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伏邪致病,待时而发,多从热化,迁延难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发展和转化都与伏邪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病特点与伏邪本质基本一致。CAG内有湿痰、血瘀,外有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外邪犯胃,正虚邪恋为其病机核心。从伏邪论治CAG,提倡顾护正气、透邪外达、清泄里热、分期而治和守方宜久。  相似文献   

2.
从命门学说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病证范畴。笔者在治疗实践中,运用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结合中医辨证学说,发现大多数CAG患者有“命门火衰”的临床征象,根据命门学说,从温肾助火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略作探析如下。1临床资料所治23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诊断符合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且经西药丽珠得乐加抗生素及中药香砂六君等治疗收效不显者。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7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1.5年,平均3.5年。大多有胃院…  相似文献   

3.
陈周燕  杨晋翔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71-174
三焦为行气、水、谷、火的通道,与脾胃联系密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三焦之四道的失常.气道不利包括气之有余、不足、运动失常3个方面.谷道失常实则饮食积滞于胃,虚则无力运化,精微乏源.水道不畅,实则湿邪留滞于脾胃、肠道,虚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布散,致使产生其他病理产物.火道实者,乘其土位,脾胃过度运化,火道虚者,胃无法腐熟水谷.三焦之四道往往相互影响,其生理病理变化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临证可三焦并治,治以四道同调之法:上焦通利水、谷、气道,用药轻清上浮;中焦重在化谷道积滞,并且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的调理;下焦火道,虚实辨治,同时,通利下焦水道、谷道.此外,临证需结合脏腑功能,酌情加入疏肝、健脾、调肺、补肾之品.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西医对其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亦无特效疗法.本病在中医学上大致属胃脘痛范畴,临床上以胃脘部痞满、纳呆、时有隐痛、嘈杂、乏力、大便不畅或泄泻为主要表现.中医药对此病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湿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拟从湿来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做一探讨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5.
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其理论对于多种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长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本文讨论了伏邪、幽门螺旋杆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阐释幽门螺旋杆菌与中医伏风燥邪的相似性,论述伏风燥直中于胃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慢性胃炎不同阶段的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探讨伏风燥中胃所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为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晏万旭 《光明中医》2012,(9):1727-172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而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并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笔者采用温肾健脾化湿、行气疏肝、祛寒通络止痛、滋养脾肾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胃癌的前期病变,亦有认为它可能是胃癌的潜伏因素,因此在国内外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为“胃脘痛”、“痞证”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但病机错综复杂,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涉及多个脏腑。现从“脏腑”辨证论治角度对该病进行简要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萎缩化生等明显的瘀血征象;血液流变学检查存在显著的高粘状态,势必影响微循环灌注,加重萎缩病变。临床根据血瘀而兼有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热阴虚、气机郁滞四型,治疗分别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清热化湿祛瘀、养阴和胃祛瘀、理气宣郁化瘀法。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e Gastritis,CAG)以胃痛、胀满为主要症状,多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证”范畴。本文从病机、临床表现、治疗三方面总结了CAG从瘀论治的经验,对临床治疗CAG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昀 《河南中医》2012,32(2):139-140
银屑病的病机为内有蕴热,郁于血分,“血热”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治疗当以清补为主,用药往往多用凉血养阴之品;伏邪温病以病发于里,热郁化火为基本特点,治应清热凉血.伏邪温病与银屑病发病特点密切相关,从伏气致病的角度探索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符合临床客观规律,且能更好的指导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迟莉丽  刘秀梅 《河南中医》2011,31(8):833-834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脾胃,病机是气机升降失调,特点是虚实错杂、本虚标实,中医通过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热利温、活血化瘀、滋阴养胃等"通"法辨证论治,可达到"脾胃健运,气机通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状态,病机虚实夹杂,病情错综复杂,病程缠绵难愈,甚至会发生癌变.李东垣是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之一,其代表作为《脾胃论》,开创了"升阳泻火,甘温除热"用药法度.文章依据《脾胃论》,在其理论基础上探讨慢性萎缩...  相似文献   

13.
赵绍华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喜用药性平和之品,避免大甘大苦,大甘生湿,大苦伤脾,处方用药忌过量,否则重伤脾胃,加重本就虚弱的脾胃,治疗本病时,须时时处处顾护胃气。慢性萎缩性胃炎初病在气,久病则入络伤血,故治疗中注意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法贯穿始终。血瘀又有气虚与气滞之分,气虚而血瘀者,常用健脾益气之补中益气汤升降气机,但补药多味甘,有生满壅滞之疑,故当清补,赵师临床喜用太子参、党参等,佐以丹参、降香等兼调气血。因气滞而血瘀者,往往在行气药中酌加活血化瘀之品。但活血药物不宜过服、久服,临证时要中病即止,否则伤正气。另外,由于本病诱发因素有情绪波动、劳逸不当、寒温失宜等,故在治疗调养过程中,赵师常叮嘱患者注意舒畅情志、劳逸结合、四时寒温适宜等。  相似文献   

14.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的以虚证为本、实证为标,表现复杂,辨证治疗以养阴益气、补虚活血、健脾化湿、辛开苦降为法,夺取良效。  相似文献   

15.
张征波 《光明中医》2016,(18):2753-2755
目的探索健脾益气清热活血通络法(以下简称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研读文献及临床实践,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因素多是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病机关键以脾虚为本,瘀热为标,因虚致瘀,虚、热、瘀并存。以此为理论指导,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本病。结果临床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法可有效降低本病向胃癌发展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预防胃癌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难治性胃病,发病率高,病情缠绵反复,且具有一定癌变倾向。迄今尚缺乏公认有效的干预措施,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特色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调肝理脾法是中医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协调肝脾功能,运用调肝、理脾方法及相互配伍作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涉及到理、法、方、药各个方面。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为中医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新的参考。时至今日,该病仍然是中医脾胃病学研究的焦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已经趋于系统化和成熟化,它是近30年来中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总结,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然而,中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涉及到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仍然有待深入和细化。该病机浅析正是基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的理解,尝试着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所做出的一点浅显的阐释和发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炎1号方对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40例Hp(+)和40例(-)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分别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Hp(+)组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喹诺酮类+呋喃唑酮抗Hp治疗,观察组予胃炎1号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Hp(-)观察组和对照组仅予胃炎1号配方颗粒和胃复春治疗,1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Hp(+)观察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低于Hp(+)对照组(P〈0.05);Hp(-)观察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低于Hp(-)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1号可显著改善Hp(+)和Hp(-)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适用于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给予萎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1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萎胃舒颗粒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在"虚瘀毒"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8年9月在"虚瘀毒"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CAG的随机对照试验,依制定的筛选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文献相关风险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纳入29项RCT,共2475例患者,其中"虚瘀毒"治疗组1297例,对照组1178例。与对照组相比,"虚瘀毒"组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34,95%CI[1.29,1.40],P<0.05)及胃镜有效率(RR=1.34,95%CI(1.23,1.47),P<0.05);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16,95%CI[0.05,0.52],P<0.05)。结论中医"虚瘀毒"理论指导下治疗CAG,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及胃镜有效率、明显改善胃黏膜病理改变,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可靠。然鉴于所纳入文献的局限性,此结论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