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临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TIVA常用药物,芬太尼复合70% N2 O时 Cp50i和 Cp50BAR分别为3.26ng·ml-1和4.17ng·ml-1。与异丙酚复合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3ng·ml-1芬太尼可使异丙酚Cp50i和Cp50s分别减少 89%和 40%。本实验旨在利用上述效应,对芬太尼-异丙酚TIVA进行临床评价研究。 资料与方法 ASAⅠ~Ⅱ级,18~59岁行胸及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 n= 20)和异丙酚组(P组, n=20)。术前30min给予安定10mg,阿托品 0.5mg。麻醉…  相似文献   

2.
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治疗法对脑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采用“四血管”式兔脑缺血模型,观察了脑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30,180和360分钟时脑细胞膜上Na^+,K^+-ATPase,Ca^2^+-ATPase,磷脂酶A2和总磷脂的变化,比较了部重点低温,甘露醇脱水和头部重点低温水综合疗法对这些指标变化的影响。与正常动物比较,缺血再灌注后Na^+,K^+-ATPase,Ca^2^+,Mg^2^+-ATPase活力进行性下降(P<0.001),磷脂酶A  相似文献   

3.
Leflunomide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一种抗排斥、疗效好且毒性低的免疫抑制药物,应用Leflunomide(LFM,雷抑素)对大鼠移植模型进行研究,实验分为对照组、LFM组、CsA组和LFM+CsA组。结果显示LFM2.5mg.kg-1.d-1和CsA2.5mg.kg-1.d-1术后灌服7天,大鼠移植器官存活时间分别为18.2±1.5和13.5±1.3天,较对照组7.2±1.2天明显延长,LFM和CsA联合用药,移植物存活时间26.8±5.7天,较单纯用药效果更好。证明LFM具有显著的抗排斥作用,与CsA合用有协同作用;LFM在移植后4天给药,仍可逆转淋巴细胞在移植物内的浸润,能较快地逆转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对活动性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介素 10(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半定量 RT-PCR技术观察 LFA- 1共刺激对活动性 LN患者 PBMC IL-10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独抗CD3抗体(30 ng/ml)能诱导LN 患者PBMC IL-10 mRNA轻微表达(0.43+0.03vs 0.55±0.44,P<0.05)而在抗CD3抗体(30 ng/ml)存在的情况下,抗LFA-1抗体(2 μg/ml,相当于LFA-1配体)共刺激时明显增加了PBMC IL—10 mRNA表达(1.31±0.08vs 0.55+0,04,P<0.01)。LFA-1中和抗体明显抑制了这种共刺激诱导的IL—10 mRNA表达(1.31±0.08vs 0.64 ±0.03,P<0.01)。抗LFA-1抗体单独刺激时并不引起 IL-10 mRNA表达变化(P>0.05)。结论:LFA-1作为共刺激分子诱导 IL- 10 mRNA表达可能是其参与 LN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对离体人红细胞膜ATPase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分别与人红细胞孵育,以孔雀绿-磷钼酸复合比色法测定ATPases活性。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吗啡对Na+,K+-ATPase活性有增强作用(P<0.05),芬太尼则呈明显地抑制作用(P<0.05),哌替啶仅具有轻微抑制作用;吗啡能明显抑制Mg2+-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P<0.01或P<0.05),但哌替啶和芬太尼对Mg2+-ATPase活性均无影响;这两种药物仅轻微地抑制Ca2+,Mg2+-ATPase活性。结论:应用大剂量吗啡或芬太尼时,需注意他们对人红细胞膜ATPases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血透前后甲状腺素、胰岛素、钙调蛋白对红细胞膜钙泵的影响林新伟,刘钟明THEEFFECTSOFTHYROXINE,CAM-ODULIN.ANDINSULINONCa(2+)ATPaseACTIVITYOFREDBLOODCELLMEM-BRANEDUR...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首先参照Gospodarowicz等人介绍的硫酸铵盐析,CM-Se phadex C-50阳离子交换层析,肝素Sepharose亲和层析三步方法提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鉴定;(1)生物活性鉴定显示bFGF能明显促进3T3细胞增殖。(2)SDS-PAGE结果显示提取bFGF分子量为18.4KD,且呈一单一蛋白区带,表明样品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相同MAC浓度的安氟醚和异氟醚对脑电图功率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4例 20~50岁、ASAⅠ级、行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安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不用术前药,麻醉诱导以静脉硫喷妥钠5mg/kg、阿曲库胺0.6~0.7mg/kg。单纯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维持全麻。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4.27。4.93hpa。以TOF监测肌松,间断给予阿曲库胺 10~15mg,维持T4/T1<25%。采用 FP1-A1、FP2-A2双导联监护脑电,验证呼气末麻醉药浓度在 0. 5、0.8、1. 0、1. 3和 1.5 MAC时的脑电功率谱、95%边缘频率(SEF)和中心频率(MPF)改变。结果发现,随MAC增加脑电功率谱表现出波增加,α和β波减少,而SEF、MPF值随MAC增加而减少的改变呈负性线性关系,r=-0.95。提示脑电功率谱、SEF和MPF在评价全麻深度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四血管”式兔脑缺血模型,观察了脑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30、180和360分钟时脑细胞膜上Na ̄+,K ̄+-ATPase、Ca ̄(2+),Mg ̄(2+)-ATPase、磷脂酶A_2和总磷脂的变化,比较了头部重点低温、甘露醇脱水和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疗法对这些指标变化的影响。与正常动物比较,缺血再灌注后Na ̄+,K ̄+-ATPase、Ca ̄(2+),Mg ̄(2+)-ATPase活力进行性下降(P<0.001),磷脂酶A_2活力汁高(P<0.001),总磷脂在再灌注180和360分钟时减少(P<0.01)。头部重点低温和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疗法可抑制上述改变(P<0.001),而甘露醇脱水则几无效应。提示在再灌注开始后及早应用头部重点低温脱水综合疗法确能促进或有利于脑细胞膜功能的恢复,防止再灌注对脑细胞膜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0.
从1991年9月~1992年4月共为8例病人进行了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8例均为男性,年龄18~41a,平均32.2a.本组8例肝功Child分级均A级,术前脉冲多普勒B超检查门静脉向肝血流量747~1320ml·min-1.平均1050ml·min-1.术中测FPP为3.5~4.2kPa,平均3.8kPa.切脾后门静脉压为2.5~3.5kPa,平均2.9kPa,分流和断流后门静脉压2.5~3.5kPa.平均2.8kPa.全组病例随访24~42mon,8例均能参加正常工作.除1例有轻食道静脉曲张外,其余7例食道静脉曲张均消失,多普勒B超检查脾肾吻合口均通畅.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及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应用阻抗法和分气流监测法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异丙酚(Propofol,PRO)后患者血流动力学(MAP、NR、SLCI、IFI、VET、EVI、SVRI、IC、PFI、LSWI)与通气功能(VT、RR、VE、FEV1%、ETCO2、SPO2、 I-EtO2)的变化。 40例(ASAⅠ~ Ⅱ)随机分成四组,PRO剂量分别为 1.0mg/kg、1.5mg/kg、2.0mg/kg、2.5mg/kg。结果:(1)1~4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0%、20%、30%、80%,苏醒时间分别为3 0±1.5、7.4±2.3、9.1±3.6、9.6±4.2分钟:(2)静脉注射不同剂量PRO启SAP、DAP、MAP、SI下降,HR、CI、SVRI无明显变化,心肌收缩性(IC、PFI、EVI)明显减弱,SVRI减少;(3)PRO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以VT和VE影响最大,与剂量呈正相关;对面罩吸氧患者SpO2、RR、ETCO2无明显改变,I-EtO2减少;舌后坠者托起下颌对VT、VE的恢复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Li H  Yu L  Yang B  Kong X  Mi P  Guo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7):409-41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APO-1和bcl-2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例肾癌组织和26例远离肾癌的正常肾组织Fas/APO-1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肾癌组织Fas/APO-1蛋白表达率57.14%,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84.62%,P〈0.05),且表达强度也明显低下;而bcl-2蛋白表达率为80.0%,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5  相似文献   

13.
应用抗ECA单克隆抗体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抗ECA McAb双位点夹心ELISA法检测尿中肠杆菌科细胞共同抗原(ECA)快速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960份送检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10^5CFU/ml的223例,ELISAP/N>3.1的222例。2.2-3.1的1例;细菌在10^2-10^5间的86例,P/N>3.1的50例,2.2-3.1的32例,≤2.1的4例;有4例无菌生长尿液,P/N>2.1,抗生素活性均阳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APO-1和bcl-2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例肾癌组织和26例远离肾癌的正常肾组织Fas/APO-1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Fas/APO-1蛋白表达率为57.14%,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84.62%,P<0.05),且表达强度也明显低下;而bcl-2蛋白表达率为80.00%,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53.85%,P<0.05)。结论Fas/APO-1与bcl-2基因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0,5(3):220-221
一、单选题(每题1分,5题共5分) 1.B 2.E3.A4.D 5.E 二、多选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 1.A.B.C 2.A.C.D.E 3.A.B 4.B.C.E 5.A.C.D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5题共10分) 1.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抗凝因子,它与因子Ⅹa/FⅦa·组织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以灭活因子Ⅶe·TF复合物。 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物质。 3.初期(一期)止血缺陷 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有缺陷,导致止血功…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组为5例食道癌剖胸手术患者,间歇正压高频振荡通气(HFOV)时间平均为200±77.2735min(100~290min),在HFOV技术条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用BK1304脉搏氧饱和度仪作术中动态观察,并定时抽取动脉血样进行BGA对照。结果提示,1)在剖胸手术中使用间歇正压HFOV是可行的。术中BGA结果pH值7.3613±0.0594、PaCO237.3875±6.5988mmHg、PaO2173.2063±55.9092mmHg、SaO2299.0625±0.8801%。2)指脉搏氧饱和度与动脉BGAZ间有良好的相关性,PECO2与PaCO2,相关系数为0.7782。可作为动态观察的重要指标,以便及时调整HFOV各项技术参数。3)剖胸术中HFOV的DGP按0.03Kg/cm2/kg计算时,一次送气量(VT)是足够的,但需排除胸肺顺应性的个体差异。4)当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对胸肺顺应性较差的患者如何使用HFOV?我们主张提高吸气相的气道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移植肠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MA-1)的表达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F344/N和Wistar/A进行全小肠异位移植,实验分4组,第1组:Wistar;第2组:Wistar→Wistar;第3组:F344→Wistar;第4组:F344→Wistar+环孢霉素A(6mg·kg^-1·d^-1)。术后第3、5、7天取各组动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核因子KB(NF-KB)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的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检测NF-KB的DNA结合活性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观测细胞内p65的核转位,用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 MCP-1及IKBα蛋白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10、25、50、100μg/ml)Ox-LDL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均可引起细胞NF-K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IKBα蛋白表达下降以及MCP-1蛋白表达增强,以50μg/ml刺激1h NF-KB活化及IKBα表达减弱最明显,作用24hMCP-1表达水平最高。NF-KB俯活化的同时伴有p65核转位。上述效应可被NF-K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所抑制。结论Ox-LDL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MCP-1是由NF-KB调控,NF-KB参与了脂质肾损害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呼吸持续气流通气(CFAV)时CO2排出情况以及60%N2O-40%O2混合气和100%O2进行CFAV时CO2排出的差异。方法:选用杂种犬12只,将细导气管置于双侧支气管主干,持续吹入60%N2O-40%O2或100%O2,流量1L·kg^-1·min^-1。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实验进行至180分钟。结果:N2O组180分钟时,PaCO2从5.51±0.94kPa上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活化因子对颈髓损伤后ATP酶活性及颈髓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en打击法造成C6,7损伤,采用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观察其对颈髓组织ATP酶活性、离子含量、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AF能够增加颈髓损伤后颈髓组织含水量、Na+、Ca2+含量,抑制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降低伤后颈髓组织K+、Mg2+含量;BN52021能够降低伤后颈髓组织含水量,维持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Na+、K+、Ca2+、Mg2+的相对稳定,提示PAF及其受体在颈髓损伤后颈髓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AF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地减轻外伤性颈髓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