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树良 《养生月刊》2005,26(12):1072-1077
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食物的食性、药物的药性均有“四气五味”之分,即寒、凉、温、热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疗,食养正是利用食物食性之气味特点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偏胜,使机体恢复健康有序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
一枕: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 二气: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 三物:中药来源主要是植物、矿物和动物。 四气:中药的药性是寒、热、温、凉,称四气。  相似文献   

3.
阴阳燥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阴阳各具潮湿、干燥之性,燥邪当属阳邪之列,进而言阴阳偏盛偏衰,可致燥湿之病,阳盛则热而生燥,阴盛则湿多兼寒,阳虚则湿,甚则寒,阴虚则燥,甚则热。其治阳盛则清热为先,润燥即在其中,阴虚则润燥为先,其甚则滋阴盛火并行;阴盛则祛寒兼燥湿,阳虚则视其在脾在肾,在脾宜温燥,在肾宜温润。药性的刚柔燥润,与四气五味结合,对药物性能、功效的认识就更全面了。阴阳燥湿论宜与阴阳寒热论相结合,以构成中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试论平性药“体平用偏”的药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家刚 《世界中医药》2007,2(5):302-303
关于中药药性的讨论,最难获得一致意见的,莫过于对平性药药性的认识.主张药有平性者认为,一药一性,自古至今,各种本草都记载有大量的平性药,不可否认;主张药无平性者认为,药物治病当是“以偏纠偏“,“平“则不能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所谓“平性“药能用于治病,便肯定有偏性,不是偏温就是偏寒,故“真正的平性药并不存在“[1].……  相似文献   

5.
从临床谈对中药双重认识的必要性北京铁路总医院黄晔(100038)户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传统中医主要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四个方面来阐明户药之性能,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这是符合中医辨证施治要求的,作为中医,理所当然必...  相似文献   

6.
一枕: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 二气: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 三物:中药来源主要是植物、矿物和动物。 四气:中药的药性是寒、热、温、凉。 四诊:中医诊病的方法是望、闻、问、切。 五昧:中药的味道是酸、苦、辛、甘、咸。  相似文献   

7.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8.
中药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理论概括,而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即是运用其药性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从而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方面对化疗药物阿霉素进行分析,提出阿霉素四气属性为温热,五味属性为辛、苦,升降浮沉属性存在两向性,主要归属心、脾、肾三经。确定阿霉素的性能,对临床肿瘤疾病的具体用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优势的发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议中药性味与现代药学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性味指“四性”、“五味”。“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平)四种不同的药性。中药药性的论定是通过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的总结,按现代医学观点,主要是根据其药理作用来确定。一般认为: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如石膏、  相似文献   

10.
论药物使用中配伍、炮制后的功效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性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作用.其基本内容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每味中药各自均具有寒温性质之偏,辛甘酸苦咸五味之异,升浮沉降趋向之别等.中药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利用药物之偏性,来纠正疾病之偏盛或偏衰.当然药物之偏性,可因药物本身的因素所决定,亦可通过人为的因素使之发生改变.笔者现就中药配伍、炮制后药性发生变化进行相关论述,意欲对中药如何通过配伍、炮制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