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将 PRF联合钛网应用于前牙美学区牙种植和GBR术中,研究探讨其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选择前牙美学区单个牙种植需行同期GBR的患者(共13颗牙齿),随机分为2组,一组(对照组,6例牙齿)施行牙种植+单纯植骨+钛网覆盖术,另一组(PRF组,7例牙齿)施行牙种植+骨粉PRF混合后植骨+钛网PRF膜双层覆盖术;术后14 d评价伤口红肿和伤口愈合情况,术后4个半月行二期手术时切取部分新生骨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术后14 d,PRF组所有病例伤口基本无红肿,拆线后软组织伤口愈合良好;对照组有1例伤口无红肿,愈合良好,3例伤口红肿,拆线后伤口无裂开,2例伤口裂开,钛网暴露。组织学观察显示PRF组新生骨为较为成熟的板层骨,血管形成较为丰富,对照组新生骨骨小梁较为稀疏,结缔组织含量较多。 结论 PRF联合钛网应用于前牙美学区种植GBR术中,可以减轻术后反应,促进软组织伤口愈合,加快新骨形成速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腭裂手术同期行咽成形术改善成人腭裂患者术后语音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6例年龄18~32岁的先天性腭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腭裂手术方法,试验组(18例)采用腭裂手术同期行咽成形手术方法。术后1周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语音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周,试验组出现1例软腭部分裂开,其余所有患者伤口均达到良好的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术后3个月通过语音评估,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构音、鼻漏气方面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对鼻腔共鸣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成人腭裂手术同期行咽成形术可改善患者的构音清晰和鼻漏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对伤口愈合和近期美学效果的作用。方法:将26例上前牙即刻种植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3例共15枚种植体(2例各2枚,11例各11枚),对照组14例共15枚种植体(1例2枚,13例各13枚),采用不翻瓣即刻种植术,所有病例用小直径种植体偏腭侧种植,并作同期唇侧GBR,两组病例均不作唇侧瓣滑行,试验组用明胶海绵封闭创口,而对照组不放任何材料,唇腭侧附着龈对拉缝合,14天拆线。观察拆线时的各种植牙区伤口情况和修复后3、6、9个月各种植牙的红色美学效果。结果:拆线时伤口愈合达到优良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例和9例,试验组伤口要较对照组为好(P<0.05);修复后3、6、9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试验组分别为9.47±1.807、9.00±1.964和9.33±1.988,而对照组分别为7.60±1.844、6.60±1.765和6.67±2.093,同一时间组间对照,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明胶海绵对上前牙即刻种植的创口愈合有促进作用,且有较好近期的红色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口腔种植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进行口腔种植的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试验组给予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种植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准备依从性、牙科畏惧情况及种植手术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术前牙周治疗和挂号时测量血压方面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牙科畏惧总分及其各维度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术后复诊提醒和医护服务态度满意度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种植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进食、术前女性不化妆、男性刮胡须及减少吸烟依从性,术前与术后健康指导、健康指导方式、术后随访沟通渠道便捷性及满意度总分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口腔种植患者术前牙周治疗和挂号时测量血压的依从性,减轻种植患者手术时的牙科畏惧,在术后复诊提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以生物学为导向的骨增量技术中骨片移植技术(BBA)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BR)在刀刃状牙槽嵴骨增量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中术后的疼痛VAS视觉量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50例需通过植骨后行种植牙修复的刀刃状牙槽嵴患者,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连续进行了50次手术,其中23例采用BBA手术(BBA组),27例采用GBR手术(GBR组)。在CBCT图像上进行测量水平牙槽骨宽度,对比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半年的牙槽骨宽度,计算水平骨增量的变化。同时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疼痛VAS视觉量表分析。结果:BBA组及GBR组对术前、术后6月的牙槽骨宽度行配对样本t检验,BBA组牙槽骨宽度增加明显大于GBR组(P<0.05)。对BBA组及GBR组的水平骨增量行独立样本t检验,BBA组水平骨增量明显大于GBR组(P<0.05)。对BBA组及GBR组的VAS疼痛视觉量表评分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BBA组患者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7天的疼痛度高于GBR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及术后3天疼痛相同(P>0.05)。结论:虽然采用BBA技术的种植牙患者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牙种植术中分别采用异体、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DermalMatrix,ADM)做屏障膜完成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手术位点的软硬组织愈合过程的临床差异,评价两种不同的ADM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32例因上颌单个前牙缺失要求行种植修复的患者,种植体植入术中发现种植体颈部骨缺损,按患者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前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异体ADM做为屏障膜,后2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异种ADM做为屏障膜,两组患者均于种植术同期以GBR技术修复种植体颈部骨缺损。术后1周,2周,1个月,6个月复诊时,观察记录①两组伤口愈合的情况;②附着龈宽度变化;③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全景片上种植体颈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均一期愈合。2)附着龈宽度同组内术后较术前减少,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无论术前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3)X线检查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比较,种植体颈部平均有明显骨吸收,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观察期内两种不同种属的ADM具有相近的临床效果,临床用做屏障膜完成GBR术是安全的,但需要针对膜的不同性状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同期引导骨再生(GBR)患者术后伤口裂开、屏障膜过早暴露于口腔环境后,非手术干预处理后的不同转归及其对种植区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128例牙槽嵴骨量不足需行牙种植体植入同期GBR的患者纳入本临床研究。术后发现伤口早期局限性裂开后立即行1~3周的非手术干预治疗。分别记录术后2周内伤口裂开、3周非手术干预期间和Ⅱ期手术时软组织愈合的临床数据。分别于术后当天和Ⅱ期手术前拍摄术区的标准化根尖X线片,以评价膜暴露的不同转归对种植体骨结合、边缘骨吸收(MBL)的影响。结果 128例患者术后2周内伤口裂开的发生率高达52.34%。其中3例患者由于感染导致种植体骨结合失败,未能完成后续的实验。其余的125例患者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1)A组,伤口裂开伴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膜早期暴露,共53例;(2)B组,ADM膜早期穿孔伴覆盖螺丝暴露,共12例;(3)C组,伤口无裂开正常愈合,共60例。通过非手术治疗,A组所有膜早期暴露的患者暴露的膜均逐渐被牙龈组织重新覆盖。Ⅱ期手术时,种植体近远中MBL情况,A组有12例,吸收量分别为(0.48±0.19)mm、(0.52±0.24)mm,B组有11例,吸收量分别为(1.00±0.39)mm、(0.80±0.40)mm,C组仅2例发生MBL。t检验结果显示,A和B组内近中和远中的MB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近远中MBL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近远中MBL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非手术干预通过维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推迟早期暴露膜在体内的降解,促进上皮愈合,降低对骨愈合的不利影响,是挽救GBR术后伤口裂开获得延期愈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唇侧骨壁较薄(<1 mm)的上颌单颗前牙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时,同期翻瓣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对术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34例唇侧骨壁较薄(<1 mm)的上颌单颗前牙患者,根据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时是否同期行翻瓣GBR分为两组,统计比较两组病例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唇侧骨厚度及变化量、种植体唇侧软组织高度变化量、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 PES)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术后12月时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种植并发症。术后12月时,翻瓣GBR组唇侧骨壁平均厚度超过2 mm,唇侧骨嵴的平均高度为1.39 mm,而不翻瓣组唇侧骨壁平均厚度不足2 mm,唇侧骨嵴的平均高度为1.03 mm,二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翻瓣GBR组唇侧骨吸收量在各测量位点均较不翻瓣组更大(P<0.05)。两组间唇侧龈缘位置最高点以及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量在术后6月及12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瓣GBR组与不翻瓣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对阻生牙微创拔牙术后镇痛效果及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5月南通市如东中医院收治的阻生牙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微创拔牙术联合超前镇痛治疗,n=50)和对照组(微创拔牙术,n=50)。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和心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术后MDAS评分和不良反应。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5、10和24 h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D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前镇痛对阻生牙微创拔牙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焦虑状况,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愈合期间的唇侧骨改建。方法: 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上前牙23例。术前、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拍摄锥形束CT(CB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屏障膜。利用iCAT Vision数字化软件对种植体颈部肩台下2 mm(C)、体部中点(M)及根尖处(A)唇侧骨板进行测量,测量线与种植体长轴垂直。将纵切线向近中及远中各移动1 mm,得到新的纵切面,以同样方法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并记录数值。在术前CBCT上测量牙槽嵴形态特征,记录牙槽嵴高度、倒凹深度及牙槽嵴宽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种植体肩台下2 mm、体部中点及根尖处的平均骨吸收值分别为(0.70±0.59)mm、(0.85±0.72)mm和(0.55±0.51)mm,吸收率分别为23.07%、18.53%和12.97%。与植骨吸收相关的自变量中,相关分析表明,倒凹深度和年龄与植骨吸收量显著相关(P<0.05);将所有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并行逐步回归分析,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倒凹深度(P<0.05)。结论: 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GBR术后愈合期间唇侧会有一定程度的骨吸收。患者年龄及牙槽嵴倒凹对GBR术后愈合期内种植体唇侧骨板的改建具有一定影响。牙槽嵴倒凹越大,GBR术后愈合期内唇侧骨板吸收越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 A-PRF)膜应用于前庭沟加深术,探讨其促进种植体周附着龈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7月在本院因种植体周附着龈不足而需前庭沟加深术的患者共26例,运用统计学中简单随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13),实验组应用A-PRF膜,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对附着龈再生、黏膜状态、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周、12周,实验组新增附着龈分别为(3.15±0.36)mm和(2.81±0.36)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3±0.29)mm和(2.52±0.30)mm(P<0.05)。实验组术后黏膜愈合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 d疼痛程度为(51.03±12.20)分,与对照组(58.22±9.86)分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A-PRF膜应用于前庭沟加深术可有效促进创口愈合,缓解术后疼痛,并增加种植体周附着龈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个性化愈合基台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种植体稳定性、食物嵌塞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口腔医院接受后牙种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愈合基台使用情况分为传统手术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实验组在传统种植牙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愈合基台。比较2组患者种植修复完成后种植牙的稳定性、食物嵌塞评分、咀嚼效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3和6个月,实验组患者种植牙稳定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3和6个月,实验组患者食物嵌塞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咀嚼效能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实验组患者牙松动、牙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个性化愈合基台对后牙种植修复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食物嵌塞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拔牙位点保存对不同类型骨缺损患者骨增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种植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2组再分别按照拔牙窝骨缺损类型分为一壁组(术后牙槽窝剩余1个壁)、二壁组(剩余2个壁)、三壁组(剩余3个壁)、四壁组(剩余4个壁)4个亚组,记录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感染情况,分别于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做锥形束CT(CBCT)检查,检测各组牙槽骨骨高度、骨宽度、骨宽度恢复率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术后24 h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创面感染和骨感染情况。2组术前牙槽嵴颊侧骨高度(buccal volume,BV)、舌侧骨高度(lingual volume,LV)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BV、LV均增加,其中,一、二壁亚组增量高于三、四壁亚组,对照组BV、LV均降低,其亚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各亚组骨宽度均增加,对照组骨宽度均减少,实验组骨宽度增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中一、二壁亚组骨宽度增量高于三壁亚组,对照组一、二壁亚组骨宽度减少量较三、四壁亚组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骨宽度平均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一、二壁亚组术后平均骨宽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四壁亚组骨宽度恢复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相比,根长70%处骨宽度变化小于根长50%和根长30%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牙后进行拔牙位点保存较常规拔牙有助于缓解牙槽骨骨吸收和保持骨量,且骨缺损越小,骨量恢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种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7年9月—2018年9月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治疗的患者139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71例),对照组应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试验组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修复情况,分别比较2组修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成骨厚度和高度、植骨厚度和高度,以及水平和垂直骨生长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85.29%(58/68),试验组为95.77%(6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厚度和植骨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生长和垂直骨生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试验组的12.67%(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修复成功率优于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可更好促进骨和植骨生长,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前牙美学区种植位点存在骨缺损的患者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术后能否获得无明显骨缺损患者相近的牙龈美学效果,评价引导骨再生术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行前牙种植术的患者31例,术前测量种植位点牙槽骨宽度,宽度小于6.8 mm的患者为GBR组,宽度大于6.8 mm患者为非GBR组,比较2组二期修复时牙龈美学评分、探诊深度及牙槽骨吸收的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GBR组牙龈美学评分显著高于非GBR组(P<0.01),GBR组与非GBR组探诊深度无显著差异(P>0.05),GBR组牙槽骨吸收显著小于非GBR组(P<0.01)。结论 使用GBR术可以减缓骨吸收速度,使存在局部牙槽骨缺损的患者达到无骨缺损患者牙种植术后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下颌覆盖义齿短微型种植体(mini dental implant,MDI)与标准长度MDI修复牙槽嵴重度萎缩无牙颌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进行下颌覆盖义齿短MDI和标准长度MDI修复的无牙颌患者60例,分为短MDI组(30例)和标准MDI组(30例),比较2组基线、术后1周和1年种植体周围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2种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放置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实验组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比较2组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骨增量、骨密度等情况,统计2组术后种植体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24个月的种植体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种植体牙槽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存留率高,可改善术后骨代谢,增强种植体稳定性,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拔牙后患者单牙种植体早期、延期和晚期植入颌骨后8年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数据,分析不同时机植入对种植体的影响,为选择拔牙后种植体合适植入时机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行拔牙术后单牙种植体植入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时间不同分为A、B、C 3组,早期植入(拔牙后7 d内)25例为A组、延期植入(拔牙后平均3个月)24例为B组、晚期植入(拔牙后平均1.5年)19例为C组。术后随访8年,比较CBCT图像和前后位(PA)图像显示的周围骨水平及与颌骨缺损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植入162颗种植体,成功150颗,成功率92.5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成功率>B组>A组(P<0.05)。共获取51例患者8年的CBCT图像(早期植入16例、延期植入20例,晚期植入15例);CBCT和PA图像邻间骨水平差异显著(P>0.05);3组旋入扭矩和旋出扭矩相比,差异显著(P>0.05);植入时机、旋入扭矩、旋出扭矩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的高危因素(P<0.05)。种植体植入后8年,各组骨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2阶段手术中C组骨缺损少于A、B组(P<0.05);无缺损种植体平均颌骨水平(bBL)低于开裂种植体(P<0.05)。结论 拔牙后种植体放置时间对种植体周围颌骨水平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时机植入可影响种植体成功率,应严格把握即刻种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牙种植术在牙种植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即刻牙种植术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为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术,实验组为不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种植体成活率、牙槽骨状况、满意度、美观度及术后症状。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29.34±2.4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55.32±3.54)min](P<0.05),牙槽骨质量[(0.84±0.04)mm]显著优于对照组[(1.21±0.07)mm](P<0.05),种植成活率[93.18%(41/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32/44)](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8.32±0.42)分]和PES评分[(11.24±0.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8±0.24)分、(8.45±0.58)分](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18.18%(8/44)]、红肿[15.91%(7/44)]、出血[11.36%(5/44)]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8.64%(17/44)、34.09%(15/44)、29.55%(13/44)](P<0.05)。结论 不翻瓣种植术能提高牙种植患者的满意度、美观度及种植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术后疼痛、红肿等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比较微创拔牙后延期种植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同仁医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上、下颌单个前牙及前磨牙需要行微创拔牙后种植牙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6例)。对照组微创拔牙后进行延期种植,实验组微创拔牙后进行即刻种植。比较2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记录3个月和永久修复当天患者的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美学效果以及种植体边缘骨水平以及术后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和永久修复当天的ISQ值差异不显著 (P>0.05);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80);实验组总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44);2组修复后1年,牙龈乳头指数均在1~3级,软组织外形良好,均达到了良好的牙龈美学效果,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对照组PES得分7.65±1.32,实验组为8.25±1.19,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的近中侧骨吸收量和远中侧骨吸收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拔牙后2种植修复方式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种植体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即刻种植的满意度更高,美学效果更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