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身高:162cm,体重:54kg,体表面积1.56m2,已绝经,无既往史,无肿瘤家族史.2012年3月2日因“发现左乳包块1d”就诊于武汉市人民医院,行乳腺彩超示:左乳1.2cm×1.8cm大小包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0.8cm ×0.5cm,考虑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2012年3月4日在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快速病检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左侧腋窝淋巴结1/7枚转移,免疫组化:ER(+),PR(+),Her2(+++),术后行左侧乳腺+左侧胸壁+左侧腋窝放疗2周期.后转入武汉市普爱医院行8周期FAC方案化疗,同时口服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化疗过程中出现Ⅱ度骨髓抑制,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2013年2月8日胸部增强CT发现同侧纵膈淋巴结肿大,考虑肿瘤转移所致,疗效评价为PD,更换(紫杉醇+曲妥珠单抗)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2.
马丽娜 《中国药师》2010,13(5):719-7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发现白细胞减少4月”入院。4月前因泌尿系感染于我院查血常规示:WBC1.0×10^9·L^-1,N0.3×10^9·L^-1,Hb97g·L^-1,Plt89×10^9·L^-1,于我院血液科住院查骨穿示骨髓增生低下,后多次复查WBC示N波动于0.5×10^9·L^-1左右,考虑为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3.
程燕飞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696-369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肝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信封法)典型HBV感染患者,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8水平;Real-timePCR检测PBMC中IL.8mRNA含量,以lgcDNA/lgGAPDH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IL-8水平为(3.536±O.383)×105pg/L,IL-8mRNA为(1.1045±0.2267),其中“大三阳”组为(4.702±0.572)×105pg/L,治疗24周为(4.503±0.473)×105pg/L、48周IL-8水平为(4.114±0.420)×105pg/L,其IL-8mRNA分别为(1.1645±0.1340)lgcDNA/lgGAPDH、(1.0267±0.1344)lgcDNA/lgGAPDH、(0.8223±0.1643)lgcDNA/lgGAP·DH,与“小三阳”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除发挥抗病毒作用外,还能间接下调因IL-8过度表达所致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1.1患者.男。2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入院。入院后查小便常规示:WBC(++),BLD(++),查血常规WBC10.2×10^9/1,N0.78,L:0.22。入院后给予加替沙星0.4g加入5%葡萄糖水500ml中静脉滴注。在输液快完毕时患者出现头晕、心悸、乏力、大汗淋漓,查静脉血糖为1.8mmol/L。考虑为加替沙星引起的低血糖,立即停用加替沙星,用50%葡萄糖液40ml静脉推注,并用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3小时后患者低血糖症状消失,查静脉血糖为5.8mmol/L。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者,女,22岁。因“右乳纤维腺瘤”于2012年10月16日入院。入院体查:体温(T):36.2℃、心率(P):72次/min、呼吸(R):18次/min、血压(BP):100/60mmHg。询问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无感冒发烧。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生化检查正常,x光检查心肺未见异常,乳腺B超显示:右侧乳腺见1低回声团,大小为1.1cm×0.8cm(外下限象),边缘清,临床考虑纤维腺瘤可能。  相似文献   

6.
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但生长在腋窝内者却很少见,称为“乳腺Spence尾腋窝区纤维腺瘤”。现报道1例,考虑为转移癌的病例。 患者,女,53岁,因发现右腋窝有一小枣大小肿块10余天入院。体检:贫血貌,右腋窝中部有一2×2×2cm~3的肿块,光滑,活动度大,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双乳腺无异常。初诊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80岁,身高150 cm。体质量41 kg,主因“反复腹痛4月余,双下肢疼痛1周,发现肝功异常1 d”入院。入院前4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为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伴有便秘,无恶心、呕吐、进食梗阻、发热、盗汗、腹泻、尿频、尿急等不适,以“胃炎”治疗改善不明显。2月余前门诊就诊:糖类抗原125 184.7 U/ml,糖类抗原19-9 308.5 U/ml;全腹部平扫CT+MRCP提示:胰腺体尾部不规则团状异常信号截面大小3.4 cm×2.1 cm,考虑占位性病变,肿瘤可能。诊断考虑胰腺恶性肿瘤,之后于某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但术中发现肿瘤腹膜转移,终止手术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诉下腹部隐痛,伴便秘。随后入住肿瘤消化内科诊断胰腺癌腹膜转移,完善BRCA等基因检测。给予信迪利单抗200 m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00 mg静脉注射第1、8天免疫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抗肿瘤治疗。另病程中长期服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傅建新  陈子兴 《江苏医药》1998,24(10):706-708
将含标志基因NeoR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用脂质体转染法导入包装细胞,然后利用宿生范围不同的包装细胞(PA317/GP+envAm12与GP+E86)相互转导来提高病毒滴度,并用敏感方法检测其安全性。结果显示脂质体DOSPER转染法获得生产细胞的病毒滴度为(2.0~8.0)×105CFU/ml,而病毒相互转导方法则为(2.8~16)×106CFU/ml,可提高滴度达10倍以上;以NIH3T3细胞为靶细胞证实NeoR基因可被重组病毒转移至靶细胞基因组,巢式PCR与标志基因补救分析均未能检测到野生型辅助病毒。提示“乒乓效应”为提高病毒滴度的有效方法且无辅助病毒产生,因而该基因转移系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谷胱甘肽(阿拓莫兰)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5 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2月于2 0 0 3年4月2 3日收入我院外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左乳腺外上限可触及3cm×3cm大小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楚,表面结节状,无压痛,与皮肤及胸肌无明显黏连,左乳皮肤无桔皮样改变,左乳头无溢血溢液,左腋下可及一约2cm×2cm质硬尚可活动淋巴结。入院后左乳肿块穿刺证实为“左乳腺腺癌”;X线及胸部CT提示“左乳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左肺下叶基底段肿块: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癌?右肝前叶动脉期异常强化灶,转移可能性大”;B超及腹部CT提示“右侧肾上腺转移癌首先考虑”;ECT检查示“左髂骨代谢活跃”。因不能…  相似文献   

10.
1病历介绍 患者黄某,男,66岁,2008年10月13日以“反复肉眼血尿1余年”为主诉入院。一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肉眼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夜尿1~2次/晚,无腰酸、腰痛,行KUB+IVP检查示:右输尿管下段结石,大小约0.5×0.4cm,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小约1.0×0.8cm,双肾中度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分别于8月29日、9月5日子行左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未见结石排出。为进一步处理结石,门诊拟“输尿管结石”收入院。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下腹胀痛6d,6h前腹痛加重。超声所见:子宫前倾位,大小约6.8cm×5.0cm×4.7cm,官腔内见1.6cm×1.4cm液性区,并见节育环反射。右附件区可见5.5cm×4.1cm×1.8cm实性肿物,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呈不均质低回声,透声性差,CDFI未检出血流信号,肿物与子宫关系不密切,右卵巢未显示(图1)。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1岁,因发热1个月余,加重1周,为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11月11日入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0~39.5℃,无咳嗽、咳痰、喘息等不适,肛周疼痛。2012年10月18日就诊于四川省绵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白细胞2.10×109/L,中性细胞百分率47.9%,淋巴细胞百分率36.8%;红细胞4.42×1012/L,血红蛋白123 g/L,血小板160×109/L。给予对症处理,之后间断出现发热。10月中旬感肛周疼痛,伴有大便困难,10月24日就诊四川省绵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考虑为痔疮合并肛周脓肿,10月25日行痔疮切除及肛周脓肿切除术,术后肛周形成窦道,给予输入抗生素3 d(具体用药不详),给予局部换药。11月4日开始患者发热较前明显加重,体温高达39.5℃,轻微咳嗽,无明显咳痰、喘息。肛周无疼痛,给予对症处理,体温无明显下降。11月11日体温再次升至39.5℃,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口腔黏膜可见片状白膜,行拭子涂片检查:真菌孢子阳性。后就诊于急诊科,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0×109/L,中性细胞百分率71.70%,淋巴细胞百分率19.90%,单核细胞百分率8.30%;红细胞3.10×1012/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98×109/L。故以“发热待查,白细胞减少”收入血液内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差。  相似文献   

13.
李孝鹏  梁山  白光平  李定安 《安徽医药》2015,19(10):1984-1986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累及野放疗联合化疗的副反应、复发模式、预后因素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Ⅰ~Ⅲ期食管鳞癌患者43例,接受累及野放疗联合化疗,放疗剂量为 DT60Gy/30Fx,化疗方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11例,“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8例,多西他赛/紫杉醇+顺铂21例,替吉奥单药方案3例。研究放化疗期间副反应、复发模式、预后因素及1、2年生存率。结果患者放化疗期间Ⅲ、Ⅳ级副反应共7例,复发模式为:单纯靶内复发13例(56.5%)、单纯靶外复发1例(4.3%)、单纯远处转移6例(26.1%)、靶内复发伴远处转移2例(8.7%)、靶外复发伴远处转移1例(4.3%),肿瘤 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2%、69.3%。结论食管鳞癌行累及野放疗联合化疗耐受性好,主要复发模式为靶内复发及远处转移。食管鳞癌放疗照射最佳照射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性博士信箱     
患了肾囊肿, 性生活应注意什么山西陈先生:我是在1998年发现有肾囊肿,开始右肾上约3.8×2.4厘米左右,到现在双肾都有囊肿,右肾有两个:3.8×3.4厘米和2.3×1.8厘米,左肾有一个,3.1×2.6厘米。身体有时感到疲惫,请问,在平常生活及性生活中,我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晶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48-14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0岁,因睾丸肿大伴下坠感来院就诊。无触痛及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无异常,无发热及盗汗。超声检查提示:右阴囊实性肿物4.4mm×2.8mm,考虑来源于睾丸,右附睾弥漫性增大,回声不均。术后病理检查:右睾丸组织16cm×(0.8~6)cm,包膜完整,切面灰黄,质韧。病理诊断:(右)睾丸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起源)。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因“右上腹反复疼痛2年,加重1d”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氏征阴性。腹部B型超声:胆囊大小约8.5cm×5.0cm,胆囊颈见一个约1.5cm×1.0cm大小的强光团,后方伴声影。血淀粉酶:120u/dl,尿淀粉酶:200u/dl(somogyi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子宫 PEComa 进行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子宫PEComa发病年龄从33至43岁,1例剖宫产偶然发现,2例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肿瘤大小从1.5cm ×1.2cm ×0.8cm至4cm ×3.5cm ×3cm。镜检:肿瘤内广泛分布分支状毛细血管网至透明变性的厚壁大血管,上皮样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灶,其中1例可见脉管浸润。免疫组化:HMB-45、Melan-A、SMA、Actin及 Desmin胞浆阳性。3例均手术切除,随访5~8年不等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子宫PEComa是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的罕见肿瘤,免疫组化黑色素和肌源性标记物双向表达阳性有助于诊断,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9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因低血压而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第1天复查双肺CT发现右肺上叶纵隔旁类圆形团块影。间隔4d后行双肺增强CT示右肺上叶纵隔旁见类圆形团块影,大小为4.9cm×5.4cm×5.0cm,其上缘与胸膜顶关系密切,平均病灶CT值为79HU,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征象。结合临床分析考虑为纵隔旁血肿。  相似文献   

19.
阿德福韦停用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35岁男性,因慢性乙型肝炎口服阿德福韦10mg/d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5个月后HBVDNA〈1×10^3拷贝/ml,但HBeAg仍呈阳性。治疗2年,患者自行停药。停药40d后,出现乏力和食欲不振,实验室检查显示ALT1884.9U/L,AST1135.4U/L,TBil42.8μmol/L,DBil16.8μmol/L,HBVDNA1.27×10。拷贝/ml。考虑为阿德福韦停药所致的病毒学反弹。入院后给予恩替卡韦1mg/d及保肝对症治疗。但患者的症状逐渐加重,黄疸加深。实验室检查显示TBil428μmol/L,PTA13.8%,INR5.8。诊断为肝衰竭。尽管给予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及血浆置换,但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肝性脑病,终因肝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0.
患,女,31岁,左眼视力下降半年,失明1月余入院,早期左眼隐痛,后胀痛。无头痛、呕吐,无咳嗽、发热,曾在院外多次就诊,考虑为“左眼感染”.经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改善。T37℃,P82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专科检查视力.右眼:5.1,左眼:无光感,眼睑无充血,球结膜略充血,眼球略凸出,角膜透明,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后极部见黄白色球形新生物隆起生长.表面不光滑.作眼部CT检查,考虑为“左眼肉瘤”、“转移癌”.术前胸片检查.发现双肺野上中结核病灶,PPD阳性.考虑为“结核”所致可能性大,由于左眼失明1月余.为防病变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扩散,抗结核治疗2周后.左眼痛消失,行左眼球除术.左眼球作病理组织检查为“脉络膜结核”.予2HRZE/7HRE抗结核治疗.利福平眼药水滴左眼,经治疗9月.胸片示双肺病灶全吸收,左眼局部未诉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