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以实时二维和加压探头观察,彩色血流显示和频谱多普勒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及栓塞的程度。结果 左下肢血栓42例,右下肢血栓17例,双下肢血栓1例。完全性栓塞95部位,不完全性栓塞23部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无创、准确、高度敏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既往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依靠X线静脉造影,目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DVT5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方法改进。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7d内患者22例,经股静脉切开取栓,由大隐静脉侧支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及造影检查。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3d内肿胀缓解,序贯溶栓治疗10d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留置导管脱落。20例拔管前造影显示:12例患者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陈旧性血栓附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髂静脉内无新鲜血栓。随访20例,平均12个月,仅2例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虽然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术中同期处理狭窄或闭塞麻烦、费时,有较多并发症。采取取栓后序贯溶栓治疗效果优良,左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无症状情况下可不予处理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86例患者按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 3组 ,均采用溶栓抗凝治疗后进行对比。结果 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χ2 =68.0 1,P <0 .0 1)。结论 发病至就诊时间在 3d内疗效明显 ,不易发生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同时期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78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血流情况,观察血栓形成部位、范围及各时期血栓声像图特征.结果 不同时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左下肢血栓46例,右下肢血栓29例,双下肢血栓3例.急性血栓67例,亚急性、慢性血栓11例.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安全、及时、无创伤,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彩超诊断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率逐年增多,并可引起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多,而骨折是引起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3].彩超以其安全、无创、价廉在早期诊断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独具优势,本文总结了我院骨折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6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 ,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 2 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检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性 19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2~ 6 7岁 ,平均5 7.5岁 ;病程 1天~ 5年 ,其中急性 9例 ,慢性 14例 ;均经X线静脉造影或临床证实。1.2 方法 :使用美国ATL公司HDI 30 0 0彩超仪 ,探头频率7.5MHz。患者平卧位 ,大腿稍外旋外展 ,从腹股沟韧带下方确定股静脉 ,向上扫查髂静脉 ,向下追踪股静脉至收肌腱裂孔水平 ,同时注意股…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有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248-24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85例患者进行CDFI检测,以观察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血栓发生在双侧19例,单侧70例,左侧73条,右侧35条。结论CDFI是无创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对48例拟诊DVT的患者应用CDFI观察DVT的声像图特征及治疗过程的声像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DVT患者中,急性期24例,亚急性期11例,慢性期13例。急性期DVT患肢深静脉管径增宽,与健侧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6个月后血栓回声较前明显增强,血管内径较前明显缩小(P<0.01)。结论CDFI能诊断DVT,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声像图变化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并观察疗效具有其它影像学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应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出早期诊断,便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4年7月~2006年10月骨科大手术后1周、2周、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538例病人术后有160例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9.7%,其中术后1周、2周、1个月发生率分别为17.8%、11.2%、6.1%;胫后静脉及肌内分支占75.6%,其中健侧肢体发生血栓者为8.8%;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为43.4%,40岁以下发生率为10.1%,最小年龄为21岁。结论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以手术后1周内发生率较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便于床旁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8例手术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X线静脉血管造影证实,观察下肢DVT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声像图表现。结果中央型23例,周围型6例,混合型9例。患肢左右侧之比为3.2∶1。38例中急性血栓27例,慢性血栓11例。结论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手术后下肢DVT的三大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无创诊断手术后下肢DVT,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静脉内径、管壁情况、血栓情况。结果: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治疗前超声表现为血栓形成部位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栓为低回声,血栓部位无血流信号显示。治疗后超声表现为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血栓回声较治疗前增强,血栓消失或都分消失,静脉管腔呈不同程度再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准确的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在治疗中及治疗后观察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和长期卧床的患者[1-3].DVT的形成会引起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肢体的肿胀和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为严重者,血栓如果脱落回流心脏将会形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近20万人死于DVT及其并发症,其中大多数DVT患者并无临床症状,仅有1/4~1/2确诊的患者是有症状的[2-5].因此,合理的检查、明确诊断对DVT患者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辐射、费用低廉、操作简单以及可重复性高等特点,使得彩色多普勒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DVT的检查和诊断,成为DVT的首选检查方法[7-10].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DVT检查和诊断方面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途径直接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5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7例,在B超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髂股静脉血栓中,以3×104~4×10^4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总量(431.08±83.63)×10^4U。结果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肺部症状缓解,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97±1.91)cm、(1.83±1.12)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56,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47±1.37)cm、(1.51±0.95)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1);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6.31±3.84)分,溶栓后(5.47±4.71)分,静脉通畅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6.616,P〈0.01),平均静脉通畅率为67.64%。合并肺动脉栓塞的7例患者中,栓子完全溶解6例,大部分溶解1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2例,时间3~20月,未发现有血栓再发。结论经腘静脉置管直接灌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2例,观察下肢深静脉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利用ValSalVa试验判断邻近静脉瓣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左下肢DVT44例(占61.1%),右侧28例(占38.9%),病变部位在股总静脉24例,股浅静脉12例,股深静脉10例,静脉20条.股总静脉、股浅静脉、静脉广泛受累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并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是下肢深静脉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7例治疗体会董博鸣王新文段志泉(第一临床学院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常见且预后严重的疾病。如何提高急性期的治愈率,减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64例综合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诊治及个性化治疗。方法:对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具体应用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药物治疗等方法个性化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血栓消失,静脉通畅,患肢周径变小恢复。切开取栓患肢周径缩小缓解率在治疗后第1、3天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而在第7天两者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促进恢复,切开取栓近期效果优于药物治疗,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3,岁,因右下肢肿胀疼痛8天为主诉入院。患者8天前出现右小腿疼痛,伴肿胀。3天后肿胀由小腿向膝部延伸,入院前3天患者右大腿出现肿胀,轻微活动即感剧痛,夜间疼痛剧烈。因右下肢疼痛加剧而就诊,查体T37.8℃,P110次/分,R21次/分,BP150mmHg/90mmHg,表情痛苦,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软,肝脾未触及。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肌力正常,右下肢肿胀显著,小腿肌肉、腘窝及腹股沟内侧压痛明显。直腿伸踝试验阳性,压迫腓肠肌试验阳性。右小腿浅静脉曲张,下肢淤血青紫,右小腿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减弱,右小腿轻度指压性水肿。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后35天,急性缺血性卒中史21天,左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17天。外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患者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临床诊断:急性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入院后嘱其绝对卧床,抬高患肢,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外科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治疗18例急性重症DVT患者,均有肿胀和肢体疼痛;16例伴有皮肤颜色青紫(1例小腿皮肤坏疽),2例伴有皮肤苍白;10例出现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8例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肢深、浅静脉均有血栓形成.1例因患肢坏疽行膝上截肢手术.17例采用手术切开取栓,仅3例单纯采用手术切开取栓术,5例加用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6例加用人工血管耻骨上转流术,3例采用髂静脉松解成形术.结果 手术死亡1例(5.6%).下肢肿胀消失7例(41.2%),明显减轻10例(58.8%).除截肢的1例外其余患者皮肤颜色均基本恢复正常,动脉搏动也恢复正常.16例患者被随访,随访率为94.1%;随访时间为3~82个月,平均为34个月.患肢肿胀完全消失5例,占31.3%;肿胀明显减轻者8例,占50%;肿胀复发3例,占18.7%.复发的3例中,1例于术后9个月死于晚期恶性肿瘤,2例分别于35个月和48个月后因移植血管桥内膜增生导致闭塞而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取栓是治疗急性重症DVT的有效方法 ;当髂静脉受压,耻骨上转流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