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伟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6,(1)
以嗜乙酰乙酸棒杆菌ATCCl3870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结构类似物定向选育,获得一株L-脯氨酸高产菌ZQ-3(SGr、Sucg、DHPr)。在含16%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摇瓶发酵72h,产酸率为5.3%~5.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黄色短杆菌生物合成L-异亮氨酸代谢控制途径,结果表明,选育L-异亮氨酸高产菌必须首先活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C)、天冬氨酸激酶(AK)、高丝氨酸脱氢酶(HD)、苏氨酸脱氢酶(TD)和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S)这五个关键酶,并减弱由丙酮酸激酶(PK)、柠檬酸合成酶(CS)、天冬氨酸β-脱羧酶(AD)、二羟吡啶二羟酸合成酶(PS)和高丝氨酸-O-转乙酰酶(HT)引起的五条分支代谢强度,从而强化生物合成L-异亮氨酸的主代谢流。根据这一育种思想,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ATCC14067)为出发菌株,采用相关的氨基酸结构类似物进行定向育种,有目的地活化PC、AK、HD、TD和AS等酶,筛选获得的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产酸达28~30g/L. 相似文献
3.
以栖糖蜜棒杆菌(Corynedacterium melassecola)ATCC17965为出发菌株。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经硫酸二乙酯和60^Co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一株L-异亮氨酸产生菌131-5(SG^r+LeuME^r+Leu+AHV^r+Suc^g+Eth^r)。在培养基未经优化的情况下产L-异亮氨酸14-15g/L.同时,考察了培养基及发酵每件对茼株产酸的影响,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积累L-异亮氨酸19.2g/L.最高时可迭21.3g/L. 相似文献
4.
根据L-缬氨酸发酵过程的实验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实验模型,实时获取生化变量的预测值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对L-缬氨酸发酵过程进行模拟,所建立的模型能比较精确地模拟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及发酵产酸过程的变化,可以为L-缬氨酸发酵生产过程提供动态模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赖氨酸发酵的工业化要求,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WSHL1为产生菌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赖氨酸发酵条件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较佳氮源配比;经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几种氮源的试验,发现发酵中后期添加适量有机氮源有利于发酵;考察不同初始硫酸铵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适合工业生产的浓度范围;采用分批补料培养方式,最终赖氨酸盐酸盐质量浓度为85.5g/L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AATV341进行生物素和VB1添加量的实验,探讨了生物素和VB1添加量对该菌株菌体质量及缬氨酸产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对AATV341进行的胞内外某些特定氨基酸和有机酸检测,研究了这两种维生素对碳架代谢流的分布,尤其是对丙酮酸节点处的代谢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素添加量在40μg/L时,菌体质量和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明显提高,谷氨酸在胞外累积降低;VB1的适量添加,可提高缬氨酸在胞外的累积,降低发酵液中乙酸和草酰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和讨论了一株短杆菌异淀粉酶的筛选,诱变,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特性。结果是摇瓶发酵液中酶活单位最高可达520u/ml.酶作用最适pH可低至5.0,最适温度可高至55℃。该酶对多种不同的含α-1,6-葡萄糖苷键的底物皆具有良好的水解作用。水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情况类似于假单胞菌异淀粉酶。 相似文献
8.
从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ATCC14067出发,选育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ZQ-4.试验结果证明,生物素是ZQ-4菌株唯一必需生长因子,生物素或玉米浆用量分别为50μg/L和20mL/L时可得到较高的产酸率。为了获得较高的L-异亮氨酸积累量,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40g/L,硫酸铵用量为40g/L时较为适宜;以适当的摇瓶装液量改善通风状况可明显提高产酸率。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ZQ-4经摇瓶发酵培养3d,L-异亮氨酸积累量可达28~30g/L. 相似文献
9.
以一株鸟苷产生菌Bacillus subtilis JSIM-G518为出发菌株,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的方法,选育具有核苷水解酶缺失,磺胺胍,德夸菌素、狭霉素C等抗性的突变株,摇瓶的鸟苷产量达到24.0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0%.该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连续传代10次,仍维持较高的鸟苷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谷氨酸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76 1为出发菌株 ,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 (NTG)诱变处理 ,D 组氨酸 (D His)、6 氮鸟嘧啶 (6 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 组氨酸 (L 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 ,获得一株L 组氨酸产生菌H 2 4 (D Hisr 6 AUrHisase- ) .在加有 15 0 g/L葡萄糖、35g/L硫酸铵以及 10mL/L玉米浆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 72h ,产L 组氨酸 1.6 g/L. 相似文献
11.
对黄色短杆菌L-异亮氨酸高产菌XQ-4(AHVrAECrSucgSGrEthrα-ABrIleHxr)分批发酵供氧需求进行了研究.在2L台式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当体积传氧系数(Kla)为385h-1左右时,供氧比较适宜,在138g/L的葡萄糖溶液中可产生23.5g/LL-异亮氨酸. 相似文献
12.
13.
对一株宇佐美曲霉进行紫外光、微波和60Co的逐级诱变育种,使酸性蛋白酶产量从2800U/mL提高到7200U/mL.突变株传代多次,产酶性能保持稳定;对突变株与出发株的发酵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突变株最大产酶时间提前10h以上,而培养基pH值对产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兽疫链球菌NUF-035进行紫外诱变,得到突变菌株NUF-036,使透明质酸的产量从1.8 g/L提高到3.0 g/L,相对分子质量从2.1×10~6提高到3.2×10~6,突变株经多次传代,透明质酸产量及相对分子质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圆弧青霉白色变株PB227 为出发株⒙通过多次诱变⒙筛选抗真菌抗生素的抗性株和抗底物、底物结构类似物或分解产物的抗性株⒙获得一株己酸抗性突变株PG37⒙其产酶水平比出发株PB227 菌株提高了1.5 倍⒙达到557 μm ol/⒉m in·m L⒕.PG37 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pH 为10.0⒙最适作用温度为25 ℃⒙在pH 7.0~10.5 范围内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