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健康学校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采用有效手段推动健康学校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法和专题讨论,形成指标体系框架;通过2轮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确定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15名专家参与德尔菲咨询,2轮均收回15份有效资料.专家权威系数为0.825,2轮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30;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40和0.597,专家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步确定的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初步建立较完备的健康学校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结构稳定,专家意见比较协调,涵盖健康学校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适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亚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建立亚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筛选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本次研究,通过2轮函询完成专家咨询活动,计算专家权威程度、协调系数等指标,依据统计结果及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结果两轮函询专家应答率分别为73.9%和100.0%。专家权威程度中位数为0.75;指标体系中,疲劳状态、失眠状态、抑郁状态、焦虑状态4个1级指标的专家权威程度中位数均为0.75;第1轮函询4个1级指标下指标权重及指标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0.13,0.34,0.36,0.13,0.14,0.09,0.08;第2轮函询4个1级指标下指标权重及指标可操作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9,0.24,0.45,0.38,0.33,0.37,0.32,0.1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亚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1级指标,16个2级指标,46个3级指标构成,并具有相应的权重。该指标体系是一个适用于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传染病暴发/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以及头脑风暴的方法获得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 运用专家评分法和专家权威系数确立了每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可能性和严重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52和0.48;完成两轮函询的共有24名专家,其中24名专家开展过传染病风险评估研究;第一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均为77.14%,第二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两轮专家对熟悉程度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3、0.62(P<0.05),重要性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59、0.63(P<0.0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通过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构建一套科学、具体、能够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学校传染病发生的早期主动监测和防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通过直接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经过对10位专家的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773,第二轮咨询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依次为0.340(χ2=6.125,P <0.05)、0.243(χ2=24.068,P<0.05)、0.212(χ2=93.62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传染病常态化管理(0.348 1)、学校卫生环境(0.341 9)、学生(家长)健康素养(0.310 0)。结论 建立了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可为贵阳市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提供评估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传染病防控与应急优先排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区域传染病暴发风险提供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确定评估传染病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第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5%, 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99。第2轮咨询传染病常规防控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9、 0.44和0.55,高于第1轮的0.33、0.16和0.26;应急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1、 0.45和0.58,高于第1轮的0.23、 0.22和0.35,经Kendall’s W检验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2轮Delphi法专家咨询构建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51项,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5项,同时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常规和应急2个层面传染病防控提供了评价工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用人单位呼吸防护用品配置与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全面评估用人单位呼吸防护用品是否得到合理使用。
  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建立初步指标体系,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和分析修正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  第一轮咨询建立了初始指标体系框架的4条一级指标和25条二级指标,结合专家意见,按照变异系数等指标的纳入标准,删除不符合条件的二级指标4项(防护用品配发现状、防护用品清洗后佩戴情况、防护用品相关违规处罚情况、使用知名品牌防护用品);通过第二轮咨询打分,最终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21条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20名专家两轮咨询的有效回复率为100%,权威系数Cr=0.896、0.875。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5、0.11,W值分别为0.695,0.700(P < 0.05),专家协调程度较好。指标体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2,Spearman-Brown折半信度系数为0.860。对指标体系进行了结构效度分析,适当性检验统计量(KMO值)为0.736,表明效度较好。
  结论  该呼吸防护用品配置与使用的两级指标评价体系结构稳定,设计合理,可作为用人单位呼吸防护用品是否得到合理使用的实用性评价工具,为行政监管和职业卫生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Delphi法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0%和96.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2 5和0.868 9;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第1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36 5、0.365 3和0.268 9,第2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451 8、0.461 8和0.441 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好;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42个,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权重值分别为0.386、0.325和0.289。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可取性,可为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32位专家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7.5%(28/32)和100.0%(28/28),专家平均权威系数(Cr)为0.792,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245(χ2=459.41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6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质量(0.2281)、学校管理(0.2123)、疾控管理(0.1927)、预警信息管理(0.1450)、系统维护(0.2)和预警效果评价(0.1108)。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质量控制和预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意见趋于一致,可为国内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科学规范的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Excel 2007和SPSS 15.0软件,构建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结果 选取来自卫生管理、高校、科研及疾控部门的专家15名,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各指标专家意见变异系数均小于0.1,第二轮总体协调系数为0.478,克朗巴赫α系数= 0.965。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疫情处置准备、疫情调查过程、疫情控制措施和疫情控制效果,权重系数分别为0.1468、0.2598、0.3492和0.2442。结论 初步构建一个能够体现传染病暴发事件应急处置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作为应急处置效果的衡量工具,具备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藉以促进各项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参考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建立的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1个; 5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疫情报告人设置、晨午检工作、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疫情报告)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 188、0. 208、0. 196、0. 197、0. 211;二级指标中"明确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及工作职责"、"疫情报告人每天掌握各班级及宿舍的晨检结果和因病缺课情况"、"疫情报告人经县级及以上相关卫生部门培训,有培训考核合格证明"在整个指标中的组合权重较高,分别为0. 071、0. 071、0. 066。结论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对组织管理、疫情报告人设置等26个指标打分评价,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制适应上海特色的、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统筹规划不同学段学生营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定性访谈拟定上海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框架雏形,邀请营养、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等领域的21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依据咨询结果确定各学段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内容。结果 两轮咨询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74和0.89,协调系数分别为0.31和0.33(P值均<0.01),专家意见可信。最终形成的指导纲要包括2个一级条目、6个二级条目、60个三级条目及对应的条目解释。2个一级条目为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6个二级条目为食物与营养素、平衡膳食、良好饮食习惯、营养实践、良好卫生习惯和食源性疾病;60个三级条目在水平一(小学一至二年级)需要学习的有24个,水平二(小学三至五年级)有41个,水平三(初中六至九年级)有55个,水平四(高中十至十二年级)有59个。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聚焦于关键营养知识、合理膳食行为和营养实践技能等内容,可以为中小学营养健康教育的分阶段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围绕学校内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因素建立指标体系,进行早期风险识别,试图在传染病流行之前发现风险因子。方法利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方法确定初步指标体系框架,应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学校传染病流行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并计算其各指标权重,最后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共邀请专家20名,专家对于指标体系做出决策的依据指数Ca为0.88,熟悉程度Cs为0.72,权威系数Cr为0.8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第1轮0.233(P〈0.05),第2轮为0.754(P〈0.01),第3轮0.504(P〈0.01)。最终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学校传染病流行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协调性好,权重系数设置合理,简单易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适用于新疆县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评估体系。
  方法  在文献回顾、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分析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拟建立评估体系框架,邀请15位专家使用Delphi法为各级指标制定两轮重要性评审,并提出修正建议,按照专家的权威系数对各指标得分进行校正。
  结果  第一轮和第二轮的专家咨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636、0.515,专家的权威程度平均为0.783。本研究的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含9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评估体系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表明评估体系调查表信度良好。得到的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应急制度0.121 7、应急机构0.120 1、疾病预警与监测0.118 9、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0.125 5、后勤保障0.106 5、应急培训与演练0.114 3、公众宣传教育0.083 5、危机沟通与心理支持0.105 7、评估与改进0.104 0。运用该体系评估昌吉州14所医疗机构应急能力,按弱、中、强分级,分别占21.43%、50.00%和28.57%。
  结论  昌吉州领域内医疗机构的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构建的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内容广泛,涉及突发事件的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标准化管理视角构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循证法、经验参照法建立指标体系草案,采用改良Delphi法,提升预测指标体系的准确性。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三轮问卷应答率分别是96%、94%、86%;专家权威系数为0.88;变异系数随着咨询次数增加而减小,专家意见趋势集中。结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高,研究构建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指标体系结果可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德尔菲法和文献查阅法,通过三轮专家咨询,确定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定法结合定量分析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结果专家组成员共计28名,三轮专家积极系数均大于0.7,权威系数为0.825~0.87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41、0.607、0.641,咨询问卷克朗巴赫系数ɑ为0.760~0.829。构建的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2个。结论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设计指标体系,能够突出反映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级指标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果真实可靠,可为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一套0~3岁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了解0~3岁婴幼儿家长的育儿水平,探索婴幼儿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完善我国妇幼保健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以及小组讨论初步构建科学育儿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各指标进行评分。结果 经过三轮专家函询构建了科学育儿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75个三级指标;运用专家评分法确立了每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在一级指标中,婴幼儿保健占42%、婴幼儿发展占35%、家庭适应占23%;在第三轮专家咨询确定了第一、二级指标的界值数值。完成三轮函询的共有16名专家,平均工作年限(26.18±7.52)年;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占81.25%;三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均在90%以上,专家权威程度均值为0.90;三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0.308、0.378。结论 本研究确立了一套相对系统、完备的科学育儿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家长育儿方式的自我测评以及婴幼儿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构建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22名专家3轮问卷咨询来确定指标体系。结果确定的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共有健康信息意识、健康信息知识和健康信息能力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3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平均权威程度为0.86,总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92、0.464和0.482(P〈0.001)。结论专家代表性强,权威程度高,协调性好,初步构建的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