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调查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3年后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及患龋状况,为评价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河南省5个参与2015年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地区,每个地区随机抽取4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二年级2个班.2所学校纳入试验组,对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第一恒磨牙进行封闭;另2所学校纳入对照组,对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第一恒磨牙不进行封闭.3年后复查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及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窝沟封闭3年后,第一恒磨牙封闭剂完全保留率为65.55%,保留率为94.78%.试验组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病率和龋均分为9.71%、(0.12±0.40),对照组分别为21.90%、(0.39±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27.76,6.91,P值均<0.01).窝沟封闭的龋降低相对有效率为63.43%,龋降低实际有效率为6.51%,纯收益率为12.19%.封闭剂的保留率越高,患龋率越低(x2=153.28,P<0.01).结论 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的实施效果良好,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近5年来,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及防龋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2015-2017年参加过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 7~9岁儿童及同项目区县非项目学校的同年级儿童。共抽取5 330名儿童,项目学校2 715名,非项目学校2 615名。项目学校第一恒磨牙进行过窝沟封闭的儿童为实验组,检查其第一恒磨牙封闭剂保留情况及患龋情况;项目学校与非项目学校未做过窝沟封闭的学生分为A、B、C 3个对照组,检查其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分别比较不同牙位、不同封闭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患龋率及龋病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儿童第一恒磨牙封闭3年、4年、5年后,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89.75%、84.01%、71.79%,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0.23%、13.97%、18.48%,与B对照组比较,龋齿降低率分别为57.79%、49.43%、34.31%;封闭3年、4年、5年后儿童龋病发病率实验组低于A对照组(22.16%、27.70%、29.11%)(P均<0.05)、也低于B对照组(24.24%、27.63%、28.13%)(P均<0...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窝沟封闭项目预防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760名10~12学龄儿童,按是否接受一次性窝沟封闭干预分为干预组(n=464)和对照组(n=296),以既往学生龋病检查资料判定儿童患龋风险。比较两组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干预组检查干预前后患龋情况和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采用一次性窝沟封闭干预策略,干预时间(2.63±0.09)年,咬合面封闭剂完全保留率(62.9%)高于颊/腭面(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4,P=0.000),颊/腭面新发龋病(10.4%)高于咬合面(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1)。未封闭咬合面牙齿与封闭咬合面牙齿患龋风险比较OR值为6.11(95%CI为4.28~8.7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窝沟封闭剂保留对第一恒磨牙有明显的保护作用。(AOR:0.07,95%CI:0.03~0.17)。用直接标化法去除两组人群风险构成差异,标化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分别为12.4%和17.6%,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9.6%。结论西安市新城区以学校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干预活动减少了第一恒磨牙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胡光宇  冯岩  张煜晨  刘宗响 《中国校医》2023,(3):161-163+167
目的 评价徐州市儿童窝沟封闭项目预防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效果,探究影响9~11岁人群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徐州市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质量提供策略。方法 在徐州市5个项目区9~11岁人群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18名三年级学龄儿童,按是否进行窝沟封闭分为干预组(n=261)和空白对照组(n=257)。定期复查2组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干预组同时检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并填写复查记录表,向2组学龄儿童的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将518名学生按是否患龋再次分组,分为患龋组(n=54)及对照组(n=464),结合收回的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实施窝沟封闭1年,干预组封闭剂保留率为88.23%,其中上颌第一恒磨牙保留率为85.19%,下颌第一恒磨牙保留率为91.01%,下颌保留率高于上颌,2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2,P<0.001)。1年后干预组患龋率为4.2%,空白对照组为16.7%,2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6,P<0.05)。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实施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防龋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接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后、3年后的儿童各5 576和4 857人,进行龋患和封闭剂保留情况检查,在上述对象的同校同年级学生中抽取当年检查第一恒磨牙有窝沟封闭适应证但未接受封闭的儿童作为对照。结果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后的封闭剂保留率为75.4%,龋齿检出率为5.67%,未封闭对照组的第一恒磨牙龋齿检出率为11.48%,龋齿降低比例为50.55%;封闭3年后的封闭剂保留率为72.2%,龋齿检出率为7.04%,未封闭对照组的第一恒磨牙龋齿检出率为11.82%,龋齿降低比例为40.46%。乡村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后龋齿降低比例为59.39%,3年后为45.11%,分别高于同时期城市儿童的龋齿降低比例(48.27%和38.36%)。结论窝沟封闭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明显,特别对农村地区儿童,是适宜推广的预防和控制龋病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实施2~3年后的质量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接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后、3年后的儿童各5 576和4 857人,进行窝沟封闭剂保留和龋患情况调查。结果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后的封闭剂保留率为75.34%、完好率为42.93%,龋齿检出率为5.67%;封闭3年后的封闭剂保留率为72.15%、完好率为37.29%,龋齿检出率为7.04%。城市儿童在封闭2年及3年后封闭剂保留率均高于同期封闭的乡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后的χ~2=38.04、P0.001;3年后的χ~2=4.52,P0.05);下颌牙在封闭2年及3年后封闭剂完好率均高于同期封闭的上颌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后的χ~2=40.60、P0.001;3年后的χ~2=15.78,P0.001)。结论广州市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城市封闭质量好于农村,不同牙位封闭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了解河南省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患龋、窝沟封闭及龋病充填情况,为促进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早预防、早治疗及儿童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河南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河南省7~9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86.7%,患龋率为26.8%,龋均0.6;患龋儿童已接受充填的有935人,充填率为5.2%.女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31.3%)高于男生(23.1%)(x2=569.894,P<0.05),城市(32.3%)高于农村(18.0%)(x2=1 663.925,P<0.05).人均窝沟封闭牙数为3.3颗,男生窝沟封闭率(95.1%)低于女生(95.8%)(x2=55.083,P<0.05),农村(96.3%)高于城市(94.7%)(x2=251.108,P<0.05).结论 河南省7~9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而充填率相对较低.儿童和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评价浦东新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质量及效果,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技术推广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浦东新区2012-2014年接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60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评价研究对象窝沟封闭涂膜保留率;随机抽取2012年未接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176名儿童作为对照组,评价接受和未接受窝沟封闭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差异.结果 605名儿童实施窝沟封闭1~3年后的涂膜保留率分别为80.26%,70.83%,6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6,P<0.01);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3年后,干预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4.10%,29/708)低于对照组(7.20%,51/708)(x2=6.41,P<0.05).结论 窝沟封闭作为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鲍美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65-165,167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剂在儿童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门诊56例6~13岁正在接受正畸治疗的患儿,对儿童的上下颌第1恒磨牙左右侧自身对比,治疗组56例右侧上下颌第1恒磨牙112颗牙进行窝沟封闭术涂布窝沟封闭剂;对照组选择其对侧健康同名牙未涂布窝沟封闭剂,对其进行双侧观察窝沟封闭剂保留、患龋病情况,随访3年。结果 3年后进行窝沟封闭剂保留完好率为79.41%;而3年后治疗组患龋率6.54%,对照组患龋率23.52%,3年内龋齿发生率治疗组患龋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六龄齿施行窝沟封闭术是预防牙齿窝沟点裂隙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在儿童第一、二恒磨牙的防龋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至2009年80例5~13岁儿童273颗第一、二恒磨牙,窝沟点隙深者进行光固窝沟封闭,进行1~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窝沟封闭剂1年完全保存率达92.20%,2年达88.63%,第3年相对低一些为64.37%。1年内患者龋率为0,2年为2.2%,3年为6.90%。结论说明窝沟封闭剂保留完好就能充分预防龋病,尽量延长窝沟封闭剂保留,作为恒磨牙龋病防治的措施是适合和可接受的[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儿童六龄齿现状及家长对六龄齿和窝沟封闭的了解程度及影响因素, 为预防六龄齿患龋及提高窝沟封闭普及力度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2019年10月依托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 对哈尔滨市11 540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发放问卷。  结果  哈尔滨市6~11岁儿童六龄齿平均患龋率为37.72%, 萌出率为86.98%, 窝沟封闭率为36.93%。16.8%的家长知道六龄齿萌出时间, 35.33%的家长不认识六龄齿。19.39%的家长知道儿童做窝沟封闭的时间, 没听说过窝沟封闭的家长占32.77%。家长不认识六龄齿及窝沟封闭的儿童患龋率较高(35.33%, 32.77%)。高收入、高文化水平和城市家长窝沟封闭知识知晓率较高(χ2值分别为98.35, 192.16, 172.31, P值均 < 0.05)。  结论  哈尔滨学龄儿童六龄齿患龋率较高, 家长六龄齿和窝沟封闭知晓率较低; 应针对家长群体加大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2.
杨云凌  檀奕玲 《现代保健》2013,(16):101-102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对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名四颗第一恒磨牙萌出到合平面,并符合窝沟封闭术适应证的6-9岁儿童,随机选择左或右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以自身对侧同名第一恒磨牙为空白对照组;定期随访3年。结果:窝沟封闭组牙齿龋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二年级学生六龄齿的健康状况,以了解六龄齿的保健现状与需求,更好的完善儿童口腔健康保障项目。方法 按照《青岛市儿童口腔疾病基本预防项目实施方案》,分别在2013-2015年对于市北区五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7~9岁)进行检查,记录分析六龄齿健康及窝沟封闭相应情况。结果 2013年六龄齿牙位患龋率为17.36%,窝沟封闭率为69.53%;2014年患龋率为15.72%,窝沟封闭率为74.31%;2015年患龋率为10.94%,窝沟封闭率为79.09%;各年度六龄齿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窝沟封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4,P<0.05)。市北区五所小学之间的六龄齿患龋率和窝沟封闭率无统计学差异。随着窝沟封闭项目的实施和普及教育,窝沟封闭率逐年上升。结论 青岛市北区二年级学生的六龄齿患龋率较高,对于提高家长早期窝沟龋的预防保健工作仍需加强宣传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窝沟封闭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效果。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2009—2019年公开发表的窝沟封闭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相关文献,根据循证医学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筛选文献,采用R3.6.1和metafor 2.1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4篇,涉及研究牙数122 180颗,其中封闭组牙数72 746颗,对照组49 434颗。窝沟封闭后第1、2、3年随访结果显示,封闭组患龋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的合并RR值分别0.12、0.19和0.26。结论 窝沟封闭对预防5~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了解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状况,为有效开展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南部山区6个区县12所小学2 907名6~ 12岁小学生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6~12岁学生总患龋率为60.7%,龋均为(1.76±2.08),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6%;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为(0.45±0.86),龋齿充填构成比为2.4%,窝沟封闭率为6.7%;乳牙患龋率为47.0%,龋均为(1.31±1.87),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3%.以上各指标不同民族、年龄、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为10.2%,乡镇学校的窝沟封闭率为0.结论 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窝沟封闭率较低,应加强综合干预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窝沟封闭、氟凝胶、含氟泡沫、口腔卫生宣教(OHI)对泉州市二年级儿童(7~8岁)第一恒磨牙龋坏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尝试寻找最适合群体儿童的第一恒磨牙龋坏预防方法。方法 2017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泉州市区选取5所学校的二年级儿童1 768名,检查第一恒磨牙萌出情况及患龋情况,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313)、口腔卫生宣教组(n=421)、氟保护漆组(n=267)、含氟泡沫组(n=438)、窝沟封闭组(n=329),观察两年后五组学生防龋效果。结果 五所小学共有1 748名儿童完成两年的观察研究,随访率为98.87%。干预两年后,氟保护漆组新增龋均及龋面均高于其他四组,窝沟封闭组新增龋均及龋面均低于其他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4种预防方法对7~8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防龋效果不同,窝沟封闭对龋齿预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树脂型和高粉液比玻璃离子封闭剂的防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树脂型和高粉液比玻璃离子封闭剂窝沟封闭对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方法]对178名儿童的一侧第一恒磨牙采用常规光固化窝沟封闭,另一侧采用高粉液比玻璃离子加ART指压技术封闭。观察2种方法在不同阶段的保留率和患龋率。[结果]疏水性树脂型封闭剂的临床完全脱落率低于玻璃离子组,但防龋效果两者类似。[结论]2种窝沟封闭法均能有效防龋,树脂型适宜在隔湿条件好的牙科诊所进行,玻璃离子型适用于大面积主动提供口腔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