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本院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比较。观察组38例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采用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23例,总体治疗有效率92.11%,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3.16%)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黄疸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持续照射,试验组间断照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3%(77/80),与对照组的92.5%(74/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80),低于对照组的17.5%(1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临床疗效确切,其中间断照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促进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恢复,值得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黄疸应用蓝光治疗效果分析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展开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患儿。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2%大于对照组77.2%(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5%小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我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依从率、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患儿的依从性,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加快了黄疸消退,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科室收治的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给予持续光照;对照组41例,给予间断光照,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不良反应发生率(29.27%)也高于对照组(17.0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疗效略优于间断照射,但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以此治疗新生儿黄疸时,需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及耐受情况,谨慎选择蓝光照射方式,以实现最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采用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疗效。方法将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行蓝光照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护理干预可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实施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黄疸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蓝光照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3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86.67%)(P0.05)。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176.29±5.71)μmol/L低于对照组(194.77±6.20)μmol/L(P0.05),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间歇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67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n=34)选用持续性方案蓝光照射治疗,而研究组(n=33)则予以间歇性蓝光照射,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疗效96.97%,对照组为94.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胆红素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12.12%,低于对照组的44.12%。结论两种蓝光照射方案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但间歇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几率更低,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讨蓝光治疗方法短时间多次应用在临床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本次选取本院自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已经确诊的患儿7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含新生儿黄疸患者36例。前者采用蓝光疗法短时多次的治疗方式,并配合适当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蓝光疗法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过程中各项病情相关指标改善恢复情况并进行记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详细分析病情。结果治疗结束后,对比实验结果,治疗组的患儿体内血总胆红素水平在(63.2±6.4)μmol/L,体内的游离胆红素在(25.2±4.3)μmol/L,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患儿体内血总胆红素水平在(117.2±10.1)μmol/L,体内的游离胆红素在(52.3±9.4)μmol/L,总有效率为75%:其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疗法短时多次的应用到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并结合合适的护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意义,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8例)和B组(68例),A组采取蓝光照射进行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B组患儿治疗前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儿IBIL、TBIL、γ-GT、FFA和hs-CRP水平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滴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减轻胆红素水平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脑震荡护理中应用心理支持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脑震荡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脑震荡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两组脑震荡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脑震荡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震荡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震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支持法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共计抽取13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入本院进行诊断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研究小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配合下开展治疗,研究组在综合护理下配合开展治疗,分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还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识和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接受围产期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8年8月-2019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剖宫产的78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即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围产期护理干预,比对两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9.49%,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接受围产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为其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能促进护患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骨科围术期患者疼痛教育满意度。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入骨科围术期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疼痛教育,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5%,低于对照组80.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围术期患者开展疼痛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疼痛知晓程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能提高后续治疗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整体满意度,利于后续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地中海贫血孕妇实施产科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78例于我院检查地中海贫血孕妇,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综合护理组行产科综合护理模式,对比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估指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76.92%)相比,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焦虑指标、抑郁指标更低,综合护理组孕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4.87%)较高(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可提升地中海贫血孕妇护理满意度,并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8年12月IVAP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3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后IVAP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感染4例,血栓2例,导管堵塞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关怀、出院指导、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39±5.27)分、(31.49±4.32)分、(22.25±4.69)分、(20.26±4.91)分、(112.24±10.38)分;对照组分别为(38.65±4.91)分、(28.68±4.26)分、(19.96±4.30)分、(19.94±4.63)分、(103.37±10.12)分;观察组对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关怀、出院指导、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子宫复旧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本院的56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的抑郁与焦虑状态、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以及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标准分SAS、抑郁自评标准分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两周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周、3周子宫三径之和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内子宫复旧至正常的比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加快患者产后子宫恢复,提高社会支持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