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得气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气至”,《内经》中以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作为客观指标,并始终描述为针刺过程中医者的客观感应。清代后,至现代针灸学定义中多将得气等同于针感,尤以患者的感觉为重。随着中医针灸理论的国际化发展,得气与痛感的区分及其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增多。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国际上对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仍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因而其客观化的评价标准及其生物学机制成为重要且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可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综合评价.并结合疗效,探索客观界定得气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开展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效应、得气实质、不同针法的比较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报道.近期研究表明,fMRI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针刺的相关研究之中,对针灸学基本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得气、气至、针感概念的区别,总结古今关于得气与针刺疗效关系的认识,分析得气对针刺疗效影响试验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并归纳其中需要思考的若干问题,以资为今后得气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传统针灸理论认为得气可能促进针刺疗效,现代针灸学研究对得气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尚无统一结论。将针感视作得气或将达到一定强度的针感视作得气是目前得气判断的两种思路。得气判断的特点在于需要细化针感成分、强度、持续时间、传导距离;需要兼顾患者和医者两端;需要结合主客观评价工具。得气与针刺疗效关系研究设计应考虑纳入患者的年龄、研究的角度、经穴效应间的交互作用、疾病自然病程、结局指标的客观性及纳入的样本量。得气与针刺疗效的关系试验设计难点在于针刺过程的标准化、随机分组的实现方法、对照组的设计和干预方式的选择。得气问题的研究,涉及传统针灸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很多相关概念本身并无清晰的理解和明确的结论,为其现代研究造成了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4.
针刺量效关系是目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针灸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帝内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巨著,对针刺之过与不及进行了极尽详细之论述,溯源经典可使针刺有法可依,有则可循.该文从针刺深浅、得气与气至、针刺时间、针数次数、针具选择5个方面对针刺获效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从文献学角度为临床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手法的基础上,在留针、埋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穴位刺激模式,长效机制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埋线针具和埋藏物的改进使之成功实现了飞跃。生物材料学发展与微创医学的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针灸模式的转变是针灸发展和振兴的关键,穴位埋线的提出是针灸临床医学的一次模式创新,埋线在针灸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最终成为针灸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岩琪  郭义 《吉林中医药》2011,31(3):232-234
针灸标准化古而有之,并且随着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标准化的工作始终贯穿其中。正是由于古人对针灸学系统中经络循行、穴位定位、针灸器械、针灸技术的规范以及针灸治疗等内容的不断规范,促使针灸学不断发展至今。古代针灸标准对针灸学理论及针灸学临床实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现代制定针灸标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访谈金观源教授,明确了反映点的概念,反映点揽括了所有针灸刺激部位(穴位)的特征,可以用于"收编"(解释与归纳)在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中应用的所有新、老穴位、有效点或刺激点(包括西方近年来流行的干针采用的激痛点);介绍了针灸反射区的来源及发展,阐述了经典针灸学、现代针灸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创埋线是传统穴位埋线基础上对针灸学的再次创新。微创埋线技术通过在穴位组织内植入现代生物医学材料形成穴位长期刺激效应实现长效针灸模式,不仅方便患者选择针灸治疗,而且通过长期"留针"的方式增强了临床疾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埋线技术是以传统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医学材料发展,应用埋线针将体内可吸收的各类生物材料注入穴位内,借助材料对穴位的长期刺激替代每日的针灸刺激,实现传统针灸的长期留针效应,从而发挥疾病治疗作用的一种创新技术。埋线疗法自出现以来,在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穴位埋线由于刺激时间较长而且需要植入线体,需要考虑到解剖位置、刺激时间等因素,所以取穴方式与针灸有不同的特点。掌握穴位埋线疗法配方规律对临床合理应用埋线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针灸经络学与解剖学联系密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人体解剖结构的逐步了解,丰富了针灸腧穴的信息内涵,研究穴位的解剖结构是阐明经络功能和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基础。临床针灸学的发展有赖于对腧穴的正确体表定位和穴位解剖结构的精确显示与描述。位于头颈、胸腹、  相似文献   

11.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can be done by three steps:First to differentiate thenature of disease,second to differentiate the location of disease,third to analyse comprehensively thenature and location of disease.Depend on complet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the acupoints are selected.Three cases are analysed to explain how to dominate preceding contents.  相似文献   

12.
反牵引复位固定治疗Ⅱ型、Ⅲ型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观察反牵引复位固定治疗Ⅱ 型、Ⅲ 型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采用复位手法结合反牵引外固定器治疗 Ⅱ 型、Ⅲ 型距骨颈骨折 3 4例 ,与文献组报道结果相对比显示 :反牵引复位固定治疗Ⅱ 型、Ⅲ 型距骨颈骨折 ,疗效明显优于文献对照组 (P <0 .0 5 ) ,距骨体坏死率明显低于文献对照组 (P <0 .0 5 )。表明反牵引复位固定有利于距骨骨折的复位和稳定 ,是治疗 Ⅱ 型、Ⅲ 型距骨颈骨折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名老中医结构化病历数据库,开展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适用性研究。方法:采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医案,使症状、舌脉等临床信息形成关系数据库。结果:A组按照《标准》判断与其符合者为155例,符合率为16.01%(155/968),175诊次,符合率为9.35%(175/1870);B组按照《标准》判断的结果98.34%与专家判断一致,同时,《标准》将1.66%的诊次判断为肝脾不调证。结论:证候诊断标准与专家判断符合率低,标准不能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今后应采用专家共识结合临床实际数据的方法,研究形成基于不同层次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高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孙冰  邓家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615-1616
对于平性药药性的认识历代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尚缺乏关于平性药配伍的专题研究.作者就平性药药性特点在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了探讨,认为:平性药与他药配伍后在"整体取性"、"相关奏效"、"中介调节"3点的体现尤为突出;通过配伍可以体现平性药"体平用偏"、"双向适用,条件显性"的药性特点;气味配伍是体现平性药"调整阴阳"、"以偏纠偏"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经筋辨证分型的规律,初步形成股骨头坏死的经筋辨证体系,为其经筋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循髋周足六经筋进行触诊,统计各结筋病灶点出现的频次以及所属的经筋,分析各经筋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 190例患者(双侧患病169例,单侧患病21例),总计359髋,其中27髋因结筋病灶点不明显(占7.52%)无法判定经筋证型;332髋存在数量不等的结筋病灶点(占92.48%)。单一经筋证型(47.08%)与复合经筋证型(45.40%)的出现频率基本相当。最常见的单一经筋证型为足阳明经筋型(16.99%),其次依次为足三阴经筋型(15.04%)、足太阳经筋型(8.64%)和足少阳经筋型(6.41%)。在两经筋复合证型中,足阳明经筋的总出现率为21.45%,足三阴经筋的总出现率为20.34%,足太阳经筋的总出现率为17.55%,足少阳经筋的总出现率为15.88%。少见3经筋以上的复合证型(5.29%)。[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经筋病变存在多种证型,该证型分布有着明显规律,该规律与髋周经筋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临床运用经筋理论指导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金萍 《中医教育》2008,27(2):26-28
《金匮方论衍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发微有许多独到之处:“以经释经”,藉《内经》《伤寒论》发阐《金匮要略》;注重对仲景脉象的阐释发挥;注重病证辨证,强调病因与体质因素;方论阐发,精见独到。由于此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第一家,故对后世《金匮要略》的注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思维原理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其思维原理和思维规律也各不相同。本文以中西绘画中和中西文字为例,对中西医的思维原理及规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小肠病为临床所常见,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独到之处。小肠作为六腑之一,有其自身的生理病理特性,故小肠病的发病,亦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主要有:1.内外相召,湿邪为患。内外湿邪最易留滞小肠而出现多种病证,同时在病机上常有寒化和热化的趋势。2.易虚易实,虚实相兼。小肠疾病极易出现虚证、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候,不仅表现在小肠本腑,而且可波及他脏他腑,乃至全身。3.或寒或热,寒热互见。小肠寒热不仅可引起本腑的许多病证,并可出现小便异常及体表病证。同时小肠寒热可互相转化,或寒热错杂,或伤及血分,或损及脾阳。4.可急可缓,病情缠绵。小肠病的发病,有的相当急重,有的发病缓慢,病情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20.
中药源于自然,治疗疾病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作用方式一直是中药研究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医的“整体观”对中药起效机制进行深入思考,认为中药成分多样可契合生物多靶,而生物靶标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中药起效机制的重要补充;此外,中药对情志及肠道菌群稳态的调节作用也不容忽视,或许可为今后开展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