、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牙周相关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复诊时,两组患者牙周组织MMP-1、MMP-8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牙周组织MMP-1、MMP-8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和末次复诊时,两组患者MMP-13和TIMP-1表达水平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MMP-1和MMP-8表达水平,从而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牙周病患者行正畸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50例来我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各25例。对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对实验组行正畸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分析50例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咀嚼功能、探诊出血率、菌斑指数、平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以及龈沟出血指数。结果实验组牙周病患者的探诊出血率、菌斑指数、平均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以及龈沟出血指数相比于对照组均较低,实验组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于对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牙周病患者的咀嚼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牙周病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牙周病患者行正畸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咀嚼功能和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帐篷螺丝技术与常规GBR技术在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来自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种植科的骨增量后延期种植患者43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帐篷螺丝技术,B组采用常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采用锥形束CT对术区牙槽骨进行扫描测量与分析,评估植骨术前牙槽嵴顶骨宽度(T1)植骨术后即刻牙槽嵴骨宽度(T2)、种植一期手术前牙槽嵴骨宽度(T3)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嵴骨宽度(T4)。结果CBCT评估显示植骨术前骨宽度T1:A组低于B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术后即刻牙槽嵴骨宽度(T2):A组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一期手术前牙槽嵴骨宽度(T3):A组数值大于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种植术后1年的牙槽嵴骨宽度(T4):A组数值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骨术前后平均水平向骨增量L1:A组低于B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植骨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植入术时水平骨吸收量L2:A组的骨吸收量少于B两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术后1年骨吸收量为L3:A组的骨吸收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年内骨吸收(L2/L1)的百分比显示,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帐篷螺丝技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水平骨增量效果。相比于常规GBR可以增加更多的骨量,且骨质在抵抗吸收方面优于传统的GB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予以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牙周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LI、GI、PD、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PLI、GI、PD、SBI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牙周指标,并改善牙齿外观,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口腔种植中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采用常规治疗技术对对照组患者予以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观察组予以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牙槽骨吸收量为(1.64±0.57)mm,牙槽骨高度为(9.85±0.61)mm,牙槽骨宽度为(8.75±0.40)mm,美学效果评分为(82.23±6.85)分,观察组的牙槽骨吸收量为(0.80±0.17)mm,牙槽骨高度为(11.38±0.79)mm,牙槽骨宽度为(10.45±0.41)mm,美学效果评分为(93.77±5.94)分.观察组的牙槽骨吸收量、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美学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针对口腔种植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十分确切的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试验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两组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着,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颞肌切除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抽选46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2例,采取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中线回复(11.37±2.11)15.09±2.79mm,对照组中线回复(12.24±3.31)16.22±3.11mm,试验组中线回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死亡率(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3.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颞肌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情况,降低病死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静结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选开始时间自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将其按照住院序号奇偶数不同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奇数设为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偶数组设为研究组,给予醒脑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凝血、纤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较对照组更有优越性(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凝血、纤溶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醒脑静结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凝血、纤溶指标,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应用急诊切痂植皮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抽取法将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57例四肢烧伤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28例,实验组2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急诊切痂植皮,用常规换药配合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用负压封闭引流术配合治疗。比较常规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吗,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实验和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烧伤患者通过应用急诊切痂植皮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后,临床效果得到有效改善,质量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的影响.方法 抽取90例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流速度较高,而脉动指数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较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既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又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基于案例的教学法)在牙周实验和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学院2014级本科生4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1人、对照组21人。以松牙固定课程为例,实验组在操作课和见习课中加入PBL教学和CBL教学;对照组按常规教学法示教和见习。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题考试,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考核平均成绩为(86.76±2.84)分,对照组为(77.86±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显示80.95%的学生对PBL+CBL的模式持认可态度。结论CBL结合PBL的教学法能结合两种教学法的优点,互补缺陷,在牙周病学的实验和见习教学中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