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水平与结核病之间的关系,明确其是否参与结核免疫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b、ProQuest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从建库到2016年12月的文献,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有关结核IL-23表达水平的研究性论文,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处理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有9篇(其中1篇同时含有血清和脑脊液数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核患者血清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MD=44.96,95%CI25.75~64.16(P<0.0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23水平也高于对照组,MD=91.47,95%CI22.63~160.31(P<0.01)。结论血清、脑脊液中IL-23水平升高与结核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锐  唐志勇  彭媛  周玥  刘福  杨明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3):2932-2938
背景 多重耐药肠杆菌(MDR-EB)感染已成为全球住院患者的治疗难题,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目的 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治疗MDR-EB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涉及CAZ/AVI治疗MDR-EB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其中试验组采用包含CAZ-AVI的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其他治疗措施。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位评审人员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1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2,95%CI(0.73,1.43),P=0.90;OR=1.23,95%CI(0.96,1.58),P=0.10;OR=1.02,95%CI(0.85,1.22),P=0.84〕。试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OR=0.72,95%CI(0.52,0.99),P=0.04〕。绘制临床治愈率的漏斗图,结果显示,漏斗图分布基本对称。对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死亡率进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三者无发表偏倚存在(P=0.234、0.679、0.056)。 结论 CAZ-AVI可以降低MDR-EB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可以作为MDR-EB,特别是耐碳青霉烯肠杆菌感染患者的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普通针刺对比常规西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及Web of Science等各大数据库。收集有关普通针刺和常规西药治疗T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14日。采用RevMan 5.4.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9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9,95%CI(1.19,1.39),Z=6.60,P<0.000 01;治疗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减分率(YGTSS)总评分优于对照组,SMD=-1.68,95%CI(-1.89,-1.36),Z=12.10,P<0.000 01。2篇文献报道了不良...  相似文献   

4.
胡烨超  陈方芳  荀运浩 《浙江医学》2017,39(21):1877-1882,1894
目的系统评价IL-18基因启动子-607C/A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HC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7期)、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有关IL-18基因启动子-607C/A位点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HCC患者1021例和对照者169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8基因启动子-607C/A位点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均无相关性,其中AvsC(OR=1.05,95%CI:0.87~1.27,P=0.63);AA+CAvsCC(OR=1.06,95%CI:0.88~1.27,P=0.56);AAvsCA+CC(OR=1.05,95%CI:0.73~1.51,P=0.79);AAvsCC(OR=1.19,95%CI:0.77~1.84,P=0.44);CAvsCC(OR=1.05,95%CI:0.87~1.28,P=0.60);AA+CCvsCA(OR=0.95,95%CI:0.81~1.11,P=0.50)。按照人种、基础疾病和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IL-18基因启动子-607C/A位点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现有证据尚不支持IL-18基因启动子-607C/A位点多态性与HCC发病风险相关;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这一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annose-binding lectin 2,MBL2)基因P57位点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CNKI、Wan Fang Data、CBM、EMbase、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6月20日。查找所有研究MBL2基因P57位点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英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结核组共1 375例,对照组共1 465例。经异质性检验,各研究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故总体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MBL2基因P57位点与结核易感性关联无统计学意义(CC+AC vs AA:OR=0.84,95%CI:0.68~1.04,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MBL2基因P57位点多态性与结核易感性关联无统计学意义(CC+AC vs AA:OR=1.46,95%CI:0.82~2.60,P0.05);在高加索人群中关联也无统计学意义(CC+AC vs AA:OR=0.80,95%CI:0.33~1.92,P0.05);在非洲人群中,MBL2基因P57位点多态性可能降低结核易感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CC+AC vs AA:OR=0.77,95%CI:0.61~0.97,P0.05)。结论MBL2基因P57位点多态性可能降低非洲人群结核发病风险,与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结核的发病风险可能不存在相关性,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肺癌患者真实世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关于肺癌患者发生CIP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共4 9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间质性肺疾病[比值比(odds ratio,OR)=9.3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66~18.67,P<0.01]、吸烟史(OR=2.39,95%CI1.29~4.45,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OR=5.54,95%CI 2.96~10.36,P<0.01)、胸部放疗史(OR=2.74,95%CI 1.80~4.19,P<0.01)、肺纤...  相似文献   

7.
背景 睡眠紊乱是精神障碍患者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部分研究指出睡眠紊乱可能会增加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因此确定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关系十分必要。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04-01。收集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研究,其中17项横断面研究、4项队列研究,共8 1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未矫正与矫正混杂因素后,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总体自杀的相对风险增加均相关〔OR=2.22,95%CI(1.98,2.49),P<0.001;OR=2.17,95%CI(1.92,2.44),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未矫正与矫正混杂因素后,总体睡眠紊乱、噩梦、其他睡眠问题与总体自杀、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其他自杀类型的相对风险增加均相关(P<0.05);失眠与总体自杀、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相对风险增加均相关(P<0.05)。矫正抑郁症状后,Meta分析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OR=1.69,95%CI(1.33,2.15),P<0.001〕。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可以增加其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8.
董惠  王卫峰  冯玉良  朱琴  张虹  郑培奋 《浙江医学》2020,42(8):833-836,84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i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Collaborationdata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3至2018年公开发表的有关Hp与脑卒中的中外文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相关文献,发现Hp感染与脑卒中发病相关(OR=1.56,95%CI:1.19~2.04,P<0.01),其中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IgG抗体(CagA-IgG)阳性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CagA-IgG阳性有增加脑卒发病风险的趋势(OR=2.68,95%CI:1.87~3.85,P<0.01)。结论Hp感染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彬  金梦娜  丁教教  李俊 《浙江医学》2021,43(22):2449-2453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缺乏维生素D的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3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补充维生素D对缺乏维生素D的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3935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维生素D对缺乏维生素D的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0.91~1.04,P>0.05)。而亚组分析则发现补充足剂量维生素D可降低上述人群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RR=0.87,95%CI:0.76~0.98,P<0.05)。结论补充足剂量维生素D可降低缺乏维生素D的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世界范围最为流行的肝脏疾病,并且NAFLD很可能成为终末期肝病最主要的原因。但遗憾的是,NAFLD对健康的危害尚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尽管有研究尝试阐述睡眠与NAFLD的关系,但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目的 评价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NAFLD发病风险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短睡眠时间(≤6 h)增加18%的NAFLD发病风险〔OR=1.18,95%CI(1.04,1.33),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5 h增加28%的NAFLD发病风险〔OR=1.28,95%CI(1.11,1.48),P<0.01〕。长睡眠时间(>6 h)与NAFLD发病风险无关〔OR=0.98,95%CI(0.78,1.23),P=0.8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8 h增加22%的NAFLD发病风险〔OR=1.22,95%CI(1.08,1.36),P<0.01〕,男性的长睡眠时间(>6 h)降低了17%的NAFLD发病风险〔OR=0.83,95%CI(0.74,0.94),P<0.01〕。睡眠质量差与NAFLD发病风险无关〔OR=1.06,95%CI(0.94,1.20),P=0.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睡眠质量差增加29%的NAFLD发病风险〔OR=1.29,95%CI(1.12,1.48),P<0.01〕。结论 短睡眠时间(≤6 h)可能增加NAFLD发病风险,且睡眠时间越短NAFLD发病风险可能越高;睡眠时间>8 h可能增加NAFLD发病风险;长睡眠时间(>6 h)可能使男性NAFLD发病风险降低;女性睡眠质量差可能增加NAFLD发病风险。未来仍需要更多大型的队列研究以及相关试验进一步验证本Meta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海南省92例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海南省92例耐药的肺结核患者(耐药组)和120例非耐药的肺结核患者(非耐药组)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初/复治、治疗过程是否中断、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是否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统计学处理,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结核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核耐药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居住地、初/复治、治疗过程是否中断、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在非结核医疗定点机构就诊有关(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农村(OR=2.467 95%CI=1.309~4.650)、复治(OR=4.046 95%CI=2.274~7.199)、治疗过程曾经中断(OR=5.195 95%CI=2.877~9.381)、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OR= 7.792 95%CI=4.206~14.436)和第一次在非结核医疗定点机构就诊(OR=5.495 95%CI=3.038~9.938)是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居住地为农村、复治、曾经中断治疗、有结核病诊断治疗史、第一次在非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易出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危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企业、学生、羁押场所人群、2017—2018年在南山区登记治疗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人群及社区≥65岁的老年人群,对5类人群采取问诊及拍胸片来排除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菌感染情况,并对抽样人群进行个人情况、既往史、行为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用Epidata软件录入问卷,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类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LTBI)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老年人群最高(44.85%),学生人群最低(20.00%);密切接触者人群不同文化程度、卡介苗接种史、与患者接触时间LTBI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切接触者人群LTBI率接触时间低于三个月的LTBI率最高,其次为超过5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群LTBI率最高,其年龄是影响因素;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文化程度及与患者接触时间是其LTBI率影响因素,其中人口迁入可能是短期接触后LTBI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苏倩  张婷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4):347-350
目的 探讨重庆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完善相关管理模式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重庆市9个区县初治结案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156例病案信息。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相关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职业对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结核病灾难性支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定点医院可及性对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在35~59岁、结核病灾难性支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OR(95%CI):分别为0.17(0.450~0.646)、19.13(6.902~53.028)、3.38(1.166~9.818)。结论 根据年龄采取有针对性的结防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重点关注经济状况差的患者,并加强督导随访;通过完善流动人口结核病保障体系,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贵州省盘州市肺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为该市肺结核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盘州市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肺结核病患者的病案信息,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结果 盘州市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5 342例,有2 776例患者就诊延迟,就诊延迟率为51.97%,就诊中位天数为13 d (2~42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户籍、职业、文化程度、患者来源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为盘州市肺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OR=2.61,95%CI:1.30~7.01)、郊区或农村(OR=1.67,95%CI:1.10~6.27)、农业和运输业(OR=2.35,95%CI:1.86~4.19)、转诊(OR=1.71,95%CI:1.22~4.21)及因症推荐(OR=1.70,95%CI:1.15~4.61)的患者发生就诊延迟的比例更高。结论 居住在郊区或农村、农业和运输业是盘州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盘州市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较高,应根据就诊延迟患者的特征,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学校一起耐药肺结核疫情进行分析,为今后耐药结核病疫情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密切接触者采用PPD试验、X线胸片和CT相结合的方式筛查。结果 2018年10月—2019年6月,该校共发生36例肺结核病例,发病率为4.5%。其中5例耐多药,3例耐利福平。36例病例分布在四个班,15a班27例、15b班4例、15c班2例、17d班3例。各班发病率分别为56.3%、8.3%、5.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例耐药病例中6例为15a班学生,占耐药病例总数的75.0%。经CT筛查68名密切接触者中确诊23例肺结核患者,检出率33.8%。结论 该起学校聚集性疫情为全国首起耐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未及时就医,传染源隐匿存在时间长,是导致该起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疫情处置中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对于及时发现新病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IL-33水平的差异,探讨IL-33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和痰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能否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 选择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肺炎患者,结核科筛查的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IL-33的浓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33水平用于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利用ELISPOT法检测结核组、肺炎组及结核潜伏感染组的T-SPOT.TB,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核组、肺炎组的痰分枝杆菌核酸。结果 肺结核组外周血IL-33浓度平均值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3诊断肺结核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40~0.897,最佳诊断分界点为228.5 ng/L,对应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0.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IL-33联合T-SPOT.TB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P<0.05)。IL-33检测法灵敏度高于核酸检测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阳肺结核组与菌阴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患者组与复治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中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好的适用价值。结论 外周血IL-33检测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联合T-SPOT.TB检测及痰结核菌核酸检测,可以提供更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深圳市耐利福平结核病中耐多药结核病检出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耐药结核病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8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报告的深圳市耐药可疑肺结核患者信息资料,对耐利福平肺结核及其中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检出情况、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报告耐药可疑肺结核病7 669例,检出耐利福平肺结核病664例,检出率为8.7%。其中耐多药肺结核病506例(占76.2%);2016—2018年耐利福平肺结核病检出率分别为8.5%、9.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多药肺结核病检出率分别为6.3%、7.5%、6.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8年共报告耐利福平肺结核病男性检出率为8.7%,女性为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多药肺结核病男性检出率为6.3%,女性为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分类为教师、学生、农民、民工、餐饮食品业的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中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占100.0%,登记分类为返回的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中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占100.0%。结论 深圳市耐利福平肺结核病中耐多药结核病检出率较高,在师生、农民工及返回类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中表现最为明显,建议对该类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尽早采取强化方案,提高师生及农民工患者管治质量,避免服药中断,降低耐药肺结核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辽宁省肺结核病人的就诊延迟现况,分析相关因素,为制定省级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利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辽宁省2017年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的统计方法计算就诊延迟率,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等的就诊延迟状况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辽宁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61.41%(15 028/24 472),就诊延迟中位数为21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他民族(OR=1.378,95%CI=1.238~1.534)、流动人口(OR=1.153,95%CI=1.042~1.275)及重症患者就诊延迟风险更高(P<0.05) 。低年龄组(≤14岁)患者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因症推荐、转诊、追踪及其他来源患者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因症就诊 (P<0.05) ,家务待业及其他职业患者就诊延迟风险低于农民(P<0.05)。结论 辽宁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较为严重。应根据就诊延迟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潜伏感染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证为HIV感染且未患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为观察组,单纯HIV/AIDS患者为对照组,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潜伏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如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BMI、家庭人均月收入、基础性疾病、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CD4+T淋巴细胞、HIV感染病程、合并机会性感染等12项按α=0.10的水准进行单因素筛选,将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IV/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650例HIV/AIDS患者中发现LTBI 112例,检出率17.23%。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为CD4+T淋巴细胞、结核病密切接触史、HIV感染病程、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其调整的OR值及OR95%CI分别为4.143(1.784~9.637),2.826(...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亚市158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危险因素,为MDR-TB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三亚市158例MDR-TB患者(病例组)和316例敏感性结核患者(对照组)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OR=2.308,95%CI:1.597~5.104)、既往抗结核治疗史(OR=16.218,95%CI:14.815~25.106)、结核空洞(OR=2.904,95%CI:2.116~7.915)、治疗过程中断(OR=5.706,95%CI:4.508~12.319)、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OR=3.382,95%CI:2.672~10.137)、不规律用药(OR=2.508,95%CI:1.813~5.646)及首次抗结核治疗效果(OR=3.513,95%CI:2.914~10.870)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三亚市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以减少MDR-TB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