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自然分娩且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情况、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分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持续收缩压、FSFI评分和PFIQ-7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持续收缩压、FSFI评分和PFIQ-7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改善自然分娩且产后发生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初产妇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疲劳度(Ⅰ类和Ⅱ类)、盆底动态压力、盆底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疲劳度(Ⅰ类和Ⅱ类)、盆底动态压力、盆底肌张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缓解肌纤维疲劳,改善肌张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凯格尔(Kegel)运动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1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Kegel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干预4周后盆底肌肌力、子宫脱垂分级情况,干预前、干预4周后盆底肌纤维肌电压及疲劳度、尿失禁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盆底肌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干预前,疲劳度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子宫脱垂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9,P=0.030)。结论: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联合Kegel运动能够增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子宫脱垂分级程度,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9月本院接收的36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疗法,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肌电活动(盆底Ⅰ类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收缩持续时间,Ⅱ类纤维持续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及收缩次数)、性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Ⅰ类纤维收缩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盆底Ⅱ类纤维收缩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产妇(P<0.05)。研究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666,P=0.0389)。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直肠脱垂、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增强肌肉强度,延长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经济、无创,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顺产组(824例)和剖宫产组(419例)。治疗前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分别测定所有产妇的盆底收缩压、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顺产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顺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合凯格尔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抽取烟台山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PFD患者4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凯格尔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斯的明, 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盆腔功能(盆底肌肉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肌肉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力及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国际尿控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结果治疗6周时, 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有效率(95.00%, 19/20)高于对照组(65.00%, 13/20), P<0.05;治疗6周时, 观察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6周时, 观察组盆底肌力、POP-Q分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凯格尔训练可有效缓解PFD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增强盆腔功能及盆底肌力, 改善盆腔脏器脱垂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260例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单号编码纳入观察组,双号编码纳入对照组,两组各有1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性凯格尔训练方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尿失禁情况,观察两组产后6个月盆底器官脱垂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盆底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SUI分度及产后6个月POP-Q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用盆底肌训练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尿失禁及盆底器官脱垂,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刺激仪和雌孕激素联合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05例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的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纯行盆底生物刺激仪治疗,观察组(55例)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对比两组医治前后盆底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医治疗后观察组静电肌电值(9.38±3.12)ms,较之对照组(20.03±5.13)ms更低,且最大收缩力(89.36±14.73)N、持续收缩力(73.22±10.47)N,均优于对照组(64.13±14.09)N、(53.01±9.77)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PFD行盆底生物刺激仪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将她们随机分成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其中,剖宫产组50例,阴道分娩组110例。在产后42~50 d再返回医院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测试,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研究两组患者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情况。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尿失禁较为频繁,尿垫试验重量,骨盆肌的收缩持续时间,骨盆肌Ⅱ类和Ⅰ类纤维收缩压力等盆底功能障碍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和妊娠会影响患者的盆底功能,在产后给予患者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更年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就诊的88例更年期轻中度SUI患者。根据红蓝球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点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漏尿量、病情。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加盆底功能锻炼结合穴位点压治疗更年期轻中度SUI患者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改善漏尿情况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分娩住院产妇1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号(1~168号),将奇数号产妇纳入对照组,产后给予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将偶数号产妇纳入研究组,产后给予阴道肌力训练器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分级、电测肌电值、尿失禁发生率、子宫脱垂改善效果及产后3个月性功能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肌力>Ⅲ级的产妇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肌力>Ⅳ级的产妇盆底肌力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0度子宫脱垂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产妇性高潮、性交痛、阴道润滑度及性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提高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产妇的盆底肌力和产后性功能,有效减少产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第5次第10次后肌力测定较对照组恢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Kegel法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明显,其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增强了治疗准确性,是症状较轻患者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南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尿动力、盆底肌力、生活质量,治疗4、8、12周时的尿失禁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最大闭合力、充盈期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最大闭合力、充盈期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4、8、12周时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动力指标,降低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健康教育与物理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效果及盆底肌肌力、疲劳度、盆底动态压力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顺产的产妇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物理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效果及盆底肌肌力、疲劳度、盆底动态压力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肌肉张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肌肉张力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类肌纤维疲劳度、II类肌纤维疲劳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盆底动态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生活质量分别为(89.25±5.25)分、(60.48±3.85)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产产妇生产后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和物理康复治疗可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并且对于降低疲劳度,提高盆底动态压力及产后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对初产妇盆底肌损伤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1 512例。756例会阴侧切产妇为实验组,756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损伤情况以及盆底器官脱垂情况。结果两组产妇Ⅰ、Ⅱ类纤维肌力、疲劳度和盆底动态压力值异常的发生率均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子宫脱垂情况,对照组阴道前壁膨出和子宫脱垂的发出率高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阴道后膨出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会阴侧切对盆底肌的保护作用有限,应严格控制侧切率,有指征的使用侧切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0例产后PFD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配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1、2、3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研究3组给予补中益气丸、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研究1组给予补中益气丸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研究2组给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四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情况、盆底肌收缩功能、疾病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四组盆底肌力逐渐增强,≤Ⅰ级患者比例减少,≥Ⅳ级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四组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分布情况优于治疗前,研究2、3组盆底肌肌力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1、2、3组盆底肌肌力优良率分别为60.0%、68.0%、82.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治疗后,研究1、2、3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阴道快速收缩最大肌电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3组阴道紧张收缩平均肌电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3组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痛及腰酸、性生活障碍发生率均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产后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曹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64例产后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凯格尔运动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比较两组盆底肌力、POP分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OP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OP分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力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治疗前,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QOL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意义。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2017年3月盆底功能障碍产妇,根据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指导和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评分、尿液残留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张力,减少尿液残留,降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干预顺产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120例顺产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及常规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盆底肌肌力分级(会阴肌力测试法)、盆底肌功能指标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盆底肌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均高于干预前,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干预前,观察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应用于顺产初产妇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盆底肌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产后D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治疗6周。分别测量两组干预前后DRA距离、脐围、脐上围、脐下围,监测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电位,记录尿失禁发生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DRA距离、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电位值均高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电针联合Flexi-bar运动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DRA患者中,可有效改善DRA患者腹直肌、腹围恢复等情况,提高腹直肌及盆底肌的电位,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