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肌钙蛋白I(cTn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CHF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检测不同治疗时间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BNP、HCY、cTn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NP、HCY及cTnI在CHF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LVEF[(41.34±6.27)%]低于对照组[(64.50±6.38)%]。心功能Ⅱ级~Ⅳ级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Ⅱ级~Ⅳ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LVEF也随之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5天血清HCY及cTnI水平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15天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BNP、HCY、cTnI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836(0.742~0.907)、0.714(0.625~0.793)、0.647(0.573~0.712)、0.885(0.812~0.960),三项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为91.4%和87.3%。Spearman相关显示,BNP与HCY和cTnI的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64,P0.05)、(r=0.730,P0.05);而BNP和HCY的水平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4,P0.05)、(r=-0.573,P0.05)。结论血清BNP、HCY及cTnI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对CHF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且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的8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且比较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阻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Ⅱ级组、Ⅲ级组和Ⅳ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Ⅰ级组(P<0.05),且Ⅲ级组和Ⅳ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Ⅱ级组和Ⅰ级组(P<0.05),Ⅳ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Ⅰ级组、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血清HCY以及NT-proBN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F)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心血管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F患者95例作为HF组,非HF患者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并比较HF组不同心功能患者LVEF、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分析HF患者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NT-proBNP、cTnI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对HF的诊断价值。结果 HF组LVEF及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F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LVEF明显下降,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36、-0.328,P0.05);proBNP、cTnI联合检测诊断HF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较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其中特异度、准确率与cTn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21.648,P=0.032、0.000)。结论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检测对于HF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改变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方法 73例IDCM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于心力衰竭恶化时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5~7d后检测血清cTnI、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无心脏病患者组比较。结果 IDCM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级与心功能Ⅳ级患者之间及LVEF〉35%与LVEF≤35%患者之间血清cTnI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血清cTnI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r=-0.536,P〈0.05)。IDCM组常规治疗后血清cTnI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DCM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坏死,且血清cTnI水平的升高与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平行。IDCM患者在心力衰竭治疗后仍存在着持续性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PD)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 135例CHPD患者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级:心功能Ⅰ级(A组33例)、心功能Ⅱ级(B组39例)、心功能Ⅲ级(C组36例)、心功能Ⅳ级(27例),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NT-proBNT及血浆Fbg、D-D水平。同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各指标对CHPD的诊断价值,并对心功能分级、HCY、NT-proBNP、Fbg、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A组中HCY、Fbg、D-D升幅不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组HCY、NT-proBNP、Fbg、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在疾病组中升幅较大,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NT-proBNP、Fbg、D-D诊断CHPD的AUC分别为0.710、0.919、0.782、0.864。CHPD心功能分级与HCY、NTproBNP、Fbg、D-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HCY、NT-proBNP、Fbg、D-D可用于CHPD的监测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 N 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 I(cTnI)及 C 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12例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的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分为Ⅰ~Ⅳ级]患者以及1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 NT-proBNP、cTnI 及 CRP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 NT-proBNP、cTnI 及 CRP 水平在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心功能越差,其水平越高;NYHAⅠ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CRP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力衰竭患者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2.6%,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NT-proBNP、cTnI 及 CRP 可为心力衰竭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胱抑素C(Cys C)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近两年来收治的109例CHF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9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液NT-proBNP、cTnI、Cys C的水平。结果 CHF患者的血液NT-proBNP、cTnI、Cys 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其水平也逐渐增高。并且心功能分级不同的两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液NT-proBNP、cTnI、CysC水平能早期诊断CHF,并在CHF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临床治疗、预后评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清NT-proBNP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树芝  鲁晓红  谭逵  陈健  易斌 《检验医学》2011,26(5):312-316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3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及3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CHD患者同步作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CHD不同病变程度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并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Ⅳ]呈正相关(r=0.81,P〈0.01)。NT-proBNP〉1 596.63 ng/L的CHD患者NYHAⅢ~Ⅳ级、心电图ST-T改变、随访期内出现MACE的例数明显高于NT-proBNP≤1 596.63 ng/L者(P〈0.01)。ACS患者好转出院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死亡组治疗过程中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第15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心力衰竭(HF)恶化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阴性死亡组与cTnI阳性死亡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CHD患者早期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宜兴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无影响因素的CHF患者8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30例CHF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Ⅰ~Ⅳ级)进行分级,其中心功能I级70例,II级137例,III级270例,IV级353例。按中华医学会推荐的心力衰竭指南治疗,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半个月全血NT-proBNP浓度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随访患者出院后6个月及1年的终点事件(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心力衰竭死亡)发生情况,相关分析分析患者出院后6个月及1年终点事件与NT-proBNP值高低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功能级别升高NT-proBNP含量增高,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NT-proBNP呈正相关; NT-proBNP与心力衰竭终点事件(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心力衰竭死亡)呈正相关,发生不良的患者全血NT-proBNP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治疗后半个月相同心功能分级的全血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T-proBNP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治疗、危险分层及终点事件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尿微量蛋白(UMA)水平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分院收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68)和无效组(n=32);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单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各100名,设为冠心病组和心力衰竭组;同时,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F-6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液UMA水平,分析HCY、CF-6、UMA水平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组、心力衰竭组HCY、CF-6、U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心力衰竭组HCY、CF-6、U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CF-6、UMA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和心力衰竭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HCY、CF-6、UM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HCY、CF-6、UMA水平,低于无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率与HCY、CF-6、UMA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CF-6、UMA水平检测在疗效观察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围生期心肌病(PPCM)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情况,以了解两者联合检测在PPCM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集79例PPCM患者(PPCM组)、同期妊娠生理反应妇女30例(妊娠生理反应组)、健康围生期妇女35例(健康对照组)静脉血,并分离血清。血清NT-proBNP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cTnI的定量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PCM组及妊娠生理反应组血清NT proBNP对数值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CM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妊娠生理反应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PCM早期NYHA I级亚组血清cTnI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T-proBNP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生理反应组则正好相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PCM早期NYHAⅡ级亚组上述2项指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NT-proBNP诊断早期PPCM的敏感性较高,特别是对NYHAⅡ级敏感性达100.0%,但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极低,阳性预测值不足55.0%;而血清cTnI敏感性、特异性、阴性及阳性预测值均大于90.0%,表明血清cTnI水平对PPCM早期的鉴别诊断价值高于NT-proBNP。结论血清NT-proBNP、cTnI联合检测有助于PPCM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312例老年重症HF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第60天及对照组(76例老年非重症HF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其中再入院组110例、死亡组84例)和无MACE组11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项指标对重症HF诊断和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结果重症HF组入院时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H-FABP阳性率为47.1%、cTnI阳性率为4.5%;且NT-proBNP水平与HF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Ⅳ级]呈正相关(r=0.77,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血清NT-proBNP、H-FABP和cTnI值分别为4 601.50 ng/L、5.16 ng/L和0.025 ng/mL及8 178.50 ng/L、11.77 ng/L和0.038 ng/mL作为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临界值,可获最佳诊断价值。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重症HF诊断及死亡预测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治疗前,MACE组NT-por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死亡组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不同预后组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无MACE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率均50%,H-FABP恢复正常;治疗后第15天,再入院组3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下降率均30%,H-FABP仍高于参考区间;死亡组在治疗过程中3项指标水平未降反升,治疗后第7天、第30天cTnI均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不同NT-porBNP、H-FABP和cTnI水平的患者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定期联合检测NT-proBNP、H-FABP和cTnI水平对重症HF诊断、患者预后和死亡风险评估及疗效监测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功能、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行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AMI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加用rhBNP。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和NT-proBNP水平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脑利钠肽(BN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以上指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应用可以提高行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AMI患者的疗效,改善心脏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_2)、B型钠尿肽前体N端(NT-proBN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病例整体抽样选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HF-PEF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Ⅳ级,同期从体检中心体检者中选取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6例,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MP_2,同时测定血清中NT-proBNP及HCY水平,并对HF-PEF组与对照组之间三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与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相比,HF-PEF组中的MMP_2,NT-proBNP与HCY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且不同NYHA心功能分组中,三者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HF-PEF组患者血清中MMP_2与NT-proBNP、HCY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650(P0.01),NT-proBNP与HCY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92,P0.01)。结论 HF-PEF患者血清中MMP_2,NT-proBNP与HCY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与疾病的发展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三者对HF-PEF患者的诊断和心衰程度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2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促生长因子1(IGF-1)、肌钙蛋白T(cTnT)、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IGF-1、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21±1.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8±1.65)分(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T-proBNP、炎性因子、心肌标志物对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4例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139例重症肺炎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非心力衰竭组)以及1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NT-proBNP、PCT、CRP、IL-6、IL-10、TNF-α、MIP-2、CKMB、c TnI水平。结果 (1)3组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PCT、CRP、IL-6、TNF-α、MIP-2、CKMB、cTnI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BNP、PCT、CRP、IL-6、TNF-α、MIP-2、CKMB、c TnI水平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对照组(P0.05),非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BNP、PCT、CRP、IL-6、TNF-α、MIP-2、CKMB、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TNF-α、MIP-2、cTnI是重症肺炎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TNF-α、MIP-2、cTnI诊断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界值分别为5.304μg/L、13.611μg/L、92.707μg/L、9.650μg/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865、0.782、0.772。(4)血清NT-proBNP、TNF-α、MIP-2、c TnI诊断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7.5%、80.0%,87.5%、82.9%,62.5%、85.7%,56.3%、97.1%。(5)NYHA分级Ⅲ~Ⅳ级组的血清NT-proBNP、TNF-α、MIP-2、cTnI水平明显高于NYHAⅠ~Ⅱ级(P0.05)。结论 NT-proBNP、TNF-α、MIP-2、c TnI可用于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及诊断,并与患者心功能分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变化,分析其与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探讨sST2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已确诊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16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Ⅰ级组62例、心功能II级组58例、心功能III级组54例和心功能IV级组42例;并收集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和心功能正常的8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ST2浓度和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功能I~IV级组血清sST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心功能I~IV级组之间,心功能II级组高于心功能I级组(P<0.05),心功能III,IV级组均显著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01),而心功能IV级组虽然与心功能III级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I~IV级组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递增而逐渐升高,四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相关性分析,sST2与BNP呈正相关(r=0.453,P<0.01);根据心力衰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sST2为0.812,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71%;BNP为0.913,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79%;两者联合诊断心力衰竭价值升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3%。结论血清sST2与血浆BNP呈正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新的生化指标。sST2联合BNP检测可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实验组采用左西孟旦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呋塞米联合左西孟旦可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肺部B超与血清NT-proBNP和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入组人员左室心功能以及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评估患者NT-proBN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NT-proBNP、B线条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NT-proBNP、B线条数高于心功能分级Ⅱ-Ⅲ级(P0.05),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心功能分级Ⅱ-Ⅲ级(P0.05),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NT-proBNP、B线条数高于心功能分级Ⅱ级(P0.05),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心功能分级Ⅱ级(P0.05);经spea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本次研究中入组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性(P0.05),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B线数量呈正相关性(P0.05),左室射血分数与B线数量呈现负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存在NT-proBNP水平以及B线数量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情况,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肺部B超B线数量与患者NT-proBNP呈正相关,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性,可以降低肺部B超作为早期心力衰竭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微型营养评估精法(MNA-SF)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及MNA-SF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64例,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40例,Ⅱ级40例,Ⅲ级41例,Ⅳ级43例。其中,Ⅰ级设为对照组,Ⅱ~Ⅳ级统称为CHF组。采用MNA-SF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测定各组体质量指数(BMI)、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观察各检测指标与MNA-SF的相关性,研究MNA-SF分值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CHF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SF≤11分的患者BMI、ALB、PA及Hb水平均低于MNA-SF11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SF分值与BMI、ALB、PA、Hb水平呈正相关,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MNA-SF分值、PA水平在Ⅰ~Ⅳ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在Ⅰ~Ⅳ级各组间比较,其中对照组与心功能Ⅱ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MNA-SF可作为老年CHF患者营养评估的工具;MNA-SF分值及PA水平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