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曲马多、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女性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联合曲马多)、B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C组(丙泊酚联合氯胺酮)三组,每组各30例。麻醉后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三组研究对象镇痛效果、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麻醉前(T0)、麻醉后(T1)、术中(T2)和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统计三组研究对象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0分钟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B、C组(P<0.05),B、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均短于C组(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T1~T3时MAP、HR和Sp O2水平与T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C组T1~T3时MAP、HR和Sp O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A组术中发生呼吸抑制1例,肢动1例;B组发生呼吸抑制2例,肢动4例;C组发生呼吸抑制5例,肢动11例。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曲马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121例厦门市第三医院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措施,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睁眼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前,术后1、3、7 d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颅内压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睁眼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观察组血流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观察组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呛咳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缩短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联合运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科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瑞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生命体征和镇静镇痛作用。结果治疗后,在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疼痛和躁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的疼痛和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联合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为A组,丙泊酚芬太尼组为B组,每组36例。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等。结果对比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无明显变化(P0.05),B组波动明显(P0.05)。对比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A组均远少于B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保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术后恢复迅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后路腰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 每组22例。A组术后给予1 μg/ml舒芬太尼自控镇痛, B组手术后给予0.2 mg/kg地佐辛+1 μg/ml舒芬太尼自控镇痛, C组手术后给予0.3 mg/kg地佐辛+1 μg/ml舒芬太尼自控镇痛, 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PCIA次数, 以及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量表(RSS)评分, 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各时间段PCIA次数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镇痛后2、4、8、12、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B、C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三组患者镇痛后2、4、8、12、24、48 h R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C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R...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手术患者的麻醉阻滞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FNF手术患者72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与腰硬联合组, 每组36例。全身麻醉组采用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比较两组麻醉阻滞效果、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全身麻醉组比较, 腰硬联合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 持续时间长(P<0.05);与全身麻醉组比较, 腰硬联合组术后意识恢复和清醒时间短(P<0.05)。麻醉后15 min(T1)、麻醉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T3), 腰硬联合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高于全身麻醉组(P均<0.05)。麻醉后12 、36 h,腰硬联合组MMSE评分高于全身麻醉组, 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腰硬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3.13%, 1/32)低于全身麻醉组(18.75%, 6...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分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开始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张宫颈时(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毕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患者T1、T2、T3、T4时MAP显著升高(F=19.121~32.681,P<0.05);B组患者T1、T2时SpO2、HR显著升高(F=6.868~18.551,P<0.05);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降低(W=1 453.000,t=6.059、3.321,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构成比及呼吸抑制程度显著降低(χ  相似文献   

8.
目的小儿麻醉诱导期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医院就诊需进行小儿麻醉诱导的患儿86例,对照组43例仅予以丙泊酚,观察组43例则予以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不同治疗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麻醉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min观察组患儿的MA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HR、SpO2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在小儿麻醉诱导期时,予以小剂量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对于小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且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少,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且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我院94例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丙泊酚镇静,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结果 B组镇静见效时间、苏醒时间要长于A组(P0.05);B组T2时的HR要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要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较丙泊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11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 每组55例。A组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B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不良反应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舒适度(BCS)评分。结果麻醉后10 min, B组MAP、HR水平高于A组(P<0.05);麻醉后10 min及手术结束后3 h时, B组血清MDA水平低于A组, 血清SOD水平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 5/55)与A组(14.55%, 8/5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 B组BCS评分均高于A组(P均<0.05), VAS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 能改善其应激反应, 维持血流动力学, 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该48例患者均分为A、B两个组别,各有患者2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A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B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肌力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83%和95.83%,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与此同时,护理后B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指标较之A组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影响较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疗效以及显著改善患者肌力情况,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护理方式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持续性颅内压监测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共计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14例,实验组1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加以治疗,采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对实验组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为(15.83±0.31)分、预后GOS评分为(3.19±0.15)分,实验组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为(11.18±0.45)分、预后GOS评分为(4.90±0.17)分。实验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对患者的治疗予以有效指导,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直肠腔镜手术后二氧化碳残留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腹腔镜下辅助小切口老年直肠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A组)和连续伤口输注镇痛(CWIA)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T1)、拔管后1 h(T2)、2 h(T3)、6 h(T4)、12 h(T5)、24 h(T6)、48 h(T7)各时间点的PaCO2;T2~T7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患者合作评分;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镇痛泵自控情况、高碳酸血症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T2~T5时间点的PaCO2比T1时增高(P<0.05),B组患者T2~T6时间点的PaCO2比T1时增高(P<0.05);在T2~T6各时间点组间比较,B组的PaCO2高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镇痛泵自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血压、烦躁、肩痛发生率B组高于A组(P<0.05);而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药CWIA和PCEA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但PCEA比CWIA的患者体内CO2残留较轻,苏醒时间短和苏醒质量较好,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普通组中患者行常规诱导麻醉,观察组中患者行预注右旋美托咪啶诱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应用效果。结果在T1、T4、T5时段,观察组患者HR、MAP水平均低于普通组,其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普通组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喉显微手术患者在应用预注右旋美托咪啶麻醉,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剂量甲氧明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情况。方法自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次注射2 mg盐酸甲氧明调节血压,研究组患者在麻醉用药同时注入1 mg甲氧明,完成后以50μ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泵注,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后不同时间的心率(HR)、收缩压(SBP)测量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指标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平卧后5分钟(T1)、胎儿分娩前1分钟(T2)、胎儿分娩后5分钟(T3)心率(HR)以及收缩压(SBP)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PH)、氧气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麻醉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甲氧明持续泵注麻醉能够有效保证剖宫产麻醉要求,能够确保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稳定,与单次使用甲氧明麻醉相比效果更佳,且用药后不会增加不良发应的发生,能够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24.73±3.76)d和住院费用(9699.15±1227.48)元比对照组少(P <0.05);且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坠积肺炎等并发症率5.00%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 <0.05)。结论综合呼吸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可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效降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并发症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93.69±5.89)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15±2.2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4.08±3.01)分;A组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80.87±4.57)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7.52±3.45)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1.03±4.64)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A组的24.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行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瑞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丙泊酚进行复合麻醉诱导,在此基础上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为参照组,予以七氟烷维持麻醉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醉后的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较长于参照组,但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以及嗜睡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DBP、HR以及SpO2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手术的麻醉中无论应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还是应用七氟烷维持麻醉的并发症情况相当,皆可实现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通过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对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医院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60例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通过等比重的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组通过轻比重的罗哌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对两组患者患肢的运动阻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时间为(29.6±5.9)s,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97.3±39.5)s,感觉恢复时间为(279.6±55.4)min,运动恢复时间为(254.1±27.7)min,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30.0%(9/30),血压下降情况例数有5例,尿潴留例数有4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3.3%(1/30),1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轻比重的罗哌卡因对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果优良,术后功能和感觉的恢复速度快,适用于时间短的手术,且术后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中运用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8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59例)以及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在麻醉后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显著较麻醉前降低(P<0.05),而麻醉后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与对照组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开展阴式全子宫切除期间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的血压影响较小,麻醉效果更好,起效快,手术出血量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