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模式下,如何在保障临床轮转的同时提高其临床科研能力。方法 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2021级51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并轨培养模式下其对临床科研的认知,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51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科研能力(文献阅读、英文写作/文章撰写、掌握实验方法、医学统计分析、发现临床问题、研究方案设计)的认知较低,存在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并轨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但对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存在多种不利因素,如缺乏临床科研能力的系统培训,使其对临床科研能力关注较少和主观能动性较低。多数研究生认为,文献阅读、学习疾病知识和最新诊疗指南、参加疑难病例讨论、跟随导师门诊查房学习,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科研能力。结论 并轨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科研的认知较低。在导师的引导下,发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文献阅读和基于临床的学习,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促进其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级专业医疗人才,是当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瓶颈和难题。医学研究生科研例会制度的建立,是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旨在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提升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了组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科学创造力和多样性,推动学科建设。文章从培养高校医学专业研究生的角度出发,总结并借鉴同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探索医学研究生科研例会的重要性,整理科研例会的具体管理措施,以期对现阶段的医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一点参考,促进医学教育的进步,助推我国健康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文献报告会在骨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和满意度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学在读的38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一周一次的文献报告会培养其科研能力,通过报告会前后科研各项能力自评和满意度评价评估文献报告会的应用效果。结果参与文献报告会后,调查对象自评其文献检索能力、文献阅读分析能力、文献撰写能力、制作学术PPT能力和文献汇报能力均有显著提升(P0.001)。调查对象认为参加文献报告会有助于了解骨科学科的发展现状、加深对循证医学的理解、掌握批判性阅读和思考能力、提高科研实践能力和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但对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统计水平提升不明显。结论文献报告会对骨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转化医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快速研究成果转化,其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和发展的核心。转化医学在康复医学领域强调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提出并分析临床问题,与科技领域研究人员共同设计问题解决方案,与相关设备生产企业合作,从而快速实现成果转化,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注重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指导研究生从转化医学角度选择研究方向,同时注重为康复医学研究生搭建良好的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培养康复医学创新型人才,以解决现今社会对康复医学需求日益增多与康复医学人员质量和数量不足、康复设备昂贵、适用范围局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转化医学是目前医学科学的“战略性”发展方向,而培养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是实现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学的储备军,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医学生培养现状,提出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关键在于实现“外在”和“内在”两个核心。“外在”主要是营造良好的临床科研并重的培养环境,包括学校及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发挥导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完善奖惩考评制度。“内在”主要是兼顾培养临床实力,提升医学生科研能力,包括引导医学生观念转变、以临床实力为基石提升科研思维、注重培养科研“实操”能力、砥砺科研素养和品格。“两个核心”的提出可为转化医学理念下医学生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分析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学校、导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献以及分析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文章对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加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学校应积极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学术硕士扶持政策以吸引真正热爱科研的学生主动报考;导师应承担起对学生培养各个阶段的责任,积极推动双导师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也应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切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对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多元化培养。学校应从政策上和硬件上支持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导师应推动符合学术型硕士需求的科研训练。结合以上策略,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中最高的教育等级,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完善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兼具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各高校探索教育发展改革的工作重点,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从当前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其培养模式的优化,阐述多导师共同培养以及跨学科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从科研水平的提升、论文书写与发表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和临床实践以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几方面探讨提升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外科专业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的执行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研究生导师38 名和在读研究生43 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导师与研究生认为外科研究生的各项能力均处于中上水平;大部分导师与研究生认为科研训练对临床的帮助大或帮助较大,但是60% 的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科研训练;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大部分导师认为新模式弱化了对研究生的专科培养。结论 在新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较高,但是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新的培养模式下,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减少,导师的监管力度下降;研究生培养呈现大外科化的趋势,没有设置时间让大部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充分的本专业训练和答辩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文化,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有效快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实际应用,转化医学在医学研究生教育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上进行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科研思维、培养计划等方面的探讨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缺点日益显现,制约了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实行导师团队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提高导师团队科研素质,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科研领域表现得尤为重要。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导师团队,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对医学实习生教育及管理现状与模式。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口腔科新招收的307名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教育与管理过程,对医学实习生教育及管理的现状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选取的5个科室中,均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实习生管理困难。其中,内科、外科、儿科3个科室存在实习生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在影响实习生教育与管理的原因中,学生实习期间存在消极怠工、纪律松懈情况的有211名,占68.73%,存在学校实习点与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集中困难情况的有51名,占16.61%,存在医院带教老师不愿教的情况有2名,占11.11%,存在师生之间沟通困难等情况有45名,占14.66%。结论对综合性医院医学实习生实施岗前培训、日常管理,选取合适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技能,在医院管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运用"三强训练法"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水平的作用。方法第一学期强化医学英语词汇。第二学期大量阅读国外文献、原著。第三学期要求掌握临床英语,提高研究生科研、临床水平。结果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强训练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的临床英语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儿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可适应未来医学科学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医学人才。于是,大部分医学院校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科学意识以及做科学研究的能力,尤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如此。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促进社会前进,不断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培养研究生要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行为,发现问题。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本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式,强调应重视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知识的考核,严把录取关,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强化对导师的监督与考核,以此达到培养优秀的临床-科研复合型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医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及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麻醉学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研究生数量多而素质差别大、临床导师对教学与指导研究生不重视、学生既要完成技能培训又要完成科研论文等难点。基于培养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麻醉学研究生人才的目标,从麻醉学研究生的管理制度建设、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医学院校麻醉学系研究生管理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地处广西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某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现状,研究其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参考国家和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培养和管理等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66 名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调查。结果 49.13% 的导师认为学术型导师遴选条件中对科研成果、教学成果或其他成果的要求欠合理,38.60% 的导师认为专业型导师遴选条件中对主持课题及经费的要求不合理,29.82% 的导师认为专业型导师遴选条件中对学历、职称和临床实践工作时间的要求欠合理;对其他遴选条件要求的认可程度均在80% 以上;但有50.87% 的导师认为遴选条件存在标准量化不够等问题。5 年来有超过30% 的导师未单次外出学习(进修)超过3 个月,54.40% 的导师参加导师培训的次数不超过1 次,50.87% 的导师未参与制定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85.97% 的导师认为每人每届指导的研究生不宜超过2 人。80.70% 的导师认为应该对硕导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68.42% 的导师对学校的导师考核和评价制度不满意。结论 当前硕士生导师队伍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相关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大幅增长,医学生质量和适应社会能力越来越多受到医学和教育界的关注。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面临片面发展问题。科研型研究生注重科研思维、研究水平的培养,常忽视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型研究生临床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事实上,现有相当部分科研型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参与导师的专科门诊工作,因此,进一步探索、建立参与专科门诊的临床培训规范,将有助于提高科研型研究生临床实践水平提高,培养科研-临床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初步探讨参与专科门诊对于科研型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传统专硕和双轨制专硕)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的发表情况,为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培养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3级和2014级已经毕业的435名专业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5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共发表840篇学术论文,其中传统专硕247人共发表522篇学术论文(含149篇SCI论文,占28.54%;44篇Medline论文,占8.43%;329篇核心期刊论文,占63.03%),生均发表了2.113篇;双轨制188人共发表318篇学术论文(含84篇SCI论文,占26.42%;24篇Medline论文,占7.55%;210篇核心期刊论文,占66.04%),生均1.691篇。结论传统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上均高于双轨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高水平SCI论文发表上,传统型专业学位硕士也高于双轨制专业学位硕士。  相似文献   

18.
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置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外科学临床医学人才。目前我国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处于变革期,硕士生源多样,培养模式不统一。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实施中导师和研究生产生一些困惑,遭遇一定挑战,需要根据实施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当前环境下,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当按照住院医师规培制度轮转,同时挤出一定时间进行科研训练,经过外科专业学位导师的努力,培养临床能力与科研素质兼备的高层次的外科学专业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事业的逐步推进,医学研究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与时代相关的问题,比如心理问题。因此,不仅要注重对研究生诊病、治病能力的培养,还要考虑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代社会中,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地增加。不仅要培养出技术上合格的医学人才,也要培养出心理上过硬的医学人才。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深入思考,正确应对现有的问题,并积极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重点是培养合格的人,并把各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完善到人的培养中,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一名合格的医生。  相似文献   

20.
“大健康”背景下,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滨州医学院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经度”入手,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4个“纬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遴选考核体系,构建“四位一体” +“思政贯通”的导师培训体系,开展“医学+X”交叉融合工程,组建国际化导师队伍,全面提高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在研究生培养经度,构建科学学位科研素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学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医学+X”医学研究生交叉培养体系和“S-P-R-I国际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学科交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岗位胜任力显著提高,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就业率近100%,均从事医学科研或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