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PET-CT检查,并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对比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SUV_(max)值。结果金标准检验结果 :肺癌病变患者49例,非肺癌病变患者19例。其中肺癌病变患者中包括基底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8例、鳞癌15例、腺癌22例、腺鳞癌2例。PET-CT诊断结果 :肺癌病变患者47例,非肺癌病变患者21例。其中肺癌病变患者中包括基底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8例、鳞癌14例、腺癌21例、腺鳞癌2例、有1例分类不明确。诊断符合率94.11%(64/68),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良性病变SUV_(max)值低于恶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CT在肺癌中诊断灵敏度93.88%(46/49)、94.74%(18/19)。结论在肺癌诊断中,应用PET-CT检测,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即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又能鉴别良、恶性SUV_(max)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痰脱落细胞检查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168例,均采用自然咯痰法采集痰液,并涂片、染色、镜检,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痰脱落细胞检查,168例患者中,腺癌9例,鳞癌102例,小细胞癌21例,阳性检出率为78.6%。结论痰脱落细胞检查操作方便、对患者创伤小、可重复性好,对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的诊断的价值。方法我院小肺癌患者88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CT诊断,并对患者基本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88例患者经病理结果确诊为腺癌24例、鳞癌43例、未分化癌21例。CT诊断结果为腺癌符合率79.2%(19/24)、鳞癌符合率67.4%(29/43)、未分化癌符合率52.4%(11/21)。结论单纯CT检测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可能出现漏诊、误诊,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一同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2(PCK2)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1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取肺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距离20 mm的远癌组织分别进行Real-time PCR检测。观察肺癌组织及远癌组织PCK2m 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CK2m RNA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随机选取我院病理科2014年1—12月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蜡块进行免疫组化,检测PCK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两年生存组和两年未生存组免疫组化评分。结果(1)肺癌组织与远癌组织比较PCK2m RNA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肺癌组织中PCK2m RNA与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肿瘤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均无相关性。(2)结果发现两年生存组的免疫组化评分低于两年未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K2的激活状态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ox2转录因子在肺癌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肺癌患者120例,检测其体内Sox2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患者癌组织中Sox2阳性表达率为90%,表达水平得分为(5.19±0.87)分,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Sox2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得分(χ2=166.9565;t=46.1893;P=0.0000);鳞癌患者癌细胞内Sox2阳性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大细胞癌;腺癌Sox2阳性表达水平最低;鳞癌、大细胞癌Sox2表达水平与腺癌、小细胞癌相比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癌细胞低分化程度的患者体内Sox2阳性表达水平最高,随着分化程度的增加,Sox2阳性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肺癌高、中、低分化组差异显著(t=5.7745,8.6034,4.2127;P=0.0000)。结论肺癌组织Sox2转录因子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肺癌组织Sox2转录因子在不同病理分型、不同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通过检查Sox2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对肺癌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及与临床病理、预后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OX-2表达量,依据肺癌组织COX-2免疫组化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COX-2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COX-2表达水平及COX-2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癌旁组(P 0.05),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阴性组(P 0.05);阴性组3年平均生存时间、存活率明显高于阳性组(P 0.05);COX-2阳性率 10%、肺癌Ⅳ期、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OX-2表达量上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COX-2可用于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标准的有254例。其中,鳞癌132例,腺癌102例,其他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及肺CT评估病变位置,并实施肺功能检查。分析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结果鳞癌组FVC、FEV1、PEF、PEF50%、PEF75%水平均低于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吸烟者所占比高于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腺癌,鳞癌对患者肺通气功能损害更大,考虑吸烟等因素的影响,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各类妇科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CC-Ag对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573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270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5例)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459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上述不同类型疾病患者间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P<0.05);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P<0.05),而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妇科恶性肿瘤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P<0.05),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g水平升高对于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在膀胱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EG-1在19例膀胱腺癌,16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膀胱腺癌中AEG-1蛋白阳性率为63.2%,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AEG-1与膀胱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AEG-1有助于了解膀胱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中,Rho C、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72例食管鳞癌、7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Rho C蛋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采用的方法是免疫组化SP法。结果 Rho C蛋白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Rho C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Rho C蛋白的表达过程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变及浸润转移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肺结节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抑癌基因p16、MGMT、FHIT和APC的甲基化,探讨它们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肺结节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根据手术结果分为2组,肺癌(浸润型腺癌、微浸润型腺癌、原位癌)或癌前病变(腺瘤样不典型增生)为实验组,良性病变为对照组,采用MSP方法检测患者p16、MGMT、FHIT和APC基因的启动子DNA的甲基化。采用χ^2检验、ROC曲线分析p16、MGMT、FHIT和APC基因甲基化对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肺癌及癌前病变甲基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ROC曲线发现单个抑癌基因甲基化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50%以上,但四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在90%以上,约登指数0.87。结论:p16、MGMT、FHIT和APC基因甲基化均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肺泡灌洗液p16、MGMT、FHIT和APC基因甲基化可提高肺结节患者肺癌早期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镜活检病理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接受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的胃癌患者86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胃癌诊断中胃镜活检的应用价值。术前胃镜活检:实施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术后病理检查:通过显微镜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胃镜活检确诊胃癌72例(83.7%),病理检查86例(100.0%)均为胃癌病例,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对管状腺癌、印戒细胞癌与分化型、分化不良型的判定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诊断中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的结果存在误差,但用于胃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DVT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接受化疗的18例合并DVT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同期87例不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腺癌、存在并存疾病、D-2聚体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缩短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腺癌、存在并存疾病、D-2聚体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APTT缩短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DVT患者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癌、存在并存疾病、D-2聚体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APTT缩短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DVT提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齐齐哈尔地区妇女宫颈上皮内病变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的研究,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DNA倍体检测及TCT检测。取TCT为高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者进行P16/Ki-67免疫双染检测。结果DNA倍体阳性患者中HPV阴性4例,阴性率11.0%,DNA倍体阳性组中HPV阳性36例,阳性率89.0%,与阴性组具有明显差异。TCT结果为高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者40例,P16/Ki-67共阳性组中HPV阴性2例,阴性率0.5%,P16/Ki-67共阳性组中HPV阳性29例,阳性率72.5%,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齐齐哈尔地区妇女宫颈上皮内病变和HPV感染具有紧密的联系,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四种肿瘤标志物在胸水和血清中的差异,探讨胸水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9年11月间92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肺癌试验组和良性对照组。同步采集患者胸水和血清并运用电化学发光法对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蛋白抗原CA 125(CA 125)检测。结果肺癌组四种肿瘤标志物有血清和胸水中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组胸水中四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水平均高于同步检测的血清,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肺癌患者胸水肿瘤标志物检测与良性胸水患者及自身同步血清检测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胸水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为时间段,选取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及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80个病灶)患者均接受DWI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以及联合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率和检出率。结果本组60例患者(80个病灶)中,经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检出与二者单一诊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中实施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联合DWI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激酶(Hck)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和过表达Hck质粒转染A-549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PCR法检测Hck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ck和EGFR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18例临床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ck和EGFR mRN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Hck mRNA和EGFR mRNA的相关性。结果过表达Hck后A-549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升高(P <0.05),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所升高(P <0.05);干扰Hck表达后A-549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均下降(P <0.05),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对应降低(P <0.05)。肺腺癌组织Hck和EGF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中Hck mRNA与EGFR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5,P=0.017)。结论本研究发现Hck可能通过改变EGFR的表达水平调节肺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来医院就诊的疑似宫腔粘连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测,以宫腔镜检查证实作为金标准。观察HSG检查宫颈粘连情况及HSG诊断IUA符合率。结果经HSG检查后,95例患者中,宫腔中央型粘连为19例(占比20.00%),宫腔边缘性粘连为20例(占比21.05%),宫腔混合型粘连为37例(占比38.95%),完全型粘连19例(占比20.00%);疑似宫腔粘连的95例患者经HSG检查,95例为IUA,经宫腔镜进一步检查证实,91例为IUA,其中宫腔结核2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HSG诊断IUA符合率为95.79%(P<0.0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符合率高,可以检出输卵管是否粘连,发病的部位,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子宫腔形态,检查方式简单、方便、不需麻醉、患者痛苦小、相对安全。是常用的鉴别宫腔粘连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骨减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完整疑似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3例,均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并与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结果对比。结果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手术或血管介入栓塞术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40例,敏感性为90.91%(40/44)。DSA诊断动脉瘤42例,敏感性为95.45%(42/44)。CTA与DSA相比较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检查技术,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肺癌PET-CT模拟定位靶区勾画分析。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0例,在我院于2019年7月-2019年12月进行诊断,显像及定位选择西门子Biograph flow 64,实现图像融合,把扫描数据输入计划系统内,放疗科医师对比分析PET-CT、 CT、PET图像,确认后勾画靶区。结果临床分期提升8例,其中ⅢB期者为Ⅳ期,ⅢA期为ⅢB期各4例;一致的占22例。有24例定位前纵隔淋巴结≥1.0 cm,Biograph flow 64均为高放射性摄取,其中显示为高放射摄取,合并有<1.0 cm的淋巴结占7例;有6例CT纵隔淋巴结直径<1.0 cm者,未见有放射性摄取。结论针对肺癌患者,通过结合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采用PET-CT模拟定位,可实现对放疗靶区的确认及勾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