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以60例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例,采用抽签方式对患者随机分组,分成每组各30例的护理组(必要术后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必要的术后护理干预,能够加快其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的29例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的28例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后对比两组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前缘高度(14.15±2.97)mm、中线高度(14.86±2.67)mm、后缘高度(23.12±5.37)mm、Cobb角(38.15±2.11)°、VAS评分(0.39±0.14)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患者70例,总结术前准备、术后的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信息。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好转,治疗效果确切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减少手术创伤、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明显优势,做好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手术以及传统手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短一些,出血量要少一些;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Cobb角改善等指标比对照组优秀;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13.33%,观察组为0;观察组活动评分比对照组高。结论和传统的手术比较起来,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效果更加优秀,患者受到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几率低,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术中球囊破裂、术后骨水泥外渗发生情况及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球囊破裂,术后1例(3.13%)出现骨水泥外渗,术后2天、1个月及3个月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前缘压缩率以及疼痛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改善明显(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应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个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46±0.42)分,Cobb角为(23.62±3.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分别为(5.62±1.72)分、(23.42±3.55)°、13.33%。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用经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90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侧经椎弓根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弯角经皮椎体成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连续或间断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各48例。单侧组患者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双侧组患者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前、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侧组(P<0.05),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和骨水泥注入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24小时及术后1、3、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ODI和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医护理服务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的5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中医护理服务组进行了中医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占比,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胸腰椎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状况,后遗症发生率。结果中医护理服务组满意占比、胸腰椎疼痛程度、焦虑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状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服务可获得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和缓解焦虑,加速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在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本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用数字表法分组,各4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95.56%和80.00%,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P 0.05);护理前,组间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在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单侧入路组(n=29)和双侧入路组(n=2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背部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以及X线曝光次数;比较术前和术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肺栓塞、骨水泥渗漏和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结果 (1)术前腰背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术后1天、术后3月两组之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单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及X线曝光次数均低于双侧入路组(P <0.05)。(3)术后均能改善术前患椎Cobb角及增加椎体前缘高度(P <0.05),术后单侧和双侧入路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侧入路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双侧入路组发生骨水泥侧漏6例、伤椎邻近椎体再骨折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单侧入路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变椎体后凸畸形及恢复椎体高度,但单侧椎弓根入路较双侧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骨水泥灌注量、X线曝光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探究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展开系统性调查,按照随机电脑分组依据分成分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而对照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的疼痛程度对比无统计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选用PKP术和PVP术均有各自的治疗效果,相对而言,PKP术在缓解疼痛、提高椎体功能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固定加微创植骨融合术在青壮年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9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用双色球法,划分A组(45例,内固定)和B组(46例,内固定+微创植骨),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Oswestry评分。结果治疗后,B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A组;B组Cobb角小于A组;B组Oswestry评分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内固定加微创植骨融合术治疗青壮年胸腰椎骨折,对患者的胸腰椎功能恢复非常有帮助,既能够矫正后凸畸形,还有利于促进骨性融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采取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将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在给予全身麻醉后行体位复位,获取满意的复位后,采取经皮置钉手术.术后进行1年随访,分析患者手术前后ODI指数、VAS评分及各项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的ODI指数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经体位复位后、撑开钉棒后,后凸Cobb角、前缘、中部椎体高度丢失率均取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采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性,能够良好矫正伤椎,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选择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obb角为(3.1±0.7)°,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分别为(89.7±5.2)%和(90.5±4.4)%,VAS评分为(1.5±0.6)分,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率为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弓根螺钉与连接棒内固定法联合应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护理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全方位护理方法组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ICU护理中开展重症监护室全方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满意水平;重型颅脑外伤术后ICU留观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重症监护室全方位护理方法组满意水平、肺功能指标、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生命质量评分、重型颅脑外伤术后ICU留观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 <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重症监护室全方位护理方法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改善肺功能,以及缩短ICU的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按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1.078),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402、5.835、11.222),P <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9.533),P <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疼痛,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00例痔疮手术患者,回顾所有病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精细化护理作为分组依据,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用精细化护理,对比手术观察指标、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次排便时间、排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短(P<0.05);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给予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还可经缓解疼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模式镇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研究的12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科室接诊的骨科骨折患者,将所有调查对象经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管理模式),每组各60例。观察对照组、观察组疼痛情况及止痛剂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NRS评分、止痛剂用量更低,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中,可采取多模式镇痛护理管理模式,此护理模式可有效的降低止痛剂使用量,并提升NRS评分结果,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以及家属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是医院骨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后入路手术治疗,48例)、参照组(接受前入路手术治疗,48例),对比临床疗效、ODI评分、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显著比参照组(72.92%)高,研究组治疗后ODI评分显著比参照组低,研究组治疗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显著比参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17%)显著比参照组(20.83%)低,P<0.05。结论后入路手术可显著改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减轻功能障碍,恢复椎体前后缘高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