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经导管溶栓治疗DVT,并按尿激酶用量、给药频率将患者分组,比较溶栓效果及随访结果差异。结果: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显示尿激酶溶栓对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的影响较大(P0.05)。尿激酶剂量及频次分别为12.5万U/d、25万U/d、50万U/d,血栓溶解率分别是(44.65±6.29)%、(54.10±6.74)%及(55.01±7.85)%,12.5万U/d用量血栓溶解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相同用量患者,2次/d的血栓溶解率高于1次/d(P0.05)。出院后随访,患者一般情况渐渐明显改善,且随访期间各指标总体评分渐改善(P0.05)。出院后1年肢体沉重、肿胀感基本消失。结论:尿激酶每日用量在25万U能达到较高的血栓溶解率和低的出血风险,且增加每日尿激酶给药频率,可以提高血栓溶解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导管直接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尿激酶的合理用量。方法将拟接受CDT的9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每日用量〈40万U),B组用中等剂量(每日用量40万~80万U),C组用大剂量(每日用量〉80万U)进行溶栓治疗。比较3组的溶栓效果、溶栓时间及出血情况。结果3组溶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5.09,P〈O.05),A组与B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3组溶栓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6,P〉0.05),C组出血程度最重。结论CDT治疗DVT安全有效,每日尿激酶用量在40万U~80万U时溶栓疗效好,且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动脉CDT组25例,静脉CDT组22例),静脉系统溶栓组38例,3组均在抗凝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U/d持续泵入,CDT组同期行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比较3组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央型DVT血栓溶栓率静脉CDT组最高(81.3±18.4)%,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5.1±17.6)%(q=6.648,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2.1±10.1)%(q=9.524,P〈0.05)。周围型DVT血栓溶栓率动脉CDT组最高(66.7±22.3)%,与静脉CDT组(45.8±21.7)%无统计学差异(q=2.807,P〉0.05),但显著高于静脉系统溶栓组(43.7±15.2)%(q=3.614,P〈0.05)。混合型DVT血栓溶栓率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静脉CDT组最高(71.7±18.2)%,显著高于动脉CDT组(55.1±9.3)%(q=3.714,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8.6±12.5)%(q=7.817,P〈0.05))。静脉CDT组消肿率(61.7±19.1)%,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1.2±10.1)%(q=7.157,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3.6±12.2)%(q=10.54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9.1%(2/22)、22.6%(8/35),无统计学差异(χ2=2.319,P=0.314)。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疗效好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中央型和混合型DVT,静脉CDT为首选方案;周围型DVT,动脉CDT疗效优于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2月行CDT治疗的66例急性髂股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rhPro-UK行CDT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尿激酶(UK)行CDT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栓溶解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 vs. 60.6%,χ2=4.889,P<0.05),但在出院时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81.8% vs. 75.7%,χ2=4.889,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过敏等并发症。 结论:rhPro-UK和UK都是治疗急性髂股DVT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rhPro-UK在血栓溶解率方面明显优于UK,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5.
接触性溶栓治疗犬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给药方式和溶栓导管位置对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犬的30条静脉随机分为五个实验组,每组6条,每组尿激酶给药方式和溶栓导管位置不完全相同。通过造影观察溶栓效果,记录每组再通时间、尿激酶用量、并发症情况、APTT值等。结果在尿激酶给药方式不同的前提下比较,A、B、C三组中,B组再通时间最短,C组再通时间居中,A组再通时间最长(P0.01)。在导管位置不同的前提下比较,B组再通时间明显短于D组。结论大剂量尿激酶冲击后,续以小剂量尿激酶持续溶栓,并将溶栓导管首端置于血栓远心端,治疗的方案效果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血栓内注射微泡对体外超声溶栓的增强作用。方法取新鲜人血血栓40份分为4组,每组10份,实验1组:血栓内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对照1组:血栓内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假照;实验2组:经外周循环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对照2组:经外周循环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假照,比较4组的溶栓率。超声频率1.0MHz,声压512kPa。另用超声激励MBDiO释放,观察治疗后血栓内荧光分布与强度。结果实验1组的溶栓率(37.70%±3.17%)显著高于实验2组(11.67%±1.13%)、对照1组(14.37%±2.22%)及对照2组(7.90%±0.68%,P0.05)。血栓内注射微泡后,内可见大片强回声后伴声影,治疗后强回声区在血栓内有扩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1组治疗后血栓内可见大量明亮荧光信号分布,而实验2组治疗后的血栓内部基本无荧光信号。结论血栓内注射微泡和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率显著高于经静脉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溶栓及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不同方法选择,对比精准溶栓(血管内封闭导管)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急性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4例下肢骨折合并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组12例给予精准导管溶栓(血管内封闭导管,TAPAS导管),B组12例给予机械性血栓清除(Aspirex旋吸导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静脉通畅率及肢体消肿率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100%。两组患者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4.33±4.74)%、(86.0±2.89)%,肢体消肿率分别为(73.83±15.49)%、(76.50±1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管内封闭导管精准溶栓以及使用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急性DVT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两者在静脉通畅率及肢体消肿率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内微泡联合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对体外血栓的溶解效果。方法取牛全血制作血栓样本50个,随机平均分为5组后于带有侧支循环的体外循环装置中进行处理。实验1组为超声微泡尿激酶组,实验2组为超声微泡组,实验3组为超声尿激酶组,实验4组为单纯尿激酶组,实验5组为无处理组。计算并比较各组的溶栓率。并进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1组溶栓率为(73.64±14.16)%,实验2组为(47.97±11.66)%,实验3组为(57.33±8.65)%,实验4组为(50.85±9.63)%,实验5组为(29.76±18.06)%。其中实验1组溶栓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该组HE染色组织学检查可见明显多灶状血栓溶解,边缘可见血栓崩裂,免疫荧光可见纤维蛋白网断裂。结论血栓内微泡联合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在体外实验中可提高血栓的溶解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灌注模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进行CDT治疗,术前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采用脉冲注射;B组:22例,采用连续泵入;C组:22例,采用先脉冲注射再连续泵入。24 h内以相同剂量尿激酶连续溶栓72 h,期间采用血管造影监测血栓溶解情况,观察不同溶栓灌注模式对溶栓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63.64%和77.27%;肢体消肿率分别为(80.00±22.10)%、(67.50±16.40)%和(92.30±15.80)%;静脉通畅度分别为(57.80±18.70)%、(55.60±19.30)%和(70.20±19.80)%。C组溶栓总有效率、肢体消肿率和静脉通畅度均明显高于A、B两组(P均〈0.01),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先脉冲注射再连续泵入的溶栓灌注模式进行CDT可作为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首选灌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尿激酶的不同给药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40例急性DVT患者,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按照病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0~7天组,B组8~14天组,尿激酶总量为80万U/日。按照给药方式每组分成两个亚组:A1、B1组采用快速注入,A2、B2组采用24小时持续泵入的方法,期间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术后比较各组的溶栓率、主干血栓清除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肢消肿率情况。结果 A1、A2、B1、B2每组各10例患者,患肢的溶栓率及消肿率比较,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的主干血栓溶解时间无论A、B组间还是A1、A2/B1、B2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4例发生出血并发症(穿刺点及切口处),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患肢血栓溶解的效率、消肿率与病程有密切的关系,病程越短,效果越好。但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在血栓溶解效率及主干血栓清除率及患肢的消肿率方面并无明显地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6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138例晚期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CE组72例,联合治疗组66例,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结果:治疗后第2周2组间血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联合治疗组血清AFP下降程度较TACE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疾病控制率62.5%,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78.8%,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完成治疗后1、2、3、4个月和〉4个月TACE组新发肿瘤率分别为6.9%、26.4%、33.3%、18.1%和11.1%;联合治疗组新发肿瘤率分别为3.0%、7.6%、19.7%、37.9%和21.2%。2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2组治疗后3个月内新发肿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P〈0.01);2组治疗后〉3个月新发肿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P〉0.05)。1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TACE组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238.48±15.65)d,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350.19±22.37)d,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P〈0.01)。结论:TACE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细胞性肝癌有助于延缓患者治疗早期新发肿瘤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合盆腔自主神经保护(TME+PANP组)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组)术前7 d、术后14 d尿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对排尿功能的影响,其主要指标有: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排尿压、膀胱容积、残余尿量。结果:TME+PANP组:最大尿流率:术前(19.7±6.6)mL/s,术后(14.2±6.0)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时的排尿压:术前(35.3±20.3)cm H2O,术后(33.1±18.6)cm 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剩余容积:术前(358±35)mL,术后(342±3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术前(9.4±5.7)mL,术后(11.1±8.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E组:最大尿流率:术前(17.8±6.2)mL/s,术后(12.5±5.4)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时的排尿压:术前(32.8±18.2)cm H2O,术后(25.4±17.5)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剩余容积:术前(354±38)mL,术后(29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残余尿量:术前(9.8±6.1)mL,术后(10.2±7.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E+PANP组与TME组术后比较:术后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排尿压、膀胱剩余容积,TME+PANP组均大于TME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无气腹悬吊腹腔镜活体供者取肾手术(SGLLDN)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40例SGLLDN和32例开放活体供者取肾手术(OLDN)的临床效果。结果:SGLLDN组39例成功,转开放手术1例;OLDN组32例全部成功。SGLLDN与OLDN相比,切口长度较短,(8.0±2.3)cm vs(19.5±3.5)cm(P〈0.01);手术时间较长,(120.1±16.2)min vs(60.5±12.1)min(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158.5±45.3)mL vs(289.2±65.1)mL(P〈0.01);住院时间较短,分别(5.0±1.0)d vs(9.0±2.0)d(P〈0.05);术中供肾热缺血时间和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LDN相比,SGLDN具有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缺点是手术时间稍长、费用稍贵。临床可根据不同供者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黄体支持的不同用药方式对先兆流产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3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组,肌注组38例肌注黄体酮(P)针剂,口服组55例口服P胶囊,并选择同期未使用任何药物的健康早孕妇女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肌注组和口服组的保胎成功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P,雌二醇(E2)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93例患者中共78例保胎成功,肌注组保胎成功率87%,口服组8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78例保胎成功患者初次治疗一周前后血清P、E2、hCG的日增长率的结果,P的日增长率口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肌注组,肌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2和hCG的日增长率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1周后继续用药患者平均每隔1周测定P、E2、hCG的变化,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日增长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口服和肌注P对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口服比肌注血清P值增长快,但相对生物利用度低,因此不能仅凭血清P浓度来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结合E2、hCG以及B超监测等进行综合判断,可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妊娠状态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术后行TACE组(实验组,103例)及未行TACE组(对照组,118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血管癌栓及肿瘤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1%、65.0%、40.8%,对照组为71.2%、40.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肿瘤1年复发率为22.3%,对照组为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年、3年的复发率为57.3%、73.8%,对照组为61.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行TACE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肿瘤的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80例合并肾损害的新生儿窒息病例,分为丹参组及对照组,丹参组在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足月儿4~6ml、早产儿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1日1次,自出生第3天~第10天用。比较两组患儿出生第3天、第10天尿量、BUN、Scr结果以及尿量恢复正常的日龄。结果:两组患儿第3天尿量、BUN、Scr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儿第10天较第3天尿量增加、BUN、Scr下降;丹参组第10天尿量(2.61±1.05)ml·kg-1·h-1、BUN(3.35±1.12)mmol/L、Scr(66.51±8.11)μmol/L,对照组第10天尿量(2.50±1.12)ml·kg-1·h-1、BUN(6.55±2.21)mmol/L、Scr(100.31±8.98)μmol/L,丹参组较对照组BUN、Scr下降(P〈0.01);尿量恢复正常时间丹参组为3~7d,平均(5.02±1.00)d;对照组为5~10d,平均(7.12±2.11)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肾损害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后,肾功能及尿量恢复正常时间早,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窒息肾损害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减轻肝硬化患者复杂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肝硬化患者复杂肝切除术中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肝缺血预处理(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全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肝切除术61例(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平均阻断时间(38.75±6.2)min,对照组(21.67±4.60)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7和15d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术后3d血清总胆红素及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入肝血流阻断+肝缺血预处理技术对减少肝硬化患者复杂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腔镜外科2005年3月—2010年8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1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80.73±19.06)min vs(136.15±11.82)min,P=0.00]。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03.59±20.90)mL vs(201.34±28.96)mL,P=0.00]。清除的淋巴结总数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3±0.85)vs(13.1±1.49)枚,P=0.183]。直肠前切除远端切缘长度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3.86±0.51)cm vs(3.48±0.51)cm,P=0.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2.96±0.57)d vs(3.35±0.45)d,P=0.001]([4.91±0.82)d vs(5.67±0.95)d,P=0.00]。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0.62±0.43)d vs(14.54±0.97)d,P=0.00],但住院费用仍明显高于开腹组([3.59±0.71)×104元vs(2.42±0.41)×104元,P=0.00]。2组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27/31)vs 88.57%(31/35),P=0.286]。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是目前结直肠癌的一种有效、安全且微创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疝环充填式(Plug)和普理灵疝装置(P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09年6月连续施行Plug和PHS手术修补原发性腹股沟疝(直疝、斜疝)283例,按手术方式分别为Plug组和PHS组。主要观察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以及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间等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2组患者术后均无复发及排异反应发生。平均手术时间(58.74±11.74)min,其中Plug组(58.17±11.13)min,PHS组(59.29±12.52)min(P=0.42)。3例出现尿潴留,与手术方式(P=0.62)、术前导尿(P=0.21)及前列腺增生无关(P=0.07)。术后12~24 h下床活动,2周全部恢复正常活动。结论:Plug和PHS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术后复发率低、疼痛轻、恢复快,是局部麻醉下日间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