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PDA在肿瘤科实习护生实施床边综合能力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度在我科的实习护生98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作为对照组,2017年度在我科的实习护生112人应用科室带教小组自行设计的PDA床边综合能力带教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作为观察组。结果对观察组实习护生实施PDA床边综合能力带教模式的临床教学后,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对科室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A对实习护生实施床边综合能力带教模式,满足护生的临床实践需求,能充分提高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生更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集中培训模式,为达到实习护生满意的培训效果。方法将传统的集中培训模式进行改良,由护理部集中进行改为护理部、科室集中培训两个阶段,时间由1周改为2周的集中培训。护理部集中培训阶段内容为集中理论授课、技能示范,分组科室阶段采用半天集中学习,半天临床见习。同时要求护生书写培训日记及心得体会。集中培训结束前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延期进入临床实习。结果实习护生、临床教师对集中培训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不适应期缩短。结论改良集中培训模式是实习护生进行集中培训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创伤外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与应对措施.方法 调查医院在创伤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创伤外科实习的120名护生对创伤外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满意情况.结果 创伤外科护生满意度的项目,从高到低分别为带教老师专科知识水平、带教老师服务态度、科室轮转时间、轮转科室安排、临床带教老师科研知识局限、对护理职业的热爱.在创伤外科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中,护生、临床带教老师和科室、医院等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进行解决.结论 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要转变护生的思想,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完善带教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实习初期护生带教质量。方法制定临床带教责任表,实习初期的护生每人一份,各位带教老师合理分工,带教方向明确。结果护生学习被动变主动,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论在实习初期应用带教责任表,有效提高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方向性,提高其在新的医疗环境中适应各个岗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1月于本院骨科实习的98例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组护生均实习5周。结果实习5周后,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及实践操作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骨科实习护生教学中可提高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进行护理实习教学管理期间新型管理模式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102例实习护生作为试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教学管理模式;对照组(51名):选择传统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展开;试验组(51名):选择新型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展开;比较两组护实习护生行为规范合格率、平均业务学习出勤率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结果。结果试验组实习护生规范合格率(98.04%)高于对照组(64.71%)(P<0.05);试验组实习护生平均业务学习出勤率(98.04%)高于对照组(62.75%)(P<0.05);试验组实习护生各项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实习护生在接受新型护理实习教学管理后,对于规范合格率的提升,平均业务学习出勤率的提升以及教学满意度评分的提升,均获得显著效果,最终为医院实习护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护理安全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317护"手机APP及计算机网络平台对护生理论和技能同质化的培训和教育模式应用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模式的2017年8月—2018年2月轮转血透室的30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3—9月轮转血透室的30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317护"手机APP及计算机网络平台的特色化、个性化护生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信息化教学培训模式,建立移动学习体系,并通过宣教、培训与考试的闭环管理模式,使护生能灵活运用碎片式学习方式。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学习效率、培训管理效率。结果观察组带教老师技能水平和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317护"信息化平台进行护生培训教育,解放了护生和带教老师的时间,快速建立移动学习体系,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护生学习及培训管理效率,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在护理学生急救护理技能考核评价中引入OSCE模本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轮转的98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在急救考核中应用OSCE模本,通过四个考站的考核,考核和评价护生在各考站的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急诊常见疾病的预检分诊、护生急诊急救临床能力、转运过程及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内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在肿瘤护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我院肿瘤科实习的98名护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49名护生,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一对一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推进肿瘤护生培养中应用一对一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临床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与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届护生(接受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2016届护生(未进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各134名,对比两组护生的院内招聘成功率、临床实习教学结束时出科前考核成绩(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结果 17届护生的院内招聘成功率(94.0%)高于16届护生的院内招聘成功率(46.3%);17届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4.6±3.8)分,高于16届护生的(86.7±4.8)分,实践成绩为(95.4±3.6)分,优于16届护生的(85.8±1.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临床实际教学模式改革对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实习成绩、院内录取成功率均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提升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陪伴式教学在MBBS留学生产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为了找到更适合MBBS留学生更佳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实习的MBBS留学生38人的实习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出科技能考试)、学生反馈表和带教教师对MBBS学生的实习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名留学生出勤率都为全勤。实验组留学生的出科技能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带教教师对实验组学生的临床表现较对照组更满意(P<0.05);但两组学生的出勤率和平时成绩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伴式教学法更关注MBBS留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其有针对性的进行临床培训,故陪伴式教学法对MBBS学生的临床实习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PBL应用于护理学专业教学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法将2019年7月—2020年1月于哈尔滨某医科院校进行实习的8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分组。4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40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结束分析数据,对比总结两组的学习情况、实习情况、理论知识及实践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实习情况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护理实习中应用PBL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知识广度、课程内容印象性以及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了实习过程中的礼仪表现、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综合能力、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及创新性,同时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成绩,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传统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可以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习护生中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医院急诊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30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带教)与对照组(30例,传统带教),比较分析两组护生实习效果、护生对带教方法 评价等.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实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中,采用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技能以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制定合理实习带教计划对护生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80例护理实习生作为分析对象,按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带教计划;研究组则制定合理实习带教计划。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及对带教计划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生对带教计划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结论制定合理的实习带教计划,能有效提高护生临床专业水平,为医院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护生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IVAS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心内科护生教学的推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实习的220名护生的教学成效,根据教学模式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名护生,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则实施PIVAS多元化教学模式,实习两周后对比两组理论知识成绩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明显更高,P <0.05,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PIVAS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护生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从而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到达预期的培训目的,为护生今后实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创建基于创客理论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120 例临床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随班 LBL 见习教学模式,观察组将创客理念引入教学实践,加强手术室护理教学模式创新,通过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中文版测量、实习考核成绩以及护生教学满意度调查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 CTDI-CV 量表总分及部分维度得分较对照组学生明显提高(P < 0.05),观察组实习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学生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学能力、资源利用几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较对照组提高(P < 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创客理论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体检部护理是临床护理学各个层次医学教育中的新兴课程之一,日渐受到重视。目前,较多的临床教学医院在体检部护理教学仍沿袭传统而单项的"传授-接受"固定化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趣味性、互动性和临床实践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及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锻炼。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将Seminar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有机结合,让该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入体检部护理临床教学实践中,使同学们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更好地激发,知识面拓宽,临床思维能力更有逻辑性,体检部护理临床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和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研究适合脊柱外科护理的教学模式。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和2018年度脊柱外科60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按双盲信封法分为PBL组、LBL组和LBL+PBL组各20名,对三个组实习护理生的职业认同感、主动学习性、师生的互动性、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应变能力、护患的互动性自信心、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主观成绩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与综合成绩等实习生的客观成绩进行比较。结果LBL+PBL组实习护理生的教学满意度、应变能力、自信心、理论知识、师生的互动性、综合成绩明显高于PBL组和LBL组(P<0.05);PBL组和LBL+PBL组在职业认同感、学习主动性、护患互动性、团队精神、操作技能、自学能力明显好于LBL组(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在和LBL相结合运用后,可提高实习护理生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有机结合学科理论与临床上的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 Seminar-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抽样法选取在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 2012 级本科护生 42 人为对照组,2013 级本科护生 38 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实验组采用传统带教及基于微信的 Seminar- 案例教学法,临床实习前和实习结束时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两组护生。结果 实习结束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 7 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 Seminar-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可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临床实习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