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国内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两种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网络查找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中国知网(CNKI)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并用手工检索辅助,检索时间均为建立数据库至2019年10月,查找所有研究比较吡柔比星(THP)与表柔比星(EPI)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对照试验,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选择、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分析,使用Revman 5.3系统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了7篇研究文章。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与表柔比星相比,前者减少了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率,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膀胱刺激征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无明显差异。结论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吡柔比星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相比,在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率存在优势,而在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该Meta分析纳入研究仅在国内,数量少,有存在选择偏倚、实施偏倚与发表偏倚的可能性,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晚期膀胱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的结果要明显优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和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毒副反应较大,但其比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TURBT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78例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39例)为进行TURBT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患者,观察组(39例)为进行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患者。结果观察组进行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计算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计算总有效率74.36%,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对比,P 0.05;观察组进行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后,出现血尿、尿痛以及膀胱炎的患者比例和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照组相比,P 0.05。结论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TURBT后吉西他滨方法可获取显著的效果,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失败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48例持续常规膀胱灌注化疗1年内出现肿瘤复发的NMIBC患者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6例。A组患者给予1000 mg吉西他滨灌洗,B组患者给予2000 mg吉西他滨灌洗,C组患者则继续采用原化疗方案灌洗。分析三组患者2年肿瘤复发率、复发进展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68.75%,75.00%)明显高于C组(18.75%),通过log-rank test检验,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246,P=0.620)。三组患者2年肿瘤复发进展率分别为25.00%、18.75%、25.0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53,P=0.88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5%、25.00%、37.5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82,P=0.748)。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严重的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对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后复发的NMIBC疗效显著,降低高危NMIBC复发率,但对膀胱肿瘤进展无明显预防作用,且不同剂量间的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结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的具体方法及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针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在院接受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结合吉西他滨,对照组结合吡柔比星,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PK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8)与研究组(n=68),均行PKRBT术,术后分别给予表柔比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患者随访至2021年10月,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11.76% vs 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内复发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8.82% vs 25.00%)(P<0.05);且研究组总复发率为13.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膀胱刺激征(2.94%)及血尿(2.94%)的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胃不适、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6%、2.9%,低于对照组的25.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取得一定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胰腺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可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增强胰腺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4例肿瘤科室收治的胰腺癌患者,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单独采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胰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与对照组(吉西他滨化疗)。结果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淋巴瘤治疗中联合实施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从2013年1月—2017年3月进入本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本次研究活动,均联合实施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接受联合方案治疗后,其有效率为73.33%(22/30),此外,有6例血小板降低,7例恶心呕吐,3例白细胞降低,4例腹泻,2例肾脏功能出现异常,3例口腔黏膜炎,3例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停药后都已消失。结论在对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联合实施奥沙利铂方案+吉西他滨方案,效果显著,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同时,控制各种不良反应,以确保其治疗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1.48%,高于对照组62.9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27.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6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B组患者使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方式,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B组为67.6%,A组低于B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效果显著,且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rAd-p53联合TACE(实验组)和单纯TACE(对照组)治疗PLC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5日。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7项。共计684例患者,其中rAd-p53联合TACE组311例,单纯TACE组3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Ad-p53联合TACE组客观缓解率(RR=1.48, 95%CI:1.29~1.69,P<0.000 01)、疾病控制率(RR=1.14,95%CI:1.07~1.22,P=0.000 1)、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MD=5.85,95%CI:0.37~11.32,P=0.04)均高于单纯TACE组,两组间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TACE组相比,rAd-p53联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胆系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替吉奥与吉西他滨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对照组24例予以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研究组24例予以替吉奥单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骨髓抑制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保障治疗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其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2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5.7%,疾病控制率71.4%;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36.3%,疾病控制率为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2和9.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85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GP组和TP组.为GP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进行治疗,为TP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