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估患者数据移动均值法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日常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03月至2019年12月镇江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16 731例新生儿足底血干血片样本,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 TSH)和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的浓度,计算每批实验的患者数据均值 、SD值和CV值,计算同批次商品质控的 、SD值和CV值,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以 +2SD为警戒限, ±3SD为失控限,比较各项质控指标,分析其提示异常的原因。 结果TSH的42批数据中有8批超过 ±2SD控制限,提示"警告",其中商品质控异常6批,患者数据均值异常2批,仅有1批同时异常;Phe的42批数据中有3批超过 ±2SD,提示"警告",其中商品质控异常1批,患者数据均值异常2批。分别根据异常提示分析原因进行纠偏。 结论建立本实验室的患者数据移动均值室内质控方法,用于TSH和Phe测定的质量控制,有效弥补商品质控的使用局限性,是对常规室内质控方法的优化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并根据产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统计分析2013年-2014年乐清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先兆流产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0例正常分娩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殖感染和先兆性流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白带常规检查:白细胞在+++-++++之间的占42.5%,白带清洁度为Ⅲ-Ⅳ的占37.5%,念珠菌阳性率为3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共有31例感染UU或CT,占77.5%,对照组22例感UU或CT,占5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3,P<0.05)。结论有先兆性流产产妇白带异常率和生殖道感染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对感染产妇采取积极有效方法诊治,降低先兆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吴玉梅  高永辉 《上海预防医学》2022,34(12):1229-1233
目的研究上海某疗养院女性体检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结节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108例来院体检女性的资料,根据血清25(OH)D值分为充足组[25(OH)D≥30 μg·L-1]、不足组[20 μg·L-1≤25(OH)D< 30 μg·L-1]、缺乏组[10 μg·L-1≤25(OH)D<20 μg·L-1]及严重缺乏组(<10 μg·L-1)。比较各组血清 25(OH)D水平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结节间的关系。结果2 108例体检女性的25(OH)D缺乏率为69.31%;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与充足组间的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LD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TGAB阳性率、TGAB和(或)TPOAB阳性率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分别为81.299、16.194、11.202,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TGAB阳性率、TGAB和(或)TPOAB阳性率相关,且随着缺乏程度的加重,风险逐渐增加。结论该疗养院体检女性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与年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及结节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运用标准差指数(standard deviation index, SDI)和变异系数指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adio, CVR)对比分析同一实验室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和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比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其评价方法的新模式。 方法分析2014年5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不同型号的5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流式细胞计数法)、RBC (鞘流DC检测法)、Hb(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检测法)、HCT(脉冲高度检测法)和PLT(鞘流DC检测法) 5项血常规项目三个水平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出75组均值(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及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ation, CV),以及各项目的SDI、CVR等;同时评价分析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项目的日间精密度分布及比对分析检测结果正确度的一致性。 结果根据5台血细胞分析仪2014年5月,连续31 d中,检测WBC、RBC、Hb、HCT、PLT项目1~3的三个水平共465个质控数据。5个项目各水平的SDI和CVR分别为-1.37~1.84和0.72~1.46、-3.35~2.59和0.83~1.21、-3.28~3.57和0.40~1.67、-2.79~1.88和0.53~1.61、-1.25~1.21和0.52~1.59。其中,RBC和HGB 3个水平室内质控结果SDI>2的数量最多,分别为5个和7个;HCT有1个SDI>2;WBC和PLT的SDI<2。WBC、RBC、Hb、HCT、PLT的SDI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0、33.33%、46.67%、6.67%、0。每台仪器检测5个项目CVR与所有实验室仪器CVR相比均<2。 结论运用SDI和CVR综合评价实验室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一WBC、RBC、Hb、HCT、PLT项目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可比性较好,可作为实验室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相同项目结果一致性评价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CR)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月30日至2018年1月30日,于乐山市人民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CR的12例胎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这12例CR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尸体解剖或继续妊娠受试儿分娩后进一步诊断结果。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CR胎儿的胎龄、肿瘤最大直径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本研究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引产胎儿进行尸体解剖,对分娩后受试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均征得孕妇本人及受试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本组12例胎儿被诊断为CR时,胎龄为(27.3±4.3)周;妊娠结局:被诊断为CR后,5例胎儿被引产,7例继续妊娠并分娩;单发性CR为3例,多发性CR为9例;肿瘤最大直径为(5.0±1.1) mm,以左心室CR多见;超声心动图特征:CR呈均匀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回声团基底较宽。②尸体解剖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5例引产胎儿):经尸体解剖、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CR,并且均于侧脑室发现灰白色结节,而被诊断为胎儿结节性硬化症(TSC)。③继续妊娠受试儿分娩后进一步诊断结果(7例继续妊娠并分娩受试儿):2例于出生后6个月内,经MRI确诊为单纯性CR,5例经CT、MRI确诊为CR合并TSC。出生后6个月时,这7例受试儿的心室内强回声团均未消退,但是均未引起心脏流入道或流出道梗阻,仅1例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 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为CR胎儿的产前诊断、咨询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本研究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小,并且仅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超声心动图对于CR胎儿的诊断价值,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3—2022年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5所医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对2013年1月—2022年6月河北省7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22年河北省共检出18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标本主要为血(129株,69.0%)、脑脊液(20株,10.7%)、胃液(14株,7.5%)及其他(18株,9.6%);70株(37.4%)分离自男性,117株(62.6%)分离自女性;新生儿科(42株,22.5%)和妇产科(41株,21.9%)为最常见的来源科室;年龄分组上,青年人(74株,39.6%)最多,其次为新生儿(39株,20.9%)。该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唑和红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7.8%、98.6%、98.0%、98.4%和96.3%。 结论 2013—2022年河北省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多来源于血标本,感染人群以青年和新生儿为主,该菌已出现一线治疗药物的非敏感株,需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良性和恶性室性早搏(VPB)儿童及健康儿童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值变化。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临床辅助检查和随访结果明确病因的6~14岁VPB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VPB的良、恶性,将其分为恶性VPB组(n=50)及良性VPB组(n=50)。恶性VPB组患儿均为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VPB患儿,其中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为9例、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异常而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37例。选取同期于同一家医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并且一般临床资料均显示正常的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对于呈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计量资料,如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R-R间期变异系数(CV),超低频功率(ULF)、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采用±s表示,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法。受试儿性别构成比等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3组受试儿的性别构成比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分组征得受试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3组受试儿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CV,频域指标ULF、VLF、LF、HF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304、14.144、26.344、15.362、8.115,18.031、10.611、20.928、13.719, P<0.05)。进一步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恶性VPB组与良性VPB组CV、VLF、L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VPB组与对照组PNN50、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HRV时域、频域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VPB的动态心电图HRV分析,对临床判断良、恶性VPB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否可作为判断儿童VPB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则有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作 者:
王波    詹思延    夏愔愔    李立明    WANG Bo    ZHAN Si-yan    XIA Yin-yin    LI Li-ming  
作者单位:
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100083 
期 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ISTICPKU  
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年,卷(期):
2008, 42(6) 
分类号:
R3 
关键词:
   铁蛋白类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Keywords:
Iron    Ferritim    Review literature    Meta-analysis   
机标分类号:
TS2 TS3 
机标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铁缺乏人群血清铁蛋白蛋白水平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文献检索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电子数据库测量可靠性相关期刊手工检索领域专家可信区间会议摘要灰色文献防止污染可比性 
基金项目:
 
DOI:
 
参考文献(50条)
  1.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assessm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a guide for programme managers(document WHO/NHD/01.3) 2001
  2.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 2005
  3.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Reducing risks,promoting healthy life 2002
  4. Iron absorption 1983
  5. Iron absorption in man:ascorbic acid and dose-dependent inhibition by phytate 1989
  6. Iron absorption from rice meals cooked with fortified salt containing ferrous sulphate and ascorbic acid 1974
  7. 2.0.TX;2-S.aspx'>Enhancing the Absorption of Fortification Iron [其它论文] 2004
  8. IVACG Secretarial A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nutritional anemia consultative group:Iron EDTA for food fortification 1993
  9.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测定NaFeEDTA强化酱油中铁在人体中吸收率 [其它论文] -卫生研究2003(zk)
  10. Improving iron absorption from a Peruvian school breakfast meal by adding aacorbic acid or Na2EDTA 2001
  11. 王波.詹思延.夏倍倍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改善铁缺乏人群血红蛋白水平的系统综述 [其它论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
  12. International Nutritional Anemia Consultative Group Measurements of iron status.A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Anemia Consultative Group 1985
  13. 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zation of Care Group (EPOC) The data collection checklist 2007
  14. Higgins JPT.Green S Ce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4.2.6 2006
  15. Methodology in the cochrane 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zation of care group:how do you include trials with more than two groups into a single meta-analysis? 2007
  16. Gera T.Sachdev HPS.Nestel P Effect of Iron Supplementation on Haemoglobin Response in Children: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其它论文] 2007
  17. Thuy PV.Berger J.Davidsson L Regular consumption of NaFeEDTA-fortified fish sauce improves iron status and reduces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in anemic Vietnamese women [其它论文] 2003
  18. Ballot DE.MacPhail AP.Bothwell TH Fortification of curry powder with NaFe (111) EDTA in an iron-defieient population:report of a controlled iron-fortification 1989
  19. Thuy PV.Berger J.Nakanishi Y The use of NaFeEDTA-fortified fish sauce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controlling iron deficiency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Rural Vietnam 2005
  20. Chen JS.Zhao XF.Zhang X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NaFeEDTA-fortified soy sauce in controlling iron deficiency:A population-based intervention trial 2005
  21. Huo JS.Sun J.Mian H Therapeutic effects of NaFeEDTAfortified soy sauce in anaemic children in China [其它论文] 2002
  22. 梁俊雄.王冠军.潘爱珍 益气补血法合用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价值 [其它论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
  23. 汪思顺.平波.毛兴华 NaFeEDTA对苗族学龄儿童贫血干预效果分析 [其它论文] -卫生研究2002
  24. 汪思顺.平波.靳争京 微维营养片对农村苗族学龄前儿童营养干预评价 [其它论文]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2
  25. Kabn J.Larsen S lroustrene (ferric sodium edetate) treatment of anaemic infants 1980
  26. 林晓明.王峙.沈小毅 北京房山区学龄儿童铁营养状况及亚临床铁缺乏的干预效果 [其它论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
  27. Lin XM.Ji CY.Liu W J Levels of 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and its response to Fe-supplement in Fe-deficiant children 2006
  28. Garby L.Areekul S Iron supplementation in Thai fish-sauce 1974
  29. Viteri FE.Alvarez E.Batres R Fortification of sugar with iron sodium ethylenediaminotetraacetate (FeNaEDTA) improves iron status in semirural Guatemalan populations 1995
  30. 王梅丽.何芸萍.乔悦 铁强化酱油对孕妇血红蛋白的影响研究 [其它论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
  31. 黄运坤.黎明强.秦景新 铁强化酱油改善少年儿童缺铁性贫血效果观察 [其它论文] -应用预防医学2006(12)
  32. 黎明强.黄运坤.秦景新 铁强化酱油对改善中小学生贫血的效果研究 [其它论文] -广西医学2007
  33. 李增杰.王冠兰 铁强化酱油对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其它论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
  34. 杨国光.陈瑞仪.谭剑斌 中药联合铁剂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补血效果的观察 [其它论文] -华南预防医学2006
  35. 孙静.霍军生.于波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改善贫血效果观察 [其它论文] -卫生研究2003(zk)
  36. Sun J.Hoang J.Li WX Effects of wheat flour fortified with different iron fortificants on iron status and anemia prevalence in iron deficient anemic students in Northern China 2007
  37. Calhoun H.Preecott-Clarke P Health survey for England 1994 1996
  38. Cook JD.Lipschitz DA.Miles LEM Serum ferritin as a measure of iron stores in normal subjects 1974
  39. The Australian Iron Status Advisory Panel Laboratory standards in the diagesis of iron deficiency 2007
  40. Walters GO.Miller FM.Worwood M Serum ferritin concentration and iron stores in normal subjects 1973
  41. Birgegard G.Hogman C.Kellander A Serum ferritin and erythrocyte 2,3-DPG during quanfitated phlebotomy and iron treatment 1977
  42. Jacob RA.Sanstead HH.Klevay LM Utility of serum ferritin as a measure of iron deficiency in normal males undergoing repetitive phlebotomy 1980
  43. Simpson JM.Klar N.Donner A Accounting for cluster randomization:a review of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s,1990 through 1993 1995
  44. Divine GW.Brown JT.Frazier LM Unit of analysis error in studies about physicians' patient care behavior 1992
  45. Donner A.Brown KS.Brasher P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nontherapentic intervention trials employing cluster randomization,1979-1989 1990
  46. MacLennan GS.Ramsay CR.Mollisen J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reporting of cluster randomised trials in behaviour change research 2003
  47. Chuang JH.Hripcsak G.Jenders RA Considering clustering: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studies 2000
  48. Isaakidis P.Ioannidis JPA Evaluation of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sub-Sahnran Africa [其它论文] 2003
  49. Cornfield J Randomization by group:a formal analysis 1978
  50. Thompson SG Why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in meta-analysi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1994

>>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某医院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探讨环境菌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情况及耐药性特点。 方法 采集该医院环境标本并分离鉴定SA,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SA进行15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并检测菌株mecA基因。 结果 936份医院环境标本中,60份标本检出SA,检出率为6.41%,SA中MRSA的检出率为25.00%。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SA的检出率分别为7.35%、5.94%,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3.51%、0.64%。医院环境中鼠标键盘SA的检出率最高(17.14%),其次是患者的病号服、枕头被褥和床头柜(均为16.67%)。环境标本中肥皂(盒)、洗手(消毒)瓶的MRSA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69%、6.25%。医院环境标本中的SA对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唑、替考拉宁、万古霉素7种抗菌药物均敏感,MRSA对其余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结论 该医院综合ICU环境检出的SA中MRSA的占比高于呼吸内科,环境标本中高MRSA检出率和高SA检出率的标本不一致,MRSA的耐药率高于MSSA,需加强医院,特别是ICU中SA及MRSA的消毒与控制,避免SA耐药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球尘肺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为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6月, 通过全球健康数据交换(GHDx)查询工具(http://ghdx.healthdata.org/gbd-results-tool)下载并整理尘肺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数据。应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和年龄标化率(ASR)估算1990至2019年尘肺病的趋势变化。基于ASR应用线性回归模型估算EAPC。结果在1990至2019年间, 全球尘肺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ASR均呈下降趋势, EAPC分别为-0.85%(95%CI:-1.11%~-0.60%)和-0.78%(95%CI:-1.08%~-0.49%)。1990至2019年, 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尘肺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 高SDI地区尘肺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下降速度均最快, EAPC分别为-1.46%(95%CI:-1.76%~ -1.15%)和-1.99%(95%CI:-2.44%~-1.53%)。110个国家/地区的尘肺病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呈上升趋势, 伊朗和格鲁吉亚的ASIR呈上升趋势最明显, EAPC分别为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超重肥胖以及规范和管理当前外卖食品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8年5—6月在江西省上饶市随机选取某高校2 610名大学生,对消费外卖食品的频率、食品类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消费外卖频率和类型对超重肥胖的影响。  结果  大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男生(7.7%)高于女生(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P < 0.01);不同学院之间大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P < 0.01);在大学生自评家庭经济条件方面,来自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8.8%)高于其他组别。与最近1周内未点外卖和快餐便当的大学生相比,点过外卖和快餐便当的大学生与超重肥胖的发生正性相关(OR值分别为1.80,1.59,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经常性外卖消费和外卖类型为“快餐便当”增加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应强化大学生对外卖的正确认知,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外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躯体亚健康、日常烦心事、心境状态现状,探讨日常烦心事和心境状态及其交互作用对躯体亚健康的影响。  方法  多阶段随机抽取了湖南省某高校1 346名大学生,用大学生新近生活经历量表、心境状态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了日常烦心事、心境状态和躯体亚健康的面对面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大学生躯体亚健康总检出率为13.3%,不同居住地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4.390,P=0.036)。情绪纷乱总分(total mood disturbance score,TMD)得分为(100.75±18.89)分,低于常模(104.7±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5,P < 0.001);根据TMD,以常模均值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组间躯体亚健康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19,P < 0.001),高分组(25.3%)检出率高于低分组(5.7%)。根据日常烦心事总分,以量表计分法的理论中间值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组间躯体亚健康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8,P < 0.001),高分组(31.8%)检出率高于低分组(11.3%)。日常烦心事和心境状态对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的影响有相乘交互作用和相加交互作用,其中大学生躯体亚健康有52.9%可归因于日常烦心事和心境状态的交互作用。  结论  日常烦心事和心境状态相互促进,对大学生躯体亚健康有相乘交互作用和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高校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与不良睡眠状况的相关性,为预防和缓解大学生睡眠不良以及相关干预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8年5月采用整群分层立意抽样方法,在江西省上饶市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共抽取2 610名大学生,对其外卖食品的消费频率和类型、睡眠质量和嗜睡情况进行调研。  结果  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行为(≥4次/周)检出率为74.8%。大学生睡眠质量差和嗜睡的检出率分别为17.0%,18.3%。不同性别、学院、自测家庭条件、学习负担、体力活动水平、抑郁情况、每天吸烟大学生睡眠质量差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3,8.67,23.14,39.03,12.89,313.37,15.23,P值均<0.05)。不同学院、年级、学习负担、体力活动、抑郁情况大学生嗜睡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1,6.57,20.61,8.42,228.06,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卖食品消费(≥4次/周)类型与睡眠质量差和嗜睡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4次/周)类型为米粉面食、麻辣烫、香锅火锅增加其不良睡眠状况发生的风险。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自伤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现况及其相关性,为减少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5所高校的9 6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伤行为问卷等。  结果  9 638名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22.94%(2 211名),男生(24.51%)高于女生(2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 < 0.05);抑郁检出率为28.57%(2 754名),焦虑检出率为11.11%(1 071名)。抑郁组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33.48%,高于非抑郁组(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22,P < 0.01);焦虑组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48.74%,高于非焦虑组(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6,P < 0.01)。抑郁、焦虑均与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7,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后,抑郁(OR=1.48)及焦虑(OR=2.84)与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自伤行为、抑郁和焦虑检出率不容乐观,且自伤行为与抑郁、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高校蒙古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状况及其与抑郁焦虑的关联,为高校蒙古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呼和浩特市5所高校选取8422名蒙古族大学生进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抑郁和焦虑状况的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蒙古族大学生NSSI...  相似文献   

16.
王苏  王晓成  程景民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829-1832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外卖点餐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饮食和预防肥胖带来的患病风险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大学城内的山西大学、山西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传媒学院5所高校的1 6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学生外卖点餐频率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456名大学生有点外卖经历,性别、月均生活费、年级和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外卖点餐频率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72.26,242.89,351.52,222.35,P值均 < 0.01)。大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2.3%,其中男生为19.2%,女生为6.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性别、月均生活费、年级、专业、常住地后,大学生每周外卖点餐频率越高,超重肥胖率越高(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外卖点餐行为比较普遍,控制外卖点餐频率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学生识毒、拒毒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禁毒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北京市11所高校96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大学生平均认知毒品6.64种,拒毒意识测试满分率为68.12%,性别、专业类型、接受毒品预防教育频率是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况及其与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为预防大学生抑郁症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12月,选取苏州市某高职院校6 36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童年期虐待经历以及抑郁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中男生检出率为28.3%,女生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P<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大学男生抑郁症状发生呈正相关[OR值(95%CI)=1.70(1.17~2.45)];小学及以前和中学虐待经历与大学女生抑郁症状发生均呈正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38(1.01~1.73),1.47(1.10~1.96)](P值均<0.01)。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且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影响大学女生发生抑郁症状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抑郁流行现状及与饮食相关行为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及健康饮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12月抽取北京市16个区18 13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与饮食行为的相关性。  结果  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8.2%,其中男生为17.4%,女生为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 < 0.01);6个城区学生检出率为17.9%,10个郊区学生为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28);抑郁症状检出率按学段从高到底分别为职业高中(21.8%)、普通高中(20.6%)、大学(18.2%)、初中(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8,P < 0.01)。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每天喝含糖饮料(14.4%)、吃甜食(22.1%)及吃油炸食品(12.4%)的报告率高于未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7.6%,12.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4.62,215.67,164.49,P值均 < 0.01);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每天吃新鲜水果(63.3%)、蔬菜(81.7%)及早餐(53.4%)的报告率低于未检出抑郁症状的学生(72.0%,88.1%,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0.77,90.59,518.69,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是影响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北京地区职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不健康饮食行为密切相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可能会有助于健康饮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发生特点,探讨心理复原力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间的作用。  方法  采用直接抽选法选取安徽、上海两地高校572名大学生, 采用一般特征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the 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心理韧性量表(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P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5.0%的大学生有一定程度PTSD症状,11.7%有较明显PTSD症状,PTSD的阳性检出率为36.7%。大学生有较明显PTSD的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大三学生高于其他3个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1,16.81,P值均<0.05)。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为(33.79±4.83) 分,心理复原力得分为(92.17±13.39)分,PTSD得分为(35.50±11.39)分,各变量两两之间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49~0.76,P值均 < 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TSD(直接效应为-0.35),又可以通过心理复原力间接影响PTSD(间接效应为-0.32)。  结论  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或者严重程度PTSD症状的比例较高,心理复原力在社会支持和大学生的PTSD间起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既能直接负向预测PTSD,又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心理复原力间接影响PT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