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研究胆汁返流和慢性胃炎证型间的关系,探讨胆汁返流各指标在中医分型、 证治中的应用价值并阐述各证型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将59例慢性胃炎病人(胃镜下可见胆汁返 流者42例.无返流者17例)分为肝胃不和型(U型n=19),东热夹杂型(R型,n=15).脾胃虚寒 型(H型,n=19)和胃阴不足型(Ⅰ型,n=6)。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检 测胃液胆酸(GC,μg/ml,RIA法)、pH值、病理积分(RFI,“15分”法)和组织学HP。结果:U型病人 胃液 GC、PH和 RFI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型及 C组( P <均0.01 ),后者间 GC以及 PH无显著性差 异,但 RFI以 H型的胃炎程度比 R型的重( P <0. 05),与 Ⅰ型间无显著性差异。幽门螺杆菌(HP) 感染与证型有关,以 U型的感染率最低,而 R型的感染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型( P <0. 05~ 0. 01)。以 GC>58 μg/ml,pH>3. 0和RFI>9判断为病理性胆汁返流,则见U型的返流率明显高于 其他各证型( P均<0. 01)。胆汁返流性胃炎以实证为主(占70. 4%),其中又以 U型(55 6%)明显 高于R型(14.8%);而虚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ConA结合蛋白(CPs)量与质的异常,应用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胆固醇结石、色素性结石及胆囊胆固醇息肉等患者的胆汁Cps进行了定量,并对不同个体的Cps与模拟胆汁泡相结合量及成核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色素结石(n=7)及非胆石患者(n=10)胆汁CPs浓度分别为0.26±0.12g/L和0.27±0.09g/L明显低于胆固醇结石患者(n=36)的0.39±0.11g/L(P<0.01)和胆固醇息肉患者(n=9)的0.40±0.09g/L(P<0.01);色素结石(n=5)及非胆石患者(n=25)的成核活性(成核时间比)分别为0.71±0.19和0.73±0.11,也明显弱于胆固醇结石患者(n=25)的0.57±0.21(P<0.01)和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n=5)的0.44±0.23(P<0.01);胆固醇结石患者(n=26)的CPs与泡相结合量显著高于色素性结石患者(n=6)(2.4±0.9%比0.9±0.5%,P<0.01)。总结认为:胆汁CPs量的升高及促成核活性增强,尤其是亲泡相CPs的增加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胃镜胆汁返流分级、胃液分析pH值和胆汁酸浓度、组织病理学积分,以γ闪烁照相胃炎患者按空腹胃液颜色由清亮至深黄或深绿色分为0~3级,分别为RO组17例、R1组10例、R2组10例、R3组22例(含胃部分切除术后3例);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结果:胃液甘胆酸(GC)值随胃液颜色加深而增高,返流程度在2级以上者有显著性意义。胃液pH值有相似变化,但在3级返流者才有统计学意义。胃炎程度以2级以上返流者较重。HP检出率在3级返流者较低。以GC>58mg/L、pH≥3.0、病理积分标准(RFI)>9作为异常界值,则胃炎程度、胃液胆汁酸浓度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3例胃手术病人,胃炎程度最重,胃液GC值和pH值最高,HP全部显示阴性。7例γ照相显示返流阳性者,有5例RFI>9、5例GC>58mg/L、4例pH≥3.0。与闪烁法相比较,胃镜诊断的准确性在2级以上返流者为60%。胆汁返流的程度和胃炎程度完整胃较手术胃轻,检测胃液GC和pH值、组织学RFI和HP检测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单项检查可能有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张力计法监测胃粘膜早期缺血。方法:病人分为I(n=20,NYHAI级),I(n=20,NYHAII级)和II(n=10,NYHAIV级)组。在I和I组各分为Ia(n=10)、Ib(n=10)和Ia(n=10),Ib(n=10)两组。病人放置胃管。在Ib组和Ib组放置特殊的漂浮导管,连续测定心输出量。所有病人于注入40ml空气平衡30分钟后,抽取胃内气体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在Ia、IIa组和II组,于平衡开始和30分钟时测胃内气体二氧化碳分压(PiCO2)并计算其平均值。在Ib和IIb组,分别于平衡开始、15分钟和30分钟,测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3组间血流动力学状态存在明显差别。在I、I和II组,Pi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值(Pi-CO2/PaCO2)随NYHA分级而增加(P<0.001)。在Ib和IIb组,病人氧供与氧耗高度相关,同时病人的氧耗与其PiCO2/PaCO2比值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①此法可以早期监测组织缺血。②PiCO2/PaCO2比值可预示病人的氧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变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方法对符合诊断的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型,胃镜胃黏膜病理及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为36.6%,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有关。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感染率低于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Hp感染率在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较高。胆汁反流性胃炎肠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在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中较高,而异型增生的发生在脾胃虚寒型中较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量检测D-二聚体,了解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各亚型及急性心肌梗塞的纤溶状态,从血栓形成后继发性纤溶角度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的差异。1 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1998年5月至1999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5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n=23);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56),其中包括初发型心绞痛11例,恶化型心绞痛19例,卧位型心绞痛5例,自发型心绞痛9例,混合型心绞痛8例,梗塞后心绞痛4例;急性心肌梗塞组(n=16)。均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骨矿物质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用单光子吸收法,以桡骨长度中下1/3处为测定点,测定慢性胃炎(n=31)、消化性溃疡(n=26)、胃癌(n=9)及正常对照组(n=43)的骨矿物质含量,并以骨矿含量(BMC,g/cm)及骨面密度(BMC/BW,g/cm2)表示,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n=14),BMC=1008±0228g/cm)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n=16),BMC=0904g/cm±0205g/cm,BMC/BW=0652g/cm2±0086g/cm2)骨矿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43,BMC=1176g/cm±0341g/cm,BMC/BW=0782g/cm2±0134g/cm2,P<005).结论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BMC明显下降,需纠正.  相似文献   

8.
分析80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向量图,按其病因分为三组:A组(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n=38)、B组(心肌梗死n=30),C组12例(心肌病,n=12),发现它们在下列参数:QRS总时间、初始10ms向量角度(H)、初始运行方向(H)最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就QRS总时间而言,120ms≤A组≤140nis,140ms<B组<165ms,C组≥165ms;而初始10ms向量角度-40°~-180°和初始顺时针运行是判定B组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胃液中的胆红素浓度以评价二甲基硅油对胆汁反流的疗效.方法慢性胃炎患者65例,其中伴胆汁反流45例,进一步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测定前服二甲基硅油+硫糖铝;对照组(15例)单服硫糖铝.用胆红素氧化酶法测定胆红素浓度.结果无胆汁反流的20名患者中,胃液中胆红素浓度分别检测15例为0,5例为04μmol/L~08μmol/L;治疗组在服二甲基硅油前后均值分别为(160±120)μmol/L和(66±49)μmol/L(P<00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46±123)μmol/L和(159±198)μmol/L(P>005);胆红素浓度减少30%以上者治疗组中占800%,对照组中占267%,两组间有高度显著差异(χ2=121008.P<001).结论测定胃液中胆红素有助于判断胆汁反流,并肯定二甲基硅油可减少胆汁反流,从而减轻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评价去纤酶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及心脏负荷能力的影响。方法:142例PTCA术后患者随机进入去纤酶组(n=70)和肝素组(n=72),术后分别用去纤酶及肝素治疗,分别于PECA前、PTCA后7~14天、3~6个月和10~12个月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可疑再狭窄者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后2组患者最大运动时间、心率指数、ST段缺血指数及心肌血流灌注均较  相似文献   

11.
周围血单个核细胞抑制胰岛素释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发病的IDDM病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同大鼠胰岛共同培养20个小时后用L-精氨酸刺激,收集并测定基础和刺激后培养上清中胰岛素的含量,结果显示:IDDM病人PBMC作用下的基础胰岛素释放(117.9±14.0±μU·10islets-1/20h)(n=11)和刺激后胰岛素释放(147.5±32.3μU·10islets-1/3h)(n=11),显著低于正常人PBMC作用下的基础胰岛素释放(184.8±29.5μU)(n=10,P<0.01)和刺激后胰岛素释放(195.0±27.4μU)(n=10,P<0.01)。结果表明新发病的IDDM病人PBMC能够抑制大鼠胰岛基础和刺激后胰岛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类型、部位和病变血管数的关系。  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352 例,选择其中65 例(86个病变)术后3~16个月造影随访者,按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 38),非再狭窄组(n= 27),分析再狭窄与病变形态学的关系。  结果:再狭窄与多个易患因子、多支病变、病变类型和前降支病变呈正相关,与支架置入呈负相关。再狭窄组C型、钙化病变多见,前降支病变内径丢失比回旋支、右冠脉病变大(P< 0.05),半年内一支血管病变再狭窄率(10.27% )低于二支(41.10% )和三支(48.50% )血管病变再狭窄率(P< 0.0001)。  结论:再狭窄与冠脉病变类型、部位和血管支数相关,C型及钙化、多支和前降支病变再狭窄率高  相似文献   

13.
胃内三羟胆酸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6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空腹1h胃液三羟胆酸含量、游离测定,研究三羟胆酸与萎缩性胃炎(CAG)、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表明:CAG组三羟胆酸含量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CSG)及对照组,尤以CAG伴结肠肠化、不典型增生者含量最高,而游离酸值最低,胃粘膜活检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以CAG组明显(55.2%)提示胆汁酸浓度与胃粘膜炎症程度、性质密切相关,胆汁返流致胃酸地少继发细菌感染,是促使C  相似文献   

14.
湿热性胃脘痛证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袁兆荣袁杰近年来,我们诊治湿热性胃脘痛患者4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20~62岁;病程3个月至30年。患者均有慢性上腹痛史,纤维胃镜检查示有明显胆汁返流;...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及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原发性高血压(A组,n=24)继发性高血压(B组,n=19)患者及正常对照组(C组,n=26)的血小板α肾上腺素受体(PLα_2-AR)及血浆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组PLα2-AR密度高于C组及B组,受体密度与血压及CA水平正相关。本研究表明PLα2-AR密度的变化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交感神经活性,并能反映家族遗传的特性,在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鉴别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784例胃内胆汁返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内胆汁返流现象的相关因素,提供有助于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784例近2年胃镜检查时见黏液湖黄染和黏膜有胆汁斑块附着、且无胃手术史的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内镜诊断和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黏液湖黄染和黏膜黄染者多见于30~60岁的慢性胃炎患者,其它多见球部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占51%,病理组织学改变见胃小凹增生者极少。临床表现以上腹饱胀、进食胀痛多见,但无特异性表现。结论 胆汁返流是慢性胃炎时内镜下多见的一种表现,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重要的损害因素。Hp感染和胆汁返流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互相独立的致病因素。胆汁返流现象多数不够条件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内镜见黏液湖黄染和胃窦、胃体均广泛充血,散在糜烂可临床诊断胆汁返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时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不以胃小凹增生具特异性,其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酸和胆汁反流的发生情况。方法:RE患者85例及健康志愿者20例,应用DigitraperMKⅢ型便携式pH监测仪及Bilitec 2000便携式胆汁监测仪同步监测食管24h pH变化及胆汁反流。结果:RE组有酸和胆汁共同反流者为53例(62.4%),单纯酸反流者26例(30.6%),单纯胆汁反流者3例(3.5%),无任何反流者3例(3.5%)。RE组中酸及胆汁反流次数、持续反流大于5min次数、最长持续反流时间及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胆汁反流与酸反流同样常见于RE患者,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R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对缺氧性肺动态高压(HPH)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分为四组:对照组(n=10),缺氧组(n=10),缺氧+L-NAME组(n=10),缺年头+L-Arg组(n=10)。通过P50压力传感器测量定四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PAMP),缺氧+L-Arg组的PAMP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缺氧组的右室(RV)干重/左室  相似文献   

19.
关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探讨多指标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价值。59例慢性胃炎患者按胆汁反流程度分为非反流性胃炎组和1~3级反流性胃炎组,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胃液胆汁酸浓度(GC,μg/ml)和pH值,胃粘膜病理积分(RFI)和组织学Hp检出率。胃γ闪烁扫描作为诊断胆汁反流金标准。随着反流程度的加重,胃液GC和pH值增高,胃炎程度加重,Hp检出率减低(上述以2~3级反流意义显著)。以GC>58μg/ml、pH≥3.0、RFI>9作为异常界值,则胃炎程度与胃液胆汁酸浓度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Hp的检出率呈显著负相关。胃镜下2~3级反流、胃液GC>58μg/ml和pH≥3.0、组织学RFI>9和Hp阴性有诊断价值,以两项或两项以上综合指标作为标准,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66例接受钙离子拮抗剂和/或ACEI治疗,64 ̄84岁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被分为钙离子拮抗剂组、ACEI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这三组病人治疗后左室肥厚变化。结果:左室肥厚在钙离子拮抗剂组(n=26,P=0.027)、ACEI组(n=19,P=0.002)和联合用药组(n=21,P〈0.001)均有明显消退。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