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7年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方案对重要病媒生物进行监测,其中鼠密度监测采用室内笼夜法,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 海口市2017年主要鼠种为褐家鼠(81.93%)、黄胸鼠(14.71%);平均捕获率为4.58%,比2016年下降8.22%,其中1月份捕获率最低,4月份最高。在不同生境中,农村居民区鼠密度最高,其次是城镇居民区。主要蚊种为致倦库蚊(86.73%)、骚扰阿蚊(6.30%)、白纹伊蚊(5.26%)。平均蚊密度为2.31只/(灯·夜),比2016年下降16.61%,帐诱指数为0.81只/(顶·小时),比2016年下降27.68%,其中3月达到全年最低,分别为1.64只/(灯·夜)、0.29只/(顶·小时)。不同生境中牲畜棚密度最高,医院蚊密度最低。主要蝇种为大头金蝇(43.94%)、家蝇(19.54%)、瘦叶带绿蝇(9.55%)。平均蝇密度为4.71只/笼,比2016年下降3.29%,其中1月份蝇密度最低。不同生境中居民区密度最高、绿化带蝇密度最低。主要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89.90%)、美洲大蠊(9.49%)。蟑螂密度为0.31只/张,比2016年下降54.39%。其中5月蟑螂密度最高。不同生境中,餐饮店蟑螂密度最高,医院蟑螂密度最低。结论 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病媒生物密度有了显著的下降,当前的防制方法是科学有效的;但仍需加强重点场所及媒介传染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每月定时、定点、定人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为我市病媒生物防制和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CDC开展病媒生物监测的部署,按省《广东省霍乱等部分传染病及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登革热媒介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通知》开展。结果市区蚊平均密度为76.95(只/盏),蚊密度高峰期在2、5、6月份,优势种为致乏(倦)库蚊;蝇平均密度1.70(只/笼),蝇密度高峰期在1、2、6月份,优势种为家蝇;蟑螂平均密度0.51(只/盒),蟑螂密度高峰期在2、6月份,优势种为德国小蠊;鼠平均密度为0.05%,高峰期不明显,优势种黄胸鼠。结论提高人员素质,建议政府加强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以及定期开展投药灭杀,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四害"孳生,尽快在全市范围开展病媒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3.
王兵  张彬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12):898-900
目的为掌握县境内鼠、蚊、蝇、蟑螂四种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变化规律,为传染病的科学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执行,捕鼠采用鼠夹捕捉法,捕蚊采用电动吸蚊器捕捉法,捕蝇采用蝇笼捕捉法,捕蟑螂采用蟑螂盒捕捉法。结果监测结果四类的平均密度分别为:鼠类系3.98%。7、8、9月出现高峰(分别为8.33%、6.33%、6.00%),其中臭鼠为优势种(71.63%),次为褐家鼠(26.51%)。蚊类系34.24只/人工小时,7、8月出现高峰(分别为74.64、76.00只/人工小时),其中中华按蚊为优势种(41.79%),次为三带喙库蚊(31.60%)。蝇类系17.64只/笼,7、8月出现高峰(分别为35.70、51.60只/笼),其中绿蝇为优势种(50.25%),次为金蝇(23.10%)。蟑螂类系10.04只/盒,6月出现高峰(21.94只/盒),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69.17%),次为美洲大蠊(27%)。结论在四种病媒生物中,老鼠、蚊、蝇的密度高峰均与泸县7月洪涝灾害有着密切关系。本次监测,基本掌握了四种病媒生物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这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流行趋势提供了预警信息,为政府防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江阴市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成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结果平均鼠密度为0.05%,优势种为褐家鼠;平均蚊密度为0.80只/(台·h),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平均蝇密度为1.46只/笼,优势种为市蝇;平均蟑螂密度为1.37只/100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结论 4种病媒生物密度仍处于低水平,地方优势种群无变化,控制其密度应开展卫生宣传,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海南三亚农村重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分析其密度变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6—11月,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对三亚市4个行政区和1个生态区管委会分别随机选取自然村或农场队的公共区域、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以目测法调查蚊幼孳生地、蚊幼阳性积水、成蚊数,蝇类孳生地、成蝇数,鼠类栖息地、鼠迹数及蟑迹数。结合该自然村或农场队的人居环境评分,分析其与病媒生物种群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三亚市163个自然村/农场队次的病媒生物种群数量,其中成蝇数(15.82±22.24)只、蝇孳生地数(4.45±3.21)处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大,其次是鼠类栖息地数(2.97±6.58)处、鼠迹数(2.79±2.88)只和成蚊数(1.69±6.40)只、蚊孳生地数(2.87±2.53)处、阳性积水数(2.33±2.82)处,蜚蠊蟑迹数(0.16±0.48)只数量较少。从6—11月,病媒生物种群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蝇类孳生地数未见明显改变,鼠迹数和鼠类栖息地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本研究观察到三亚农村的病媒生物孳生和栖息地类型很多,具有明显的热带地方特色。相关性分析显示,三亚市农村蚊幼孳生地数、蝇类孳生地、成蝇数、鼠迹数与整治成效,在5个月中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调查的病媒生物种群数量的8个指标中,除蝇类孳生地和鼠类栖息地外(P>0.05),蚊幼孳生地(P<0.01)、蚊幼阳性积水(P=0.04)、成蚊数量(P=0.01)、成蝇数量(P<0.01)、鼠迹数(P=0.04)和蟑迹数(P=0.04)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庄清洁整治后,均有明显降低。结论 三亚农村环境中的病媒生物种群密度高,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病媒生物种群密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芜湖市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蟑螂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鼠密度为0.43%,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66.67%。中华按蚊是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30.47%。蚊密度程单峰型,8月蚊密度最高,不同的环境中,牧畜棚蚊密度最高,为20.255只/人工小时。蝇密度是6.55只/笼,包括2科7种,农贸市场环境的蝇密度最高,为10.04只/笼,巨尾阿丽蝇、家蝇为优势蝇,监测期蝇密度呈现单峰型,9月达最高峰;蟑螂平均密度0.51只/张,蟑螂密度高峰期是5月,优势种为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64.87%,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结论基本掌握了芜湖市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及密度动态,提示政府应加强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为今后实施实时病媒生物控制和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掌握地震灾区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动态,有效控制病媒生物,防止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采取目测法、鼠迹法等简便方法,定期开展蚊、蝇、鼠等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监测,并在评价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并调整防治措施。结果除第一次鼠密度监测结果外,蚊、蝇、鼠密度呈逐步下降且趋于稳定的趋势,杀虫、灭鼠率呈逐步上升且趋于稳定的趋势。结论采取的密度监测方法较好的反映了地震灾区蚊、蝇、鼠等主要病媒生物密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可靠的,有效地控制了灾后病媒生物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前后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变化,为调整防治措施和方法提供依据,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方法按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制定十堰市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实施方案,于2006-2016年进行持续监测。结果十堰市成功创卫当年(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蝇、蚊和蟑螂的密度创卫后5年比创卫前5年均减少75%以上,效果非常显著。鼠密度创卫后有回升的趋势,需及时调整防治方案。结论创卫工作极大地改善了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显著降低了病媒生物密度,降低了以病媒生物为媒介传播疾病的风险,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重庆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流感样病例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流感流行发生时间、地区、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重庆市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1.72%,五个年度依次为0.83%,0.83%,3.53%,2.23%,1.20%;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4.96%,五个年度分别为13.38%,20.34%,13.97%,23.81%和2.65%,流感流行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3月和10—12月。不同年度ILI%和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为每年冬春季,发病人群以0~<15岁年龄组为主(85.15%),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5~<15岁组(19.79%)。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呈现交替循环的规律。结论 2016—2020年重庆市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水平,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冬春季,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无重大流感疫情发生。流感核酸阳性检出人群以小学生为主,流感的防控应重点关注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大力推广流感疫苗接种与预防流感的知识宣传,降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东莞市蚊媒的种类、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及携带病毒情况,为本市蚊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每月定时、定点选定1个生境进行为期两年的调查,采用成蚊诱蚊灯收集法监测蚊媒种类密度及伊蚊成蚊,蚊诱卵器调查法监测伊蚊幼蚊,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伊蚊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利用Excel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2016—2017年蚊媒种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共捕获415只,占捕获总数的79.35%,捕获白纹伊蚊95只(18.16%),三带喙库蚊6只(1.15%),微小按蚊7只(1.34%),蚊媒密度2.51只/灯。2016—2017年伊蚊成虫平均密度指数为2.78,平均密度为0.03(只/灯),每年5—9月伊蚊诱蚊指数较高。伊蚊幼虫监测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2.73,每月的BI<5,不具备登革热在城市流行传播的条件。平均容器指数(CI)为3.88,最高峰为6.83,超出了安全警戒线。结论 本次调查获得较为详细的东莞市蚊媒本底资料及伊蚊季节消长规律,伊蚊核酸检测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不代表东莞市伊蚊没有传播登革热疾病的可能,今后应建立东莞市蚊媒监测常态化,更科学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淮北市城市和农村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分布变化规律,为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0年每年的5—10月份,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以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铁佛镇四个村的居民做为农村监测点,烈山区杨庄街道办、烈山街道办四个社区的居民做为城镇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分析淮北市城镇和农村媒介伊蚊幼蚊的密度和分布。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3年间容器指数(CI)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2020年全市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5、4.92、8.33,平均BI为8.92;2018—2020农村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33、4.83、8.17,平均BI为8.78;2018—2020城镇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3.67、5.00、8.50,平均BI为9.06。每年全市BI峰值主要出现在7—8月,2018和2020年存在区域流行风险,2019年存在传播风险。监测显示孳生地种类中闲置容器(碗、瓶等)积水最多。3年间全市CI分别为9.24、5.58、7.85,平均CI为8.92;农村CI分别为9.13、5.58、7.58,平均CI为8.78;城市CI分别为9.34、5.75、8.15,平均CI为9.06。2018年和2019年容器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1,P<0.05)。结论 根据3年监测结果,观察到闲置容器是伊蚊幼虫的主要孳生场所,密度较高,农村和城市都同时存在流行潜在风险,应加强外环境治理、病媒消杀、宣传教育等有效控制手段,消除登革热流行的潜在传播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福州市2016-2020年报告的肺结核耐药筛查情况,为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耐药结核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耐药可疑者信息资料,对耐药肺结核和耐多药肺结核筛检情况、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福州市报告耐药可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收集和分析重庆市2020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资料,为重庆市防控媒介伊蚊传播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重庆市登革热出现本地疫情的万州区、渝北区和沙坪坝区以及未出现本地病例的黔江区、大足区和垫江县为调查点。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伊蚊幼虫,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伊蚊成蚊。利用Excel 2010软件对重庆市6个调查点媒介伊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登革热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结果 重庆市2020年4—12月平均布雷图指数(BI)为4.50,全市6—9月平均BI>5,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其中沙坪坝区6月,渝北区6—7月,万州区7—8月平均BI>10,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2.15,渝北区7月和8月平均MOI>10,存在登革热暴发风险;平均媒介伊蚊成蚊密度为0.86只/(顶·h)。沙坪坝区和垫江县伊蚊密度帐诱指数较高,分别为1.81只/(顶·h)和1.48只/(顶·h),其次为万州区1.04只/(顶·h),沙坪坝区6—9月,万州区6—7月,垫江县5—6月及8—9月媒介伊蚊成蚊密度均>2只/(顶·h)。结论 2020年重庆市不同区县,不同月份登革热媒介伊蚊传播疾病风险不同,渝北区、沙坪坝区和万州区相对风险较高。建议各区县持续加强媒介伊蚊监测和风险评估,为重庆市蚊传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厦门市苍蝇种群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思明和翔安两区设置监测点10个.遵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采用笼诱法,每次放置6h,上午9~ 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每月中旬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12次.结果 捕获苍蝇899只,苍蝇平均密度7.49只/笼,其中家蝇、市蝇、瘦叶带绿蝇为优势蝇种,分别占捕获蝇类的26.92%、17.58%、15.68%;环境分布以绿化带密度最高,达16.17只/笼,餐饮外环境最低,为4.12只/笼;密度时间分布以6月份最高,达19.3只/笼,12月份最低,为2.3只/笼.结论 2014年厦门市苍蝇种群丰富,以家蝇、市蝇、瘦叶带绿蝇为优势种,全年蝇密度6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各种环境类型中以绿化带密度最高.应根据其分布特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和化学方法消杀等综合措施加以防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我市城区各种蝇类构成、季节消长规律,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依据。方法笼诱法。结果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夏厕蝇为优势种群,每年4月份入笼,5、8月份高峰,11月份基本无蝇,经城区统一灭蝇后,蝇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疆2016—2020年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科学评估新疆疟疾监测预警能力水平,为新疆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调整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新疆2016—2020年报告的疟疾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疟疾发病、感染来源和病例三间分布情况,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断以及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其中恶性疟20例(占62.5%),间日疟7例(占21.9%),卵形疟3例(占9.4%),三日疟1例(占3.1%),卵形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占3.1%)。病例来源主要以在非洲地区务工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有8个地(州、市)12个区县有病例报告,其中高新区10例,昌吉市7例,沙依巴克区4例,霍城县和天山区各2例,5个区县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8.1%。报告的病例中90.6%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诊断,由疾控机构诊断的病例占比较小(9.4%)。自治区级医疗机构报告20例(62.5%),地(州、市)级医疗机构报告3例(9.4%),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告9例(28.1%),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新疆疟疾病例以非洲输入恶性疟为主,继续做好风险人群健康宣教,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医疗机构诊治能力,防止发生境外输入再传播,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徐州市2016—2020年登记报告的学生结核病数据进行分析,为徐州市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和《2021徐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徐州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徐州市共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574例,年均登记率为5.64/10万,徐州市学生群体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2.521,P<0.001);登记的574例学生结核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65例和209例,男女性别比1.75∶1,学生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20岁组和20~<25岁组;按不同教育阶段统计分析,确诊病例中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最多,占比48.61%,其次是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占比分别为20.91%和14.46%,学前教育确诊病例最少(占1.05%)。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22.39,P<0.00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普通高等学校,其次为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报告发病率最低的为学前教育。结论 徐州市学校结核病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特别是在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时加强新生入学体检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海南省2017—2021年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的密度变化和季节性消长规律,为当地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采用双层叠帐法和诱蚊灯法监测成蚊。 结果 海南省2017—2021年共捕获白纹伊蚊雌蚊成蚊1 962只,占捕获蚊虫总数的2.17%。不同年份不同生境蚊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258,P<0.01)。2017年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平均为9.71只/(灯·夜),但白纹伊蚊的构成比最低,为1.29%;2020年医院的蚊密度最低,为2.22只/(灯·夜),2019年居民区和医院的白纹伊蚊占全部蚊虫构成比最高,平均为3.27%。不同生境下蚊密度均在2020年最低;2017—2021年居民区和牲畜棚的白纹伊蚊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其余生境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其中医院的构成比在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2021年监测的平均蚊密度分别为5.97、4.26、3.82、3.39、3.68只/(灯·夜),除2021年外,呈逐年递减趋势;帐诱指数除2019年外,也呈递减趋势,平均值为1.5只/(小时·顶),呈逐年递减趋势;2017—2021年海南省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0.09只/(灯·夜),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2017—2021年的布雷图指数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为缓慢,且每年的高峰在6—8月之间,均比成蚊密度高峰晚1~2个月。结论 海南省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应根据蚊虫季节性特点开展蚊虫防治活动,以降低登革热等传染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