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对2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所有25例患者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均达到了完全栓塞(19例)或次全栓塞(6例),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载瘤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GOS评分均在3分以上,无死亡病例。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或CT血管成像(CT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通畅,支架无移位及狭窄,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2007年5月,我们对3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技术及新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致密率低,复发率高,疗效不佳,尤其是动脉瘤颈/体比>1.5的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差[1].近年来,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可使宽颈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采用颅内专用自膨式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微弹簧圈栓塞组(对照组)21例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观察组)21例,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和随访6个月得分为4分及5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具有较高的死残率和复发率。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单纯弹簧圈栓塞对大部分囊性动脉瘤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对宽颈、梭形和夹层等复杂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和显微手术治疗仍较为棘手。近年来,颅内支架系统开始应用于复杂动脉瘤的治疗。由于支架辅助栓塞操作比单纯弹簧圈栓塞复杂,要求对支架辅助栓塞的综合护理以利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支架辅助下栓塞动脉瘤52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Neuroform支架或球囊与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0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中,129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78例采用球囊瘤颈重塑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3个月对预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术后6~12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以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78例动脉瘤中,完全栓塞114例,次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中,完全栓塞69例,次全栓塞9例。Neuroform支架辅助组、球囊辅助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7.2%(98/129)、78.2%(61/78);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2.8%(29/129)、20.5%(16/78);病死率分别为:1.6%(2/129)、1.3%(1/78)。术后46例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其中Neuroform支架辅助组32例,球囊辅助组14例。影像学随访46例患者中,13例再通,7例影像学好转,26例稳定。结论Neuroform支架或球囊瘤颈重塑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宽颈动脉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栓塞效果。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统计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栓塞成功率分别为92.86%(39/42)、76.19%(32/42),观察组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两组治疗后NIHSS、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CSS评分低...  相似文献   

8.
自从支架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问世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3年12月—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0例共41个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已人游离弹簧圈发展到机械可脱钨丝微弹簧圈和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系统,也激生出特殊弹簧圈,如带尼龙弹簧圈、经高能离子表面处理弹簧圈、表面盖纤维结合素弹簧圈,携带能分泌生长因子的成纤维母细胞弹簧圈,以及三维弹簧圈,弹簧圈的材料也从铜发展到钨、铂等。现已有较明确的栓塞适应征,使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弹簧圈栓塞术将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宽颈动脉瘤由于无法支撑弹簧圈而容易导致弹簧圈脱出堵塞载瘤动脉,应用支架重建瘤颈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并提高致密栓塞率.2011年1月~2012年9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瘤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早、中期随访.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Neuroform自膨式支架治疗的68例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早中期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8例76枚主要分布在前循环宽颈动脉瘤,其中支架释放后血栓事件5例(6.6%)(1例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未释放支架前动脉瘤再破裂1例,血栓事件致一过性缺血性神经系统症状5例(6.6%),死亡率为2.9%,进行性血栓形成1例,狭窄3例.动脉瘤即刻栓塞24枚(31.6%).然而,经18个月随访动脉瘤68枚,完全栓塞44枚(64.7%),3年随访动脉瘤46枚,完全栓塞26枚(56.5%),闭塞率显著增加.残余瘤颈6枚(13%),瘤体再通7枚(15.2%).平均随访时间为25.7个月.结论 宽颈动脉瘤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比单纯的弹簧圈治疗安全可靠,但动脉瘤内可发生进行性血栓.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眼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9例;年龄18—74岁,平均52.3岁。其中13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脑缺血表现。未破裂动脉瘤4例,Hunt—Hess分级I级3例,Ⅱ级5例,Ⅲ级15例,Ⅳ~V级4例。头痛24例,恶心、呕吐18例,有眼部症状者12例,有视力下降者8例,有视野缺损者4例,首发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者3例。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其中Neuroform支架27枚,Enterprise支架4枚;完全及次全栓塞28例,部分栓塞3例。2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32个月复查,无一例动脉瘤复发。应用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恢复优或良者(GOS5或4)26例(83.9%),一般者(GOS3)2例(6.4%),差者(GOS2)2例(6.4%),死亡(GOS1)1例(3.2%)。结论通过支架对眼动脉瘤瘤颈重塑及弹簧圈的封堵作用,使动脉瘤得到致密栓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已从游离弹簧圈发展到机械可脱钨丝微弹簧圈和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系统 ,也派生出特殊弹簧圈 ,如带尼龙弹簧圈、经高能离子表面处理弹簧圈、表面覆盖纤维结合素弹簧圈 ,携带能分泌生长因子的成纤维母细胞弹簧圈 ,以及三维弹簧圈。弹簧圈的材料也从铜发展到钨、铂等。现已有较明确的栓塞适应证 ,使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很大提高 ,弹簧圈栓塞术将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流导向支架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美国费城Jefferson医院的Chalouhi等对血流导向支架和单纯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未破裂囊状动脉瘤(直径≥10mm)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预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共纳入40例采用PED(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血流导向支架治疗者和120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PED组和栓塞组,剔除梭形和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分析并比较操作并发症、介入治疗结果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32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 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30例(93.8%),Ⅱ级2例(6.2%);31例患者支架完全展开,1例患者支架展开不良。术后6~12个月,28例患者行DSA随访,其中Raymond分级Ⅰ级27例(96.4%)、Ⅱ级1例(3.6%)。临床随访32例,无再出血、致死、致残病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28例,mRs评分1~2分4例。随访期间32例患者均未出现脑卒中相关事件。 结论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方法安全、有效,但需长期、大量样本病例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维普、万方、中国知网、Pub Med、Embase及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数据库,比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方案的所有文献,提取即刻完全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等)、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随访治愈率、复发率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18篇文献,其中包括1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7篇观察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OR=0.98,95%CI:0.72~1.32,P=0.93)、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04,95%CI:0.54~1.99,P=0.91)、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OR=1.57,95%CI:0.96~2.55,P=0.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支架辅助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OR=1.35,95%CI:1.04~1.74,P=0.02);随访治愈率(OR=1.65,95%CI:1.25~2.17,P0.01)、瘤内进一步血栓形成发生率(OR=2.56,95%CI:1.97~3.33,P0.01)、复发率(OR=0.45,95%CI:0.35~0.57,P0.01)支架辅助栓塞较单纯弹簧圈栓塞具有优势。结论就目前研究现状,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有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趋势,但尚需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并且支架辅助栓塞技术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正血管内介入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开颅夹闭手术相比,其优点为创伤小、手术风险低、患者恢复快,但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高,可能是材料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模拟分析颅内支架及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研究将该进展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回顾。1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传统颅内动脉支架网孔略大,主要用于辅助支撑弹簧圈,防止瘤内弹簧圈突出。新型血流导向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共30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不同类型支架30个,其中自膨胀支架29个,裸支架1个。结果动脉瘤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完全栓塞8个(26.7%);次全栓塞20个(66.7%);不全栓塞2个(6.6%)。未发生明显技术相关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23例,3~4分2例,5分1例。影像学随访动脉瘤不显影14例,改善5例,稳定9例,复发2例。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3mm)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45例(45个)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资料。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29例,后交通动脉11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小脑下后动脉2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8例,血管内支架置入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4例,双微导管技术栓塞3例,单纯血管内支架置入2例。结果①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28例,大部分填塞15例,单纯支架成功置入2例。②术中并发症情况:1例发生术中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术后恢复良好。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发生同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经溶栓后再通,但术后头部CT显示有皮质梗死,患者遗有左侧肢体偏瘫。对5例脑室积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③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1分28例,2分14例,3~4分2例,5分1例。④DSA随访24例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无一例复发;CT血管成像随访12例,随访时间为2~6年,未见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精确的微导管塑形,合适的弹簧圈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减少并发症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