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鼻咽癌患者36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先行CT检查,然后行MRI检查,利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 鼻咽癌部位:CT诊断时,36例患者中14例确诊,确诊率为38.9%。CT/MRI图像融合技术诊断时26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72.2%。颅底部位:CT诊断时8例确诊,确诊率为22.2%。CT/MRI图像融合技术诊断时20例确诊,确诊率为55.6%。2种诊断方法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采用CT诊断时采用CT/MRI图像融合技术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及临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21例肺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 21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0例;肺内病变18例有6例并有纤维化,9例是磨玻璃影,12例是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及胸膜下肺结节(有6例融合为较大的结节);21例中3例有少量胸腔积液(并有肺内粟粒样小结节)。结论肺部结节病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征性,同时结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影像征象不典型时,需要结合临床及治疗中动态观察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整理我院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CT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效果以及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3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将其作为合并组,并将53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结核组,两组患者都进行CT平扫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合并组中,出现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分别为66.3%、52.83%、22.64%及73.58%。结核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例分别为28.30%、15.09%、7.51%、45.28%。对比两组指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结果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能够通过CT影像学检查看出差别,CT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的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6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术前所有患者分别接受X线胸片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初诊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初诊肺癌符合率92.75%,高于X线胸片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下影像学特征为肺癌病灶累及气管、支气管等位置,部分患者病灶宽基底与气管、支气管壁相互连接,同时突入到管腔内。结论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发现早期肺癌病灶,对患者疾病早期接受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PET/CT检查,并行手术根治或纵隔淋巴结活检。结果病理结果示23例发生淋巴转移,阳性率为27.1%。PE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90.3%,阳性预测值为76%,阴性预测值为93.3%,准确性为88.2%。结论PE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但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欠佳,提示PET/CT检出为阳性的淋巴结需进一步行纵隔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GE Optima 680 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行低剂量CT扫描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分析,评估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患者中检查多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切除病理结果诊断原位癌24例,微浸润9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结论传统主要通过痰检及胸片筛查,因早期肺癌主要为磨玻璃结节,密度低,所以X线检出效率低下。CT可以极大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高,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又能大大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早期肺癌可以出现分叶、空泡、肿瘤微血管成像征等典型CT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中应用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为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参与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的实验组,选取同期参与收治的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的参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CT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胸膜凹陷征、空洞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等检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检出率72.00%、空洞征检出率38.00%、空泡征检出率24.00%、毛刺征检出率56.00%、分叶征检出率68.00%等指标,高于参照组患者胸膜凹陷征检出率42.00%、空洞征检出率20.00%、空泡征检出率4.00%、毛刺征检出率14.00%、分叶征检出率28.00%,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CT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比较高,依据胸膜凹陷征、空洞征、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情况来进行诊断,是理想的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资料,均进行CT、MRI扫描,观察单独扫描及联合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经CT检查敏感度为79.17%,特异度为52.08%,准确度为66.67%,经MRI检查敏感度为77.08%,特异度为60.42%,准确度为81.25%,CT联合MRI检查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85.42%,准确度为91.67%,CT联合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T、MRI单独检查(P0.05)。结论 CT联合MRI能提高中心型肺癌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X线、CT检查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157例创伤性湿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分析CT与X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创伤性湿肺的临床诊断上,采用X线综合临床症状的方法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X线是诊断基础。但相比于X线,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术前均给予所有患者螺旋CT检测。比较患者螺旋CT检查准确率。结果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7.50%,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螺旋CT检查中,能够明显地看出多数患者的病灶直径≥3 cm,良性结节存在较大的重叠性,同时,在影像中可以看出患者病灶病原的斑片状钙化、云絮状、网状以及不规则钙化等现象严重,呈弥漫性分布,其阴影相对明显。结论在肺癌检查中,运用螺旋CT对其进行观察,能够明确病灶状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其准确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较影像学教学模式在核医学PET/CT中心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在核医学科进行实习的1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比较影像学带教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实习。对两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及图像诊断和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对比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在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查阅文献次数和时间,学生表达及师生交流情况、对教育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在核医学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及图像诊断三项出科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比较影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和43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前列腺癌组和MM组,分析两组患者~(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骨转移多累及骨盆(96.1%),其次为脊柱(88.2%);MM组全部患者的肋骨均受累(100.0%),其次为脊柱(65.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骨盆、脊柱和股骨处病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MM组(均P <0.05),肋骨、颅骨和肩关节处的病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M组(均P <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数显著多于MM组(P <0.05)。MM组患者病灶的骨质破坏以溶骨性病变为主(70.5%),成骨性病变较少(3.9%),而前列腺癌组患者病灶溶骨性病变、成骨性病变和混合性病变的占比接近,两组患者骨质破坏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M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P <0.05)。PET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以不均匀高代谢为主,MM病灶以弥漫性轻中度代谢为主。前列腺癌组的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18)F-FDG高摄取、代谢不均匀的比率均显著高于MM组(均P <0.05)。前列腺癌组病灶的CT正常而PET异常、CT和PET均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MM组(均P <0.05),CT异常而PET正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M组(P <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和MM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其能通过全面分析病灶的骨质结构和代谢活性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肺癌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总体发病情况为男女患者比例为3∶1,平均年龄为59.3岁,60~69岁40例(33.3%)为高发年龄组,肺癌好发部位以双肺上叶最多见,双肺下叶次之,右肺中叶最少见。肺癌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其次为腺癌,小细胞癌最少。结论男性肺癌比例高于女性,双肺上叶支气管是肺癌好发部位,鳞癌比例最高,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病理组织活检对确诊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PCNAB)在肺周围型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45例患者在MS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临床资料,该术中使用自动活检枪配套18G活检针;术后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5例患者中病理诊断35例为肿瘤患者,10例为非肿瘤患者。35例肿瘤患者其中30例为原发性的肺恶性肿瘤、3例为转移瘤、2例为良性肿瘤。1例为病理结果不确定(再次活检后确定为恶性肿瘤)、3例是因为未得到期望的结果(2例再次活检得到与初次活检不同的结果而作出修正诊断)。单次活检成功率91.1%(41/45),PCNAB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6/45)。结论螺旋CT引导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且能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PCNAB对诊断肺周围型肿块的良、恶性质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例经过病理证实的PSH患者CT及临床资料。结果平扫呈单发的孤立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12例,合并瘤周钙化3例,晕征5例,空气半月征2例,血管贴边11例。平扫CT值为(17.2±6.3)HU,增强扫描延迟60 s时CT值为(85.3±10.1)HU,120 s时CT值为(101±9.6)HU,呈中等程度以上进行性持续强化改变。结论 MS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54岁,因"右侧腋下胸壁肿痛、咽喉不适1周"入院.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嗜酸细胞百分比12.1%(参考值0.4% ~8.0%)、嗜碱细胞百分比1.2%(参考值 0 ~ 1.0%)、单核细胞百分比12.5%(参考值3.0% ~10.0%)、C-反应蛋白16.3mg/L (参考值0~10 mg/L ) ,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 )、糖类抗原 50 (carbohydrate antigen 50 ,CA50)均(-) ,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了多层螺旋CT的检查诊断,且手术时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验,将上述两个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对肺癌进行诊断时,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显著较病理检查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多层螺旋CT发生误诊的概率较病理检查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的检测,能够提升其检出率,特别是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不过其对晚期肺癌的诊断有一些缺陷,所以诊断时要多种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早期肺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70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然后采用低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早期肺癌检出率(9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采用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螺旋CT对肺癌患者行薄层扫描,并对其进行三维建构。三维建构方法有三,即表面遮盖成像、密度投影和多平面建构。结果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和MPR重建显示病灶部位的准确度高,此外,还能显示支气管阻塞程度、病灶与纵膈关系和淋巴结侵袭的状况。肺癌病灶软组织的SSD成像可以全面呈现其发展形态,支气管树SSD和Min IP成像能呈现气管的阻塞程度和狭窄的范围,但SSD和Min IP图像不精细,对病灶的解剖细节显示较差,对肺癌的早期病灶、气管阻塞范围和程度的诊断有一定的限制。结论螺旋CT薄层切面扫描和MPR图像是当前诊断中央型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SSD和Min IP图像能直观呈现肺癌病灶现状,此外,还能弥补横切面图像的欠缺,但不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解剖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