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基于健康素养的内涵,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从知识性、行为性、信念性和功能性四个维度对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健康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构建,为提高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SARS灾难和我国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实际,分析并提出了卫生中介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范能力、合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各相关中介组织密切合作,积极开发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操作规范;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监督检查,促使应急体系高效运转以及积极协助政府加强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应急反应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九江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亿  陈玲珠  吴为应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1004-1005,1008
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关键。为了解九江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资源现状,探索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我们对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非典型肺炎(SARS)、炭疽病、埃博拉疫情、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流行对公众精神健康的深远影响,提出当前和未来精神健康科学的研究方向。方法:采用现有数据分析法,收集COVID-19大流行对公众和弱势群体精神健康的影响以及COVID-19患者神经、认知和精神健康状况的数据和资料。结果:发现、评价和完善COVID-19的影响机制与干预策略可以有效减轻和预防公众精神健康风险。结论:精神健康研究应为全球的社会和公众服务,有效应对充满挑战的COVID-19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全球的精神健康。建议开展多学科精神健康科学研究和跨部门协同合作,优化可信任的公众精神健康信息,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公众精神健康快速响应路径,促进基于证据的应急响应指南编制,以有效应对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如2003年发生的SARS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给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更好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慧  黄建始  段杰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05-1508
目的建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设计医院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153所二级以上医院进行应对能力现状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实验室管理及诊断、信息报告交流、应急人员、应急床位、应急药品储备、医疗救治措施、消毒净化、个人防护设备储备、其它应急物资储备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13个维度,13个维度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68)。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判断是最重要的(权重系数为0.526),其余依次为医疗救治软件(权重系数为0.159)、医疗救治硬件(权重系数为0.121)、应急意识(权重系数为0.108)和物资储备(权重系数为0.086)。结论所建立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和综合评价模型能较全面的评价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信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自由联想法分析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青少年应激心理的结构,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619名青少年进行有条件限定的自由联想法收集应激心理的描述语,并对839条描述语进行内容分析。结果 青少年应激心理结构包括应激生理症状、个人事件、社会事件、与我无关、事件归因、事件评价、疾病信息、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解决问题、寻求帮助和调整情绪等12个方面,但以应激内容为主;应激心理结构反映出青少年存在轻视疾病、应对活动不足等心理状态;并体现出女性、初中生、病例类型多学生应激反应较重的特点。结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心理干预应侧重启动应对活动,根据应激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重点关注应激青少年人群对疾病信息的需求,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健康促进应对联动机制,集中相邻或周边行政区域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队伍,形成健康教育协作区,有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机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是提高医院应对能力的重要措施.数字化医院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尚缺乏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相关研究.文章拟在文献调研构建应对能力评价初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因子分析法构建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本研究发现,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A1应急制度、A2监测顸警、A3院内外医疗处置、A4应急储备、A5人员和设备安全及A6教育与改进6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20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6个维度间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59,各维度外在信度均大于0.70.本研究首次成功构建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后续军队数字化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若思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2):909-911
在进人防控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反弹的冬季,回顾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中美两国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最近,本刊特约记就  相似文献   

11.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与持续的体质下降及日益严重的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受到体育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共同关注.然而,基于健康结果为导向的身体活动促进模式未能收到良好效果.本文基于身体素养概念、身体素养构成要素、直接与间接的证据阐述身体素养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关系,并指出未来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如开发中国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身体素养测评工具;开展身体素养与身体活动参与及健康关系的纵向研究;身体素养干预对身体活动行为及健康结局的直接影响.身体素养提升成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及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降低因身体活动不足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国内健康素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领域,为研究人员把握健康素养的发展方向和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CBM和万方收录的健康素养为主题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将共词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利用SPSS聚类分析得到国内健康素养的研究热点和主流领域,并应用Netdraw进行可视化,进一步揭示热点之间的隐含关系。结果梳理出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等9个热点领域,这些热点之间联系紧密。结论国内的健康素养研究局限于公共卫生视角,侧重于公众日常基本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测评。针对健康信息搜寻、鉴别和利用能力的快速测评量表以及医学环境下针对具体人群、病种和低健康素养人群的快速甄别工具等研究缺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状况,并通过绩效考核检验该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数据,从应急组织架构、应急物品储备、应急处置能力3方面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较后判断其达标情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架构建设的13个分项目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预案体系完整率平均为95.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平均为97.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25。结论:省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基本建设全面加强,应急能力提高,但应急物品储备有待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全面反映了我国省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健康素养对江西省居民自我防护行为的影响,针对性采取措施以提升江西省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12个地区2 882位居民的健康素养及新冠防护行为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健康素养与新冠疫情防护行为之间的关联,检验水准α= 0.05。结果 2021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为15.37%;5类自我防护行为中做到减少不必要聚会、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回家后洗手、保持1 m社交距离、外出规范佩戴口罩的比例依次为84.87%、82.48%、81.78 %、64.75%和43.20%;基本健康素养水平以上的居民做到外出规范佩戴口罩(OR = 1.319,95%CI:1.052~1.654)、外出回家后洗手(OR = 2.818,95%CI:2.235~3.552)、减少不必要聚会(OR = 4.124,95%CI: 3.218~5.285)、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OR =4.885,95%CI:3.837~6.220)、保持1 m社交距离 (OR = 3.128,95%CI:2.536~3.858)的可能性均高于低于基本健康素养水平者。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阶段江西省居民的个体防护意识相对较强,健康素养越高,居民做到自我防护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健康素养与居民自我防护行为之间存在关联,为提升江西省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洛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经济损失评估现状,为建立学校突发事件经济损失评估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洛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对突发事件经济损失上报完整性、逻辑性进行分析,并评估学校突发事件经济损失整体状况。  结果  2010—2019年洛阳市发生突发事件60起,学校24起(40.00%),其中传染病突发事件22起,占91.67%。突发事件呈现5和12月2个高峰期。小学发病12起,占50.00%;发病人数386例,占58.22%。突发事件上报率为75.00%(18/24);数据完整率为5.56%(1/18);数据逻辑性符合率为38.89%(7/18)。指标上报完整性疾病预防控制最高(75.00%);卫生监督执法最低(20.83%)。经济损失中疾病预防控制费用最高为429 000元,卫生监督费用最低为20 800元。  结论  洛阳市学校突发事件经济损失上报率较高,但上报数据的完整性,尤其是逻辑性仍然有较大差距。应尽快完善经济损失网络直报标准,建立有效评估机制,为精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经济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2000~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俊华  宋沈超  黄文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72-2673,2676
[目的]分析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特征,探讨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为制定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普查贵州省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0~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及应对情况;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描述性分析,综合评价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为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食物中毒和其他事件;93.52%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农村;事件发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显示,伤寒、鼠疫、麻疹、食物中毒、痢疾等事件是我省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贵州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重点应放在传染病暴发流行事件的预防、监测上,同时应重视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临床医生的职业防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临床医学专业培养问题的观点,为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完善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家省属三甲综合医院临床医生的疾病预防控制素养、应急防护素养及对医学生培养建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计收回227份有效问卷。该院临床医生公共卫生素养较高,多项指标均超过90%。但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相对欠缺,仅有116人(51.10%)主动学习过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相关知识,102人(44.93%)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仅有146人(64.32%)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救治培训,只有36人(15.86%)是在学校接受到的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培训相对缺乏。在口罩分类、口罩差别、防护服培训、隔离服培训等应用上,去过一线的医生掌握更好(P值分别为0.004,0.013,0.039和 0.005)。结论 应注重临床医生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普及,个人防护培训亟需重视。树立“预防 - 诊治”相结合培养理念,重视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8.
A challenge in individual and public health at the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 is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health and science information about disease and complex emergencies. The low health literacy of millions of adults in the USA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a 'silent killer'. A popular approach to improving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to low health literate consumers has been to simplify the language of health information. The expected result has been that individuals and groups will better understand information and will the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their health and behaviors. This expectation has grown to include the belief that the public will be better prepared to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in complex natural and man-made emergencies.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 this approach remains, in large part, uninvestigated. And it is becoming more evident that health literacy itself is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This article applies 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models in order to better articulate the role of simplification in health communi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Focusing on two models from sociolinguistics-pragmatics and text theory-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ir usefulness in rethinking message simplification. The discussion proposes that a richer, more theory-based understanding of text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long with other powerful constructs, including cultural appropriateness, relevancy and context, are needed to close the gaps between health messages, health messengers and patients/the public.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making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y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models and constructs.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以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国家应急管理的一大挑战。文章简述了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工具,介绍国际上两种内容架构完整且应用范围广泛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工具,并比较、讨论不同评估工具的优劣,以期为我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