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丹阳市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中江苏省丹阳市2005—2020年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413例HIV感染者进行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探索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结局为正在治疗314例,转出28例,死亡58例,失访1例和停药12例。413例HIV感染者,平均年龄为45岁(18~84岁),男女比例为3.8∶1,共随访1 516.75人年,总体病死率为3.8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0.86/100人年。主要流行病学特征为已婚或同居占64.6%,异性性传播占63.0%,治疗前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μL占52.3%,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EFV+3TC+TDF占50.9%。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年龄≥40岁(AHR=4.21, 95%CI:1.58~11.1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AHR=2.63,95%CI:1.37~5.08)和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AHR=3.66, 95%CI:1.13~11.84);而女性的风险降低(AHR=0.37, 95%CI:0.15~0.92)。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μL(AHR=0.21, 95%CI:0.04~0.99)和已婚或同居(AHR=0.20, 95%CI:0.04~0.93)脱失率风险较低。结论 江苏省丹阳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死亡率较高和脱失率较低,仍需提高治疗前CD4+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及时性以及治疗管理服务质量来进一步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崇左市4个边境市县(大新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型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艾滋病治疗人群的抗病毒治疗(ART)方案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8年9月371例来自崇左市4个边境市县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收集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信息和pol区基因序列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获得371例患者的HIV pol区序列,对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有62例,总体耐药率16.7%,耐药患者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占72.6%,其次是CRF08_BC,占22.6%;耐药类型以非核苷类药物为主,占75.8%,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N为主,主要对EFV和NVP产生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来源于龙州县(OR=3.392,95%CI:1.093~10.525)、基因亚型为08BC(OR=9.431,95%CI:3.296~26.985),更换过治疗方案(OR=2.662,95%CI:1.241~5.708)与检出基因型耐药密切相关。基因距离分析显示CRF01_AE>CRF08_BC>CRF07_BC;不同亚型中,耐药组基因距离均大于非耐药组。结论 广西边境部分地区HIV/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耐药率较高,且高度耐药占比较高,需加强合理用药、HIV耐药检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13年百色市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393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以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为2.60∶1,平均年龄(45.8±16.6)岁,以已婚/同居、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WHO临床分期Ⅰ期和异性性途径感染者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85±112)个/mm3,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为21.04/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95%CI(38.15,117.85)〕,12、24、36、48、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00%、65.04%、60.73%、55.50%、49.16%。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和≥55岁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7.60/100人年和32.29/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95%CI(33.91,122.09)〕和32个月〔95%CI(16.95,47.05)〕,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0,P=0.028);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A组)、101~200个/mm3(B组)和201~350个/mm3(C组)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92.62/100人年、30.64/100人年和5.98/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个月〔95%CI(1.31,6.69)〕、24个月〔95%CI(4.53,43.49)〕和83个月,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03,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WHO临床分期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预后较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特别是年龄越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或患越严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越短。因此,及早发现艾滋病患者,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早期及时治疗和初始用药方案对抗病毒治疗死亡及脱失的影响,为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数据库下载2010—2020年广西柳州市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和脱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HIV感染者15 713例,18~<50岁占53.4%,男性占69.4%,农民占61.0%,治疗前CD4计数<350个/μL占75.1%,总体死亡率4.30/100人年,总体脱失率2.42/1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D4计数350~<500个/μL(AHR=0.72,95%CI:0.63~0.81)和≥500个/μL(AHR=0.64,95%CI:0.55~0.76),从HIV确证阳性至抗病毒治疗间隔90~<180 d(AHR=1.25,95%CI:1.08~1.45)、180~<365 d(AHR=1.26,95%CI:1.08~1.47)和≥365 d(AHR=1.26,95%CI:1.11~1.44),初始用药方案为D4T+3TC+EFV/N...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阜新市2011—2019 年接受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状况,分析患者治疗后免疫学失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全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进行筛选,检测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因型耐药等情况,通过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243例HIV/AIDS患者纳入研究,总计随访2 680次,66例(占27.16%)患者发生免疫学失败,其中57例(86.36%)患者CD4细胞计数降低至或低于开始治疗前水平,甚至CD4细胞数<200个/μL;9例(占13.64 %)患者连续接受治疗≥ 1年CD4细胞计数< 100个/μL。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从确诊至启动治疗时间≥12个月(OR=1.73,95%CI:1.24~3.55)、离异或丧偶(OR=1.61,95%CI:1.10~3.21)、以CCR5为辅助受体(OR=1.67,95%CI:1.01~3.43)、以NVP为基础的治疗方案(OR=2.73,95%CI:1.84~3.55)、发生基因型耐药(OR=9.90,95%CI:1.35~23.68)与发生免疫学失败呈正相关,而CD4+T淋巴细胞数≥600个/μL(OR=0.03,95%CI:0.01~0.08)和服药依从性≥95%(OR=0.23,95%CI:0.11~0.48)与发生免疫学失败呈负相关。结论 HIV/AIDS患者应及早开展HARRT治疗,治疗过程中增加患者CD4+T 淋巴细胞数监测次数,及时掌握患者免疫系统恢复动态情况和耐药情况,同时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树立患者治疗信心,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凉山州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在四川省凉山州选择抗病毒治疗人数较多的越西县和昭觉县两个治疗点,对其2018年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按照抗病毒治疗号顺序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以及抗病毒治疗情况等数据;采集全血分离血浆检测病毒载量,提取核酸和pol基因区扩增测序进行耐药检测。结果 调查273例患者,54.7%(140/273)患者的病毒载量≥1 000 拷贝/mL;成功获得206份序列进行耐药分析,16.0%(33/206)患者检出耐药。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比例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而耐药的比例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昭觉县的耐药率高于越西县(aOR=2.97,95%CI=1.17~7.54,P=0.022);未婚的患者耐药率比在婚或同居的患者高(aOR=2.58,95%CI=1.27~7.40,P=0.042)。停药时间 >24个月患者的耐药率比停药时间1~<24个月低(aOR=0.32,95%CI=0.14~0.76,P=0.001)。近一年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为72.2%。结论 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耐药和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高,需对该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减少HIV毒株尤其是耐药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 方法 对河南省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基线免疫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350个/mm3)132例、常规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1个/mm3~349个/mm3)200例和延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0 个/mm3)329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符合条件的抗病毒治疗患者661例,总耐药率为34.3%(227/661),其中早期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出现耐药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1.2%(28/132)、 35.5%(71/200)和 38.9%(128/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治疗(OR=0.31, 95%CI 0.19~0.51, P<0.001)、依从性高(OR=0.48, 95%CI 0.30~0.78, P=0.003)和含3TC初始治疗方案(OR=0.20, 95%CI 0.20~0.40, P<0.001)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保护因素,治疗时间长(OR=1.90, 95%CI 1.22~2.95, P=0.004 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毒株的产生,能取得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三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 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基本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08-2018年在西昌市首次开始抗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分析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和脱失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病死率和脱失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计2 723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为1.92/100人年,总体脱失率为2.49/100人年。在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10.83/100人年、13.8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死亡风险是年龄≥40岁(HR=2.30,95%CI:1.53~3.48)、男性(HR=1.94,95%CI:1.14~3.30)、ART前一年内结核感染(HR=1.92,95%CI:1.01~3.65)、ART前三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症状(HR=2.44,95%CI:1.50~3.99)、ART前乙肝感染(HR=2.50,95%CI:1.32~4.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ul(HR=1.79,95%CI:1.12~2.86)。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主要的脱失风险是年龄≥40岁(HR=1.53,95%CI:1.07~2.18)、男性(HR=5.60,95%CI:2.60~12.08)、静脉吸毒(HR=2.18,95%CI:1.46~3.27)、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为EFV+3TC+TDF(HR=2.57,95%CI:1.32~5.01)。结论西昌市HI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开始治疗的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抗病毒治疗工作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要减少静脉吸毒人群刑满释放后的脱失,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初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死亡和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IV感染者有效管理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广西钦州市2008—2018年初始抗病毒治疗(ART)HIV感染者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和脱失情况。结果 共7 812例HIV感染者进入队列,总体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3.25/100人年和2.41/100人年。抗病毒治疗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分别为5.70/100人年和 4.88/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死亡影响因素是年龄≥50岁(HR=2.60,95%CI:2.27~2.98)、男性(HR=1.90,95%CI:1.62~2.23)、静脉吸毒(HR=1.84,95%CI:1.56~2.1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HR=1.33,95%CI:1.15~1.53)、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HR=1.58,95%CI:1.25~1.99)、治疗机构为县级(HR=2.74,95%CI:2.36~3.19)、HIV诊断到抗病毒治疗间隔天数30~< 90 d(HR=1.17,95%CI:1.01~1.36)、间隔天数90 ~<365 d(HR=1.21,95%CI:1.02~1.44);脱失影响因素是年龄≥50岁(HR=1.60,95%CI:1.37~1.87)、男性(HR=1.56,95%CI:1.32~1.85)、静脉吸毒(HR=1.96,95%CI:1.62~2.36)、开始ART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 350/μL(HR=1.43,95%CI:1.16~1.77)、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含LPV/r(HR=1.80,95%CI:1.36~2.38)、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在2013—2016年(HR=1.36,95%CI:1.12~1.65)、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在2017—2018年(HR=1.66,95%CI:1.30~2.14)、HIV诊断到抗病毒治疗时间间隔天数>365 d(HR=1.21,95%CI:1.01~1.45)。结论 钦州市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但治疗第1年内病死率和脱失率较高。需针对死亡和脱失的影响因素,加强抗病毒治疗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和治疗者宣传教育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初始抗病毒治疗儿童HIV感染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下载广西2004—2019年初始抗病毒治疗儿童HIV感染者数据库。根据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计算Z评分,趋势性分析采用Cox-Stuart检验,广义估计方程用于分析HAZ(height-for-age Z-score)≥-2和WAZ(weight-for-age Z-score)≥-2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943例儿童HIV感染者进入队列。基线和治疗后第1、2、5、10年的HAZ中位数分别为-2.47、-2.14、-1.94、-1.55、-1.23,WAZ中位数分别为-1.85、-1.40、-1.30、-1.21、-1.09。经Cox-Stuart趋势检验,HAZ和WAZ随治疗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5)。基线和治疗后第1、2、5、10年HAZ≥-2的比例分别为38.1%、46.5%、51.6%、66.8%和74.6%,WAZ≥-2的比例分别为57.1%、76.9%、81.1%、85.8%和89.2%。经Cox-Stuart趋势检验,HAZ≥-2和WAZ≥-2的比例随治疗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HAZ≥-2的关联性因素有初始抗病毒治疗年龄为3~7岁(aOR=0.71,95%CI:0.53~0.94)、初始抗病毒治疗年龄为>7岁(aOR=0.66,95%CI:0.47~0.93)、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aOR=0.64,95%CI:0.47~0.8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aOR=0.74,95%CI:0.56~0.97)以及治疗时间(aOR=1.01,95%CI:1.01~1.01);与WAZ≥-2的关联性因素有男性(aOR=0.72,95%CI:0.53~0.9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aOR=0.63,95%CI:0.45~0.86)以及治疗时间(aOR=1.01,95%CI:1.01~1.01)。结论 抗病毒治疗有效改善了儿童HIV感染者的生长发育状况,但治疗后第10年仍有较大比例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需加强抗病毒治疗工作人员培训和儿童HIV感染者父母宣传教育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合理指导儿童营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亚市158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危险因素,为MDR-TB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三亚市158例MDR-TB患者(病例组)和316例敏感性结核患者(对照组)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OR=2.308,95%CI:1.597~5.104)、既往抗结核治疗史(OR=16.218,95%CI:14.815~25.106)、结核空洞(OR=2.904,95%CI:2.116~7.915)、治疗过程中断(OR=5.706,95%CI:4.508~12.319)、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OR=3.382,95%CI:2.672~10.137)、不规律用药(OR=2.508,95%CI:1.813~5.646)及首次抗结核治疗效果(OR=3.513,95%CI:2.914~10.870)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三亚市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以减少MDR-TB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HIV-1 CRF01_AE毒株的流行分布及基因型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18—2021年云南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集患者血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对基因型为CRF01_AE的序列进行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通过基因型耐药检测共获得967例亚型为CRF01_AE序列,其中男性682例(占70.5%),耐药509例,耐药率为52.6%,异性性传播813例(占84.1%),同性性传播95例(占9.8%)。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最高,为65.3%;治疗时长<12个月的耐药率最低,为35.9%,36~<48个月耐药率最高,为58.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率为33.9%,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率为48.5%,蛋白酶抑制剂(PIs)的耐药率较低为1.3%。NRTIs类药物中阿巴卡韦(ABC)、恩曲他滨(FTC)和拉米夫定(3TC)耐药率较高,分别为为32.9%、32.4%和32.4%;NNRTIs类药物中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仑(EFV)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7.6%和47.5%,均以高度耐药为主。一线治疗方案耐药率56.2%高于二线治疗方案耐药率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中,以M184V/I突变位点为主,突变率为30.0%;N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中,以K103N/Q/S突变位点为主,突变率为28.1%;PIs耐药位点突变率相对较低,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是L33F,突变率为3.7%。结论 云南省抗病毒治疗失败亚型CRF01_AE的患者耐药率有所降低,但部分地区及人群的耐药率仍较高,应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管理,加强耐药监测,对治疗失败的患者及时掌握耐药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HIV/AIDS患者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其病毒学、免疫学疗效以及对耐药变异的影响。方法对辽宁、吉林、河南三省HIV/AIDS患者采用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进行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数、耐药变异基因型监测。结果经HAART治疗6个月,辽宁病例病毒载量下降5.7log10拷贝/ml,有8/11的病例病毒载量达到最低检测限(LDL)以下,病毒抑制率为72.7%。吉林病例病毒载量下降幅度3.8log10拷贝/ml,有11/24的病例病毒载量达到LDL以下,病毒抑制率为4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辽宁HIV/AIDS患者治疗6个月后CD4+T淋巴淋巴细胞平均增加164个/mm3,吉林患者平均增加24个/mm3,个体差异很大。在应用逆转录酶抑制剂后有耐药变异发生,且交叉耐药、多药耐药常见。结论在应用逆转录酶抑制剂时一定要加强监测,规范化管理,及时调整用药以节省有限的药物资源并防止耐药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西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柳州市和贺州市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行为学、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等基本信息。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计算OR(95%CI)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75名MSM中,认为当地MSM疫情严重占56.3%,曾经吸食过新型毒品占5.1%,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仅占58.4%,最近6个月性伴数3人以上占25.9%,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占1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上[OR=1.86(95%CI:1.01~3.43)]、认为当地MSM艾滋病疫情严重[OR=3.79(95%CI:1.61~8.95)]、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93(95%CI:1.18~3.15)]、最近1年患过性病[OR=0.36(95%CI:0.14~0.90)]为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MSM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需结合不同特点的MSM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