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且接受血糖检验的6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同时给予68例患者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测量值为(5.81±0.02)mmol/L,常规生化仪的血糖测量值为(5.64±0.03)mmol/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具有高效、快捷、经济等特点,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两组护理前餐后2 h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餐后2 h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优化2型糖尿病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应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SMBG基础上行糖尿病教育,观察组应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并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观察组干预前后平均血糖(MBG)、标准差(SDBG)。结果干预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2 h PG)、MBG、SDBG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Pro2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指导应用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糖尿病教育,优化生活方式,能显著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PDCA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和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控制,且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患者均为2018年1—12月前卫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30人,按照纳入时间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依从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依从性,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指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共计5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结果为正常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水平、血清甘油三脂水平以及糖耐受情况等。结果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8±0.6)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1.3±0.1)mmol/L,糖耐受为(5.9±1.6)mmol/L,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为(9.9±0.5)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3.3±0.3)mmol/L,糖耐受为(12.6±2.8)mmol/L。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血清甘油三脂水平以及糖耐受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抽选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8.7±1.2)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5.8±1.1)mmol/L。观察组患者糖耐量为(11.2±1.9)mmol/L,对照组为(5.7±1.1)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进行诊断,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延伸护理1年,观察组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空腹血糖(7.04±0.98)mmol/L、餐后2 h血糖(9.25±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2±0.63)%均低于对照组的(8.22±1.12)mmol/L、(10.42±1.40)mmol/L、(8.03±0.70)%(P0.05);再次住院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护理满意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护理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给予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瑞格列奈治疗。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6.11±1.07)%]、空腹血糖[(6.10±1.12)mmol/L]、餐后2 h血糖[(8.09±2.21)mmol/L]少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8.22±3.31)%、空腹血糖(8.51±3.40)mmol/L、餐后2 h血糖(11.7168±5.23)mmol/L],其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0.5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高,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血糖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SES(47.13±5.62)分,高于对照组的(34.32±6.74)分,SF-36中躯体功能(70.05±12.53)分、社会功能(76.43±13.34)分、心理功能(71.37±12.47)分、物质功能(74.63±10.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14±9.70)分、(63.87±10.24)分、(62.16±10.04)分、(64.79±9.52)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7.43±0.55)mmol/L、餐后2 h血糖(9.93±0.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1.24)g/L,均低于对照组的(8.50±0.42)mmol/L、(12.10±1.17)mmol/L、(7.24±1.44)g/L,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间本院内分泌科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病例数相同,均为47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饮食护理、运动治疗、定期血糖监测等的临床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则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FB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FBG、2hPG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PDCA循环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起到良好的治疗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探讨2型糖尿病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1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与西格列汀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达标时间、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时间为(5.58±1.63)d,对照组为(7.93±1.92)d,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1.66±4.22)IU,对照组为(36.83±4.39)IU,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08%、对照组为6.90%(P>0.05)。结论胰岛素泵与格列汀片联合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可快速控制血糖,缩短达标时间,降低胰岛素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单用胰岛素治疗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医的中老年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水平分为4组IFG(空腹血糖受损)组44例,IGT(糖耐量受损)组76例,DM(糖尿病)组58例,NGT(正常糖代谢)组68例,4组患者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作统计分析。结果DM组FPG、2hPG、HbA1c相较于NGT,IGT,IF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HbA1c水平为(8.60%±1.11%),明显高于NGT组(5.11%±0.51%),IGT组(6.16%±1.05%)以及IFG组(5.89%±0.9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95.2%,阳性似然比为19.3,阴性似然比为0.07。在非糖尿病组中,HbA1c水平在5.7%~6.4%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前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并发症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健康教育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空腹血糖、血糖下降幅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肾病、心脑血管和眼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配合度,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改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在干预前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统计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日平均血糖值;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bA1c、FPG和日平均血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HbA1c、FPG和日平均血糖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bA1c、FPG和日平均血糖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可有效的改善血糖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