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降压、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载益气化聚法治疗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益气化聚方) 30例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安慰剂) 30例,疗程为12周。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HOMA-IR、血糖、血脂、血压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尿液相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形体体征指标(腰围、腰臀比、体质指数)、血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血糖(空腹、餐后2 h血糖、HOMA-IR及HbA 1c)及血脂(TG)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伴微量白蛋白尿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缓解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状态,减轻中心肥胖程度,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也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建议对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筛查.但是,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被称为金标准的24 h白蛋白定量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方法繁琐、记录不准确、膀胱不能完全排空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的目的在于比较24 h白蛋白定量以及随机尿样白蛋白定量间的准确性与敏感性,探讨新的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评估CKD患者尿蛋白排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慢性肾脏病患者136例,检测晨尿蛋白/尿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GFR、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对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绘制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对于24h尿蛋白定量≥0.15g,24h尿蛋白定量≥1.00g和24h尿蛋白定量≥3.00g的最佳诊断点.结果 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83;P <0.001);GFR、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对二者的相关性没有影响;24h尿蛋白定量≥0.15g,24h尿蛋白定量≥1.00g和24h尿蛋白定量≥3.00g时,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点分别为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0.20g/gcr,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0.95 g/gcr和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2.92g/gcr.结论 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监测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尿白蛋白肌酐比、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评估三者和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的关系,从而预测IgA肾病的进展。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脏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尿白蛋白肌酐比、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血压、牛津分型等指标,研究尿蛋白肌酐比、尿白蛋白肌酐比和24 h尿蛋白定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和血压、肾小球滤过率、牛津分型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尿白蛋白肌酐比、24 h尿蛋白定量三者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尿蛋白肌酐比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_s=0.929,P0.01),尿蛋白肌酐比、尿白蛋白肌酐比、24 h尿蛋白定量均和肾小球滤过率、牛津分型T、C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有无高血压,牛津分型M、E、S和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肌酐比、尿白蛋白肌酐比和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密切相关,三者和肾小球滤过率、牛津分型T、C均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妊娠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中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及早发现肾小球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8例尿蛋白阴性的妊娠32~34周孕妇,采用方便快捷的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妊娠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排除率超过参考值的阳性率45.45%(20/44),χ=38.43 mg/L,正常妊娠组的阳性率12.5%(8/64),χ=21.55 mg/L;两者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早发现并预测肾损伤,积极干预,从而阻止其发展,对降低围生期母儿病死率和保障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否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监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方法选取住院肾脏病患者136例,共272例尿标本,将晨尿蛋白/尿肌酐与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对于24h尿蛋白定量分别大于0.15g、1.00g和3.00g的最佳诊断点。结果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1);24h尿蛋白定量≥0.15g、1.00g和3.00g时,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点分别为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0.20g/gcr,≥0.95g/ger和≥2.92g/gcr。结论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监测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群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自蛋白排出量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最重要的指标,为了采取标本方便,采用次尿(即晨尿或随机一次尿)测定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来判断其排出量。2005年IDF全球指南和亚太地区IDF指南均提出男女之间有差别的ACR标准,分别为男性≥2.5mg/mmol(22mg/g),女性≥3.5mg/mmol(31mg/g)。我国人群ACR的性别特异性切点的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我们比较了非糖尿病人群ACR测定的结果,为修改我国目前采用的2005年微量白蛋白尿(MAU)诊断标准ACR切点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讨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是否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方法:对184例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同时留取随机尿和24 h尿液标本,分别进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计算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1.0 g和≥0.15 g时与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间的相对应关系。结果: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良好正相关(r=0.771,P〈0.001)。应用ROC曲线分析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应24 h尿蛋白定量1.00 g及0.15 g的诊断界点分别为0.83 g/gcr及0.16 g/gcr时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佳。结论: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以反映CKD3期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尿标本中微量白蛋白(MA)水平的变化与APACHEⅡ评分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M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肌酐(Cr),APACHEⅡ评分采用相应软件。结果:正常对照组尿MA/Cr水平为1.8+0.4mg/mmolCr,危重病患者组进入ICU 6h尿MA/Cr水平为11.7士9.7mg/mmolCr,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尿MA/Cr比率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MA/Cr比率分别为24.5±15.1mg/mmolCr和8.3±2.4mg/mmolCr,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APACHEⅡ评分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两者同步测定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和决定IC收治标准、治疗范围和强度,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肾小球疾病评价需要关注蛋白尿、肾功能、血尿、生活质量等。1蛋白尿多数肾小球疾病伴有中到大量蛋白尿。建议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或基于24 h尿液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或蛋白/肌酐(PCR)评价尿蛋白,尽可能避免随机尿的检测误差。但儿童尿液留取困难,首选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或蛋白/肌酐(PCR)。2 GFR评估菊粉和同位素清除技术仍然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金标准。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CKD-EPI)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甘舒霖胰岛素30R和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尿蛋白定量和尿素氮肌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甘舒霖胰岛素30R联合吡格列酮观察组(30例)和单用甘舒霖胰岛素30R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FBS、2hFBG、HbA1c、24尿蛋白定量水平和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吡格列嗣可以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从而发挥一定的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常规检测基础上联合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9年2~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一科住院的169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完善其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差异,血肌酐升高及血清胱抑素C升高的比例及其差异。计算应用替诺福韦酯(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 结果169例HIV感染者中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5例(3.0%),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者17例(10.1%),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5.9、P = 0.007)。血肌酐升高者10例(5.9%),血清胱抑素C升高者20例(11.8%),两者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P = 0.042)。在尿常规和血肌酐检测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49例(30.0%)。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与≥ 200个/μl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0.94(0.83,1.05)mg/L、0.85(0.77,0.95)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02、P = 0.003)。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的肾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5、1.9、2.2和1.4。 结论HIV感染者中,单纯以尿常规为依据评估有无蛋白尿,以血肌酐水平为依据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会低估肾功能损伤的患病率。在常规检测血肌酐和尿常规的基础上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提高HIV感染者肾功能损伤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应用TDF及合并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均为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有无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与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3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江都医院、珠江医院)招募无大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49例,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是否≥30 mg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12例患者24h尿蛋白30 mg为糖尿病肾病(DN)(-)组,37例患者尿白蛋白在30~300 mg为DN(+)组,同时招募4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一般人口学指标、生化指标与内皮功能紊乱指标;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的关系。结果DN(+)组尿酸高于其余两组[DN(+)vs DN(-)vs正常人=(370.3±116.1)μmol/L vs (334.2±100.0μmol/L)vs(324.5±63.7)μmol/L,P=0.083],DN(+)组sVCAM-1显著高于另外两组[DN(+)vs DN(-)vs正常人=(519.4±130.9)ng/ml vs(466.2±108.7)ng/ml vs(435.5±70.3)ng/ml,P=0.002]。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尿酸在DN(+)组是sVCAM-1唯一独立的正相关因素(β=0.35,P=0.044),而在DN(-)组二者无显著相关性(β=0.052,P=0.593)。结论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与患者内皮功能紊乱呈显著正相关,而在无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种关系并不显著,提示在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患者需要更加严格控制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尿微量白蛋白与腹部大手术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腹部大手术病人,连续动态监测腹部大手术后48h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ACR)、入ICU时动脉血乳酸值(LAC)、PaO2/FiO2值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ROC曲线比较ACR、POSSUM评分、LAC、PaO2/FiO2值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价值。结果 术后13例(11%)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组入ICU后0、6、12、18、24和48h ACR值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入ICU后24h 、48h ACR与POSSUM评分(r=0.374, P<0.001,r=0.390, P<0.001)、LAC(r=0.381, P<0.001,r=0.296, P=0.001)呈正相关,与PaO2/FiO2值(r=-0.27, P=0.003,r=-0.251, P=0.006)存在负相关。ROC曲线显示24h ACR ROC曲线为0.857,48h ACR ROC曲线为0.946,而POSSUM评分ROC曲线为0.89,24h ACR值取临界值5.0g/mol时,其预测敏感度86.7%, 特异度33.3%,死亡的阳性预测值16.9%,阴性预测值94.1%。结论 动态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患者肾小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丙泊酚组(LP组)和大剂量丙泊酚组(HP组),每组30例。LP组和HP组于麻醉诱导后分别输注丙泊酚5、10mg·kg^-1·h^-1至术毕。分别于术前(T0)、转流后2h(T1)、转流后4h(T2)和术后24h(T3)留尿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结果与T0比较,三组患者T1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恢复至基础水平;与C组比较,HP组T1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剂量丙泊酚能减轻CPB所致的肾小球功能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16.
正病例资料患者1:女性,31岁,因"发现血尿、蛋白尿7个月"于2016年2月18日入院。患者2015年7月体检发现尿蛋白(+)、尿隐血(+),之后多次复查均有血尿、蛋白尿。入院后查体:尿蛋白(+),尿白细胞2~7个/HP,尿总蛋白382.66mg/L,尿微量白蛋白175.29mg/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14.28mg/mmol,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肾活检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表现:4.3%肾小球球性硬化,部分肾小球系膜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尿纤维连接蛋白(FN)对老年人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 5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27名正常老年人的尿FN、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白蛋白尿DM组的尿 FN(9.80±4.71)μg/mmol.cr及微量白蛋白尿DM组的尿FN (30.93±19.28) μg/mmol.cr明显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的尿FN(3.91±3.68) μg/mmol.cr(t′分别为5.89、6.75,P均<0.01),且微量白蛋白尿DM组尿FN水平较正常白蛋白尿DM组明显增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5.14,P<0.01).相关分析显示尿FN与尿M-Alb、β2-MG的排泄量、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059、0.4570、0.6624,P均<0.01).结论:尿FN检测似可作为老年2型DN早期诊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住院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均常规饮食控制及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白蛋白、血肌肝、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白蛋白、血肌肝、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糖球病肾脏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尿总蛋白/肌酐正常参考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尿总蛋白定量测定单位及正常参考值普遍采用总蛋白<150mg/24h,近年有报道采用总蛋白与肌酐比(TRCR,mg/g·cr)。尿蛋白定性与定量不一致情况时,有必要探讨尿总蛋白测定单位及正常参考值。材料与方法尿蛋白定性用罗氏十联试条。尿总蛋白定量用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胡望平.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340)。尿经1∶8稀释后用郎道酶法测定肌酐,用TechniconRA-XT自动生化仪测定。第1天晨尿作尿蛋白定性,后24h尿作总蛋白定量。结果1.试条阴性中有25%(9例/36例)TPCR>200mg/g.Cr;试条阳性中有55.2%(32例/58例)TPCR<200mg/g·Cr。试条法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住院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均常规饮食控制及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白蛋白、血肌肝、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白蛋白、血肌肝、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治疗糖球病肾脏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