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5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12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脂蛋白和红细胞膜脂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组细胞膜胆固醇和胆固醇/磷脂比值明显一高于对照组,膜磷脂低于对照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膜脂变化与高血糖,高血脂和血浆脂蛋白呈正相关,提示,急性脑梗塞红细胞膜脂质的变化与严重的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之虎 《广西医学》2002,24(4):469-470
目的:为探讨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变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3例脑梗死患、2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及30例正常组进行红细胞膜(RBCm)上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高密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分析。结果:脑血管病患红细胞膜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于正常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脑梗死组与脑动脉硬化症组比较,HDL-C含量及CHOL/HDL-C比值有差别(P<0.05)。结论:红细胞膜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变化可能参与了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 2 3例老年冠心病 (CHD)红细胞膜 (RBCm)脂蛋白 (a)〔Lp(a)〕及胆固醇 (TC)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 :RBCm制备采用Dodge法 ,膜蛋白测定采用酚试剂法 ,Lp(a)测定用ELISA法、TC测定用胆固醇酶法。结果 :CHD组RBCmLp(a)及血浆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CHD组RBCm及血浆TC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 :膜上Lp(a)含量与血浆Lp(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r =0 5 6 3,P <0 0 5 ) ,与血浆TC相关性不显著 (r =0 12 6 ,P >0 0 5 )。结论 :高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质代谢紊乱与CHD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观察运动对饲胆固醇家兔血浆脂类(TG、TCh)、脂蛋白(LDL-Ch、HDL-Ch)水平及相关酶类(LPL、LCAT)活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运动降血脂效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急性脑硬塞,脑动脉硬化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脂质含量以红细胞成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相关性。采用微滤筛法和锥板式粘度计分别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和多切变粘度,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ATP酶活性和大炮、胆固醇含量及其比值。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不同剂量VitE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膳食家兔血清LCAT活性、脂类和脂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VitE能升高实验兔血清LCAT活性;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LDL+VLDL)-C水平,大剂量VitE的作用更为明显。VitE升高HDL-C的效应与剂量关系不大。表明VitE能通过改善脂类代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收集96名门诊病人的肝素抗凝血标本,用抗低渗法将红细胞分为老、中、青三组,离心分离出不同细胞年龄的红细胞膜,测出膜上的LP(A)的含量.各组的LP(A)测定结果(mg/g膜蛋白)为:老龄组70.2±18.8、中龄组60±8.2、青龄组34.0±12.0.结果表明:随细胞年龄的增加膜LP(A)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老-中、老-青、中-青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膜LP(A)总含量(54.53±11.1)mg/g膜蛋白与血浆中LP(A)含量(190.2±32.54)mg/L呈正相关,R=0.961 7,P<0.01.膜LP(A)的沉积量取决于血浆中的LP(A)含量,而膜的完整性是控制沉积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17例新生儿窒息后1周内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动态变化,并与1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12例单纯黄疸病人血对比,结果窒息组生后1天、3天血浆和红细胞膜LPO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后7天两组相近。血浆和红细胞膜LPO之间相关无显著性。血浆LPO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红细胞膜LPO的变化与窒息有关,窒息组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窒息复苏后时间的延长,红细胞膜LPO逐渐降低,对照组一周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测定55例NIDDM患者血浆及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红细胞SOD,GSH—P_x及膜钠泵K~ —pNPPase活性。结果:NIDDM患者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升高,红细胞SOD,GSH—P_x及膜钠泵K~ —pNPPase活性显著降低,NIDDM有视网膜病变者上述改变更为显著;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和膜钠泵K~ —pNPPase活性降低呈负相关。提示NIDDM患者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改变和膜钠泵K~ -pNPPase活性降低密切相关,两者和NID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病人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①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IR)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ATCI)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血浆脂质含量的关系。②方法 测定ATCI病人及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及血浆脂质成分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对ATCI病人ISI与血浆脂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③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TCI病人FINS显著升高 (t=7.2 9,P <0 .0 0 1) ,ISI显著降低 (t=6 .2 0 ,P <0 .0 0 1)。ATCI病人ISI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 1呈显著正相关 (r =0 .4 2、0 .34,P <0 .0 1、0 .0 5 ) ;而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39、- 0 .2 8,P <0 .0 1、0 .0 5 )。④结论 ATCI病人存在IR ,且IR与多数血浆脂质成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红细胞膜唾液酸 (RBCm SA)含量及红细胞免疫功能 (RBCIF)与急性脑梗死 (ACI)的关系。②方法 检测了 19例ACI病人RBCm SA、血浆唾液酸 (P SA)、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的含量及RBCIF ,并与2 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③结果 ACI病人RBCm SA和RBCIF低于正常人 (t=- 2 .5 12 ,P <0 .0 5 ;t=- 3.12 1,P<0 .0 1) ,而P SA和CIC高于正常人 (t=2 .875 ,P <0 .0 1;t=2 .4 0 3,P <0 .0 5 )。不论正常人还是病人 ,RBCm SA与RBCIF呈正相关 (r =0 .4 97,P <0 .0 1;r =0 .4 83,P <0 .0 5 ) ,RBCm SA与P SA呈负相关 (r =- 0 .4 6 6、- 0 .5 0 6 ,P <0 .0 5 )。④结论 ACI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RBCm SA代谢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病人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了解脑梗死病人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5 8例脑梗死病人和 4 5例正常人血浆ADM的含量。③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ADM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t=2 5 .4 ,P <0 .0 5 ) ;脑梗死病人血浆ADM水平 3d内升高 ,第 7天达最高 ,第 14天仍高于对照组 (F =19.6 ,q =6 .37~ 11.37,P <0 .0 5 )。 ④结论 ADM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变化的机制。②方法检测了32例脑梗塞病人和35例健康查体者ED,同时测定了红细胞内钙、镁浓度及红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③结果脑梗塞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FI)和红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8.07,16.08,P<0.01),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t=4.04,11.92,P<0.01),红细胞内Mg2+浓度及红细胞膜Mg2+-ATPas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0.38,1.83,P>0.05)。④结论红细胞内Ca2+浓度增高及红细胞膜Ca2+-ATPase活性降低可能是导致脑梗塞病人ED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出血与脑梗死病人血浆溶血磷脂分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探究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脑出血病人68例、脑梗死病人80例,测定其发病24h和1周时血浆溶血磷脂酸(LAP)及相似磷脂(AP)的含量。以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病24h时,脑梗死组血浆LPA与A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差异有显著性(t=3.54~6.51,P〈0.01);发病1周时,脑出血组血浆LPA与A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脑梗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4.71~7.82,P〈0.01)。结论脑出血与脑梗死发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两者治疗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 M I)病人红细胞膜唾液酸( R B Cm  S A)和血浆唾液酸( P S A)的变化及意义。②方法 采用 Bialsche 试剂法检测 R B Cm  S A 含量, F8836 化学比色法检测 P S A 含量。③结果  A M I病人 R B Cm  S A 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而 P S A 含量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 4.41,4.85, P< 0.01)。两组 R B Cm  S A 与 P S A 皆呈负相关(r= - 0.486,- 0.503, P< 0.05)。④结论  A M I病人 S A 的代谢发生障碍。检测 R B Cm  S A 和 P S A 含量对 A M I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1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病人 (ACI)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和白细胞 CD1 8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内粘附分子 (s ICAM- 1)浓度的变化。 2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 ,检测了 72例 ACI,42例脑出血病人和 48例健康人血浆 OX- L DL,白细胞 CD1 8表达和 s ICAM- 1浓度的变化。 3结果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OX- L DL,白细胞 CD1 8表达及 s ICAM- 1浓度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和脑出血病人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t=8.72 2~15 .872 ,P<0 .0 0 1) ,且随着梗塞面积的扩大 ,各指标增高逐渐明显 (F=6 .715~ 9.6 2 8,q=5 .896~ 8.116 ,P<0 .0 1)。 ACI病人 OX- L DL 与白细胞 CD1 8表达和 s ICAM- 1浓度呈正相关 (r=0 .872 ,0 .880 ,P<0 .0 0 1)。 4结论血浆 OX- L DL和白细胞 CD1 8表达及 s ICAM- 1浓度增高 ,可能与 ACI发病及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脊液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含量,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脑脊液内皮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脊液内皮素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能为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XB2和6-酮-PGF1α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F1alpha,6-酮-PGF1α)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11例脑梗死患者的TXB2,6-酮-PGF1α及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发现脑梗死患者的血浆TXB2升高、6-酮-PGF1α、TXB2/6-酮-PGF1α升高。LDL-APO-B与TXB2/6-酮-PGF1α呈正相关,与6-酮-PGF1α呈负相关。而HDL-C与6酮-PGF1α呈正相关。TG与TXB2/6-酮-PGF1α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TXB2和6-酮-PGF1α变化与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白细胞计数 (WBC)之间的关系 ,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 (斑块组 )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非斑块组(非斑块组 ) ,并根据斑块积分将斑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 3级 (轻、中、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程度与血WBC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P <0 .0 1 )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结论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患者血WBC明显高于非斑块组 ,且血WBC异常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重。血WBC水平增高对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